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濒危保护植物现状及保护对策
1
作者 刘圆圆 董鹏瑞 +2 位作者 周丌航 刘贤安 李雪杨 《现代园艺》 2024年第8期145-147,150,共4页
濒危保护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维持地球生态安全的基础,既是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资料整理基础上主要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国家濒... 濒危保护植物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核心和维持地球生态安全的基础,既是保护生物学和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维系社会经济发展和助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战略资源。在资料整理基础上主要对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的种类、保护等级、主要分布、海拔等资料进行调查探究。结果表明,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46种,其中一级濒危保护植物2种,二级濒危保护植物44种。总结出卧龙片区内国家濒危保护植物分布区域面临着空间狭窄、环境气候变化大、自然更新能力弱、人类活动干扰大等问题,针对此类问题,提出了就地保护、加强研究、生态监测、宣传教育等对策,这些对策具有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社会意识与参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意义,还可以为其他地区的自然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国家公园 卧龙片区 濒危保护植物 濒危植物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钹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裘利洪 季春峰 +3 位作者 揭正平 林向阳 林昌勇 杨光耀 《南方林业科学》 2016年第1期1-9,共9页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 调查表明铜钹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2种,隶属于47科95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17种,IUCN红色名录物种共有14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7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42种,江西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0种。分析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区系特征,指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面临主要威胁是人为破坏,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铜钹山 自然保护 区系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凌云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季春峰 裘利洪 +3 位作者 杨清培 施建敏 揭正平 曾祥明 《南方林业科学》 2015年第6期1-6,共6页
调查表明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IUCN保护植物共有6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2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1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57种。分析了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 调查表明凌云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植物79种,隶属于40科6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10种,IUCN保护植物共有6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物种(CSRL)有29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10种,江西省重点保护植物57种。分析了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针对所受威胁提出了保护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凌云山 自然保护 区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就地保护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莉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1期6760-6763,6811,共5页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标本馆的记录,统计出青海省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及各植物的具体分布地,并收集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告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相关记录,进一步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自然保护区的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 通过文献资料以及标本馆的记录,统计出青海省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及各植物的具体分布地,并收集青海省各自然保护区的考察报告和中国数字植物标本馆的相关记录,进一步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各自然保护区的受保护状况进行分析和阐述。结果表明,青海省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46种,隶属于36科77属;青海省共有11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个,省级自然保护区6个。青海省的大部分县市都设立了自然保护区,但仍有13县市没有任何保护区的分布;自然保护区分布共有129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占总种数的88.36%。青海省有17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未受到保护区的保护,其中有4种为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种I级保护植物,8种Ⅱ级保护植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青海省 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被引量:3
5
作者 王淑荣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3期26-28,共3页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该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40%,中国特有成分次之,占25%,东亚成分占20%,世界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成分各占5%。分析了景区珍...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19种,区系特点是以北温带成分为主,占该景区珍稀濒危植物总种数的40%,中国特有成分次之,占25%,东亚成分占20%,世界分布、热带亚洲至热带非洲分布、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的成分各占5%。分析了景区珍稀濒危植物的现状及其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种类 麦积山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地理分布特征
6
作者 马莉贞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832-1841,共10页
通过文献和标本记录分析得到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数,并尽可能得到它们在青海省的具体分布地,结合ArcGIS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并核实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青海省各州(市、县)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 通过文献和标本记录分析得到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种数,并尽可能得到它们在青海省的具体分布地,结合ArcGIS的手段,进一步了解并核实这些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青海省各州(市、县)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州(市)均有分布,物种丰富度最高的是玉树州,有73种,占总物种数的50%;物种丰富度最低的是海西州,有26种;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在全省各县的分布差异很大,其中玉树县有57种,而甘德县只有5种。本研究可为青海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地理分布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规律 被引量:14
