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980 nm LD激发下Yb^(3+),Er^(3+)∶Y_2O_3纳米晶粉体的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15
1
作者 章健 王士维 +2 位作者 安丽琼 刘敏 陈立东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89-793,共5页
用共沉淀法合成出Yb3+,Er3+离子双掺杂的Y2O3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粉体为立方Y2O3结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0~80 nm;该粉体在波长为98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2 nm的绿色和660... 用共沉淀法合成出Yb3+,Er3+离子双掺杂的Y2O3粉体,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所制备粉体为立方Y2O3结构。场发射扫描电镜照片显示其颗粒形状为球形,粒径为60~80 nm;该粉体在波长为980 nm的半导体激光器激发下发射出中心波长为562 nm的绿色和660 nm的红色上转换荧光,分别对应于Er3+离子的4S3/2/2H11/2→4I15/2跃迁和4F9/2→4I15/2跃迁。发光强度和激发功率关系的研究揭示其均为双光子过程,能量传递和激发态吸收是上转换发光的主要机制。由于其高效的上转换发光性能,这种材料有可能应用于荧光标记和红外探测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2O3纳米晶粉体 上转换发光 激发态吸收 能量传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钕KGW激光晶体的各向异性吸收光谱及其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6
2
作者 刘璟 郑志强 +5 位作者 黄抒洁 李小燕 冯卓宏 洪锦棉 林琳 明海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97-901,723,共6页
在室温下测量了掺钕钨酸钾钆(Nd3+∶KGW)晶体三个晶轴方向的吸收光谱,其吸收谱带强度明显显示各向异性。将Judd-O felt(J-O)理论进行修正,使其扩展应用于处理各晶轴方向的吸收光谱,计算出三个晶轴方向的各光谱带吸收系数、电偶极跃迁振... 在室温下测量了掺钕钨酸钾钆(Nd3+∶KGW)晶体三个晶轴方向的吸收光谱,其吸收谱带强度明显显示各向异性。将Judd-O felt(J-O)理论进行修正,使其扩展应用于处理各晶轴方向的吸收光谱,计算出三个晶轴方向的各光谱带吸收系数、电偶极跃迁振子强度,其结果说明了Nd3+:KGW吸收光谱存在着各向异性。同时还研究了该材料在812nm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特性,观察到较强的蓝色荧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3+:KGW 吸收光谱 各向异性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20nm激光激发的Er(05):FOG材料的上转换发光与立体显示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晓波 宋增福 N.Sawanobori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3-18,共6页
立体显示为现代重要的科学前沿。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为一种新颖的自体视三维立体显示,在1996年被评为十大科技创新成就之一,现正向应用快速发展。研究了1520nm半导体激光激发的Er(05)FOG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40743,41120nm),(52251m... 立体显示为现代重要的科学前沿。上转换三维立体显示为一种新颖的自体视三维立体显示,在1996年被评为十大科技创新成就之一,现正向应用快速发展。研究了1520nm半导体激光激发的Er(05)FOG材料的上转换发光,发现了(40743,41120nm),(52251m,52857nm),(54053m,54370,54900nm),(65475m,66550nm),和80210mnm的上转换发光(m代表主峰),依次为(2G4F2H)92→4I152,4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和4I92→4I152的跃迁。值得注意的是上转换发光强度随激光功率变化的双对数曲线的斜率有各种各样的值。通过详细研究发现(40743,41120nm)的(2G4F2H)92→4I152上转换发光是四光子荧光;(52251m,52857nm)的2H112→4I152,(54053m,54370,54900nm)的4S32→4I152和(65475m,66550nm)的4F92→4I152的上转换发光为三光子荧光;而80210mnm的4I92→4I152上转换发光为双光子荧光。很明显从基态4I152到第一激发态的吸收很大,因为它的振子强度f和与1520nm激光的匹配都很好,随后的起源于第一激发态的能量传递和相继吸收都很易于发生,这导致了1520nm激光激发下的Er(05)FOG材料的丰富和有意义的上转换发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激发态 光子 基态 振子强度 荧光 双对数曲线 光激 立体显示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b∶KY(WO_4)_2晶体的各向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1
