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后尿激酶早期应用对预防导管血栓性并发症的研究
1
作者 吴杰 廖婷婷 +1 位作者 秦雁雄 黎丽芳 《中国医学工程》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目的 探讨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后尿激酶早期应用对预防导管血栓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接受长期血透导管植入术的血液透析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 目的 探讨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后尿激酶早期应用对预防导管血栓性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前瞻性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2月在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接受长期血透导管植入术的血液透析12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全部患者均接受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观察组应用尿激酶与肝素混合液于手术结束时封管并于每两周定期封管。对照组应用肝素于手术结束时单纯使用肝素液封管,应用尿激酶与肝素混合液于术后两周封管并每两周定期封管。对比两组患者的导管通畅性指标、导管功能不良情况、因导管功能不良而产生的医疗费用情况以及用药毒副作用。结果 观察组平均血流量、尿素清除指数(Kt/V)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导管功能不良出现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因导管功能不良而产生的医疗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用药毒副作用发生率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长期血透导管置管术后尿激酶早期应用对预防导管血栓性并发症具有积极的作用,并且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激酶 导管血栓性并发症 透析 肝素 毒副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rN的N端编码序列改造促进纳豆激酶的高效表达
2
作者 黄茜琳 黄俊宝 +7 位作者 高旭丽 罗雅妮 陶伟 郭明雨 刘永圆 吴超 吴晶 刘艳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13-119,共7页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在不改变编码纳豆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将aprN基因的N端编码序列(N-terminal coding sequences,NCSs)进行同义突变,构建包含突变序列的pHY-P43质粒,经转化和测序分别构建4株突变菌株NK1、NK2、NK3和NK4,纤维... 为提高纳豆激酶的表达量,在不改变编码纳豆激酶的氨基酸序列前提下,将aprN基因的N端编码序列(N-terminal coding sequences,NCSs)进行同义突变,构建包含突变序列的pHY-P43质粒,经转化和测序分别构建4株突变菌株NK1、NK2、NK3和NK4,纤维蛋白板检测纳豆激酶活力,利用SDS-PAGE验证,通过响应面优化发酵条件。结果表明,NK1、NK2、NK3、NK4菌株纳豆激酶活力分别为94.8、101.9、124.2、69.4 IU/mL。其中NK3菌株的酶活力最高,较原始菌株提高了50%;NK4菌株酶活力最低仅为原始菌株酶活力的83%。SDS-PAGE显示重组酶生产纳豆激酶的分子质量约为28 kDa,与理论的分子质量27 kDa相符。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优化后重组菌株NK3产纳豆激酶的最佳条件为:初始pH 7.56、发酵温度35℃、发酵时间38 h。纳豆激酶酶活力138.1 IU/mL,较未优化前提高11.2%。该研究为提高纳豆激酶活力提供一种新的策略,且不改变纳豆激酶本身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aprN基因 N端编码 枯草芽孢杆菌 同义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蛋白激酶Cε对肌钙蛋白水平正常老年急性胸痛风险分层的价值
3
作者 郝翠君 王蕊 +3 位作者 洪洋 李晓颖 韩少洁 李方江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9-163,共5页
目的探讨额外的血小板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ε检测对老年急性胸痛和正常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水平患者的风险分层和额外诊断测试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 目的探讨额外的血小板蛋白激酶C(protein kinase C,PKC)ε检测对老年急性胸痛和正常高敏肌钙蛋白I(high-sensitivity cardiac troponin I,hs-cTnI)水平患者的风险分层和额外诊断测试的作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心绞痛样急性胸痛且hs-cTnI水平正常的连续患者220例。根据随访1年期间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分为MACE组24例和非MACE组196例。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和血小板PKCε表达;构建Kaplan-Meier生存曲线比较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与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无事件发生时间;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基线时患者特征对1年随访期间MACE发生的影响;采用决策树模型分析MACE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年随访期间,24例患者(10.91%)发生了MACE。与非MACE组比较,MACE组血小板PKCε表达显著升高[9.25%(6.60%,15.25%)vs 1.70%(0.80%,3.25%),Z=-7.596,P<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360 d内均无事件发生,而血小板PKCε表达≥2.05%组无事件发生时间为(297.13±12.7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 rankχ^(2)=27.051,P=0.000)。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心绞痛高度可疑、hs-cTnI、血小板PKCε是患者随访1年期间发生MACE的独立风险因素(HR=3.011,95%CI:1.049~8.641,P=0.040;HR=1.216,95%CI:1.044~1.418,P=0.012;HR=1.160,95%CI:1.104~1.218,P=0.000)。在决策树模型中,≥2.05%患者1年MACE发生率显著高于<2.05%患者(P=0.011)。血小板PKCε表达≥2.05%患者发生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心肌缺血的概率高于血小板PKCε表达<2.05%患者(P=0.006)。结论在hs-cTnI水平正常的老年急性胸痛患者中,进行额外的血小板PKCε检测似乎有良好的预后增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痛 血小板 蛋白激酶 肌钙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单纯型甘油激酶缺乏症1例
