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超声速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型
1
作者
洪金森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3,共7页
给出了前缘后掠角65°,双弧形剖面的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动显示结果。实验马赫数为1.10、1.53、2.53、3.01和4.01,攻角范围5°~25°。借助于蒸汽屏、纹影和油流技术拍摄了脱体和表面流型照片。蒸汽屏显示表明:在机...
给出了前缘后掠角65°,双弧形剖面的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动显示结果。实验马赫数为1.10、1.53、2.53、3.01和4.01,攻角范围5°~25°。借助于蒸汽屏、纹影和油流技术拍摄了脱体和表面流型照片。蒸汽屏显示表明:在机翼背风面三角形区域的脱体流型可在垂直于前缘的法向攻角和法向马赫数构成的坐标平面上,区分出七种不同的流型;在切尖区域,有侧缘分离涡形成,后缘拖出尾涡。从摄取的纹影照片与横截面上的蒸汽屏照片一起,可获得机翼弓形激波位置随马赫数变化,以及激波-诱导分离线位置随马赫数和攻角变化曲线。在机翼上表面通过油流显示出主再附线、二次分离线、二次再附线和侧缘涡区。显示出的流型与其它有关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得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显示
旋涡
激波-诱导分离
机翼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速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型
1
作者
洪金森
机构
北京空气动力研究所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7-53,共7页
文摘
给出了前缘后掠角65°,双弧形剖面的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动显示结果。实验马赫数为1.10、1.53、2.53、3.01和4.01,攻角范围5°~25°。借助于蒸汽屏、纹影和油流技术拍摄了脱体和表面流型照片。蒸汽屏显示表明:在机翼背风面三角形区域的脱体流型可在垂直于前缘的法向攻角和法向马赫数构成的坐标平面上,区分出七种不同的流型;在切尖区域,有侧缘分离涡形成,后缘拖出尾涡。从摄取的纹影照片与横截面上的蒸汽屏照片一起,可获得机翼弓形激波位置随马赫数变化,以及激波-诱导分离线位置随马赫数和攻角变化曲线。在机翼上表面通过油流显示出主再附线、二次分离线、二次再附线和侧缘涡区。显示出的流型与其它有关实验和数值计算结果比较,符合得很好。
关键词
流动显示
旋涡
激波-诱导分离
机翼气动力学
Keywords
flow visualization
vortex
shock induced separation
分类号
V211.41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V211.7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超声速细长梯形翼背风面流型
洪金森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