4
作者 郭丽花 庄任重 +1 位作者 杨文琴 杨俊杰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53-556,共4页
测试了Er/Yb∶KY(WO4)2晶体在室温下3个轴Ng,Np,Nm方向上的吸收光谱,分析比较光谱特性,并计算出各能级跃迁的吸收截面,其中沿Np轴方向有最强的吸收和较大的吸收截面,这有利于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堆积,增大跃迁几率,加强荧光输出。由于掺... 测试了Er/Yb∶KY(WO4)2晶体在室温下3个轴Ng,Np,Nm方向上的吸收光谱,分析比较光谱特性,并计算出各能级跃迁的吸收截面,其中沿Np轴方向有最强的吸收和较大的吸收截面,这有利于激光上能级的粒子数堆积,增大跃迁几率,加强荧光输出。由于掺入Yb3+离子,晶体在980 nm附近有很强的吸收和较大的半峰宽。该晶体在980 nm激光泵浦下有上转换绿光和红光,3个晶轴Np,Ng,Nm轴方向的上转换荧光,波峰位置相差甚微,强弱区别明显,且呈现的各向异性,其中Np方向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Yb∶KY(WO4)2晶体 各向吸收光谱 上转换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极射线激发下Tb激活荧光粉的饱和效应 Ⅰ.掺Tb荧光粉的激发态吸收
5
作者 周华 《液晶与显示》 CAS CSCD 1991年第5期8-19,共12页
在室温下用高分辨率激光激发掺Tb粉末样品,观测了(4f)<sup>8</sup>组态中Tb<sup>3+</sup>的<sup>5</sup>D<sub>4</sub>激发态与(4f)<sup>7</sup>(5d)组态晶场劈裂... 在室温下用高分辨率激光激发掺Tb粉末样品,观测了(4f)<sup>8</sup>组态中Tb<sup>3+</sup>的<sup>5</sup>D<sub>4</sub>激发态与(4f)<sup>7</sup>(5d)组态晶场劈裂组份之间的光学跃迁。在YAG,YAGaG,Y<sub>2</sub>SiO<sub>5</sub>和LaOBr中存在Tb<sup>3+</sup>的激发态吸收谱。发现较窄的4f→4f线重叠在这些跃迁的宽带激发谱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 激发态吸收 激发 晶场 激光激发 饱和效应 激发光谱 理论模型 高分辨率 上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Er^(3+)硅酸盐玻璃上转换发光特性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玮楠 邹快盛 +1 位作者 陆敏 相里斌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4,共5页
研究了掺Er3+硅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强度参数Ωλ(λ=2、4、6)、跃迁振子强度、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上转换光谱分析表明:在522、545、658nm处有较强的绿光和红光,分别对应于3H11/2→4... 研究了掺Er3+硅酸盐玻璃的吸收光谱和上转换光谱,应用Judd-Ofelt理论计算了Er3+强度参数Ωλ(λ=2、4、6)、跃迁振子强度、自发辐射几率、荧光分支比.上转换光谱分析表明:在522、545、658nm处有较强的绿光和红光,分别对应于3H11/2→4I15/2、4S3/2→4I15/2、4F9/2→4I15/2的跃迁,发光曲线拟合斜率分别为1.67,1.94,1.76;上转换发光机制主要是激发态吸收和能量转换,且均为双光子吸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吸收 能量转换 上转换发光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3+),Yb^(3+)共掺杂SrTiO_3超细粉末的可见上转换发光 被引量:7
7
作者 郭海 董宁 +4 位作者 周民杰 尹民 张慰萍 楼立人 夏上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3-58,共6页
钛酸锶(SrTiO3)具有高介电常数、良好的绝缘性质、优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在可见光范围内的优异的透明度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近年来,Al3+,Ga3+等离子共掺杂的SrTiO3∶Pr3+做为一种优异的红色场发射显示(FED)荧光粉引起了... 钛酸锶(SrTiO3)具有高介电常数、良好的绝缘性质、优良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和在可见光范围内的优异的透明度等优点,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功能材料。