4
作者 王姣 曹凯璐 +1 位作者 张爱梅 张立明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甘油激酶缺乏症(glycerolkinasedeficiency,GKD)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甘油激酶(GK)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多见于男性,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复杂型又称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缺失的基因相关,呈多... 甘油激酶缺乏症(glycerolkinasedeficiency,GKD)是一种罕见的X染色体隐性遗传代谢性疾病,由甘油激酶(GK)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多见于男性,可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两种。复杂型又称XP21邻近基因缺失综合征,临床表现与缺失的基因相关,呈多个单基因缺陷病的综合症状,如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高甘油三酯血症、杜氏肌营养不良等。单纯型主要是由于GK基因突变所致,表现为发作性呕吐、代谢性酸中毒、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现报道1例经基因诊断确诊的GKD患儿的临床资料,探索GKD患儿的临床表现及遗传特点,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型甘油激酶缺乏症 婴儿 GK基因突变 高甘油三酯血症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肝激酶B1水平与腹膜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滕健 胡艳秋 万美燕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2期113-117,共5页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探究血清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水平与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患者血管钙化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9月─2023年9月在青岛市市立医院肾内科行规律PD治疗≥3个月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入选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化验指标;ELISA测定血清LKB1水平;腹部侧位X线平片评估血管钙化程度及腹主动脉钙化积分(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 score,ACCs)。Spearman相关性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PD患者血清LKB1水平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D患者腹主动脉钙化(abdominal aortic calcification,ACC)的危险因素。结果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Z=-4.393,P<0.001)。LKB1水平与PD患者的年龄、透析龄、甲状旁腺激素、三酰甘油、AACs呈负相关(rs=-0.262、-0.227、-0.293、-0.259、-0.611,P=0.021,0.046、0.009、0.022、<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示甲状旁腺激素和AACs是LKB1的独立影响因素(β=-0.208、-0.519,P=0.04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示血清高LKB1水平是PD患者发生AAC的独立保护因素(OR=0.961,95%CI:0.936~0.986,P=0.003)。ROC曲线分析LKB1预测PD患者发生中-重度AAC的AUC为0.812(95%CI:0.719~0.905,P<0.001),最佳截断值为115.68 ng/L,敏感度为0.622,特异性为0.854,约登指数为0.476。结论PD患者的血清LKB1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且与AAC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肝激酶B1 腹膜透析 腹主动脉钙化 血管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转化生长因子-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与动静脉内瘘失功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王宇夫 彭红英 《中国血液净化》 2025年第1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与动静脉内瘘...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TGF)-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通路与动静脉内瘘(arteriovenous fistulas,AVF)失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6月—2021年6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接受AVF手术并行MHD的DN患者为DN组,同期选取非DN的MHD患者为对照1组,非DN的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2组。比较3组TGF-β1 mRNA、p38MAPK mRNA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DN MHD患者AVF失功的影响因素,ROC曲线分析TGF-β1 mRNA、p38MAPK mRNA对AVF失功的预测价值,并比较不同程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TGF-β1 mRNA、p38MAPK mRNA水平。