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素因子对甘蔗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的效应 被引量:11
1
作者 岑秀芬 杨燕妮 +4 位作者 韦鹏霄 陈世民 彭芳 经东艳 严悦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9期889-892,共4页
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新台糖22号(ROC22)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以2,4-D3.0mg/L+NAA0.2mg/L+KT1.0mg/L激素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RO... 对巴西固氮甘蔗品种B8(RB86-7515)、新台糖22号(ROC22)嫩叶鞘进行离体培养,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激素种类及组合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和分化的效应。结果表明,以2,4-D3.0mg/L+NAA0.2mg/L+KT1.0mg/L激素组合的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ROC22和B8的诱导率分别达92.67%、88.89%;以2,4-D3.0mg/L+NAA0.2mg/L+KT0.5mg/L激素组合的愈伤组织增殖效果最好,ROC22和B8的愈伤组织增殖倍数分别为3.5和2.5倍;以NAA0.1mg/L+6-BA1.5mg/L+TDZ0.04mg/L激素组合的甘蔗愈伤组织分化效果最好,ROC22和B8的芽分化率分别为82.22%和77.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离体培养 激素因子 愈伤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因子对野生红芽大戟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黄浩 韦鹏霄 +3 位作者 岑秀芬 余丽莹 刘芳 苏树权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2期6813-6815,共3页
[目的]为了研究激素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红芽大戟组培继代苗为试验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多效唑(MET)、生根粉(ABT)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NAA不利于红芽大戟的生根诱... [目的]为了研究激素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方法]以红芽大戟组培继代苗为试验材料,1/2 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多效唑(MET)、生根粉(ABT)对红芽大戟组培苗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NAA不利于红芽大戟的生根诱导,IBA和IAA单一使用的最佳浓度均为0.5 mg/L,IAA 0.5 mg/L+IBA 1.0 mg/L的配组处理对根的诱导效果相对较好;MET在浓度为1.4 mg/L时对红芽大戟生根诱导效果最好;4类生根粉中2.0 mg/L的ABT8对红芽大戟生根诱导效果较好。[结论]最佳的生根诱导激素配组为MET 1.4 mg/L+IBA 0.2 mg/L,生根率、平均生根条数和平均根粗达最大,分别为89%6、.27条和0.7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红芽大戟 组织培养 激素因子 生根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龄及去睾丸大鼠骨密度和性激素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梁晓萍 董少红 +2 位作者 肖学吕 徐宜英 文锦丽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11-212,98,共3页
目的 探讨雄性大鼠增龄及去睾丸后骨密度的改变 ,性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 (3月半龄 ) ,年龄对照组 (6月半龄 )和去睾丸组 (6月半龄 ) ,同等条件下饲养 90d ,应用H... 目的 探讨雄性大鼠增龄及去睾丸后骨密度的改变 ,性激素和细胞因子的血清水平以及他们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 ,随机分成基础对照组 (3月半龄 ) ,年龄对照组 (6月半龄 )和去睾丸组 (6月半龄 ) ,同等条件下饲养 90d ,应用HOLOGIC第 4代双能X射线 4 5 0 0W骨密度仪测各组大鼠全身骨密度 ,腰椎骨密度、股骨颈骨密度 ,并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的生物活性雌二醇 ,游离睾丸酮以及血清IGF 1和血清TNF a水平。结果 雄性大鼠全身骨密度和腰椎骨密度在年龄对照组和基础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 ,股骨颈骨密度在年龄对照组略低于基础对照组 ,而去睾丸组又略低于年龄对照组 ,两组间比较 ,统计学上差异无显著性。在去睾丸组血清中游离的睾丸酮浓度低于年龄对照组 (P <0 0 5 ) ,而其血清中雌二醇浓度却较年龄对照组高 ,两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血清IGF - 1水平在年龄对照组低于基础对照组 (P <0 0 5 ) ,在去睾丸组明显低于年龄对照组 (P <0 0 1)。血清TNF -a水平在 3组实验动物中差异无显著性 ,但血清TNF -a值与全身骨密度呈负相关 (相关系数r=- 0 384 8,P <0 0 5 )。结论 雄性大鼠与增龄有关的骨丢失过程发展缓慢 ,去睾丸后骨密度的降低以股骨颈略为显著 ,说明大鼠体内睾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激素因子 骨质疏松症 老年男性 骨丢失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效应 被引量:8
4
作者 岑秀芬 黄春红 韦鹏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8308-8311,共4页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适宜激素因子。[方法]采用铁皮石斛茎段离体培养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的不同浓度梯度)和多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6-BA以及NAA的不同组合)的比... [目的]筛选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适宜激素因子。[方法]采用铁皮石斛茎段离体培养的试管苗为试验材料,以MS为基本培养基,进行单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的不同浓度梯度)和多因子激素处理(PP333、TDZ、6-BA以及NAA的不同组合)的比较试验,研究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的效应。[结果]单因子激素处理中,PP333、TDZ的适宜浓度和其诱导的花芽形成率分别为0.2 mg/L和8.5%、0.06 mg/L和15.5%;多因子激素处理对开花诱导的效应依次为:PP333+6-BA+NAA+TDZ组合处理>PP333+6-BA+NAA组合处理>PP333+6-BA组合处理和PP333+NAA组合处理;适宜的激素组合为PP3330.3 mg/L+6-BA 0.5 mg/L+NAA 0.5mg/L+TDZ 0.06 mg/L,其花芽形成率和花开放率高达80.4%和90.3%。[结论]PP333和TDZ对铁皮石斛离体培养开花诱导具有重要影响,TDZ的效应大于PP333。适宜的TDZ浓度与其他激素的合理配比,有利于花芽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离体培养 激素因子 开花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芳 韦鹏霄 +2 位作者 岑秀芬 黄浩 余丽莹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3048-13050,共3页