近年来,Al3+,Ga3+等离子共掺杂的SrTiO3∶Pr3+做为一种优异的红色场发射显示(FED)荧光粉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另外,SrTiO3具有相对较小的声子频率,因而它可以作为一种有利于上转换发光的基质材料。以NaCl为助熔剂制备了Er3+,Yb3+共掺杂的SrTiO3超细粉末。在980nm激发下,样品发出很强的来自于Er3+离子的2H11/2→4I15/2,4S3/2→4I15/2(绿光)和4F9/2→4I15/2(红光)跃迁的上转换发光。Yb3+离子的共掺杂对Er3+离子的上转换发光起明显的增强作用。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稀土离子浓度以及激发光强度之间的依赖关系,表明在Er3+单掺杂和Er3+,Yb3+共掺杂的样品中,绿光和红光都是被双光子激发过程激发的。还对上转换发光的机理做了初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SRTIO3 能量传递 激发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F_3晶体中Ho^(3+)离子的上转换发光机理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晓 刘行仁 +1 位作者 JouartJP MaryG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95-297,共3页
首次系统研究了在连续可调谐红色染料激光激发下,掺杂Ho3+离子的氟化镧LaF3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特性.根据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和发光的上升、衰减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仔细地研究了Ho3+离子上转换发光的机理,并建立了不... 首次系统研究了在连续可调谐红色染料激光激发下,掺杂Ho3+离子的氟化镧LaF3晶体的上转换发光特性.根据对样品的激发、发射光谱和发光的上升、衰减等动力学过程的分析,仔细地研究了Ho3+离子上转换发光的机理,并建立了不同上转换发光过程的动力学模型.以这些模型为基础,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激发态吸收 氟化镧 钬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相干光场激发固体样品的线性与上转换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干全 罗莉 +2 位作者 戴德昌 余向阳 周建英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914-916,共3页
用可变延时的双光束激光激发固态样品 ,同时测量样品的线性荧光和上转换荧光强度 .理论上用Bloch方程描述了激发态吸收上转换过程 ,通过数量方法解Bloch方程 ,得到了与激发态吸收过程相关的各能级粒子数布居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计算出荧... 用可变延时的双光束激光激发固态样品 ,同时测量样品的线性荧光和上转换荧光强度 .理论上用Bloch方程描述了激发态吸收上转换过程 ,通过数量方法解Bloch方程 ,得到了与激发态吸收过程相关的各能级粒子数布居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计算出荧光强度 ,得到有一定延时的两束光的相干光谱 ,相干光谱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一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 相干光谱 激发态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示器用上转换红色发光材料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彭宝剑 王琼华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0-31,共2页
采用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发红光的上转换发光材料Er,Yb:YF_3。该材料在980nm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存在660nm、545nm、525nm、409nm几处峰值。对它们的上转换机理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它们分别是Er^... 采用喷射微波燃烧合成法制备了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发红光的上转换发光材料Er,Yb:YF_3。该材料在980nm的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激发下的发光光谱存在660nm、545nm、525nm、409nm几处峰值。对它们的上转换机理作了详细的讨论分析,它们分别是Er^(3+)的~4F_(9/2)→~4I_(15/2),~4S_(3/2)→~4I_(15/2),~2H_(11/2)→~4I_(15/2),~2H_(9/2)→~4I_(15/2)跃迁产生的,且660nm红光和545nm、525nm绿光的激发是双光子吸收过程,409nm紫光的激发是三光子过程。Er,Yb:YF_3,在980nm激光激发下得到强度较强的上转换红光,且强度较弱的绿光和紫光易于用多层膜滤除,在上转换发光显示器中是一种较好的发红光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稀土发光材料 交叉弛豫 激发态吸收 能量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离子激发光谱的烧孔机理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干全 余向阳 +2 位作者 桑海宇 周建英 罗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26,共4页
