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3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替代治疗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OP患者E2、FSH及骨代谢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黄银娟 宋珍珍 杨海霞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36-539,共4页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 目的分析激素替代治疗(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HRT)结合阿仑膦酸钠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以本院收治的82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收集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分组方法为随机投掷法,分为观察组(HRT+阿仑膦酸钠治疗)和对照组(阿仑膦酸钠治疗),每组各41例。比较两组血清激素水平[雌二醇(E2)、促卵泡刺激素(FSH)]、骨代谢水平[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BGP)]、骨密度指标(腰椎L2-L4、两侧股骨颈)、治疗安全性。结果治疗6个疗程后,较之于对照组,观察组FSH水平及BAP、TRAP-5b、β-CTX、BGP水平均更低,E2水平及腰椎L2-L4、左侧股骨颈、右侧股骨颈的骨密度值均更高(P<0.05);两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7.32%vs 12.20%,χ^(2)=0.138,P=0.709>0.05)。结论对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来说,采取HRT结合阿仑膦酸钠进行治疗,不仅能有效调节E2、FSH水平,还能积极改善骨代谢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密度,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替代治疗 阿仑膦酸钠 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 雌二醇 促卵泡刺激素 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的影响
2
作者 王威 胡红霞 +6 位作者 孙晓乐 耿力 李蓉 周江华 毕仙民 梁菊艳 闫小艳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25-129,共5页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 目的:了解绝经激素治疗(MHT)对绝经期女性骨转换标志物(BTMs)的影响,探讨BTMs作为MTH的疗效监测指标的可行性。方法:2018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更年期门诊及妇科内分泌门诊就诊的绝经期女性,接受MHT并定期复查BTMs的患者。根据启动MHT时的治疗方案分为雌激素组(连续序贯治疗或连续联合治疗)及替勃龙组。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6、12及24个月均复查BTMs,包括骨钙素(OC)、Ⅰ型胶原羧基端肽β特殊序列(β-CTX)、血清I型原胶原N端前肽(P1NP)。同时收集其在本院的骨密度检查结果。比较各组治疗前与治疗后BTMs情况和两组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同时分析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雌激素组和替勃龙组治疗后6、12、24个月BTMs(β-CTX、P1NP、OC)水平及异常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后BTMs较治疗前的变化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24个月患者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的发生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股骨颈及髋骨骨密度在MHT治疗后12、24个月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两种MHT方案抗骨吸收效果相似,BTMs(OC、β-CTX、P1NP)在治疗6月后明显降低并能维持效果,BTMs可作为MHT效果的重要监测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激素治疗 绝经后女性 骨转换标志物 骨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改善间质性肺病激素治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效果研究
3
作者 张莉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S1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改善间质性肺病(ILD)激素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接受激素治疗的98例ILD患者,抽取时间段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之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为协同护理。结果:研究组自护能力更好(P<...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改善间质性肺病(ILD)激素治疗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筛选我院接受激素治疗的98例ILD患者,抽取时间段在2023年10月至2024年10月之间,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而研究组为协同护理。结果:研究组自护能力更好(P<0.05);研究组用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结论:协同护理对激素治疗ILD患者的效果明显,能有效提高自护能力、用药依从性及临床满意度,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应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同护理 间质性肺病 激素治疗 自我护理能力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术前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获益的临床预测
4
作者 黄勇 周福林 +1 位作者 李静 张尧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63-469,共7页
