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电磁式可控震源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杨志超 姜弢 +4 位作者 徐学纯 林君 贾海青 马瑞琪 陈振振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18-329,共12页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 针对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相关检测,研究发现,在地下结构复杂、基板-大地耦合不佳时,常规方法——基于震源控制信号或基板附近信号作为参考信号检测得到的地震记录中,存在子波到时误差和虚假多次波问题.本文分析了上述问题的理论原因,并提出基于重构激发信号的相关检测参考信号方法(Correlation Detection Reference Signal Based on the Reconstructed Excitation Signal,CDRSBRES).首先,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点,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分离、提取直达波.然后,利用直达波重构震源激发信号并作为参考信号对地震数据进行相关检测.最后,应用谱白化技术提高检测结果质量.数值模拟研究表明,重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的相关系数为0.9869,达到高度线性相关,CDRSBRES方法检测的地震记录在子波到时和波形特征上均与模型相符.随后,在某金属矿区开展了可控震源对比实验.与液压式可控震源MiniVib T15000检测结果相比,电磁式可控震源PHVS 500的检测结果中:基于震源控制信号的检测结果存在子波到时误差约0.012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11.16m;基于基板附近信号的检测结果部分区域出现虚假多次波,信噪比降低;而CDRSBRES方法的检测结果子波到时误差约0.001s,对应垂向精度误差约0.93m,波形特征一致,相同区域无虚假多次波.综上,本方法适用于电磁式可控震源地震数据的高精度检测,尤其对于地下结构复杂区域的高分辨率地震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式可控震源 相关检测 参考信号 激发信号 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发信号估计方法研究
2
作者 杨志超 姜弢 +2 位作者 林君 贾海青 马瑞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91-194,共4页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中,常规方法采用基板附近信号估计激发信号。研究发现,复杂地质条件下,该方法估计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征,通过匹配滤波技术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提取直达波来估计震源激...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应用中,常规方法采用基板附近信号估计激发信号。研究发现,复杂地质条件下,该方法估计结果误差较大。因此,提出利用直达波与其他地震波到时不一致的特征,通过匹配滤波技术从震源基板附近信号中提取直达波来估计震源激发信号的新方法。数值模拟研究表明,方法估计的激发信号与理想激发信号相关系数为0.957 4,达到高度线性相关,说明方法适用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电磁驱动可控震源激发信号的高精度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驱动可控震源 激发信号 估计 直达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的克隆、表达及体外生物学效应
3
作者 冯晓勤 周淑芸 +2 位作者 宁运山 马骊 王小宁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99-601,610,共4页
目的 :克隆及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 (FasActivationDomain ,FasAD)片段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FasAD多肽。方法 :应用半巢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 ,构建Intein表达型原核表达载体FasAD pTYB12 ... 目的 :克隆及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 (FasActivationDomain ,FasAD)片段 ,获得具有生物学活性的FasAD多肽。方法 :应用半巢式逆转录 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扩增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 ,构建Intein表达型原核表达载体FasAD pTYB12 ,应用IMPACTTM CN系统表达及进行一步法亲合层析分离、纯化FasAD多肽。结果 :DNA序列测定显示克隆的FasADcDNA碱基排列顺序与Genebank(M6 74 5 4 )所示完全一致。重组表达载体FasAD pTYB12经IPTG诱导 ,成功表达可溶性融合蛋白 ,进一步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约 5 0 0 0的FasAD多肽 ,Westemblot显示FasAD多肽能被兔抗人Fas多抗识别。初步的生物学活性鉴定显示 ,该FasAD多肽抑制rhFasL诱导的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活性最高可达 70 %。结论 :可利用IMPACTTM CN系统制备Fas死亡信号激发域的小分子量多肽 ,为深入研究Fas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及与配体的相互作用提供了相关的实验基础 ,为进一步开发相关的生物免疫调节剂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死亡信号激发 CDNA 克隆 表达 体外生物学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的构建
4