用速率方程方法研究了Er:YAG的红外荧光和上转换荧光的激发光谱 ,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 ,在实验中观察到的线性荧光激发光谱中的烧孔现象 ,是上转换荧光和线性荧光相互竞争的结果。
关键词 烧孔机理 上转换荧光 激发光谱 稀土离子 线性荧光 激发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F_2-SiO_2基质中Er^(3+)在蓝/绿波段的上转换发光
12
作者 宋国利 孙凯霞 杨幼桐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46-249,共4页
为了进一步探讨稀土Er^(3+)掺杂材料在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制备了掺杂Er^(3+)的ZrF_2-SiO_2材料,测量了样品的吸收谱和在980 nmLD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光泵浦功率的对数关系。分析... 为了进一步探讨稀土Er^(3+)掺杂材料在蓝/绿可见波段和紫外波段的上转换发光机制,制备了掺杂Er^(3+)的ZrF_2-SiO_2材料,测量了样品的吸收谱和在980 nmLD激发下的上转换荧光发射谱,研究了上转换发光强度与激光泵浦功率的对数关系。分析了稀土Er^(3+)中4f电子跃迁的特征。证实了在980 nmLD的激发下,ZrF_2-SiO_2:Er^(3+)在404 nm、445 nm和525 nm、548 nm附近的蓝/绿可见波段上转换发光过程是激发态吸收(ESA),得到了~2H_(9/2)→~4I_(15/2)、~4F_(5/2)→~4I_(15/2)蓝光三光子过程和~4S_(3/2)→~4I_(15/2)、~2H_(11/2)→~4I_(15/2)绿光双光子过程上转换发光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4f电子跃迁 激发态吸收 稀土 半导体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o3+/Yb3+共掺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上转换发光特性 被引量:5
13
作者 邓亚静 牛春晖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7-864,共8页
以52SiO2-8Na2CO3-16Al2O3-33NaF-3LuF3-0.15Yb2O3-0.03Ho2O3的配比方式,在1500℃的温度下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Ho^3+/Yb^3+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样品和玻璃陶瓷样品。运用Judd-Ofelt理论研究样品的光谱特性。根据吸收谱计算得到的谱线... 以52SiO2-8Na2CO3-16Al2O3-33NaF-3LuF3-0.15Yb2O3-0.03Ho2O3的配比方式,在1500℃的温度下通过高温熔融法制备了Ho^3+/Yb^3+共掺杂的氟氧化物玻璃样品和玻璃陶瓷样品。运用Judd-Ofelt理论研究样品的光谱特性。根据吸收谱计算得到的谱线强度参数Ωλ(λ=2,4,6),从而计算出理论振子强度和实验振子强度,二者的均方根差为δrms=8.23×10^-7。计算了Ho^3+的各个能级跃迁的跃迁几率、跃迁分支比及能级寿命参数。结果表明:(1)5I7级寿命较长,为0.28ms,适合作为上转换中间能级;(2)5I6→5I8能级的跃迁分支比为90.90%,可用于产生1167nm的激光。在980nm红外激光的激发下,Ho^3+/Yb^3+共掺杂的玻璃陶瓷具有强绿色(550nm)上转换荧光和较强红色(650nm)上转换荧光,绿光和红光分别对应5S2,5F4→5I8和5F5→5I8的能级跃迁。根据上转换发射功率与980nmLD激光器功率的关系估算出跃迁过程吸收光子数目分别为2.16和2.18,由此确定出该跃迁过程为双光子吸收过程。结果表明,玻璃陶瓷在绿色上转换发光材料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陶瓷 上转换发光 JUDD-OFELT理论 双光子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强度对Dy^(3+)离子掺杂玻璃上转换发光控制的影响(英文)
14