[目的]研究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方法]以大叶千斤拔种子萌发的无菌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6-BA和KT及其不同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NAAI、BA和IAA及其不同浓度诱导生根的效果。[结果]6-BA对大叶千斤... [目的]研究激素因子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和生根的影响。[方法]以大叶千斤拔种子萌发的无菌试管苗作为试验材料,探讨了6-BA和KT及其不同浓度对芽增殖的影响,并比较了NAAI、BA和IAA及其不同浓度诱导生根的效果。[结果]6-BA对大叶千斤拔芽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KT对芽的增殖效果不如6-BA。NAA抑制大叶千斤拔试管苗根的伸长,IAA对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影响不明显,而IBA能提高生根率,增加根粗,并且诱导大量的侧根产生。[结论]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增殖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6-BA 1.0mg/L,适合大叶千斤拔试管苗生根的最佳激素及浓度为IBA 1.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千斤拔 试管苗 激素因子 增殖 生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D光源及激素因子对铁皮石斛生长的影响
6
作者 董金旭 张莹 +1 位作者 王洪峰 何春梅 《热带林业》 2016年第4期15-17,共3页
研究铁皮石斛在不同激素因子组合中采用LED光源培养,相对于普通光源培养条件下原球茎的生长情况,并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及ABT对丛苗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ED光源培养,接种于MS+2.0mg/L6-BA+0.5 mg/L NAA中增殖系数最高,为5.22;... 研究铁皮石斛在不同激素因子组合中采用LED光源培养,相对于普通光源培养条件下原球茎的生长情况,并研究不同浓度的NAA及ABT对丛苗生根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LED光源培养,接种于MS+2.0mg/L6-BA+0.5 mg/L NAA中增殖系数最高,为5.22;铁皮石斛最佳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0.5mg/L NAA,出根时间早,生根数量多且长度适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皮石斛 LED光源 激素因子 增殖系数 生根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杨酸钠致耳鸣大鼠脑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的表达 被引量:7
7
作者 解为全 廖华 +3 位作者 杨希林 陈抗松 邹哲飞 李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水杨酸纳致耳鸣大鼠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表达,探讨其参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BR反应阈<30dB SPL的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 目的观察水杨酸纳致耳鸣大鼠海马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orticotropin-releasing factor,CRF)的表达,探讨其参与水杨酸钠致耳鸣的可能机制。方法将ABR反应阈<30dB SPL的3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10只。A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21天,B组注射10%水杨酸钠溶液350mg.kg-1.d-1,共注射14天,C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14天。给药前采用改良的饮水抑制法对各组大鼠进行条件反射训练,条件反射消退期开始注射水杨酸钠并检测各组大鼠饮水抑制率(R值);分别于给药前两天、首次给药后2h、给药结束后当天检测各组大鼠ABR反应阈,然后将大鼠处死并断头取脑,剥离海马区,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CRF在各组大鼠海马区的表达。结果条件反射消退期1~3天A、B两组大鼠R值大于C组(P<0.05),证明耳鸣大鼠模型建立成功;首次给药后2h及给药结束后A、B两组ABR反应阈均较给药前提高了约30dB(P<0.05),但A、B两组间ABR反应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鼠脑海马区CRF表达量A组>B组>C组(P<0.05)。结论水杨酸钠注射致耳鸣大鼠的海马区情绪应激相关蛋白CRF表达增强,且随注射时间延长其表达量增加,提示CRF表达升高可能是边缘系统参与耳鸣的重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钠 耳鸣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和海马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蛋白表达的改变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抗松 杨琨 +2 位作者 杨希林 陈建新 廖华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8-93,共6页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 目的观察噪声暴露下大鼠行为学的改变,探讨噪声对生物体情绪行为和听力的负性影响及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选取行为学指标和ABR反应阈接近的健康大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对照组(A组):正常喂养;噪声组(B组):每天固定时间噪声暴露4 h,持续28 d;氟西汀组(C组):噪声暴露的条件和时间与噪声组相同,每天噪声暴露后即腹腔注射剂量为10 mg/kg的氟西汀,持续28 d,噪声暴露前1 d、第7、14、28 d观察大鼠的旷场行为并检测ABR反应阈,实验前后记录大鼠的糖水偏爱百分比,最后断头取脑,剥离大鼠海马,Western-blot法测定各组大鼠海马CRF表达。