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活转录因子2对胰腺癌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刘宇 李木 孔静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19-924,共6页
目的观察激活转录因子2(ATF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TF2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4例胰腺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AT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ATF2 shRNA转染胰腺癌细胞株,检测转... 目的观察激活转录因子2(ATF2)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探讨ATF2与胰腺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14例胰腺癌和对应癌旁组织中ATF2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构建ATF2 shRNA转染胰腺癌细胞株,检测转染后胰腺癌细胞的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在胰腺癌组织中ATF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p-ATF2蛋白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1)。与对照组相比,ATF2 shRNA转染的胰腺癌细胞增殖被抑制,凋亡增加(P<0.01)。结论在胰腺癌细胞中ATF2表达水平增高,ATF2 shRNA转染胰腺癌细胞后,明显抑制细胞增殖,增加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活转录因子2 胰腺癌 短发夹核糖核酸 增殖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在Buerger’s病中的表达与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郑文涛 李涛 +1 位作者 吴田芳 代远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2,AP-2)在Buerger’s病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临床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共23例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 目的:观察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2,AP-2)在Buerger’s病中的表达与分布。方法:临床收集2011年1月至2012年3月共23例行腰交感神经节切除术Buerger’s病患者腰交感神经节标本,应用RT-PCR、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P-2在Buerger’s病组中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使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AP-2在Buerger’s病组中的表达分布规律,以观察在该组中的表达特点。临床收集12例正常病例标本以同样方法处理。结果:RT-PCR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中相比,Buerger’s病组中AP-2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显示病理组AP-2表达高于正常组,主要分布在细胞核。结论:Buerger’s病组中AP-2水平升高,表明AP-2在Buerger’s病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erger’s病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姑鱼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的克隆和特征分析
3
作者 李佳程 苟涛 +4 位作者 肖遥 罗帅 吴宝兰 王志勇 韩芳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04-114,共11页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是一类能特异地结合DNA的核转录因子,参与动物胚胎发育的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AP2α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抗哈维氏弧菌(...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是一类能特异地结合DNA的核转录因子,参与动物胚胎发育的调节、细胞生长、细胞凋亡、肿瘤发生以及免疫反应等多种生物过程。课题组前期通过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发现,AP2α是黄姑鱼(Nibea albiflora)抗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的候选基因。本研究克隆了黄姑鱼转录因子AP2α,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275 bp,编码424个氨基酸;所编码的AP2α蛋白质N端是富含脯氨酸和谷氨酰胺(P/Q-rich domain)的反式激活结构域,中间是中心基本结构(central basic region),C端为高度保守的helix-span-helix基序,负责结合DNA和蛋白质二聚化。氨基酸序列多重比对表明,AP2α保守性强,与所检测的鱼类、两栖类、鸟类和哺乳动物同源性在84.63%以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AP2α基因的mRNA广泛分布于所检测的黄姑鱼9种组织样品中,其中血液中的表达量最高;受哈维氏弧菌攻毒感染后,肝脏、脾脏和头肾中AP2α表达量均明显升高,特别是在肝脏中,AP2αmRNA表达水平在24 h时达到攻毒前的39倍。通过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GEFP-AP2α并转染HEK293T细胞进行亚细胞定位研究的结果显示,AP2α分布于HEK293T细胞的细胞核中。进一步通过原核克隆表达获得了可溶性的GST-AP2α融合蛋白。以上结果表明,AP2α在黄姑鱼抵御哈维氏弧菌感染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对AP2α在硬骨鱼类先天免疫中的重要功能提供了新的见解,为深入研究黄姑鱼的分子免疫机理和抗病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姑鱼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AP2α 哈维氏弧菌 实时荧光定量PCR 亚细胞定位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耗还原型谷胱甘肽抑制血管紧张素Ⅱ激活巨噬细胞c-Jun/ATF-2及NF-κB 被引量:4