目的:开发1种预测模型用于选择适合行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um androgen blocking,MAB)治疗的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high-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HRLPC)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开发1种预测模型用于选择适合行最大雄激素阻断(maximum androgen blocking,MAB)治疗的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high-risk localized prostate cancer,HRLPC)患者。方法:本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经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并接受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96例HRLPC患者,所有患者在术前均接受3个月的MAB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收集患者的基线人口学特征、实验室数据、影像学表现、围手术期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等。首先探究MAB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rostate-specific antigen density,PSAD)分层与病理和生化获益的关系,以确定最佳PSAD组别;随后采用机器学习筛选重要变量,构建预测模型,并通过ROC曲线、校准曲线及临床适用性评估其表现。结果:低PSAD组[PSAD<0.17 ng/(mL·cm^(3))]在围手术期结果、病理降级、术后检测不到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率、尿失禁恢复率及PSA随访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用于模型构建的变量包括前列腺体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PSAD、吸烟史、总胆固醇、PSA、体质量指数,该预测模型的效能较好(AUC=0.769),具备一定的临床适用性。结论:低PSAD组患者具有更好的病理和生化获益。本研究提供了1个可靠的预测模型,以辅助HRLPC患者的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局限性前列腺癌 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SD2基因突变致Rauch-Steindl综合征1例及生长激素治疗随访
5
作者 曾群 黄思琪 +2 位作者 欧辉 李晓娟 梁立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14-720,共7页
【目的】分析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ch-Steindl综合征(RAUST)患儿的临床特征、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提升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收治的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ST综... 【目的】分析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ch-Steindl综合征(RAUST)患儿的临床特征、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提升儿科医生对该病的认识。【方法】总结2017年4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童内分泌专科收治的1例NSD2基因突变所致RAUST综合征患儿的临床特征、基因检测结果、生长激素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并与国内外相关文献对比分析。【结果】患儿,男,初诊年龄2.9岁,孕36周早产,出生体质量1.7 kg,身长42.0 cm。其临床表现包括宫内生长发育迟缓、语言和运动发育迟缓、极端矮小(82.0 cm,-3.7 SD)、消瘦及特殊面容(三角脸、窄下颌、前额突出、拱形眉、眉毛稀疏、前发际线高、牙列拥挤),伴双侧隐睾。骨龄落后1.4年。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结果正常。于3.8岁开始GH治疗,治疗期间年生长速率为4.9~6.6 cm/年。至8.0岁停药时,患儿身高113.7 cm(-3.0 SD),停药后生长速率有所下降。2024年7月全外显子基因检测发现NSD2基因移码变异c.4028del(p.Pro1343Glnfs*49),经父母外周血一代验证,为新发致病性变异。【结论】:本研究报道了1例NSD2突变所致RAUST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并探讨了GH长期治疗的疗效。本研究有助于加深对这一罕见综合征的认识,进一步优化其诊疗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uch-Steindl综合征 矮小症 NSD2基因 生长激素治疗 发育迟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6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膜组分1 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特点及绝经激素治疗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王丽 李芬 +4 位作者 于学文 杨文方 白娥 王青 邓阳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29-636,共8页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 目的 调查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及对绝经激素治疗(MHT)的认知状况。方法 选择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有绝经相关症状的619例更年期女性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分析绝经相关症状的特点,探讨更年期女性对MHT的认知状况及疗效。结果 371例围绝经期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疲乏(69.81%)、失眠(66.85%)、潮热出汗(58.22%),248例绝经后女性中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率位于前3位的分别是:潮热出汗(64.11%)、骨关节痛(60.89%)、疲乏(56.85%)。绝经后女性的失眠、疲乏发生率显著低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而骨关节痛、泌尿系感染、阴道干涩性交痛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围绝经期女性(P<0.01)。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女性的Kupperman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评分程度分布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围绝经期女性轻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中度占比最高。绝经后女性的不同绝经年龄、绝经年限、绝经方式之间Kupperman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绝经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Kupperman评分越高;手术绝经者Kupperman评分显著高于自然绝经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45~54岁、退休或无业、配偶疾病或去世、性生活不正常、文化程度高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家庭收入高、>3次/周的运动是绝经相关症状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更年期女性对MHT了解途径占比最高为网络(39.92%),对MHT的担忧占比最高为肿瘤(33.67%)。