结果第7、14、28 d,与对照组比较,其它组大鼠的旷场行为表现显著改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大鼠与噪声组比较,旷场行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噪声暴露28d后,与对照组相较,噪声组和氟西汀组糖水偏爱百分比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噪声组比较,氟西汀组大鼠糖水偏爱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其ABR反应阈升高,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氟西汀组海马CRF的表达较正常组增加,但较噪声组表达降低,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的噪声暴露可使大鼠产生焦虑抑郁样行为,抗抑郁剂能改善这些行为的改变。海马CRF表达的增加可能参与噪声应激所致的大鼠行为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应激 动物行为学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功能及其与帕金森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周瑞 黄杜娟 +4 位作者 乐明霞 徐陶 杨俊娜 何丽 曾俊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58-762,共5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等运动症状为主要表现[1]。主要病理改变是中脑黑质纹状体神经元退化、黑质致密部的多巴胺能神经元缺失和死亡以及残存的神经元胞质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即路易小体[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帕金森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郭俊 刘立 +3 位作者 许波 杨侠 张晓梅 马超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232-237,共6页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运动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术后第28天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单... 目的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运动行为及脑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和缺血组,每组20只,采用线栓法制作脑缺血再灌注(tMCAO)模型。术后第28天再将每组大鼠随机分为单纯假手术组、假手术+应激组、单纯tMCAO组和tMCAO+应激组。从手术处理后第5周开始行2周束缚应激,应激结束后行抑郁行为测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大鼠脑内CRF的表达情况,观察束缚应激对局灶性脑缺血大鼠脑内CRF表达的影响。结果①束缚应激使局灶性脑缺血大鼠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得分均显著减少,蔗糖水偏好比明显降低,与单纯假手术组、假手术+应激组及单纯tMCAO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②tMCAO+应激组大鼠脑内下丘脑室旁核、杏仁核中央亚核、终纹床核中CRF阳性神经元数量与其他组比较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施加束缚应激后,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出现明显的抑郁行为,脑内参与调节情感的核团内CRF蛋白含量增加,表达反应性增强,考虑可能是卒中后抑郁的生物学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应激 心理学 抑郁障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角蛋白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诱导的肠上皮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玥 陈超英 +1 位作者 张梦 吕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00-906,共7页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8(CK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诱导的肠上皮细胞间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HT29细胞株建立肠上皮屏障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T29细胞表面CRF受体1(CRFR1)及CRFR2的表达情况,并将... 目的:探讨细胞角蛋白8(CK8)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CRF)诱导的肠上皮细胞间通透性改变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人结肠腺癌HT29细胞株建立肠上皮屏障模型,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HT29细胞表面CRF受体1(CRFR1)及CRFR2的表达情况,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CRF组,CRF组以100 nmol/L CRF处理细胞72 h。采用Transwell小室检测2组细胞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透射电镜观察2组细胞紧密连接结构变化,并用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细胞CK8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ZO-1和occludin)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CK8表达微结构变化,ELISA检测加药5 min、10 min、30 min、1 h及2 h后蛋白激酶C(PKC)活性。采用sh-CK8慢病毒构建CK8低表达HT29细胞,检测给予CRF处理后相应蛋白表达量、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及PKC活性的改变。结果:HT29细胞表面存在CRFR1及CRFR2受体,而CRF处理后,FITC标记的dextran透过率高于对照组(P<0.05),透射电镜观察可见对照组细胞紧密连接通道关闭, CRF处理后紧密连接开放。同时,CRF可引起HT29细胞CK8的荧光强度增高,呈颗粒样浓聚,其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occludin和ZO-1表达下调(P<0.05)。此外,CRF处理1 h时,PKC的活性下降(P<0.05)。sh-CK8慢病毒转染HT29细胞后成功建立低表达CK8细胞株,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RF刺激后肠上皮细胞通透性并未明显降低, occludin蛋白表达仍下调(P<0.05),而ZO-1则无明显改变。同时,与阴性对照组相比,CK8低表达后,CRF刺激并未引起PKC活性的下降。结论:CK8可能通过抑制PKC活性参与CRF诱导的肠上皮通透性的增加,同时可能存在其它信号通路共同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细胞角蛋白8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紧密连接 蛋白激酶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丁宁 欧阳雨晴 邢国刚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6期449-453,共5页