4
作者 娄宁 余学清 +1 位作者 祝胜郎 董秀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745-1749,共5页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激活巨噬细胞转录因子c -Jun/ATF - 2及NF -κB中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 ;用丁基硫堇硫氧胺 (BSO)消耗细胞内GSH ;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c -Jun/ATF - ...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在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激活巨噬细胞转录因子c -Jun/ATF - 2及NF -κB中的作用。方法 :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内GSH含量 ;用丁基硫堇硫氧胺 (BSO)消耗细胞内GSH ;用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c -Jun/ATF - 2磷酸化表达及NF -κBp6 5表达 ;用凝胶滞留法测定细胞NF -κB活性 ;用细胞免疫组化观察细胞c -Jun/ATF - 2磷酸化表达的时间模式。结果 :AngⅡ (1μmol/L)刺激 30 - 6 0min可降低RAW2 6 4 7细胞内GSH ;而后GSH逐渐适应性恢复。同时 ,AngⅡ刺激 6 0min ,呈剂量依赖性降低RAW 2 6 4 7细胞内GSH。GSH特异性消耗剂BSO(0 5mmol/L)与RAW 2 6 4 7细胞共同孵育 18h ,即可完全消耗细胞内GSH。AngⅡ (1μmol/L)可诱导RAW 2 6 4 7巨噬细胞c -Jun/ATF - 2磷酸化表达 ;BSO预先完全消耗细胞内GSH ,AngⅡ (1μmol/L)不能诱导巨噬细胞c -Jun/ATF - 2磷酸化。同样 ,AngⅡ (1μmol/L)可激活RAW 2 6 4 7巨噬细胞NF -κB ;BSO预先完全消耗细胞内GSH ,AngⅡ (1μmol/L)不能激活巨噬细胞NF -κB。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可能参与调控巨噬细胞转录因子c-Jun/ATF - 2及N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胱甘肽 血管紧张素Ⅱ 激活转录因子-2 NF-ΚB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李勇 沈文明 王文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0-115,共6页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咽糖浆组、RO8191(JAK2/STAT3激活剂)组、利咽糖浆+RO8191组... 目的:基于Janus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探究利咽糖浆对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及咽黏膜修复的影响。方法:取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利咽糖浆组、RO8191(JAK2/STAT3激活剂)组、利咽糖浆+RO8191组,模型组与药物干预组大鼠采用氨水刺激咽部构建慢性咽炎模型,对照组大鼠咽部注射等剂量生理盐水,经利咽糖浆与RO8191干预后,检测大鼠一般情况及咽部表观状态,并进行咽部表观状态评分;HE染色检测大鼠咽部病理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T与CD8^(+)T表达、CD4^(+)T/CD8^(+)T;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10、丙二醛(MDA)、活性氧(ROS)、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以免疫印记法检测大鼠咽部组织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咽部组织出现明显病理形态损伤,外周血CD4^(+)T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降低(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利咽糖浆+RO8191组相比,利咽糖浆组大鼠咽部组织病理形态损伤减轻,外周血CD4^(+)T表达与CD4^(+)T/CD8^(+)T、IL-10、血清T-AOC水平均升高(P<0.05),咽部表观状态评分、CD8^(+)T、血清TNF-α、IL-6、MDA与ROS水平、咽部组织p-JAK2/JAK2与p-STAT3/STAT3水平均降低(P<0.05);RO8191组大鼠各指标变化趋势与利咽糖浆组相反。结论:利咽糖浆可通过抑制JAK2/STAT3信号激活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增强抗炎及抗氧化能力,缓解慢性咽炎大鼠咽喉组织损伤,修复咽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利咽糖浆 慢性咽炎 咽喉组织 损伤 咽黏膜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增殖、凋亡及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高鑫 储李婧 颜宗海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3-669,共7页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 目的:探讨PIM1基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U937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以及对JAK2/STAT3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收集初诊成人AML患者和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荧光定量PCR检测PIM1 mRNA表达。将AML细胞系U937细胞分为:U937组(U937细胞正常培养)、Si-PIM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Si-NC组(U937细胞转染不含PIM1 mRNA的低表达腺病毒载体)、CoA1组(U937细胞中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JAK2激活剂CoA1)、Si-PIM1+CoA1组(U937细胞转染含PIM1 mRNA低表达的腺病毒载体并加入浓度为20μmol/L的CoA1)。培养24 h。荧光定量PCR和蛋白印迹法检测U937细胞PIM1 mRNA和蛋白、JAK2/STAT3通路、细胞周期、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噻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及凋亡率。