465例(89.77%)无MHT禁忌证的更年期女性,治疗后症状显著改善(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绝经相关症状显著,年龄越早、绝经年限越短及手术绝经者症状更为严重,应关注绝经对更年期女性健康的影响并增加专业医师指导,提高MHT使用率以改善更年期女性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绝经相关症状 绝经激素治疗(MHT) 调查分析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体骨髓移植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患者首疗程激素补充治疗月经预测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宁 刘卫泽宇 +5 位作者 张婧婧 李晓宇 孙芳璨 陈慧赟 马骁 韩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577-581,共5页
目的:研究建立异体骨髓移植(allo-HSCT)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首疗程激素补充治疗(HRT)的月经预测模型,为制定激素补充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llo-HSCT后POI患... 目的:研究建立异体骨髓移植(allo-HSCT)后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患者首疗程激素补充治疗(HRT)的月经预测模型,为制定激素补充治疗方案提供一定参考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诊的allo-HSCT后POI患者1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首疗程HRT后月经来潮情况分为理想月经组(116例)和非理想月经组(38例)。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一般特征和临床资料差异后,选择纳入的预测因子。将纳入人群随机拆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后,利用随机森林算法构建训练集的月经预测模型,并通过验证集验证模型的预测效率。最后将模型制作成用户交互界面并部署至服务器共享。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示,两组患者就诊年龄、体质量指数(BMI)、孕次、产次、血液病诊断、移植年龄、供体性别、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腰椎骨密度(BMD)、HRT方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依据平均准确度下降程度选择纳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为就诊年龄、移植年龄、BMI、FSH、HRT方案、产次、孕次。初步构建随机森林模型后,优化模型参数,决策树数量(ntree)=500,特征数(mtry)=6,以80%和20%划分训练集和验证集,使模型拟合度高的同时误差率稳定,采用十倍交叉验证降低过度拟合。最终构建的月经预测模型曲线下面积为0.768,灵敏度为0.695,特异度为0.735。结论:本研究成功建立了allo-HSCT后POI患者首疗程HRT的月经预测模型,该模型假阳性率较低,提示当模型预测结果为非理想月经时,可考虑调整拟定的HRT方案,以促进早期月经来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骨髓移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激素补充治疗 随机森林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探索口腔扁平苔藓局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特征
9
作者 任晓萌 李凯一 李春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38,共7页
目的:探索影响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28例有症状的OLP患者,采用0.1 g/L(mg/mL)地塞米松局部涂... 目的:探索影响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敏感性相关分子。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11月至2023年3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口腔黏膜科28例有症状的OLP患者,采用0.1 g/L(mg/mL)地塞米松局部涂擦,每日3次,每次1 min,治疗4周后根据其临床效果(体征记分、疼痛症状记分、口腔健康程度量表)将OLP分为激素有效组和激素无效组。治疗前收集受试者口腔黏膜组织,提取组织总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后进行转录组测序。对测序获得的基因表达数据,使用R软件中的DESeq2包进行差异分析,基于超几何分布算法对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进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从而筛选可能影响局部地塞米松治疗敏感性的相关分子。结果:28例OLP患者经过局部地塞米松治疗4周后,13例患者在治疗前后客观体征记分分别为7.0(4.5,9.0)和5.0(3.0,6.3),疼痛症状记分分别为5.0(2.0,5.5)和2.0(0.0,3.5),口腔健康影响程度分别为5.0(3.5,9.0)和1.0(0.0,5.0),均显著降低(P<0.01)(有效组),15例患者治疗后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效组),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疾病严重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转录组学测序共鉴定出499个DEGs,其中有效组中274个基因上调,225个基因下调。KEGG富集分析显示有效组上调基因显著富集于白细胞穿血管内皮迁移通路(CLDN8、CTNNA3、MYL2、MYLPF),而下调基因显著富集于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及皮质醇合成和分泌信号通路。结论:CLDN8、CTNNA3、MYL2、MYLPF高表达的OLP患者对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较好,而对TNF、IL-17、NF-κB等炎症通路相关基因及皮质醇合成分泌相关基因高表达的患者治疗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转录组分析 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 前瞻性研究 敏感性相关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3 FIGO新分期对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治疗决策的改变及挑战
10