结果DN组(n=96)TGF-β1 mRNA水平高于对照1组(n=45)、对照2组(n=42)(t1=7.133,P1<0.001;t2=9.929,P2<0.001);DN组p38MAPK mRNA水平高于对照1组、对照2组(t1=5.983,P1<0.001;t2=8.046,P2<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主动脉弓钙化(OR=5.020,95%CI:2.996~8.413,P<0.001)、高水平校正血钙(OR=5.080,95%CI:3.026~8.527,P<0.001)、血磷(OR=3.523,95%CI:2.089~5.943,P<0.001)、TGF-β1 mRNA(OR=5.371,95%CI:3.197~9.025,P<0.001)、p38MAPK mRNA(OR=5.636,95%CI:3.339~9.513,P<0.001)为DN MHD患者AVF失功的危险因素。不同程度主动脉弓钙化患者(分为0级、1级、2级、3级)TGF-β1 mRNA比较:0级<1级<2级<3级(0级与1级比较:t1=2.219,P1=0.033;1级与2级比较:t2=2.650,P2=0.011;2级与3级比较:t3=2.523,P3=0.015),p38MAPK mRNA比较:0级<1级<2级<3级(0级与1级比较:t1=2.530,P1<0.001;1级与2级比较:t2=2.066,P2=0.045;2级与3级比较:t3=2.203,P3=0.032)。ROC曲线显示TGF-β1 mRNA、p38MAPK mRNA联合预测DN MHD患者AVF失功的AUC为0.820(95%CI:0.732~0.907),敏感度为80.65%,特异度为76.40%。结论主动脉弓钙化及TGF-β1/p38MAPK通路激活是DN MHD患者AVF失功的独立危险因素,TGF-β1/p38MAPK通路激活可能通过促进主动脉弓钙化诱导AVF失功,TGF-β1、p38MAPK水平对AVF失功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静脉内瘘失功 主动脉弓钙化 转化生长因子-β1/p38丝裂素活化蛋白激酶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
7
作者 李迪文 洪辅安 +2 位作者 库晨锋 胡闽 张佑红 《武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3-58,共6页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胶囊的包埋率,并在人工胃肠液中验证纳豆激酶胶溶肠囊对纳豆激酶的保护作用。探讨了海藻酸钠浓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纳豆激酶肠溶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纳豆激酶肠溶胶囊的制备工艺以提高胶囊的包埋率,并在人工胃肠液中验证纳豆激酶胶溶肠囊对纳豆激酶的保护作用。探讨了海藻酸钠浓度、羧甲基纤维素钠浓度和氯化钙浓度对纳豆激酶肠溶胶囊包埋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得到的最优制备条件为:海藻酸钠36.43 g/L、羧甲基纤维素钠3.15 g/L、氯化钙7.69 g/L,包埋率为87.55%。将制得的纳豆激酶肠溶胶囊依次放于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在37℃、180 r/min条件下分别处理2和3 h,同时将纳豆激酶裸酶放于人工胃液中相同条件下处理2 h作为对比。纳豆激酶肠溶胶囊在肠液中酶活为20.35 FU/mL,而裸酶酶活仅为1.36 FU/mL。模拟胃肠液实验结果表明制得的纳豆激酶肠溶胶囊具备显著的抵御胃酸的保护作用,为纳豆激酶的保健药品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工艺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 海藻酸钠 肠溶胶囊 响应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AERS的六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代表药物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与分析
8
作者 吴倩 刘丽慧 +2 位作者 王婷 聂晶 吴记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1期59-64,共6页
目的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OpenVigil2.1平台挖掘FAERS,收集2004年3月—2022年9月六种TKI(伊马替尼、吉... 目的对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FAERS)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代表药物的不良反应(ADR)信号进行挖掘与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用OpenVigil2.1平台挖掘FAERS,收集2004年3月—2022年9月六种TKI(伊马替尼、吉非替尼、达沙替尼、舒尼替尼、索拉非尼、阿帕替尼)的ADR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分析六种TKI代表药物的ADR信号,并按照发生频次和信号强度进行排序。结果六种TKI代表药物共检索到105052份ADR报告,其中舒尼替尼最多(38498份)。按发生频次排序,六种TKI代表药物所致ADR均累及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胃肠系统疾病,在呼吸系统、胸及纵隔疾病中伊马替尼引起胸腔积液的发生频次位于第7位。伊马替尼出现染色体和细胞等遗传学分析异常风险信号,吉非替尼出现线粒体谷草转氨酶升高等风险信号,达沙替尼可能引起乳糜胸,舒尼替尼引起睫毛颜色变化,索拉非尼引起掌跖角化病。结论六种TKI代表药物风险信号所提示的ADR和累及系统与药品说明书一致,但风险信号提示的伊马替尼引起的胸腔积液、舒尼替尼引起的眼部ADR等在药品说明书中未提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药物不良反应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呈报系统 数据挖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制备及其质量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娜 何九军 +2 位作者 朱秀娟 白艳艳 马娟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3期206-212,共7页
为开发功能性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本研究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崩解剂比例(酸源碱源)1.2∶1、崩解剂添... 为开发功能性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本研究以感官评价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纳豆激酶粗提物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为崩解剂比例(酸源碱源)1.2∶1、崩解剂添加量70%、纳豆激酶粗提物添加量15%、麦芽糊精添加量10%、甜菊糖苷添加量0.9%、聚乙烯吡咯烷酮添加量2.5%,聚乙二醇8000添加量2.5%。在此条件下,所制泡腾片片剂表面光滑、口感良好、具有纳豆激酶粗提物独特气味,感官评价分为92.5±0.012,纳豆激酶活力为(298.20±1.15)U/g,所有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豆激酶粗提物 泡腾片 制备 响应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对高糖环境培养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调控作用观察