结果:A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中PIM1 mRNA表达水平高于单纯缺铁性贫血患者(P<0.05)。与U937组相比,Si-PIM1组细胞PIM1 mRNA和蛋白、p-JAK2/JAK2、p-STAT3/STAT3、Cyclin D1、CDK2蛋白、细胞增殖活性、S期比例、G2/M期比例降低(均P<0.05),p27、Caspase-3蛋白、G0/G1期、凋亡率升高(均P<0.05),而CoA1组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与Si-PIM1组正好相反,CoA1可逆转Si-PIM1对U937细胞的作用效果。U937组、Si-PIM1+CoA1组、Si-NC组U937细胞上述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敲低PIM1基因表达可抑制U937细胞增殖、促进凋亡,缓解ALM进程,且上述作用可能与抑制JAK2/STAT3通路活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苏氨酸激酶家族成员1 急性髓系白血病U937细胞 增殖 凋亡 Janus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配体21对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炎性损伤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桂银 赵元丹 +4 位作者 高扬 刘潜 张强 曹芳 姚声涛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02-609,共8页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 目的研究趋化因子配体21(CCL21)在小鼠脑出血后继发性脑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0只C57BL/6J小鼠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脑出血组(ICH组)及脑出血CCL21单抗干预组(ICH+anti-CCL21组),每组20只。采用基底节区注射Ⅶ型胶原酶法,建立小鼠脑出血模型。小鼠脑出血后72 h对3组小鼠进行神经损伤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检测患侧半脑脑组织含水量,尼氏染色检测神经细胞损伤,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神经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Janus激酶2(JAK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蛋白变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血肿灶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ICH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增高[(15.0±1.0)分比(2.4±0.9)分],脑水肿加重,神经细胞损伤增加,神经细胞凋亡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增高,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CH组比较,采用CCL21单抗干预的脑出血小鼠神经功能损伤评分[(9.2±1.3)分]降低,脑水肿程度减轻,神经细胞损伤减少及神经细胞凋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L21单抗干预可明显增加小鼠脑血肿灶周围组织的p-JAK2、p-STAT3蛋白表达水平,减少促炎因子TNF-α、IL-1β的基因表达水平,同时增加抗炎因子IL-4、IL-10的基因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JAK2、STAT3蛋白的表达水平在各组中均相对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CCL21单抗干预显著减少了小鼠脑出血后的神经功能损害,可能是通过激活JAK2/STAT3从而抑制其下游炎性因子TNF-α、IL-1β而引起,提示了脑出血后继发性神经炎性反应的病理生理机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了可能的实验依据和分子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脑损伤 神经炎性反应 趋化因子配体21 Janus激酶2/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不同抗冻性葡萄中CBF_2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8
8
作者 张哲敏 孙萍 +3 位作者 王旺田 栗孟飞 李唯 王雅琳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2-88,共7页
从赤霞珠、贝达和山葡萄三种不同抗冻性葡萄的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了CBF2全长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葡萄的CBF2基因长均为969bp,编码253个氨基酸,与GeneBank公布的的序列相比对,核苷酸相似性在96.7%~97... 从赤霞珠、贝达和山葡萄三种不同抗冻性葡萄的基因组DNA中分别克隆了CBF2全长基因,并利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三种葡萄的CBF2基因长均为969bp,编码253个氨基酸,与GeneBank公布的的序列相比对,核苷酸相似性在96.7%~97.94%之间。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3种不同抗冻葡萄的CBF2基因具有连续的开放阅读框,推倒的氨基酸序列具有AP2结合域,初步判断克隆的CBF2具有诱导抗寒性产生的作用。但氨基酸序列、进化树、理化性质、疏水性/亲水性等在抗寒性较强的山葡萄、贝达与抗寒性较差的赤霞珠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与GenBank上的原始序列同源性最低的是赤霞珠,而且其CBF2N端7个氨基酸残基序列与山葡萄和贝达的氨基酸序列存在较大差异,且具有较强的疏水性,这些差异可能与赤霞珠较弱的抗寒特性有关。