作者 冯晓勤 王小宁 +1 位作者 宁运山 周淑芸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Fasactivationdomain,FasAD)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方法应用半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隆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FasAD,插入通用载体pGEM-T中鉴定,然后装入Intein表达型原核载体p... 目的构建融合表达Fas死亡信号激发域(Fasactivationdomain,FasAD)的重组载体FasAD-pTYB2。方法应用半巢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技术克隆Fas死亡信号激发域cDNA片段FasAD,插入通用载体pGEM-T中鉴定,然后装入Intein表达型原核载体pTYB2中,经IPTG(isopropylthio-β-D-galactoside)诱导表达融合蛋白。结果DNA序列测定显示克隆的cDNA片段序列正确。初步获得融合蛋白的表达,经Western-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Fas抗原性。结论上述结果提示可利用该表达型重组质粒制备人Fas死亡信号激发域多肽/intein的融合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S 死亡信号激发 pTYB2 基因重组 FasAD-pTYB2 融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套盆地巨厚弱成岩覆盖区地震勘探成像技术应用研究
5
作者 崔宏良 王瑞贞 +4 位作者 王伟 袁胜辉 王金宽 汪关妹 程展展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20,共7页
河套盆地由于快速堆积、欠压实作用等原因,4000~5000m以上均为弱成岩覆盖,地震资料成像精度受到严重影响。针对巨厚弱成岩引起的勘探难题,开展了基于目的层响应特征的可控震源激发信号设计、基于多信息约束的精细近地表建模及全深度Q值... 河套盆地由于快速堆积、欠压实作用等原因,4000~5000m以上均为弱成岩覆盖,地震资料成像精度受到严重影响。针对巨厚弱成岩引起的勘探难题,开展了基于目的层响应特征的可控震源激发信号设计、基于多信息约束的精细近地表建模及全深度Q值补偿、基于大地坐标的近地表类型分区去噪、基于平面属性的断层解释等技术的应用,资料品质得到了提升。通过相关技术的应用,主要目的层频带拓宽了10Hz左右,断面清楚,断点清晰干脆,能够满足地震解释需求,探明了吉兰泰和巴彦两个油田。通过针对性的采集、处理、解释一体化技术的研究,解决了该区域地震波吸收衰减严重、资料信噪比低、复杂构造区成像精度差、储层难以预测等关键难题,可以指导类似地区的勘探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套盆地 巨厚弱成岩 地震勘探成像 激发信号 近地表建模 分区去噪 断层解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coded excitation and transmit-side multi-frequency compounding
6
作者 张志宏 刘昊霖 +1 位作者 何颖妮 刘东权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1003-1010,共8页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code excitation and frequency compounding, a transmitting-side multi-frequency with coded excitation for elastography (TFCCE) was propos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by taking the advantage of code excitation and frequency compounding, a transmitting-side multi-frequency with coded excitation for elastography (TFCCE) was proposed. TFCCE adopts the chirp signal excitation scheme and strikes a balance in the selection of sub-signal bandwidth, the bandwidth overlap and the number of sub-strain image based on theoretical derivation, so as to further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lastic image. Experiments have proved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ther optimizing methods, the elastographyic signal-to-noise ratio(Re-SN) and contrast-to-noise ratio(Re-CN) are improved significantly with different echo signal-to-noise ratios (ReSN)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s. When ReSN is 50 dB, compared with short pulse, Rc-SN and Re-CN obtained by TFCCE increase by 53% and 143%, respectively. Moreover, in a deeper investigation (85-95 mm), the image has lower strain noise and clear details. When the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s in the range of 0-1 dB/(cm.MHz), Re-SN and Re-CN obtained by TFCCE can be kept in moderate ranges of 5〈Re-SN〈6.8 and 11.4〈Re-CN〈15.2, respectively. In particular, for higher tissue attenuation, the basic image quality cannot be ensured with short pulse excitation, while mediocre quality strain figure can be obtained by TFCCE. Therefore, the TFCCE technology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lastography quality and can be applied to ultrasonic clinical tri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sonic elastography coded excitation transmit-side multi-frequency compounding elastographyic signal-to-noise ratio echo signal-to-noise ratio contrast-to-noise rati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