10
作者 付怡丹 陈文婷 +3 位作者 苏晓杨 赵燕 兰丹凤 杨秋萍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29-33,共5页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 目的观察受体酪氨酸激酶Mer(MER tyrosine kinase,Mertk)在高糖环境培养条件下的大鼠雪旺细胞系RSC96增殖的调控作用。方法取RSC96分为一、二、三、四、五组,分别置于含25(正常葡萄糖浓度)、50、75、100及125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培养48 h时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最高浓度为后续研究的高糖浓度。取RSC96细胞先饥饿处理4 h,置入含100 mmol/L的葡萄糖培养基中,分别于培养0、24、36、48、60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最终筛选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的时间为后续研究培养时间。取RSC96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高糖敲降组及敲降组:高糖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培养;高糖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置于含100 mmol/L葡萄糖的培养基中,后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敲降组细胞饥饿处理4 h,加入5μL的敲降Mertk基因表达siRNA溶液;对照组细胞用正常培养基培养。培养48 h时取各组细胞,采用Edu法测算各组细胞增殖活力,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Mertk、磷酸化核转录因子κB、P65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果与一组相比,四、五组细胞Mertk蛋白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培养0 h相比,培养48、60 h时RSC96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增殖活力低(P<0.05),敲降组细胞增殖活力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糖敲降组细胞P65、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敲降组细胞Mertk相对表达量低、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高糖组细胞Mertk、P65及TNF-α相对表达量高(P均<0.05)。结论敲降Mertk基因表达的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能力高,细胞P65、TNF-α表达高。Mertk可能通过促进细胞P65、TNF-α表达,促进高糖环境培养RSC96细胞的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酪氨酸激酶 受体酪氨酸激酶Mer 葡萄糖 雪旺细胞 细胞增殖 核转录因子κB P65基因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联合尿激酶原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坤锋 熊坤 魏曼 《安徽医学》 2024年第5期613-616,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血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9月在鄂州市中心医院行PCI术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中冠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rhPro-uk)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血流及短期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9月在鄂州市中心医院行PCI术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其术中用药方案分为联合组(n=46)和单药组(n=36),联合组在冠脉内向病变血管注射替罗非班联合rhPro-uk,单药组仅注射替罗非班。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冠脉血流情况、脑钠肽(BNP)、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心肌同工酶(CK-MB)]、住院期间出血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术后3月内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CI术中使用支架个数、支架长度、支架直径、血栓抽吸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病变血管术后2小时TIMI 3级比例均高于单药组(P<0.05);联合组术后第3天BNP、CK-MB、cTnI水平均低于单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住院期间出血事件总发生率(8.70%)与单药组(5.5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术后3月总MACE发生率(4.35%)低于单药组(1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中冠脉注射替罗非班联合rhPro-uk可有效改善AMI患者冠脉及心肌血流灌注情况和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替罗非班 重组人尿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K2及其抑制剂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凌娜 徐贵国 +3 位作者 高铭泽 李玮璐 汲晨锋 王海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58-266,273,共10页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 肿瘤耐药性是临床上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蛋白激酶CK2是一种高度保守、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可磷酸化数百种底物。CK2的激活及过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及耐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CK2通过多种机制和信号通路参与耐药细胞中药物的外排、DNA损伤修复以及药物逃逸反应等,并调控耐药细胞中分子伴侣的活性。本研究主要对蛋白激酶CK2的结构功能及其在肿瘤多药耐药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并对CK2抑制剂在血液系统肿瘤、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种实体瘤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为临床上开发新的肿瘤耐药分子标志物以及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K2 CK2抑制剂 肿瘤 多药耐药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磷脂酰肌醇3激酶与苏氨酸蛋白激酶1信号通路小檗碱调节巨噬细胞极化机制研究