以带有35S启动子的载体pBI121为基础,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aMV35S-CBF2,为深入研究CBF2基因在葡萄抗寒性中的作用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CBF2转录激活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克隆 表达载体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2α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生长及ER-β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杜叶平 苗晋华 +1 位作者 徐丽萍 武春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8-363,共6页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2α,AP-2α)对大肠癌SW620细胞侵袭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基因(transcription factor activator protein-2α,AP-2α)对大肠癌SW620细胞侵袭生长的影响,并探讨其对雌激素受体β基因(estrogen receptor-β,ER-β)表达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利用脂质体介导重组质粒pcDNA3.1(+)-AP-2α与空质粒pcDNA3.1(+)转染入SW620大肠癌细胞,采用基质胶黏附实验与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黏附、侵袭生长与迁移能力,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ting、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检测细胞中AP-2α和ER-β在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以电泳迁移率分析(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方法检测转染AP-2α基因后肿瘤细胞中AP-2α的DNA结合活性及其与ER-β的结合能力。结果:AP-2α转染SW620细胞后抑制了细胞的体外黏附、侵袭与迁移能力(均P<0.05);同时细胞中ER-β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EMSA结果显示,AP-2α转染的SW620细胞中表达的AP-2α蛋白与ER-β基因启动子区域发生特异性结合。结论:AP-2α转染SW620细胞可显著抑制大肠癌SW620细胞体外黏附、侵袭与迁移能力,其分子机制很可能与AP-2α直接作用于ER-β基因启动子区域从而影响ER-β基因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肿瘤 SW620细胞 转录因子激活蛋白-2α(AP-2α) 雌激素受体β(ER-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nus激酶抑制剂AG490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_(44)细胞JAK2/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蓓 陈翔 +1 位作者 谭佳 许雪亮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61-1067,共7页
目的:研究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AG490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体外抗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探讨其对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 目的:研究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AG490对人视网膜母细胞瘤HXO-RB44细胞株体外抗增殖及细胞周期的作用,探讨其对JAK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本实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又根据不同浓度(6.25,12.50,25.00,50.00,100.00,200.00μmol/L)的AG490处理分为6个不同浓度的实验组。采用细胞的活力测定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状态。应用流式细胞术对各组中细胞凋亡及周期进行分析。采用Western印迹检测处理后STAT3,p-STAT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AG490处理HXO-RB44细胞株48 h后,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抑制率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均P<0.05)。除6.25μmol/L实验组外,其余5组与对照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流式细胞术显示:随着AG490药物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呈逐渐增高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50.00和100.00μmol/L实验组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多,相应地处于S期的细胞比例减少。Western印迹显示:随着AG490药物浓度的增加,STAT3和p-STAT3蛋白的表达量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VEGF表达量逐渐下降,与对照组相比,6.25和12.50μmol/L实验组的VEG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各实验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JAK抑制剂AG490能抑制HXORB44细胞株生长及增殖,促进细胞的凋亡增加;并通过阻断JAK2/STAT3信号通路而下调STAT3,p-STAT3和VEGF的表达,从而抑制HXO-RB44细胞株的增殖,加速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母细胞瘤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分子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体C3及其相关信号通路在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
11
作者 林秋梅 王冬梅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9-229,共11页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 补体系统在识别和消除病原体、清除生理碎片、协调免疫反应以及稳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作为炎症反应的一种早期预警信号,异常的补体活动是病理性疼痛发病的重要诱因。补体成分3(complement 3,C3)是病理性疼痛诱发过程中补体系统激活的重要指标。实验及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多种病理性疼痛中周围与中枢神经C3异常升高,通过结合特异性C3受体直接或间接通过补体信号调控神经元对神经病变的反应。C3可以通过在神经元质膜上表达的特异性补体受体直接调节神经元的生命和死亡的各个方面,也可以通过募集胶质细胞和免疫细胞经各种机制将补体信号传递给神经元间接调节,补体信号指导神经元对组织损伤、神经创伤和神经病变的反应。本文主要对C3在病理性疼痛涉及的细胞因子和信号通路的机制进行综述,探讨C3成为镇痛靶点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体C3 病理性疼痛 Janus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转录因子-ΚB 补体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归丸对先天肾虚体质子代大鼠肺发育的影响
