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GRMC1:绝经激素治疗中乳腺癌风险预测的潜在生物学标志物
1
作者 王月姣 阮祥燕 +4 位作者 谷牧青 魏芸 管煜伟 赵越 Alfred O.Mueck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89-593,共5页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 孕激素受体膜组分1(progesterone receptor membrane component 1,PGRMC1)属于膜相关孕激素受体(membrane-associated progesterone receptor,MAPR)家族,与激素治疗密切相关。前期大量的体外实验、在体动物实验、乳腺癌患者临床组织样本及血液样本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孕激素(不包括天然孕酮和地屈孕酮)能促进过表达PGRMC1的乳腺癌细胞的快速增殖;在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越高则乳腺癌肿瘤分级越高、乳腺癌转移发生率越高、预后越差。乳腺癌患者血液中PGRMC1水平与乳腺癌组织中PGRMC1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血液中PGRMC1在预测早期乳腺癌方面优于传统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原(carcino embryonic antigen,CEA)、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CA153等,但仍需要更大样本量的对照研究探索PGRMC1预测乳腺癌风险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为PGRMC1作为绝经激素替代治疗乳腺癌风险的预测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受体膜组分1 激素受体膜组分1(PGRMC1) 绝经激素治疗 乳腺癌风险 乳腺癌 激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时输精技术在母猪繁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辛海云 李宝红 +4 位作者 孟繁明 王塑天 胡斌 李剑豪 杜宗亮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21年第8期106-115,共10页
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需求逐渐增强。传统发情鉴定和配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和时间成本,且易导致母猪生产延误甚至被淘汰。母猪定时输精是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联合产生的一项创新技术,通过添加外源合成... 我国生猪养殖业对集约化、规模化、高效化的养殖需求逐渐增强。传统发情鉴定和配种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劳动和时间成本,且易导致母猪生产延误甚至被淘汰。母猪定时输精是人工授精和同期发情技术联合产生的一项创新技术,通过添加外源合成激素对母猪体内的生殖激素进行分泌调控,从而调节卵泡的发育状况,使大量母猪在特定时间内集中表现发情症状、排卵,并对母猪进行批量输精配种。该技术能降低查情依赖性、减少隐性发情而造成的生产损失、增加母猪年产胎次数和提高母猪繁殖利用率,有利于猪群“全进全出”和防疫消毒,减少疫病交叉感染。但定时输精技术引入我国时间较短,存在效果不稳定、胚胎数增加不明显等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和解决。综述了母猪体内生殖激素的繁殖调控规律,针对不同生产阶段母猪开展定时输精技术的途径,分析各类激素的应用效果及影响激素效果的关键因素,为优化定时输精技术方案、提高母猪繁殖管理水平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猪 定时输精 批次生产 生殖激素 繁殖调控 激素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