作者 刘沛 程文静 +3 位作者 齐大龙 郑烨 姚云华 张诗按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94-602,共9页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是理解多光子激发过程和上转换发光机制的重要基础研究.用方波调制飞秒脉冲作为激发光源,理论、实验研究了Dy^(3+)掺杂玻璃的上转换发光调控,结果表明在较高、较低激光强度下上转换发光具有不同的控制效率.通过考虑... 稀土离子上转换发光是理解多光子激发过程和上转换发光机制的重要基础研究.用方波调制飞秒脉冲作为激发光源,理论、实验研究了Dy^(3+)掺杂玻璃的上转换发光调控,结果表明在较高、较低激光强度下上转换发光具有不同的控制效率.通过考虑高阶多光子吸收过程进一步研究了其物理控制机制,即上转换发光多光子吸收包括双光子和四光子吸收过程.在整个激发过程中,四光子吸收的相对权重随着激光强度增加而增加,由于双光子和四光子跃迁路径的相消干涉,上转换发光在不同激光强度下表现出不同的控制行为。在高激光强度下,观测稀土离子高阶多光子吸收过程为理解多光子吸收上转换发光机制提供了清晰的图像,并为调控上转换发光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光学 上转换发光 脉冲整形 多光子吸收 相干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3+)和Er^(3+)共掺Sr_(3)P_(4)O_(13)上转换发光材料的共沉淀法合成与光学性能
15
作者 饶啟亮 张玲 +4 位作者 朱浩天 郭海瑞 朱莉萍 陈雪羽 杨锦瑜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439-3447,共9页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b^(3+)和Er^(3+)共掺Sr_(3)P_(4)O_(13)上转换发光材料,探究pH、煅烧温度、Er^(3+)掺杂量等对样品物相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 采用共沉淀法合成Yb^(3+)和Er^(3+)共掺Sr_(3)P_(4)O_(13)上转换发光材料,探究pH、煅烧温度、Er^(3+)掺杂量等对样品物相结构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的影响。用X射线粉末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上转换荧光光谱仪(UPL)表征样品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和上转换发光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煅烧温度对样品的物相形成影响较大,在1 000℃下煅烧20 h可得到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P■(2)的纯相Yb^(3+)和Er^(3+)共掺Sr_(3)P_(4)O_(13)样品,制备样品为不规则形貌的粉体。在980 nm光源激发下,样品在525,550和669 nm处分别出现Er^(3+)的上转换特征发射峰,并在Er^(3+)掺杂量分别为1%和0.5%时分别观察到绿光发射带和红光发射带的浓度猝灭现象。对泵浦功率和发光强度关系研究表明,525,550和669 nm处的上转换发射均属双光子吸收发射机制。所制备Sr_(3)P_(4)O_(13):1%Yb^(3+), 1%Er^(3+)样品色坐标位于(0.291,0.695),色纯度为97.8%,色温为6 095 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沉淀法 Sr_(3)P_(4)O_(13) 上转换发光 Yb^(3+)和Er^(3+)共掺 双光子吸收发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物构所染料三重态敏化稀土上转换发光纳米探针研究获进展
16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76-276,共1页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在防伪、光催化和生物标记等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国内外科学家在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发光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稀土离子固有的吸收截面小和发光强度弱等问... 近年来,稀土离子掺杂的上转换发光纳米晶在防伪、光催化和生物标记等方面表现出应用潜力。国内外科学家在稀土掺杂上转换发光纳米晶的可控合成、发光机理和应用等方面均取得了系列成果。然而,稀土离子固有的吸收截面小和发光强度弱等问题阻碍了此类上转换发光材料的进一步应用。针对该问题,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福建省纳米材料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陈学元团队近期提出新策略,即利用CsLu_(2)F_(7)∶Yb/Er纳米晶基质中的重原子效应,实现了IR808染料三重态敏化稀土离子的高效上转换发光;进而基于IR808修饰CsLu_(2)F_(7)∶Yb/Er纳米探针的808nm/980nm双激发比率型荧光信号,实现了对HeLa癌细胞中次氯酸根的灵敏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纳米探针 次氯酸根 中国科学院 三重态 生物标记 发光强度 吸收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材料、荧光材料
1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2年第4期94-100,共7页