12
作者 陈思易 萧闵 +4 位作者 江晓翠 张玮珩 田文静 孟宇豪 曹继刚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0-769,共10页
目的:研究孕期应激诱导的先天肾虚体质仔鼠肺发育的影响及左归丸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及维生素E组(1.44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通过复合法刺激孕鼠直至分娩。检测糖水偏... 目的:研究孕期应激诱导的先天肾虚体质仔鼠肺发育的影响及左归丸的调控作用机制。方法:40只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左归丸组(18.9 g/kg)及维生素E组(1.44 mg/kg)。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通过复合法刺激孕鼠直至分娩。检测糖水偏好试验、旷场实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糖皮质激素(GC)、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氨酶(GOT)、血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苏木精-伊红染色(HE)孕鼠肝肾组织评估用药安全性;计算仔鼠只数,测量身长、体质量、脏器指数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肺组织发育情况;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JAK2/STAT3)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孕期体质量、胎产数、糖水偏好、旷场实验显著降低,GC水平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上述指标改善(P<0.05,P<0.01);各组孕鼠肝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仔鼠体质量、胎产数、肺脏器比降低(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上述指标升高(P<0.05,P<0.01)。左归丸组仔鼠肺组织形态改善。仔鼠出生当天,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仔鼠肺组织VEGFR1、VEGFR2、VEGFR3 mRNA表达高(P<0.05),VEGFR2 mRNA表达高于VEGFR1、VEGFR3 mRNA表达(P<0.05),VEGFR2荧光信号高(P<0.01),JAK2、STAT3、p-JAK2、p-STAT3、VEGFR2蛋白表达高(P<0.05)。结论:左归丸能改善先天肾虚体质导致的子代大鼠肺发育异常,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应激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先天肾虚 子代 左归丸 补肾填精法 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凡纳滨对虾ATF-2分子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姚德福 阮灵伟 施泓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90-197,共8页
激活转录因子-2(ATF-2)作为细胞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下游效应分子,参与调控了生物体诸如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免疫炎症反应等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首次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克隆得到了ATF-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命名为Lv... 激活转录因子-2(ATF-2)作为细胞内应激活化蛋白激酶下游效应分子,参与调控了生物体诸如细胞增殖、凋亡以及免疫炎症反应等许多细胞生物学过程.本研究首次从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中克隆得到了ATF-2基因全长编码序列,命名为Lv ATF-2.序列分析表明,Lv ATF-2基因开放阅读框长1 719 bp,可编码572个氨基酸.其编码的蛋白具有特征性的锌指结构和碱性亮氨酸拉链结构域,并且在N端具有两个保守的苏氨酸磷酸化位点(Thr71和Thr73).进一步的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Lv ATF-2蛋白与脊椎动物及软体动物ATF-2蛋白聚为一簇,且与软体动物ATF-2蛋白亲缘关系更近.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Lv ATF-2基因在所检测的各个组织中均有转录,但在鳃和肠道中转录量较高.此外Lv ATF-2基因在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感染早期转录水平显著下降,提示该基因与WSSV感染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了对虾应答病毒的免疫反应过程.本文通对Lv ATF-2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特征分析,为将来研究该基因在对虾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凡纳滨对虾 激活转录因子-2(ATF-2)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分子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AK2/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水平对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朱冰 管佳佳 +1 位作者 傅军 骆杰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1-737,共7页