痛可以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惊恐,这些负性情绪又可以加重疼痛。研究表明,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有关。本文综述了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 痛可以引起一系列负性情绪如焦虑、抑郁、惊恐,这些负性情绪又可以加重疼痛。研究表明,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的产生与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有关。本文综述了促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及其受体在痛和痛相关负性情绪中的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克服慢性痛及其由此产生的心理疾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促肾上腺糖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受体 杏仁核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Meynert基底核中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杨伯宁 谭国鹤 +1 位作者 韦力 蓝玲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03-506,共4页
为了探讨Meynert基底核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脑内埋管微量注射技术,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0,0.01,0.1和0.4nmol四个剂量组)分别注入大鼠双侧的Meynert基底核内,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空间... 为了探讨Meynert基底核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本实验采用脑内埋管微量注射技术,把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0,0.01,0.1和0.4nmol四个剂量组)分别注入大鼠双侧的Meynert基底核内,采用Morris水迷宫对大鼠进行空间辨别性学习记忆能力的测试。结果发现:0.1和0.4nmol剂量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均能使大鼠训练时寻找平台的时间(逃避潜伏期)延长,第12d的空间探索试验,0.1和0.4nmol剂量组的大鼠找到平台的时间也显著延长。结果提示: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在Meynert基底核内可损害大鼠的空间辨别性学习能力和记忆的巩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因子 学习 记忆 水迷宫 MEYNERT基底核 大鼠 学习记忆能力 基底 MORRIS水迷宫 注射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及其配体mRNA在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及布地奈德干预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金小红 应亚萍 +6 位作者 陈存国 陈玲玲 李绍波 卢洪萍 朱希聪 陈丽丽 朱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5年第8期876-881,共6页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 目的:观察布地奈德对哮喘大鼠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上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GITR)及其配体(GITRL)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哮喘组、布地奈德干预组,取外周血进行中性粒细胞的分离提纯,采用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方法检测GITR/GITRL mRNA在中性粒细胞上的表达。结果:哮喘组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 mRNA的表达水平(△CT分别为3.10±0.23,13.48±2.40)显著高于对照组(△CT分别为5.16±0.70,15.79±1.27)及布地奈德干预组(△CT分别为4.83±0.93,15.63±1.73)(均P<0.05);而布地奈德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组的GITR/GITRL mRNA表达水平进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两者表达呈正相关(R2=0.669,P<0.01)。结论:中性粒细胞可能通过GITR/GITRL信号通路参与哮喘的气道炎症过程,布地奈德可能通过下调中性粒细胞上的GITR/GITRL的表达从而减轻哮喘气道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地奈德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配体 中性粒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雌激素α受体基因的交互作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宁玉萍 侯乐 +3 位作者 唐牟尼 谭燕 林康广 施海姗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717-721,共5页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 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雌激素α受体(ERα)基因在中国南方汉族晚发型(65岁以后发病)阿尔茨海默病(late-onset Alzheimers disease,LOAD)发病中是否存在交互作用。方法采用聚合酶链-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203例LOAD患者与138名正常对照BNDF基因C270T位点、ERα基因XbaⅠ位点和PvuⅡ位点基因多态性,比较两基因位点间存在的交互作用。结果LOAD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BNDF基因C270T、ERα基因XbaⅠ和PvuⅡ3个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DNF基因C270T位点与ERα基因XbaⅠ位点发生交互作用(2=23.96,P<0.01),同时携带CC和xx基因型的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OR=2.38,95%CI:1.02~5.53)。结论BDNF基因和ERα基因在LOAD发病过程中存在交互作用,可能使个体LOAD的发病风险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激素α受体基因 交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沈培 苏兆亮 +1 位作者 王胜军 许化溪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205-1208,共4页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 目的获取小鼠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GITR)氨基酸序列,并预测其结构和功能。