13
作者 陈玉善 王婷婷 +6 位作者 孟中华 尚莎莎 郑峻萌 宗永华 司春婴 梁亚州 关怀敏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94-698,共5页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 目的探究小檗碱对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诱导的人髓系白血病单核细胞(THP-1)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和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佛波酯(PMA)将THP-1细胞诱导成巨噬细胞,加入不同浓度的小檗碱,分别为对照组、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干预24 h或48 h。采用细胞计数8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小檗碱最佳浓度和时间。将PMA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檗碱组、抑制剂组、小檗碱+抑制剂组。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的含量;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精氨酸酶1(Arg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苏氨酸蛋白激酶1(Akt1)mRNA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Akt1和磷酸化Akt1(p-Akt1)抗体蛋白含量。结果干预24 h时,与对照组比较,小檗碱40μmol/L组和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降低(P<0.05);干预48 h时,小檗碱5μmol/L组、小檗碱10μmol/L组、小檗碱20μmol/L组、小檗碱40μmol/L组、小檗碱50μmol/L组巨噬细胞活性均低于对照组[(0.89±0.02)%、(0.82±0.03)%、(0.71±0.02)%、(0.62±0.03)%、(0.53±0.02)%vs(1.01±0.01)%,P<0.05]。小檗碱20μmol/L组处理24 h时对细胞活力影响不大,作为最佳浓度和时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降低,TGF-β_(1)含量、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小檗碱组比较,小檗碱+抑制剂组iNOS含量和TNF-αmRNA水平升高,Arg1 mRNA、PI3K mRNA、Akt1 mRNA及p-Akt1/Akt1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结论小檗碱可通过激活PI3K/Akt1通路,抑制ox-LDL诱导的THP-1巨噬细胞炎性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促进其向M2型极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脂蛋白类 LDL 巨噬细胞 磷酸肌醇3-激酶 PI3K/Akt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的影响
14
作者 周文娟 汤小康 +3 位作者 曹越 陈成 周石刊 王琼 《环球中医药》 CAS 2024年第9期1719-1723,共5页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 目的探讨针刺对脑心综合征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炎症因子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针刺组、模型组和对照组,各12只。采用胶原酶加肝素联合注射大鼠尾状核制备脑心综合征大鼠模型,对照组给予等剂量生理盐水向大鼠尾状核注入,手术操作过程同模型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均不予针刺;针刺组选心俞穴、内关穴、风府穴和水沟穴,每日针刺1次,连续3天。采用原位末端凋亡(TdT-mediated dUTP-biotin nick end labeling,TUNEL)法测定脑组织细胞凋亡情况;神经功能采用Zea-Longa法评估;运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MAPK、NF-κB、AP-1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和针刺组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脑组织AI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神经行为评分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IL-1β、IL-6和TNF-α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高于假手术组(P<0.05);针刺组大鼠MAPK蛋白灰度值、NF-κB蛋白灰度值和AP-1蛋白灰度值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脑心综合征大鼠采用针刺可减轻大鼠脑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大鼠炎症因子,且可下调MAPK/NF-κB/AP-1信号通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脑心综合征 细胞凋亡 炎症因子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核因子-κB/激活蛋白-1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景芳 李莉 +1 位作者 耿学斌 马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5-3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急诊PCI术患者185例... 目的探讨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重组人尿激酶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无复流现象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在唐山市工人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EMI急诊PCI术患者18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92例和试验组93例,对照组冠状动脉造影后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3 min内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完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10 mg,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注射。