目的:基于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水平,观察其对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和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水平、患者预后... 目的:基于酪氨酸蛋白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信号通路调控细胞自噬水平,观察其对胃癌血管生成的影响机制。方法:利用Human Protein Atlas和GEPIA数据库在线分析胃癌组织及正常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水平、患者预后生存情况。免疫组化检测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并分析p-JAK2、p-STAT3表达水平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利用脂质体转染法将靶向JAK2的miR-375转染至BGC-823细胞并分为3组,control组、si-mimic NC组、si-JAK2组。采用qRT-PCR检测JAK2、STAT3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JAK2、p-STAT3、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酵母自噬相关基因6的哺乳动物同源体(Beclin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细胞自噬泡的形成;血管形成实验检测细胞血管生成能力。结果:Human Protein Atlas和GEPIA在线数据库显示胃癌组织JAK2、STAT3的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且JAK2、STAT3表达越高,预后生存期越短(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胃癌组织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胃组织(P<0.05)。p-JAK2、p-STAT3表达越高,肿瘤越大,浸润深度越严重,分化程度越低,淋巴结越容易发生转移。细胞实验显示,与control组和si-mimic NC组相比,si-JAK2组细胞p-JAK2、p-STAT3、VEGF水平明显降低,LC3、Beclin1表达水平、自噬能力明显升高,血管生成能力明显降低(P<0.05)。control组和si-mimic NC组上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JAK2、STAT3在胃癌组织和细胞中表达量均升高,具有促癌作用,可能通过激活JAK2/STAT3信号通路抑制细胞自噬水平、增加血管生成能力,为调控自噬途径治疗胃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酪氨酸蛋白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自噬 胃癌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胆碱能抗炎通路探讨针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作用机制
15
作者 刘怀全 陈波 +4 位作者 杨诗力 唐易 王丹 李洁 张馨艳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429-1434,共6页
炎症反应通常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的核心病理机制,临床治疗过程中将抗炎作为COPD治疗的基本策略。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一条重要的神经-免疫调节通路,在抗炎过程中将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免疫细胞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 炎症反应通常被认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的核心病理机制,临床治疗过程中将抗炎作为COPD治疗的基本策略。胆碱能抗炎通路(CAP)是一条重要的神经-免疫调节通路,在抗炎过程中将释放的乙酰胆碱与免疫细胞α7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7nAChR)相结合后,可调节下游核因子κB(NF-κB)、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JAK2/STAT3)、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等信号通路来减弱炎症反应。其不仅可以抗全身炎症反应,还可调节肺部炎症反应,尤其是在抗炎治疗COPD中发挥重要作用。针灸作为中医学的外治法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防治COPD且疗效确切,且可调控CAP发挥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碱能抗炎通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针灸 作用机制 因子ΚB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杉醇通过调控JAK2/STAT3通路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Th17/Treg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冯锦 吴建红 +2 位作者 熊响莲 莫若 徐容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3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探究紫杉醇调控Janus激活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肝纤维化大鼠T辅助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将36只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紫杉醇组(n=12)。模型组和紫杉醇... 目的:探究紫杉醇调控Janus激活激酶2(JAK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STAT3)通路对肝纤维化大鼠T辅助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的影响。方法:将36只乙肝病毒(HBV)转基因小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紫杉醇组(n=12)。模型组和紫杉醇组通过四氯化碳构建HBV相关的肝纤维化模型,紫杉醇组通过尾静脉注射紫杉醇(2 mg/kg)干预。检测各组肝功能指标,通过HE和Masson染色检测肝组织损伤和纤维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中Th17和Treg比例。Western blot和/或RT-qPCR检测IL-6、TGF-β1、JAK2和STAT3水平。