O482.3//TQ174.758.23 2002043091多相基质中 Cr<sup>3+</sup>→Nd<sup>3+</sup>能量传递=Energy transferfrom Cr<sup>3+</sup>to Nd<sup>3+</sup> in heterogeneous host[刊,中]/卢... O482.3//TQ174.758.23 2002043091多相基质中 Cr<sup>3+</sup>→Nd<sup>3+</sup>能量传递=Energy transferfrom Cr<sup>3+</sup>to Nd<sup>3+</sup> in heterogeneous host[刊,中]/卢耀华,李野,姜德龙,孙秀平,端木庆铎(长春光机学院光电子技术所.吉林,长春(130022))∥发光学报.—2001,2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材料 发光 上转换发光 发射光谱 发光性质 激发态 发光强度 荧光粉 玻璃陶瓷 开放实验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荧光材料
18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2期90-91,共2页
O482.31 98021318低浓度掺铒五磷酸盐非晶的上转换发光=Up-conversionluminescence phenomena of low-concentrationEr<sup>3+</sup> doped pentaphosphate noncrystalline[刊,中]/李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 O482.31 98021318低浓度掺铒五磷酸盐非晶的上转换发光=Up-conversionluminescence phenomena of low-concentrationEr<sup>3+</sup> doped pentaphosphate noncrystalline[刊,中]/李晓文(北京师范大学分析测试中心.北京(100875)),陈晓波(南开大学物理学系.天津(300071))∥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33(2).-180-182研究了Er<sub>0.03</sub>La<sub>0.97</sub>P<sub>5</sub>O<sub>14</sub>非晶在651.0 nm脉冲染料激光激发下的上转换现象,采用J-O理论解释了其上转换发光机制为单个离子的步进多光子吸收。图3参4(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转换发光 发光机制 北京师范大学 多光子吸收 五磷酸盐非晶 脉冲染料激光 低浓度 发光效率 稀土金属离子 分析测试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脉冲注入式LD模块的红外能级寿命可见区测试系统
19
作者 范贤光 李艾华 +1 位作者 许英杰 左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966-2970,共5页
Er3+的4I 13/2能级寿命的长短对评估Er3+掺杂材料在光通讯波段的应用十分重要。基于980nm双脉冲注入式LD激发下的Er3+激发态吸收上转换发光,测量在不同双脉冲时间间隔下的上转换红光发光强度,再根据上转换红光的发光强度随双脉冲时间间... Er3+的4I 13/2能级寿命的长短对评估Er3+掺杂材料在光通讯波段的应用十分重要。基于980nm双脉冲注入式LD激发下的Er3+激发态吸收上转换发光,测量在不同双脉冲时间间隔下的上转换红光发光强度,再根据上转换红光的发光强度随双脉冲时间间隔的变化关系,推导出了Er3+红外4I 13/2能级寿命的拟合公式,实现了红外能级寿命的可见区测量。因此,结合兼具时间间隔可调和同步脉冲取样的双脉冲注入式LD模块和光电倍增管(R2658),就可以实现所有Er3+红外能级寿命的测量,这是一种十分经济的微秒量级荧光寿命测试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发态吸收上转换发光 双脉冲 寿命测量 红外中间能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m^(3+)离子在钨酸锌单晶中的光谱特征 被引量:3
20
作者 臧竞存 刘玉龙 +2 位作者 徐东勇 巩锋 单秉锐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9-131,共3页
采用丘克拉斯基法生长出一系列ZnWO4:Tm3 + 单晶 ,Tm3 + 浓度x =0 1 ,0 3,0 5 ,0 7和 1 0mol%。用 80 7nmLD激发 ,观察到 4 86和 6 95nm的上转换发光 ,分别相应于 1 G4→ 3 H6和3 F3 → 3 H6的跃迁 ,发光强度与泵浦光功率成双对数... 采用丘克拉斯基法生长出一系列ZnWO4:Tm3 + 单晶 ,Tm3 + 浓度x =0 1 ,0 3,0 5 ,0 7和 1 0mol%。用 80 7nmLD激发 ,观察到 4 86和 6 95nm的上转换发光 ,分别相应于 1 G4→ 3 H6和3 F3 → 3 H6的跃迁 ,发光强度与泵浦光功率成双对数关系 ,其指数分别为 0 8和 1 1次方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酸锌单晶 铥离子 吸收光谱 丘克拉斯基法 上转换发光 激光材料 引上法晶体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