观察并比较2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心肌损伤标志物、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出血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TIMI血流3级显著高于对照组(79.57%vs 59.78%),CTFC[(28.94±3.93)帧vs(35.12±5.20)帧]、PCI术后MACE总发生率(8.60%vs 26.09%)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PCI术后7 d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显著低于对照组,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出血事件以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牙龈出血、鼻黏膜出血为主,对照组和试验组总出血发生率分别为6.52%、6.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微导管冠状动脉内联合注射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和重组人尿激酶原对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无复流现象有积极影响,且有利于预后改善,同时未增加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预后 无复流现象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蛋白激酶的研究进展
16
作者 胡先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5年第35期124-125,共2页
蛋白激酶是酶中的一个大家族,在诸如发育、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抗逆和抗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促进蛋白激酶的研究,本文对植物蛋白激酶如: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calmodulin-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钙/... 蛋白激酶是酶中的一个大家族,在诸如发育、自交不亲和、雄性不育、抗逆和抗病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促进蛋白激酶的研究,本文对植物蛋白激酶如:钙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dependent calmodulin-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CDPKs)、钙/钙调素依赖蛋白激酶(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Ca MK)、类受体蛋白激酶(Receptor-like kinases,RLKs)、促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核糖体蛋白激酶(ribosomal-protein kinas)、转录调控蛋白激酶(transcription-regulation protein)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 钙依赖蛋白激酶 促分裂原蛋白激酶(MAPK) 转录调控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葆峰 解鸿波 +1 位作者 沙宇 程卯生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893-900,908,共9页
目的综述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有丝分裂中关键激酶抑制剂的文献,将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与肿瘤发生联系密切的激酶抑制剂,如Aurora激酶抑制剂、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激酶抑制剂、PLK(Polo-like... 目的综述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方法根据已报道的有丝分裂中关键激酶抑制剂的文献,将对有丝分裂过程中与肿瘤发生联系密切的激酶抑制剂,如Aurora激酶抑制剂、CDK(cyclin-dependent kinase)激酶抑制剂、PLK(Polo-like kinase)激酶抑制剂、CHK(check-point kinase)激酶抑制剂等目前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结果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已在临床前研究及临床研究中显示出很好的抗肿瘤活性。结论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有丝分裂关键激酶抑制剂将在肿瘤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丝分裂 AURORA激酶抑制剂 CDK激酶抑制剂 PLK激酶抑制剂 CHK激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组织己糖激酶2、6磷酸果糖激酶1、丙酮酸激酶表达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8
18
作者 崔英 魏顺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5期42-44,共3页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HK-2)、6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丙酮酸激酶(PK)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观察组)及癌旁组织(对照组)中的HK-2、PFK1、PK。分析卵巢癌组织中HK-2、PFK1、P... 目的观察卵巢癌组织中己糖激酶2(HK-2)、6磷酸果糖激酶1(PFK1)、丙酮酸激酶(PK)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100例卵巢癌患者肿瘤组织(观察组)及癌旁组织(对照组)中的HK-2、PFK1、PK。分析卵巢癌组织中HK-2、PFK1、PK表达与卵巢癌临床病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观察组HK-2表达阳性56例(56%)、PFK1表达阳性62例(62%)、PK表达阳性53例(53%),对照组分别为8例(8%)、11例(11%)、10例(10%)。观察组HK-2、PFK1、PK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均<0.05。HK-2、PFK1、PK阳性表达率高于对照组,P<0.05。卵巢癌组织中HK-2、PFK1、PK阳性表达与卵巢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P均<0.05),与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均>0.05)。HK-2、PFK1、PK表达阳性和HK-2、PFK1、PK表达阴性的卵巢癌患者2年累积复发率相比P均>0.05。结论卵巢癌组织HK-2、PFK1、PK表达上调。检测卵巢癌组织HK-2、PFK1、PK有助于判断卵巢癌患者病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糖酵解 己糖激酶2 6磷酸果糖激酶1 丙酮酸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在难治性甲状腺癌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田迅 戴晨阳 +2 位作者 苏瑞 徐健 张瑞国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99-102,共4页
