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巨噬细胞在激活过程中形态和功能的改变 被引量:5
1
作者 于一 郭艳茹 +1 位作者 孟繁菁 岳旭 《解剖学杂志》 CAS 1988年第2期85-89,共5页
实验用石腊油,糖元及淀粉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经过16小时,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e-Mφ)的数目开始增多,体积变大。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及酸性醋酸萘酚酯酶的活性显著增强;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及氨基肽酶的活性稍增强。... 实验用石腊油,糖元及淀粉溶液给小鼠腹腔注射,经过16小时,腹腔巨噬细胞(Macrophae-Mφ)的数目开始增多,体积变大。细胞内乳酸脱氢酶、酸性磷酸酶及酸性醋酸萘酚酯酶的活性显著增强;三磷酸腺苷酶、琥珀酸脱氢酶及氨基肽酶的活性稍增强。巨噬细菌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增强。至注后72小时,上述改变更加明显。表明糖元、淀粉、石腊油可以激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激活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激活过程倒灌电流影响因素研究
2
作者 盛德卫 王臻 +1 位作者 王龙启 马晓东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8-125,共8页
热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耐瞬间大脉冲能力强、激活时间短、储存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战术武器中。热电池输出端作为与导弹对接的电气接口,其激活过程中倒灌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弹上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为... 热电池因具有能量密度高、使用温度范围宽、耐瞬间大脉冲能力强、激活时间短、储存寿命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各种战术武器中。热电池输出端作为与导弹对接的电气接口,其激活过程中倒灌电流的大小将直接影响弹上电子设备工作的可靠性。为了解热电池激活过程中倒灌电流变化规律,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研究表明,倒灌电流大小与电池堆并联数量、引燃条燃速、加热片燃速、极片面积大小、电解质熔融速度、电池堆单体电池串联数量、电发火头激活方式、线阻大小及弹上负载功率大小有关。该结论为导弹电气系统的安全、可靠供电电路设计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弹 电气系统 热电池 激活过程 倒灌电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过程体验,感悟概念本质——《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与评析
3
作者 纪海玉 景盛 《教育视界》 2016年第34期49-51,共3页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3~86页例3、例4及"试一试"、"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亲历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过程,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本质特征;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特征,
关键词 轴对称图形 激活过程 对称美 苏教版 概念本质 平面图形 全班交流 内驱力 折痕 动画演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受体的激活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4
作者 刘毅 叶松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3年第1期30-33,36,共5页
糖皮质激素(GC)对真核细胞有广泛作用,其作用模式通过受体介导,包括与靶细胞中受体的相互作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形成、核内转运及最终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对其每一环节有着广泛研究。本文综述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激活过程及... 糖皮质激素(GC)对真核细胞有广泛作用,其作用模式通过受体介导,包括与靶细胞中受体的相互作用、激素受体复合物的形成、核内转运及最终激活或抑制基因的表达。近年来对其每一环节有着广泛研究。本文综述糖皮质激素受体(GR)的激活过程及其对基因表达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皮质激素受体 基因表达 受体复合物 受体介导 靶细胞 激活过程 大鼠 抑制基因 细胞胞浆 结构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极化电子源实验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阮存军 《物理实验》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5,共4页
对GaAs极化电子源中GaAs晶片的激活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 ,着重采用 2种不同的激活过程摸索了实验过程中的相关物理参量 ,以达到最佳的激活状态 。
关键词 砷化镓晶体 极化电子束 激活过程 半导体材料 带隙宽度 直接能隙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量元素在临床上的应用与研究
6
作者 冯飞玲 《华夏医学》 CAS 1993年第1期65-69,共5页
人体微量元素约有70余种,总含量不到人体体重的0.05%。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微量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多数参与酶的活性基团组建与激活过程,是体内重要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的必需成分,参与许多激素及维生素... 人体微量元素约有70余种,总含量不到人体体重的0.05%。但是,大量研究资料证明,微量元素在人体生命活动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们多数参与酶的活性基团组建与激活过程,是体内重要载体及电子传递系统的必需成分,参与许多激素及维生素的合成与转化,与自由基生理调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需成分 生理调控 电子传递系统 激活过程 体液免疫功能 活性基团 人体健康 胸腺萎缩 缺锌 血清胸腺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钨灯丝再结晶行为研究
7
作者 仇群峰 《稀有金属快报》 CSCD 2006年第4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再结晶温度 钨灯丝 行为研究 PHILIPS 再结晶行为 晶粒结构 研发中心 晶粒长大 激活过程 钨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义语用连通的神经认知视角
8
作者 胡竹 《海外英语》 2012年第14期217-218,221,共3页
该文利用神经语言学及神经科学关于语言意义神经基础的相关研究,力求阐明语义和语用信息是表征于人脑神经元网络的生物电—化学激活连通的过程,传统的语义信息直接由语词激活,而语用信息则是语词与语境共同激活连通的过程。
关键词 语义 语用 神经元网络 激活连通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oles of the Lipid Metabolism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ctivation 被引量:2
9
作者 Xin-yan Jing Xue-feng Yang +1 位作者 Kai Qing Yan Ou-Yang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13年第4期233-236,共4页
Abstract The lipids present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lipid droplets include retinyl ester, triglyceride, cholesteryl ester, cholesterol, phospholipids and free fatty acids. Activation of HSCs is crucial to t... Abstract The lipids present i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lipid droplets include retinyl ester, triglyceride, cholesteryl ester, cholesterol, phospholipids and free fatty acids. Activation of HSCs is crucial to the development of fibrosis in liver disease. During activation, HSCs transform into myofibroblasts with concomitant loss of their lipid droplets and production of excessive extracellular matrix. Release of lipid droplets containing retinyl esters and triglyceride is a defining feature of activated HSCs. Accumulating evidence supports the proposal that recovering the accumulation of lipids would inhibit the activation of HSCs. In healthy liver, quiescent HSCs store 80% of total liver retinols and release them depending on the extracellular retinol status. However, in injured liver activated HSCs lose their retinols and produce a considerable amount of extracelhilar matrix, subsequently leading to liver fibrosis. Further findings prove that lipid metabolism of HSCs is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ts activation, yet relationship between activated HSCs and the lipid metabolism has remained mysterio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patic stellate cells vitamin A TRIGLYCERIDE CHOLESTEROL cell activ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bined process of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for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10
作者 魏武强 Wisaam S. Al-Rekabi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CAS 2010年第4期201-207,共7页
By combining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CW),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paramet... By combining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SB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and constructed wetland (CW), this study is to achieve the domestic wastewater treatment. Our purpose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operating parameters of the combined process. The process involved advantages and shortages of SBR and CW.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the 3rd cycle (SBR’s operation cycle is 8 h: inflow for 1 h, limited aeration for 3 h, sediment for 1 h, outflow for 1 h, and idling for 2 h; CW’s 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 is 24.8 h and hydraulic loading is 24.5 m3/m2 d) was the best cyclic mode. The effluents can meet the standard GB/T18921-2002: "The reuse of urban recycling water: water quality standard for scenic environment use". In the 3rd cycle, the efficiency of CW was the maximum, and energy consumption of SBR was the minimu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low dissolved oxygen, the removing efficiency of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ammonia was not affected obviously. Simultaneously,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 phenomena occured and phosphorus was absorbed obvious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quencing batch reactor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 constructed wetland energy consumption low dissolved oxyg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