作者 彭鸿灵 郑莹 《实用妇产科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68-271,共4页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第四大致死原因。传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保留生育(简称保育)功能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患者。自1959... 子宫内膜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子宫内膜癌是全球女性生殖系统癌症的第四大致死原因。传统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但这些方法未充分考虑保留生育(简称保育)功能的需求,尤其是年轻患者。自1959年Kistner首次报道孕激素治疗以来,保育治疗逐渐受到关注,相关疗法和评估体系不断完善,治疗成功率和妊娠率逐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保留生育 治疗决策 激素治疗 挑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437例治疗及遗传分析
11
作者 甘思仪 叶亦致 +1 位作者 廖红梅 吴丽文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68-273,共6页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的最佳时期,以及分析失去行走能力(loss of ambulation,LoA)和抗肌萎缩蛋白基因(dystrophin,DMD)突变类型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21年5月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确诊的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患者的临床及遗传学数据。运用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分析服用激素起始年龄、康复训练时间以及基因型对患者独立行走时间的影响。结果共纳入437例患者,年龄集中在3~6岁,主要就诊原因为肌无力。遗传学检测依次发现的类型为DMD基因缺失(289例,61.1%)、点突变(148例,31.3%)、基因重复(36例,7.6%),其中点突变以无义突变(72例,64.3%)最常见。在3~5岁服用激素的患者[P<0.1,HR=0.47,中位数年龄13(13-NA)]丧失行走年龄显著比未用激素的患者晚。外显子43(Exon43)缺失突变[P<0.1,HR=3.04,中位数年龄10(10-NA)]的患者失去行走能力年龄显著早于“其他基因型”缺失。康复训练时间大于1年的患者丧失行走能力时间显著晚于未进行康复训练患者。结论患者在3~5岁服用激素效果最佳;进行1年以上的康复训练,有助于维持患者的独立行走时间;Exon43缺失突变的DMD患者具有较早的LoA,这将对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带来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肥大型肌营养不良 失去行走能力 抗肌萎缩蛋白基因 基因型 糖皮质激素治疗 康复训练 COX比例风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治疗8例分析 被引量:43
12
作者 李春梅 罗颖 +1 位作者 毛邱娴 陈浩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病灶及病灶下浅肌层...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对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疗效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1月至2010年9月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治疗的8例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资料。8例患者均给予宫腔镜下病灶及病灶下浅肌层电切,术后宫腔内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节育器(LNG-IUD)12个月。结果:在39个月的中位随访期间(11~77个月),1例术后5个月复发行子宫加双侧附件切除,随访期间未完全缓解;1例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增生,继续治疗后术后9个月完全缓解;其余6例均在术后3~6个月完全缓解。8例患者4例自然妊娠,其中1例流产,3例成功分娩。8例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宫腔镜电切术联合孕激素治疗,在保留生育功能的同时其预后良好,是早期子宫内膜癌有益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电切术 子宫内膜癌 生育功能 激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雄激素剥夺治疗联合早期放射治疗对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靳松 张天 +5 位作者 郑颖洁 宋黎明 平浩 瓦斯里江.瓦哈甫 牛亦农 邢念增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18-322,共5页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 目的探讨内分泌治疗合并早期放射治疗对高危前列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的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的影响。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14例高危组前列腺癌根治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 dimension-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或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ve modulation radiotherapy,IMRT)联合内分泌治疗的患者,收集患者基本信息、手术信息,并随访放射治疗期间的相关合并症、术后及放射治疗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变化与生存状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4例患者治疗后随访时间2~52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0个月。在放射治疗疗期间,5例患者出现轻度尿频、尿急,2例出现轻度腹泻、腹胀,1例患者出现白细胞一过性降低,血红蛋白、血小板无异常,无其他合并症发生;1例患者放射治疗疗后24个月,PSA由最低0.056 ng/m L升高至6 ng/m L,但无明显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迹象,恢复比卡鲁胺及亮丙瑞林治疗5个月后,PSA降至1.539 ng/m L。其他13例患者无生化指标反弹及临床局部复发。结论高危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早期辅助放射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可以改善患者局部控制及近期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前列腺癌 前列腺癌根治术 放射治疗 激素剥夺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促排卵与激素替代治疗方案对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IL-1β与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谭丽 刘昕媛 +4 位作者 楚喜英 卢娜 项云改 宋玉霞 李朋粉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605-609,共5页