方法利用网络平台及相关生物学软件对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与人等其他物种具有56%的同源性,具有信号肽、胞外区、跨膜区及胞内区等结构;小鼠GITR蛋白胞外区位于第22-153号氨基酸序列区间;可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4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1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以及1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结论小鼠GITR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为进一步表达该蛋白及其相关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蛋白 氨基酸 生物信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长激素释放因子(GRF)的酰胺化C端分析
17
作者 曾嵘 徐来根 +1 位作者 李伯良 夏其昌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42-44,共3页
采用肼解和叠氮化衍生水解法,使生长激素释放因子的酰胺化C末端转化为游离羧基,在蛋白质C端序列仪上测得C端3个残基。这一方法对活性多肽的酰胺化C端分析具有普遍性。
关键词 肼解 叠氮化衍生 酰胺化C端 牛生长激素释放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升高因子在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发病中的作用
18
作者 赵树君 孙富军 +1 位作者 田恩江 陈祖培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7-170,共4页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糖皮质激素升高因子(GIFs)水平在GIF-HPA反馈回路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形成中的作用,探讨AITD发病机理。方法:采用EAT易感的Lewis大鼠和非易感的Wistar大鼠,均用Tg免疫诱发EAT形成,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初... 目的:观察外周血中糖皮质激素升高因子(GIFs)水平在GIF-HPA反馈回路及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EAT)形成中的作用,探讨AITD发病机理。方法:采用EAT易感的Lewis大鼠和非易感的Wistar大鼠,均用Tg免疫诱发EAT形成,观察免疫后不同时间(初次抗原免疫后3~4小时和8~12小时及EAT形成时),其甲状腺组织炎症反应和血清中皮质醇、GIFs(IL-1β,IL-6)和TPOAb水平。结果:诱发EAT的Lewis大鼠甲状腺炎发病率及甲状腺炎细胞浸润程度,均明显重于Wistar大鼠。Tg免疫后3~4小时,Lewis大鼠血清中皮质醇水平呈轻度升高,而Wistar大鼠明显升高。两种大鼠血清中GIFs(IL-1β,IL-6)水平动态变化与各自皮质醇水平的变化类似,免疫后Wistar大鼠血清中两种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水平均明显高于Lewis大鼠。免疫后(3~4小时组除外)Lewis大鼠血清中TPOAb水平明显高于Wistar大鼠。结论:可以认为个体免疫应答生成的IL-1β、IL-6等细胞因子水平会影响GIF-HPA反馈回路,其异常反应也是构成AITD发病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升高因子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疫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对公猪养殖污染物日产生系数的影响
19
作者 林毅青 吴根义 +1 位作者 佘磊 刘永丰 《湖南农业科学》 2013年第4期119-122,共4页
以健康三元(杜洛克×长白×大白)体质量相近的仔公猪为材料,进行免疫去势和手术去势,研究了免疫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对公猪养殖污染物日产生系数影响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免疫去势和手术去势对生猪污染物日产生系数的... 以健康三元(杜洛克×长白×大白)体质量相近的仔公猪为材料,进行免疫去势和手术去势,研究了免疫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对公猪养殖污染物日产生系数影响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免疫去势和手术去势对生猪污染物日产生系数的影响各不相同,分界点后免疫去势组的公猪污染物日产生系数显著低于手术去势组,其CODcr、TN、TP、NH3-N日产生系数分别降低8.02%、5.03%、5.94%、3.91%;采取免疫去势法抑制GnRF释放对其CODcr、TN、TP、NH3-N日产生系数的影响时间先后也有所不同,其顺序分别是NH3-N(29 d)<TP(35 d)<TN(39 d)<CODc(r67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猪 促性腺激素释放因子 日产生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比较 被引量:6
20
作者 褚青波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1期110-112,共3页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骨折患者按... 目的:观察及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6年1月期间于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50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骨折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分为两组,A组的25例患者进行前路手术治疗,B组的25例患者进行后路手术治疗,然后将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时的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指标血清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结果:术前两组的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血清表达水平比较,P均>0.05,而两组术后不同时间时的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血清表达水平均显著地好于术前,且B组均好于A组,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后路手术治疗对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椎体参数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轴的影响明显好于前路手术,因此认为后路手术在此类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相对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爆裂性骨折 前路手术 后路手术 椎体参数 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