结果:三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的ALT[(147.42±16.88)U/L]、AST[(275.12±28.06)U/L]、纤维化水平[(11.24±1.64)%]、肝组织中IL-6、TGF-β1、JAK2、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紫杉醇组的ALT[(80.28±9.47)U/L]、AST[(186.34±21.34)U/L]、纤维化水平[(4.15±0.98)%]、肝组织中的IL-6、TGF-β1、JAK2、STAT3 mRNA和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小鼠的Th17[(2.75±0.38)%]和Th17/Treg(1.77±0.2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Treg[(1.55±0.25)%]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紫杉醇组的Th17[(1.94±0.20)%]和Th17/Treg(0.73±0.87)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Treg[(2.67±0.38)%]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单个核细胞中的JAK2和STAT3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紫杉醇组JAK2和STAT3蛋白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紫杉醇可减少肝组织中IL-6和TGF-β1表达,并诱导失衡的Th17/Treg平衡向Treg偏移,从而缓解HBV相关的肝纤维化,紫杉醇的抗纤维化作用可能与JAK2/STAT3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病毒 肝纤维化 紫杉醇 T辅助细胞17 调节性T细胞 Janus激活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JAK2/STAT3信号通路观察右美托咪定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和抑制凋亡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吴亚辉 王韬甫 林洪启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5-61,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的抗凋亡作用,以及其对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在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MIRI)中的抗凋亡作用,以及其对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janus kinase 2/signal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JAK2/STAT3)信号的调节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实验组及对照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构建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实验组、对照组大鼠术前1 h分别腹腔注射5.0μg/kg的右美托咪定、JAK2/STAT3信号通路激动剂SC-39100,假手术组、模型组大鼠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心彩超仪检查各组大鼠的左室收缩压(1eft ventricular systohc pressure,LVSP)、左室舒张末压(1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pressure,LVEDP)、左室压力上升最大速率(1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rise,+dp/dt_(max))及左室压力下降最大速率(1eft ventricular pressure drop,-dp/dt_(max))。TUNEL染色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细胞凋亡。DCFH-DA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心肌组织中p-JAK2,p-STAT3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LVSP、+dp/dt_(max)、-dp/dt_(max)明显降低,LVEDP、心肌凋亡率、ROS荧光强度、p-JAK2,p-STAT3表达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对照组大鼠的LVSP、+dp/dt_(max)、-dp/dt_(max)、p-JAK2,p-STAT3表达明显升高,LVEDP、心肌凋亡率、ROS荧光强度、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预处理能降低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细胞凋亡,这可能与激活JAK2/STAT3信号,抑制氧化应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蛋白酪氨酸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芝多糖B抑制血管紧张素Ⅱ诱导的巨噬细胞骨调素基因上调表达 被引量:6
18
作者 娄宁 马刚 +1 位作者 汪道峰 方翼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84-1288,共5页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 目的探讨野生云芝多糖水溶性新组分CVPS-B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骨调素(OPN)基因表达的影响及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可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用RT-PCR检测CVPS-B对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的影响;用Western blot测定AngⅡ(1μmol.L-1)诱导RAW264.7细胞p38MAPK转录因子-激活转录因子2(ATF2)表达的时间模式;用Western blot测定CVPS-B对RAW264.7巨噬细胞p38MAPK及其转录因子ATF2磷酸化表达的影响。结果CVPS-B(1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抑制作用最明显,共同孵育12h,抑制率达到50.3%(P<0.01);不同浓度CVPS-B1、10、50mg·L-1在AngⅡ(1μmol·L-1)刺激前30min加入培养基,共同孵育12h,其抑制率分别为13.8%、41.2%(P<0.01)及63.7%(P<0.01)。不同浓度CVPS-B及SB202190预孵12h,SB202190在5μmol·L-1(高浓度)时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相反,CVPS-B在10、50mg·L-1(高与低浓度)时均不能明显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表达。