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系统与妇科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萍 杨祖菁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35-537,540,共4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十肽激素,是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信号分子,对生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GnRH及其受体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有表达,GnRH通过其受体介导调控肿瘤细胞增殖。GnRH及其人工合成的GnRH...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十肽激素,是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相互联系的重要信号分子,对生殖调控具有重要意义。GnRH及其受体在多种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有表达,GnRH通过其受体介导调控肿瘤细胞增殖。GnRH及其人工合成的GnRH类似物有明显抗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它拮抗生长因子促肿瘤细胞有丝分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生长因子介导的有丝分裂信号传导通路有关联。GnRH通过抑制生长因子受体及其mRNA表达,抑制生长因子受体诱导的酪氨酸激酶活化,激活磷酸酪氨酸蛋白磷酸酶,最终抑制转录因子活性,抑制肿瘤细胞有丝分裂。GnRH对于肿瘤细胞与垂体细胞的作用不同,与GnRHR信号传导机制不同有关,GnRH抗肿瘤细胞增生的作用是GnRHR通过与G偶联进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科肿瘤 激素系统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神经内分泌调节系统 肿瘤细胞增殖 肿瘤细胞增生 细胞有丝分裂 生长因子受体 GNRH类似物 恶性肿瘤组织 信号传导通路 生长因子介导 mRNA表达 信号传导机制 蛋白磷酸酶 磷酸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脂饮食和慢性应激加重孕期乙醇暴露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紊乱
2
作者 黄鹤归 熊颖 +2 位作者 张顶梅 何正 汪晖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32-443,共12页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 目的探究高脂饮食(HFD)和慢性应激(UCS)加重孕期乙醇暴露(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及其机制。方法孕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生理盐水)和PEE 4 g·kg^(-1)组,1 d 1次,并于孕第11 d ig至分娩。出生后第4周(PW4),将对照组仔鼠和PEE组仔鼠分别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D)组、HFD组和HFD-UCS组(n=20,雌雄各半);各组仔鼠给予相应饮食至PW24,HFD-UCS组于PW21开始给予3周UCS。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血皮质酮(CORT)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测定肾上腺中类固醇生成因子1(Sf1)、急性调节蛋白(Star)、P450侧链裂解酶(P450scc)、3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Hsd)、21-羟化酶(P450c21)、11β-羟化酶(P450c11)、1型11β-羟类固醇脱氢酶(11β-Hsd1)、11β-Hsd2、盐皮质激素受体(Mr)、糖皮质激素(GC)受体(Gr)、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IGF1受体(Igf1r)和丝氨酸/苏氨酸激酶1(Akt1)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结果与相应对照组相比,PEE组HFD雄性子代血清ACTH和CORT水平显著降低,Star和P450scc、3β-Hsd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降低,11β-Hsd1 mRNA表达降低、11β-Hsd2 mRNA表达升高、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降低,Igf1和Igf1r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加;HFD-UCS雄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P450scc、3β-Hsd和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升高,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 mRNA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EE组HFD雌性子代血ACTH水平显著降低,Igf1、Akt1基因和AKT1蛋白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HFD-UCS雌性子代血ACTH和CORT水平显著升高,Sf1和Star、P450scc及P450c11 mRNA表达显著增加,11β-Hsd1和11β-Hsd1/11β-Hsd2比值显著升高,Igf1和Igf1r mRNA表达显著降低。结论HFD和UCS可加重PEE所致成年子代大鼠肾上腺功能异常,肾上腺“GC-IGF1轴”作为一种内分泌负反馈轴,其失代偿可能增加GC相关的多种成年慢性疾病易感性,如糖尿病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乙醇暴露 肾上腺甾体合成 宫内编程 糖皮质激素活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中C-erbB2癌基因、PS2表达及其临床意义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琳 杨金巧 +1 位作者 幸天勇 武正炎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36-939,F0004,共5页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亲和素(LSAB)法检测245例乳腺癌中C-erbB2表达,及110例乳腺癌中PS2的表达。结果:约60%的乳腺癌有C-erbB2癌基因表达,C-erbB2癌基因表达与ER、PR及PS2均分别呈负相... 目的:探讨C-erbB2癌基因、PS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链亲和素(LSAB)法检测245例乳腺癌中C-erbB2表达,及110例乳腺癌中PS2的表达。结果:约60%的乳腺癌有C-erbB2癌基因表达,C-erbB2癌基因表达与ER、PR及PS2均分别呈负相关(P<0.05),且其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乳腺癌临床分期晚、组织学分级高、腋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S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39.09%,其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P>0.05),与乳腺癌瘤体大小、腋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5),与ER、PR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联合检测C-erbB2癌基因、PS2乳腺癌中的表达有助于乳腺癌预后的判断及治疗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C-erbB2癌基因 激素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