目的:探讨诱发排卵、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对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取消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为自然周期排卵,10例为诱发排卵,20例为COH方案,10例采用HRT方案。每个方案分别于... 目的:探讨诱发排卵、控制性超促排卵(COH)、激素替代治疗(HRT)方案对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取消移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例为自然周期排卵,10例为诱发排卵,20例为COH方案,10例采用HRT方案。每个方案分别于排卵后第5、6天(D5、D6)采集半数研究对象的内膜,免疫组化SP法检测LIF、IL-1β与整合素αVβ3蛋白的表达。结果:相同方案的D5与D6内膜间比较,3种蛋白的表达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诱发排卵组、COH组、HRT组3种蛋白在内膜中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自然周期组,其中诱发排卵组最低,HRT组高于COH组(P<0.05)。结论:HRT方案对人种植窗期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发排卵 控制性超促排卵 激素替代治疗 子宫内膜容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与标准剂量结合雌激素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0
15
作者 薛薇 邓燕 +2 位作者 王艳芳 朱诗扬 孙爱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88-391,共4页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 目的:研究低剂量结合雌激素(CEE)与标准剂量CEE联合天然孕酮或地屈孕酮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疗效比较。方法:本试验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招募绝经早期有子宫、有绝经相关症状的妇女(共107例完成试验),随机分为3组:A组35例(低剂量CEE+天然孕酮)、B组37例(标准剂量CEE+天然孕酮)、C组35例(标准剂量CEE+地屈孕酮),采用连续序贯方案治疗12个周期,在第3、6、9、12周期结束后记录改良Kupperman评分,计算有效率,用药前与用药后抽血测定卵泡刺激素(FSH)、雌二醇(E2)。结果:在治疗3个周期后,改良Kupperman评分值均显著性下降(P均<0.01),3组间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B组有效率(89.2%)显著高于A组(60%,P=0.024)和C组(61.9%,P=0.035)。治疗结束后,3组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有效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与治疗前比,3组的FSH值均有显著性降低(P<0.001),E2值均显著性升高(P<0.001)。治疗结束后,3组FS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6);E2值A组显著低于B组(P=0.002)及C组(P=0.004),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32)。不良反应主要为阴道不规则流血和乳房胀痛,A、B、C组阴道不规则流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0.91%、39.51%、19.99%,B组显著高于A与C组(PAB=0.034,PBC=0.01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乳房胀痛的发生率A、B、C组分别为30.22%、37.46%、68.06%,A、B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组显著高于A、B组(PAC=0.008,PBC=0.002)。结论:低剂量雌激素补充已可满足大部分患者缓解围绝经期综合征的需求,加用天然孕酮比加用地屈孕酮对围绝经期症状的缓解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绝经期综合征 绝经激素治疗 低剂量雌激素 天然孕酮 地屈孕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年期激素治疗规范管理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20
16
作者 张俊丽 阮祥燕 +4 位作者 刘玉兰 甄洁 殷冬梅 王娟 柳顺玉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4期512-518,共7页
目的观察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临床规范化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05年至201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妇女,按患者意愿分为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随访时间5年,... 目的观察更年期女性激素治疗规范化管理的有效性、安全性,为临床规范化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前瞻性研究分析2005年至2013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门诊就诊的更年期妇女,按患者意愿分为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随访时间5年,最后符合条件的激素治疗组20例,对照组16例。激素治疗组给予健康指导加个体化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健康指导。分析2组患者Kupperman评分、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每公斤体质量静息能量消耗(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REE/kg)、全身脂肪含量(body fat percent,BF%)、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乳腺腺体等随观察时间的变化,评估激素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结果①激素治疗组Kupperman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②激素治疗组及对照组BMI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F%在观察第2年明显升高(P<0.05),而激素治疗组BF%在治疗第4年比第3年减少(P<0.05);对照组REE/kg在第2年明显降低(P<0.05),而激素治疗组REE/kg呈升高趋势(P>0.05)。