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主要涉及三种基因突变,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S基因突变和RET/PTC重排。RET/PTC重排可通过调控RET/PTC-RAS-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使酪氨酸激酶残... 甲状腺癌发生、发展主要涉及三种基因突变,即鼠类肉瘤滤过性毒菌致癌同源体B1(BRAF)突变、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RAS基因突变和RET/PTC重排。RET/PTC重排可通过调控RET/PTC-RAS-RAF-丝裂原细胞外激酶-MAPK信号传导通路,使酪氨酸激酶残基磷酸化,在难治性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难治性甲状腺癌的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主要有凡德他尼、卡博替尼、索拉非尼、乐伐替尼。凡德他尼是一种口服小分子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作用靶点包括RET、VEGFR和EGFR,可有效抑制VEGFR-2酪氨酸激酶,也能抑制VEGFR-3、EGFR和RET酪氨酸激酶,治疗乳头状癌、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效果均较好。卡博替尼是一种能抑制VEGFR-2同时抑制RET、Kit和AXL等靶点的TKI,其对RET的亲和力比凡德他尼更强,且治疗时无需考虑患者是否存在RET基因突变。索拉非尼是一种多靶向的口服小分子TKI,作用靶点为BRAF和RET/PTC、VEGFR、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及其受体。晚期散发性来源于滤泡旁C细胞的髓样癌(MTC)患者采用索拉非尼治疗效果较好。乐伐替尼是一种口服的多靶点TKI,作用靶点为VEGFR-12和3、PDGFR-β、RET、成纤维生长因子受体和Kit,口服乐伐替尼对进展期MTC具有较高的效果,对凡德他尼和卡博替尼不耐受的MTC患者,可以考虑乐伐替尼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激酶靶向药物 酪氨酸激酶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乐伐替尼 索拉菲尼 卡博替尼 凡德他尼 难治性甲状腺癌 甲状腺癌 甲状腺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et激酶抑制剂LY28对PC-3、NCI-H441、MDA-MB-231细胞和PC-3移植瘤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莹 井维娜 +3 位作者 程捷 任刚 王敬章 刘玉刚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7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 目的观察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c-Met)酪氨酸激酶抑制剂LY28的抗肿瘤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取对数生长期人前列腺癌PC-3细胞、人肺癌NCI-H441细胞及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接种于96孔板,培养24 h后分为1个对照组和14个实验组。对照组用0.04%DMSO的培养基培养,实验组分别用0.1、1、10、20、40、80、100μmol/L的LY28、克唑替尼培养,每组3个复孔。各组细胞置于培养箱中孵育72 h后弃培养基,每孔加入0.5 mg/m L的MTT溶液100μL。培养箱中孵育4 h,在酶标仪570 nm波长处检测各孔光密度(OD)值。计算细胞增殖抑制率,采用Graphpad Prism5软件计算LY28、克唑替尼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IC50值。2制作PC-3细胞移植瘤裸鼠模型。挑选模型裸鼠4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给药组(包括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每组8只。给药组分组当天即开始每天单次灌胃给予10 mg/kg的LY28、20 mg/kg的LY28、40 mg/kg的LY28、40 mg/kg的克唑替尼,周期21 d。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末次给药结束后处死裸鼠,剥离肿瘤组织。称瘤重并计算抑瘤率。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Met、p-Met、Akt、p-Akt、ERK1/2及p-ERK1/2。结果 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0.154±1.209)、(18.946±2.457)、(29.868±3.493)μmol/L,克唑替尼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分别为(19.105±2.970)、(39.818±5.694)、(34.982±4.977)μmol/L。LY28对PC-3、MDA-MB-231、NCI-H441细胞的IC50均低于克唑替尼(P均<0.05)。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克唑替尼组抑瘤率分别为38.38%、67.17%、80.30%、77.27%。与模型组比较,LY28 1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40 mg/kg组及克唑替尼组p-MET及其下游信号p-Akt、p-ERK1/2水平降低(P均<0.05),且LY28 40 mg/kg组<LY28 20 mg/kg组<LY28 10mg/kg组(P均<0.05)。结论 LY28有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可能是通过抑制c-Met信号通路磷酸化发挥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克唑替尼 前列腺癌 肺癌 乳腺癌 半数抑制浓度 肝细胞生长因子受体 蛋白激酶B 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