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 被引量:3
1
作者 冯明初 梁键锋 +2 位作者 韩小华 瞿国萍 罗平平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4期676-679,共4页
目的总结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方法收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K患者32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7~81岁(59.7±9.4岁),使用高频探头观察肿物的位置、累及层次、形态、大小、边界、... 目的总结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的高频超声及剪切波弹性成像表现。方法收集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SK患者32例,均为单发病灶,其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47~81岁(59.7±9.4岁),使用高频探头观察肿物的位置、累及层次、形态、大小、边界、内部回声,切换至剪切波弹性成像模式,测量肿物杨氏模量平均值、肿物与临近正常真皮组织之间的弹性应变比。结果32例患者均为单发,最常见于头面部(n=30,93.8%);29例(90.6%)肿物近期明显增大,21例(65.6%)肿物处有痛、痒症状,9例(28.1%)肿物有表面出血。25例肿物被检查者判定累及真皮层。病变以椭圆形为主(n=23,71.9%),肿物厚径的增加主要体现为表皮层厚度的增加。肿物内部以低回声为主,部分病例内见点状强回声(n=12,37.5%),32例肿物内部血流均为Ⅱ、Ⅲ级血流。杨氏模量平均值21.1±3.6 kPa,与周围正常真皮弹性应变比为1.73±0.64。结论激惹型脂溢性角化病多位于头面部,超声特征表现为外生性的椭圆形低回声结节,多与真皮分界不清,部分病变内部见点状强回声,内部血流以Ⅱ、Ⅲ级血流为主,结合以杨氏模量值30.5 kPa,及肿物与周围正常真皮的弹性应变比值4.00为界值,可与皮肤常见恶性肿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惹型 脂溢性角化病 剪切波弹性成像 点状强回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