③对照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呈升高趋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第5年与第4年相比明显升高(P<0.05),而激素治疗组TC、TG及LDL呈降低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④激素治疗组肝肾功能在治疗期间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激素治疗起始与治疗第5年相比,乳腺腺体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补充治疗可有效缓解更年期症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绝经女性血脂的异常改变,同时可通过增加静息能量消耗,缓解更年期妇女全身脂肪含量逐年增加的趋势,进而缓解绝经后腹型肥胖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规范化、个体化激素治疗乳腺癌风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激素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栓塞硬化联合激素注射治疗K-M综合征 被引量:21
17
作者 欧阳天祥 邢新 +3 位作者 李军辉 郝岚 刘军 郭恩覃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76-677,共2页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 目的 :探索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 Kasabach- Merritt(K- M)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先用无水乙醇栓塞瘤体回流静脉 ,再注入得宝松 (丙酸倍他米松 +倍他米松磷酸酯二钠 )明矾混合液作硬化处理。 结果 :2例 K- M综合征患儿 ,经一次注射治疗 ,7d后血小板恢复正常 ,随访 1~ 2年 ,瘤体逐渐消退 ,疗效稳定。结论 :栓塞硬化可闭塞血管瘤的异常通道 ,减少血管瘤对血小板的过滤捕获作用 ,使激素局部作用持久 ,促使血管瘤从增殖转化为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注射治疗 K-M综合征 栓塞治疗 硬化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的中远期疗效 被引量:17
18
作者 张丽娟 段爱红 盛洁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76-1079,共4页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宫腔镜病灶切除后孕激素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33例APA的临床资料。年龄22~52岁,平均36. 0岁。2... 目的探讨子宫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typical polypoid adenomyoma,APA)宫腔镜病灶切除后孕激素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宫腔镜联合孕激素治疗33例APA的临床资料。年龄22~52岁,平均36. 0岁。20例无妊娠史,12例合并不孕症。宫腔镜下病灶切除术后病理诊断APA,其中23例(69. 7%)合并子宫内膜病变,包括内膜增生21例,癌变2例。术后均辅助孕激素治疗,包括口服醋酸甲羟孕酮18例(54. 5%),口服炔诺酮7例(21. 2%),口服地屈孕酮或黄体酮7例(21. 2%),宫腔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1例(3. 0%)。结果术后随访12~119个月,(58. 3±26. 7)月。1例因原发宫颈的神经内分泌癌晚期多脏器衰竭死亡。APA复发3例(9. 1%),无一例发展为癌。妊娠12例次(包括5例辅助生殖助孕),有生育要求者中妊娠率61. 1%(11/18),其中7例为不孕症患者。结论APA经宫腔镜完整切除病灶后,孕激素长期治疗是年轻APA患者保留生育功能的可行方案。辅助生殖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改善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 宫腔镜 激素治疗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激素补充治疗时机对绝经模型大鼠认知功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丽平 刘晓燕 +2 位作者 王艳 袁春燕 任慕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模型大鼠,将32只随机分为4组:早期雌激素干预组、晚...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雌激素补充治疗对绝经模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影响以及其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通过手术切除双侧卵巢,建立绝经模型大鼠,将32只随机分为4组:早期雌激素干预组、晚期雌激素干预组,两组分别设立空白对照。于去势后第3天(相当于绝经早期)、去势后第3个月(相当于绝经晚期)分别喂食等量雌激素,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液干预。干预3个月后,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空间记忆能力,透射电镜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突触、囊泡、线粒体、血管内皮细胞等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方法半定量测定海马CA1区BDNF表达水平的差异,了解雌激素的影响变化。结果:去势后早期给予雌激素干预的大鼠在目标象限的游泳时间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同其他3组相比,早期雌激素干预组大鼠神经元超微结构可见各成分清晰,核膜完整,核周间隙正常,染色质均匀,细胞器结构正常,突触结构完整正常,突触密度及突触前膜含有神经递质的囊泡数量均匀,较多。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早期雌激素干预组大鼠海马CA1区BDNF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雌激素补充治疗可以改善绝经模型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雌激素保护海马CA1区神经元超微结构以及促进BDNF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 绝经激素治疗 认知 绝经 海马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绝经激素治疗的适应证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丽 吕淑兰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323-325,共3页
绝经激素治疗(menopausal hormone therapy,MHT)是缓解绝经相关症状、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低骨量和骨质疏松等最有效治疗方法,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只有符合适应证,且无禁忌证的围绝经期和绝经后妇女才能采用MHT。
关键词 绝经后妇女 激素治疗 适应证 泌尿生殖道萎缩 相关症状 治疗方法 骨质疏松 诊疗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