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气泡竞争实验研究
1
作者
翟志刚
郭旭
司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9-347,共9页
通过实验在激波管中研究了平面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流动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锯齿形界面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的影响。利用肥皂膜技术生成初始气体界面,并采用高速摄影结合纹影方法对波后流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界面发展早期...
通过实验在激波管中研究了平面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流动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锯齿形界面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的影响。利用肥皂膜技术生成初始气体界面,并采用高速摄影结合纹影方法对波后流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界面发展早期,大、小界面几乎独立发展,说明气泡竞争在早期不起作用;随着时间发展,气泡竞争起作用,且随着锯齿形界面角度改变而变化,角度越小,界面上产生的斜压涡量越大,界面发展越快,气泡竞争越早出现且作用越显著。气泡竞争能够促进大气泡、抑制小气泡的振幅增长,且对小气泡的影响更大。气泡竞争同时会导致尖钉结构扭曲,进而改变界面总体振幅。气泡头部位移差在进入非线性增长之前会经历两个线性阶段,且第二个线性增长率较小,表明非线性效应在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大气泡受到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更大。不同条件下的气泡位移差无法归一化,说明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和界面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实验
流动不稳定性
界面演化
气泡竞争
高速纹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不同裂缝条件下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实验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宁
王克文
+4 位作者
刘鹏
武宏亮
冯周
范华军
SMEULDERS David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8-265,共8页
为了定量确定裂缝宽度、倾角、延伸长度及填充物等不同因素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将原先岩心样品固定、中部钻孔移动探头的激波管斯通利波测量方法,改进为岩心样品不钻孔垂直升降、沿激波管管壁固定分置多探头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分...
为了定量确定裂缝宽度、倾角、延伸长度及填充物等不同因素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将原先岩心样品固定、中部钻孔移动探头的激波管斯通利波测量方法,改进为岩心样品不钻孔垂直升降、沿激波管管壁固定分置多探头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对斯通利波信号进行时间校正和幅度校正,有效改善了斯通利波首波信噪比,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利用全直径碳酸盐岩岩心,针对此测量方法加工了21组裂缝参数相异(裂缝宽度为毫米级)的岩心模型,并定义相对幅度表征斯通利波衰减。实验结果表明,斯通利波相对幅度随裂缝宽度增加呈指数衰减、随裂缝倾角增加线性降低、随裂缝深度增大呈指数衰减、随填充物渗透率增加而降低。在上述4种情况中,裂缝宽度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裂缝延伸长度和填充物渗透率,最后是裂缝倾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通利
波
幅度衰减
激波管实验
裂缝宽度
裂缝倾角
裂缝延伸长度
裂缝填充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强激波阵面的非平衡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若凌
乐嘉陵
+1 位作者
王苏
崔季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40,49,共6页
利用测量强激波波后N2^+第一负系(0,0)带和(1,2)带的辐射,对强激波后振动温度历程的测量过程进行了探索,并利用Langmuir探针技术,在低密度激波管中对强激波后电子数密度历程进行了测量。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
利用测量强激波波后N2^+第一负系(0,0)带和(1,2)带的辐射,对强激波后振动温度历程的测量过程进行了探索,并利用Langmuir探针技术,在低密度激波管中对强激波后电子数密度历程进行了测量。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2^+B^2∑u^+态的激发比振动能的激发更快;实验测得的振动温度有明显的周期性振荡;在激波速度7.65~7.85km/s、P1=1.33Pa、实验段内径0.8m下,实验有效时间只有约6.5μs,实验中的电子数密度不能达到峰值。在约10倍波前自由程的实验有效区域内,电子数密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吻合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
激
波
激波管实验
振动温度
电子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冲击波测试系统低频特性与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徐浩
杜红棉
+2 位作者
范锦彪
祖静
王凌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为提高冲击波超压峰值的测量精度,多数学者把重点集中在系统高频特性研究上,以拓宽带宽的方式提高峰值测试的准确性。冲击波另外两个主要参数正压作用时间、比冲量却和测试系统的低频特性息息相关。针对实爆中出现的不同传感器正压作用...