7
作者 狄维忠 仲铭锦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89年第1期63-68,共6页
本文讨论了陕西省国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分布规律,并阐述了这些植物与生境的关系,指出陕西省该类保护植物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根据其分布现状将这些植物分为6种分布类型,这对于保护和深入研究该类植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珍稀 濒危保护 分布类型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林邦俊 李亭亭 +2 位作者 汪正祥 杨启池 徐玉洋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4期171-178,209,共9页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 采用样地法和样线法,对湖北省保康县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调查。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3个组合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计算出综合评价值,以此来确定保护区内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化保护等级。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3种,其中濒危物种16种,稀少物种23种,安全物种4种;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0种,二级19种,三级11种,四级3种,其结果与国家所确定的保护植物的保护等级并不完全相同。通过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的分析发现,在800~1600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最多且特有性高,占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总种数的72.09%,是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的集中区域;高海拔段(1600m以上)分布有较多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群落,原生性明显,具有非常重要的保护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保护等级 分布特征 濒危系数(Ct)值 综合评价(Vs)值 五道峡国家级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姜治国 王文华 +4 位作者 张建兵 杨敬元 杨林森 余辉亮 张千华 《湖北农业科学》 2017年第19期3651-3656,共6页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 于2015-2016年对湖北省神农架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神农架共有珍稀濒危植物155种,隶属于52科111属,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植物24种,IUCN保护植物31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SRL)98种,CITES名录附录Ⅱ物种有65种、附录Ⅲ物种有1种。分析了神农架珍稀濒危植物区系特征、面临威胁的原因,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区系 神农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博 刘冠志 +2 位作者 刘果厚 慕宗杰 包海明 《北方农业学报》 2023年第2期101-107,共7页
【目的】厘清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为该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形成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名录,... 【目的】厘清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组成及区系特征,为该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资源的有效保护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野外调查数据及文献资料,形成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名录,并通过区系研究方法对其区系地理成分进行分析。【结果】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有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53种,隶属24科38属,其中,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2种、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2种、内蒙古珍稀林木29种。种子植物的生活型以木本植物为主,共29种,占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总种数的54.7%;草本植物23种,占总种数的43.4%。水分生态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共43种,占总种数的81.1%。植物区系以华北分布种和东亚分布种为主。【结论】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区系地理成分较为丰富,具有明显的温带性质,反映了大青山植物区系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种子植物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 植物组成 区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 被引量:9
11
《内蒙古林业》 1989年第8期11-12,共2页
为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保护和挽救濒危状态的野生植物,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公布了《内蒙古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共收录濒危保护植物100种,其中一级保护的6种,二级保护的38种,三级保护的56种。
关键词 濒危保护植物 野生植物资源 濒危状态 一级保护 阿拉善单刺蓬 三级保护 贺兰山棘豆 斑子麻黄 裸果木 兴安翠雀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茶山林区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12
作者 张芳芳 《山西林业》 2021年第5期24-25,共2页
采用线路调查法对黑茶山林区野生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分布、生境、生长状况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今后保护措施以及科学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 黑茶山林区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州珍稀濒危保护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调查研究
13
作者 鲁乙伯 《农业与技术》 2015年第23期78-80,共3页
通过对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专项调查,统计分析博州地区有珍稀濒危野生林木种质资源12科17属23种,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博州地区野生林木种质资源的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 野生林木种质资源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优先性评价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娥 汪正祥 +1 位作者 李泽 田凯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00-105,共6页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 采用样地、样线调查法,对湖北长阳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的资源状况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9科35属;(2)经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属于一级优先保护的物种有4种,二级优先保护有19种,三级优先保护有13种,四级优先保护有2种;(3)自然保护区内海拔1 800 m以下区域分布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种类较多,所占比例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垂直分布 崩尖子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涉县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探析