CVPS-B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并呈剂量依赖性;而且,SB202190加CVPS-B在低剂量时(SB2021901μmol·L-1加CVPS-B10mg·L-1)也能明显抑制ATF2的磷酸化表达。结论CVPS-B能明显抑制AngⅡ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OPN基因表达。CVPS-B的抑制作用可能是通过调控转录因子ATF-2的活性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 血管紧张素Ⅱ 骨调素 有丝分裂素活化蛋白激酶激酶类 激活转录因子-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强度运动对大鼠骨骼肌PGC-1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郭海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9-45,共7页
为探讨不同强度的急性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以及参与调节PGC-1α表达的信号分子骨骼肌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转录激活因子-2(ATF-2)及环... 为探讨不同强度的急性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以及参与调节PGC-1α表达的信号分子骨骼肌内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转录激活因子-2(ATF-2)及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磷酸化水平的影响,选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178g±4g)48只,按照体重随机分成安静对照组(C),低强度运动组(LE:12m/min,约55%VO2max),中等强度运动组(ME:28m/min,约75%VO2max)和高强度运动组(HE:34m/min,约85%VO2max)。运动组进行1h的0坡度跑台运动。安静对照组不施加运动负荷,在运动结束后3h取材。Western blot测定AMPK、p38MAPK、ATF-2、CREB磷酸化水平,Real-time PCR测定PGC-1αmRNA含量。结果显示,PGC-1α蛋白和PGC-1αmRNA表达均增多,且呈强度依赖性。PGC-1α蛋白(LE,1.8倍;ME,2.2倍;HE,3.9倍);PGC-1αmRNA(LE,2.1倍;ME,3.3倍;HE,5.5倍)。AMPK磷酸化水平呈强度依赖性增加(LE,2.4倍;ME,3.8倍;HE,6.6倍);各组p38表达均显著增加(3.4倍),不同强度组之间并没有显著性差异;ATF-2及CREB磷酸化水平只有在中等强度和高强度运动下增多(ATF-2:ME,1.8倍;HE,2.6倍;CREB:1.9倍)。结果表明,运动引起的PGC-1α基因和蛋白表达增加具有强度依赖性;运动后PGC-1α呈强度依赖性增加可能主要受同样具有强度依赖性的AMPK以及ATF-2调节。p38及CREB的激活参与调节了运动后PGC-1α表达的增加,但并不是影响运动后PGC1呈强度依赖性增加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转录激活因子-2 运动强度依赖性 大鼠 跑台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奈素对KG1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哲 张灵 +3 位作者 袁小飞 高炳华 张斌 王霞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19-326,共8页
目的:探讨山奈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AML KG1a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山奈素药液0、25、50、75、100μg/ml,溶剂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干预24和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 目的:探讨山奈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KG1a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AML KG1a细胞,培养液中分别加入山奈素药液0、25、50、75、100μg/ml,溶剂对照组加入二甲基亚砜,干预24和48 h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率;另设白细胞介素-6(IL-6)与山奈素联用组(加20μg/L的IL-6和75μg/ml的山奈素),给药培养48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KG1a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线粒体膜电位(MMP)检测试剂盒(JC-1法)检测KG1a细胞MMP,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KG1a细胞JAK2/STAT3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山奈素25、50、75、100μg/ml组细胞增殖率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山奈素剂量的增大,细胞增殖率逐渐降低(r_(24h)=-0.990、r_(48h)=-0.999)(P<0.05);75μg/ml的山奈素干预48 h后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已达到半数有效剂量;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山奈素25、50、75μg/ml组细胞在G_(0)/G_(1)期的细胞比例、凋亡率依次升高,而S期的细胞比例、MMP、磷酸化JAK2(p-JAK2)/JAK2、磷酸化STAT3(p-STAT3)/STAT3蛋白表达依次降低,且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r=0.998、0.994、-0.996、-0.981、-0.997、-0.930);与山奈素75μg/ml组相比,IL-6与山奈素联用组细胞在G_(0)/G_(1)期的细胞比例、凋亡率明显降低,S期的细胞比例、MMP、p-JAK2/JAK2、p-STAT3/STAT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结论:山奈素可抑制KG1a细胞增殖,诱导KG1a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JAK2/STAT3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素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Janus激酶2/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