为提高冲击波超压峰值的测量精度,多数学者把重点集中在系统高频特性研究上,以拓宽带宽的方式提高峰值测试的准确性。冲击波另外两个主要参数正压作用时间、比冲量却和测试系统的低频特性息息相关。针对实爆中出现的不同传感器正压作用时间差异较大的问题,对冲击波信号进行了边际谱分析,获得了信号的低频特性。建立了一阶参数模型来表征低频特性,通过激波管试验数据获取了7种系统的低频模型参数。采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了低频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冲击波测试系统低频特性严重影响冲击波信号正压作用时间测试准确性,基于低频特性补偿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冲击波信号正压作用时间、比冲量地测试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
波
测试系统
低频特性
正压作用时间
激波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新型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参数设计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昭
吴祖堂
+2 位作者
杨军
李焰
刘文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利用待测压力与薄膜加速度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获取冲击波反射超压峰值的新型测量方法已经得到初步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无需标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为优选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并获取压力测量的不确定度,...
利用待测压力与薄膜加速度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获取冲击波反射超压峰值的新型测量方法已经得到初步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无需标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为优选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并获取压力测量的不确定度,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薄膜厚度、待测压力、拟合参数等因素对压力测量的影响。对薄膜的位移或速度信号进行了拟合处理,获得了冲击起始时刻薄膜的加速度,进而得到了待测压力峰值;将获得的压力与标准压力进行比对,得到了拟合时长、拟合多项式阶次、薄膜厚度等因素的优选值,并获得了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另外,开展了激波管比对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相关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反射超压
冲击
波
激波管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气泡竞争实验研究
1
作者
翟志刚
郭旭
司廷
机构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力学系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39-347,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72329,11722222)
中科院青促会人才专项(2018491)。
文摘
通过实验在激波管中研究了平面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流动不稳定性演化过程,重点关注锯齿形界面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的影响。利用肥皂膜技术生成初始气体界面,并采用高速摄影结合纹影方法对波后流场进行观测。结果表明:在界面发展早期,大、小界面几乎独立发展,说明气泡竞争在早期不起作用;随着时间发展,气泡竞争起作用,且随着锯齿形界面角度改变而变化,角度越小,界面上产生的斜压涡量越大,界面发展越快,气泡竞争越早出现且作用越显著。气泡竞争能够促进大气泡、抑制小气泡的振幅增长,且对小气泡的影响更大。气泡竞争同时会导致尖钉结构扭曲,进而改变界面总体振幅。气泡头部位移差在进入非线性增长之前会经历两个线性阶段,且第二个线性增长率较小,表明非线性效应在该阶段具有重要作用,大气泡受到非线性效应的影响更大。不同条件下的气泡位移差无法归一化,说明初始顶角角度对气泡竞争和界面演化具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
激波管实验
流动不稳定性
界面演化
气泡竞争
高速纹影法
Keywords
shock-tube experiment
flow instability
interface development
bubble competition
high-speed schlieren photography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不同裂缝条件下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实验
被引量:
14
2
作者
李宁
王克文
刘鹏
武宏亮
冯周
范华军
SMEULDERS David
机构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物理学院
埃因霍温理工大学
出处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58-265,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十三五”测井基础研究项目“储层基质-裂缝组合渗透率测井计算新方法研究”(2019A-3609)。
文摘
为了定量确定裂缝宽度、倾角、延伸长度及填充物等不同因素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将原先岩心样品固定、中部钻孔移动探头的激波管斯通利波测量方法,改进为岩心样品不钻孔垂直升降、沿激波管管壁固定分置多探头的测量方法进行实验分析。通过对斯通利波信号进行时间校正和幅度校正,有效改善了斯通利波首波信噪比,提高了测量精度。同时,利用全直径碳酸盐岩岩心,针对此测量方法加工了21组裂缝参数相异(裂缝宽度为毫米级)的岩心模型,并定义相对幅度表征斯通利波衰减。实验结果表明,斯通利波相对幅度随裂缝宽度增加呈指数衰减、随裂缝倾角增加线性降低、随裂缝深度增大呈指数衰减、随填充物渗透率增加而降低。在上述4种情况中,裂缝宽度对斯通利波幅度衰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裂缝延伸长度和填充物渗透率,最后是裂缝倾角。
