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年龄小鼠脱髓鞘动物模型中脑内星形胶质细胞激活情况的观察 被引量:2
1
作者 王洪凯 梅峰 +2 位作者 刘志 韦美 肖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年龄(青壮年及中老年)cuprizone(CPZ)脱髓鞘小鼠模型中的激活特点,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髓鞘脱失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6周龄(青壮年)及9月龄(中老年)雄性C57BL/6小鼠建立CPZ导致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 目的观察星形胶质细胞在不同年龄(青壮年及中老年)cuprizone(CPZ)脱髓鞘小鼠模型中的激活特点,探讨星形胶质细胞激活与髓鞘脱失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方法选取6周龄(青壮年)及9月龄(中老年)雄性C57BL/6小鼠建立CPZ导致的急性脱髓鞘动物模型,经0.2%CPZ处理6周后,通过体质量测量及卢卡斯快蓝(luxol fast blue,LFB)染色观察模型建立是否成功,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实验组(CPZ)和对照组(CTL)小鼠胼胝体(corpus callosum,CC)及皮层(cortex,CTX)区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和髓鞘碱性蛋白(myelin basic protein,MBP)表达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方法进一步检测GFAP及MBP蛋白表达差异。结果 0.2%CPZ处理6周后,青壮年CPZ小鼠于胼胝体及皮层区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P<0.01),同时伴有显著的MBP表达下降(P<0.01);中老年小鼠于胼胝体区GFAP阳性细胞数增多较明显(P<0.05),并伴有MBP表达明显下降(P<0.05);GFAP阳性细胞数的增多和MBP表达下降均表现为青壮年组更加明显(P<0.01)。结论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于青壮年小鼠更加明显,并与髓鞘损伤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性,星形胶质细胞激活可能是参与髓鞘损伤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脱髓鞘 年龄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抑制脑缺血再灌后胶质瘢痕的形成 被引量:1
2
作者 孙竞 方吟荃 +2 位作者 宋曙 张陆勇 廖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67-173,共7页
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胶质瘢痕,主要是由增殖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研究证实胶质瘢痕不利于神经再生,由其构成的物理化学性屏障一方面会阻碍轴突再生,另一方面由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神经发育抑制因子也会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 脑缺血再灌注后出现的胶质瘢痕,主要是由增殖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构成。研究证实胶质瘢痕不利于神经再生,由其构成的物理化学性屏障一方面会阻碍轴突再生,另一方面由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产生的神经发育抑制因子也会阻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对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具有调控作用。为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源性大麻素受体激动剂WIN55,212-2对胶质瘢痕的影响,本文使用大鼠中动脉闭塞模型,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样本中的激活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Vimentin、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标记物Neurocan、以及Notch-1信号通路配体Jagged-1分子的表达进行检测。为研究药物的作用靶点,本文联合使用了大麻素Ⅰ型受体拮抗剂rimonabant。结果表明:WIN55,212-2在大麻素Ⅰ型受体的介导下,通过减少星形胶质细胞的增殖,显著降低激活星形胶质细胞上Jagged-1的表达水平,抑制了胶质瘢痕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55 212-2 激活星形胶质细胞 胶质瘢痕 大麻素Ⅰ型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内给予外源性头蛋白对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文娟 刘畅晴 +2 位作者 王鑫 徐军美 杨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73-679,共7页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外源性头蛋白(noggin,NOG)对腰5脊神经结扎(L5 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并同时检测NOG对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炎性因子及下游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 目的:观察鞘内给予外源性头蛋白(noggin,NOG)对腰5脊神经结扎(L5 spinal nerve ligation,SNL)致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疼痛行为学的影响,并同时检测NOG对脊髓内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炎性因子及下游信号的调控作用。方法:40只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n=10)、SNL组(暴露并结扎L5脊神经+鞘内给予人工脑脊液,n=15)和SNL+NOG组(暴露并结扎L5脊神经+鞘内给予NOG,n=15)。使用Von-Frey测痛纤维检测手术前1天及术后第1,4,7,14天每组大鼠后足机械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的改变;应用免疫荧光法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第7天脊髓背角处星形胶质细胞的激活情况;应用蛋白质印迹法观察各组大鼠术后第7和14天脊髓内胶质细胞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转录信号转导剂和激活剂-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以及磷酸化STAT3(p-STAT3)的表达。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SNL组术后各时点PWT均明显下降,同时伴有脊髓腰膨大处GFAP、IL-6的表达及p-STAT3/STAT3的比率明显升高(均P<0.05);与SNL组相比,SNL+NOG组在术后第4天出现PWT上升(P<0.05),并维持至术后第14天,且同时伴有脊髓腰膨大内GFAP、IL-6的表达及p-STAT3/STAT3比率显著降低(均P<0.05)。结论:鞘内给予外源性NOG能够缓解SNL大鼠痛觉过敏的症状,这与降低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减轻IL-6的表达以及下调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蛋白 骨形态发生蛋白 神经病理性疼痛 星形胶质细胞激活 转录信号转导剂和激活剂-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