15
作者 任彦芳 《南方农业》 2024年第8期224-226,共3页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 河北省涉县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蕴含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近年来,由于人为干扰和生态环境恶化,野生植物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为推进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保护工作,探讨涉县珍稀濒危植物资源概况,分析珍稀濒危植物保护存在的问题,从政策法规和规划制定、自然保护区建设与保护、种质资源采集与保存、生态走廊构建与连接等方面论述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策略在涉县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植物保护 策略 河北省涉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熊猫保护:全球濒危物种保护的一面旗帜
16
作者 李晓梅 《国土绿化》 2024年第6期42-44,共3页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被誉为“国宝”,仅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邛崃、岷山、秦岭等六大山系。记者从6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世界自然保... 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被誉为“国宝”,仅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邛崃、岷山、秦岭等六大山系。记者从6月20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我国大熊猫野外种群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约1100只增长到近1900只,《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已将该物种从“濒危”等级调降为“易危”等级。目前,我国与20个国家26个机构开展了大熊猫合作交流,在促进民间友好交往、传播生态文明理念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有物种 大熊猫保护 濒危物种保护 生态文明理念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红色名录 友好交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定量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彭乾乾 汪正祥 +2 位作者 李亭亭 熊斌梅 杨启池 《广西植物》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59-867,共9页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 该研究采用样线法和样地法,对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的珍稀濒危保护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并运用濒危系数、遗传价值系数和物种价值系数,计算出综合评价值,对其优先保护顺序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保护区内共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47种,隶属于34科44属;根据综合评价值对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进行优先保护评价排序,其中Ⅰ级优先保护物种有9种,Ⅱ级优先保护物种有23种,Ⅲ级优先保护物种有12种,Ⅳ级优先保护有物种3种。通过分析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分布特征,发现该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分布相对集中,并且在900~1 600 m海拔段,珍稀濒危保护植物物种和数量分布最多。该研究结果更加真实有效地为该保护区管理部门制定该地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计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使其更加高效有力地指导本保护区的保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万朝山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智地深入开展濒危语言保护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戴庆厦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5年第3期57-60,共4页
在濒危语言研究逐渐深入、濒危语言的复杂性不断显现的今天,必须强调"科学、理智"四个字,要正确估量中国濒危语言的国情;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确定濒危语言的标准;要加强濒危语言结构特点的研究;要将衰变语言保护的研究提上日... 在濒危语言研究逐渐深入、濒危语言的复杂性不断显现的今天,必须强调"科学、理智"四个字,要正确估量中国濒危语言的国情;要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确定濒危语言的标准;要加强濒危语言结构特点的研究;要将衰变语言保护的研究提上日程;要防止"濒危语言扩大化"。中国应根据国情来界定中国濒危语言的标准,制定具体研究方法,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濒危语言研究理论方法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濒危语言 濒危语言保护 濒危语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濒危物种保护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冬 《野生动物》 2006年第1期43-45,共3页
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是极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目的和政策、法律实施机构、列名单制度、危险制度、夺取违法制度、栖息地保护方案制度和公民诉讼制度等。而重视对栖息地的保护、政府机构对濒危物种保护负有法... 美国的濒危物种保护法律制度是极有特色和卓有成效的,其主要内容包括:立法目的和政策、法律实施机构、列名单制度、危险制度、夺取违法制度、栖息地保护方案制度和公民诉讼制度等。而重视对栖息地的保护、政府机构对濒危物种保护负有法定义务以及重视公众参与和司法实施则是对我国物种保护法制建设的重要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濒危物种保护 濒危物种法》 法律制度 法制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对比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娥 王业清 +4 位作者 朱晓琴 向明贵 王永超 骆贤正 黄德枚 《湖北林业科技》 2017年第3期24-28,共5页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 采用样线、样地调查法,结合珍稀濒危保护植物优先保护次序定量研究评价指标,对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进行评估,确定其优先保护次序并与前人研究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如下:(1)调查发现保护区现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8种,隶属于27科34属,单种科、孑遗种占比较大。(2)经优先保护评价指标进行定量研究,发现属于Ⅰ级保护的植物有6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16%;属于Ⅱ级保护的植物有18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47%;属于Ⅲ级保护的植物有11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29%;属于Ⅳ级保护的植物有3种,占本次调查植物总数的8%。(3)与前人研究结果对比发现,在共同研究的23种植物中,保护级别无变化和保护级别降低的植物各有10种,剩余3种植物保护级别上升。(4)此研究结果对了解后河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现状、检验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保护成效有重大意义,便于保护区根据研究结果及时调整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优先保护 对比研究 后河自然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