关键词
斯通利
波
幅度衰减
激波管实验
裂缝宽度
裂缝倾角
裂缝延伸长度
裂缝填充物
Keywords
Stoneley wave
amplitude decreasing
shock tube experiment
fracture width
fracture dip angle
fracture extension
filling material permeability
分类号
P631.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强激波阵面的非平衡结构研究
被引量:
2
3
作者
张若凌
乐嘉陵
王苏
崔季平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出处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6-40,49,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9889209)
文摘
利用测量强激波波后N2^+第一负系(0,0)带和(1,2)带的辐射,对强激波后振动温度历程的测量过程进行了探索,并利用Langmuir探针技术,在低密度激波管中对强激波后电子数密度历程进行了测量。测量和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N2^+B^2∑u^+态的激发比振动能的激发更快;实验测得的振动温度有明显的周期性振荡;在激波速度7.65~7.85km/s、P1=1.33Pa、实验段内径0.8m下,实验有效时间只有约6.5μs,实验中的电子数密度不能达到峰值。在约10倍波前自由程的实验有效区域内,电子数密度的测量值与计算值吻合很好。
关键词
强
激
波
激波管实验
振动温度
电子数密度
Keywords
strong shock wave
shock tube test
vibrational temperature
electron number densitiy
分类号
O536 [理学—等离子体物理]
O354.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冲击波测试系统低频特性与补偿方法研究
被引量:
6
4
作者
徐浩
杜红棉
范锦彪
祖静
王凌宇
机构
中北大学仪器科学与动态测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9-11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701445)
文摘
为提高冲击波超压峰值的测量精度,多数学者把重点集中在系统高频特性研究上,以拓宽带宽的方式提高峰值测试的准确性。冲击波另外两个主要参数正压作用时间、比冲量却和测试系统的低频特性息息相关。针对实爆中出现的不同传感器正压作用时间差异较大的问题,对冲击波信号进行了边际谱分析,获得了信号的低频特性。建立了一阶参数模型来表征低频特性,通过激波管试验数据获取了7种系统的低频模型参数。采用零极点配置法设计了低频补偿模型。结果表明:冲击波测试系统低频特性严重影响冲击波信号正压作用时间测试准确性,基于低频特性补偿的数据处理方法可以有效的提高冲击波信号正压作用时间、比冲量地测试精度。
关键词
冲击
波
测试系统
低频特性
正压作用时间
激波管实验
Keywords
shock wave test system
low frequency characteristics
positive pressure action time
shock tube experiment
分类号
O38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新型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参数设计
被引量:
3
5
作者
王昭
吴祖堂
杨军
李焰
刘文祥
机构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强脉冲辐射环境模拟与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
出处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72-182,共11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2318)。
文摘
利用待测压力与薄膜加速度之间的正比例关系来获取冲击波反射超压峰值的新型测量方法已经得到初步实验验证,该方法具有无需标定、制作简单、成本低廉、测量精度高等优点。为优选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参数,并获取压力测量的不确定度,开展了数值模拟,分析了薄膜厚度、待测压力、拟合参数等因素对压力测量的影响。对薄膜的位移或速度信号进行了拟合处理,获得了冲击起始时刻薄膜的加速度,进而得到了待测压力峰值;将获得的压力与标准压力进行比对,得到了拟合时长、拟合多项式阶次、薄膜厚度等因素的优选值,并获得了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主要技术指标。另外,开展了激波管比对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相关结论。
关键词
薄膜式压力传感器
反射超压
冲击
波
激波管实验
Keywords
thin-diaphragm pressure sensor
reflection overpressure
shock wave
shock tube experiment
分类号
O38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激波冲击锯齿形界面的气泡竞争实验研究
翟志刚
郭旭
司廷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不同裂缝条件下斯通利波幅度衰减实验
李宁
王克文
刘鹏
武宏亮
冯周
范华军
SMEULDERS David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强激波阵面的非平衡结构研究
张若凌
乐嘉陵
王苏
崔季平
《实验流体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冲击波测试系统低频特性与补偿方法研究
徐浩
杜红棉
范锦彪
祖静
王凌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新型薄膜式压力传感器的参数设计
王昭
吴祖堂
杨军
李焰
刘文祥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