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系列契约”理论背景的企业经营者激励要素判别 被引量:1
1
作者 田原 王宗军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47-151,共5页
经营者激励始终贯穿于我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对经营者激励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工作的意义。结合西方的经典文献,从对企业经济性质的认识开始对激励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并以"系列契约理论"为基... 经营者激励始终贯穿于我国经济改革的全过程。无论从微观层面还是从宏观层面来看,对经营者激励问题都具有基础性工作的意义。结合西方的经典文献,从对企业经济性质的认识开始对激励理论的发展进行回顾,并以"系列契约理论"为基础,对经营者激励的最基本的要素,激励的产生,激励的主体、客体、激励目标以及激励方式等进行判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性质 经营者激励 激励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服务提供者激励要素和激励机制的实验研究综述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悦 韩优莉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56-63,共8页
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要求服务提供者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患者的健康福利,体现利他性。既能增加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动机和努力水平,又能维护其利他行为的激励... 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激励机制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要求服务提供者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更多地考虑患者的健康福利,体现利他性。既能增加医疗服务提供者的动机和努力水平,又能维护其利他行为的激励机制成为改革的难点。激励机制的构建首先要明确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激励要素和激励方式。实验研究作为可行的方法和工具,近年在激励要素和激励机制的研究中得到广泛运用。本研究总结了国内外医疗服务提供者激励要素和激励机制相关实验研究,以期为完善供方激励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服务提供者 利他 激励要素 激励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扎根理论的联盟协同创新激励要素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20
3
作者 李玥 郭航 +1 位作者 王宏起 王卓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9-137,共9页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有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进程,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科学识别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能够有效激发联盟成员协同创新意愿、动机和行为,进而提升联盟协同创新绩效。通过深度访谈,... 产业联盟协同创新有利于突破产业核心技术、加速成果转化进程,是中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施的必然选择。科学识别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能够有效激发联盟成员协同创新意愿、动机和行为,进而提升联盟协同创新绩效。通过深度访谈,利用扎根理论方法提炼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的关键性激励要素,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其影响作用机制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目标激励、合作共享和利益分配是联盟协同创新内部激励要素,可以直接影响联盟创新绩效;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保障是联盟协同创新外部激励要素,可以直接或通过内部激励要素间接影响联盟协同创新绩效;内外部激励要素共同作用促进联盟协同创新绩效提升。本研究为建立并不断完善联盟协同创新激励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对提高联盟创新管理水平及其创新绩效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联盟 协同创新 激励要素 作用机制 扎根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与保健:乡村数字化治理的双重路径
4
作者 姜佳妮 《数字农业与智能农机》 2024年第11期110-113,共4页
乡村数字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下,乡村数字化治理面临“形式主义”、缺乏参与活力以及资源供给不足和价值理念冲突等方面的困境。对此,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结合乡村数字化治理的现状,探寻实现有效的乡... 乡村数字化治理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当下,乡村数字化治理面临“形式主义”、缺乏参与活力以及资源供给不足和价值理念冲突等方面的困境。对此,基于双因素理论的应用,结合乡村数字化治理的现状,探寻实现有效的乡村数字化治理的路径。首先,完善保健要素,即充足的外部供给,以夯实乡村数字化治理基础。而后,针对数字化治理效能提升的重点,补足激励要素,激发治理的内生活力,使数字技术“智”治乡村,切实有效赋能乡村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治理 数字化治理 激励要素 保健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善技术要素激励与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研究——基于浙江的经验调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明华 包海波 谢芳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38,共8页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相应激励机制的完善。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政策的省份之一。本文对浙江企业、科研院所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分配的特点、经验成效、影响因素及原因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 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需要相应激励机制的完善。浙江是全国最早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政策的省份之一。本文对浙江企业、科研院所实施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分配的特点、经验成效、影响因素及原因等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参与股权与收益分配,促进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技术要素激励 股权与收益分配 影响因素 政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层管理者激励方式与企业绩效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姚艳虹 曾德明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6-100,共5页
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国有企业对高管人员的非物质激励比物质激励更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其中,培训机会和社会荣誉是相对最有效的激励方法;职位晋升机会、政策或制度支持、工作条件改善都能有效激励高管人员提升企业绩效;而年薪和股权也是... 实证研究表明,目前国有企业对高管人员的非物质激励比物质激励更能有效提升企业绩效。其中,培训机会和社会荣誉是相对最有效的激励方法;职位晋升机会、政策或制度支持、工作条件改善都能有效激励高管人员提升企业绩效;而年薪和股权也是不可忽视的激励要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管人员 激励要素 绩效 实证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产权效率看国企产权的改革和管理 被引量:6
7
作者 马燕君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通过对产权和效率的实践与理论的描述,指出私有产权的高效率必然有相应的激励要素和约束机制,国有企业通过对产权制度的改革,加强对产权的管理,也能取得高效率。
关键词 企业产权 效率 国有企业 产权制度 产权管理 制度改革 激励要素 约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司法权滥用问题的对策研究——以司法责任心的促进为视角
8
作者 董玉庭 李芳芳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3-120,共8页
公正司法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提高司法责任心是实现公正司法、防治司法权滥用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司法腐败的现状,可将司法权滥用的原因归类为六种矛盾关系,即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本身,... 公正司法作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义之一,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提高司法责任心是实现公正司法、防治司法权滥用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总结司法腐败的现状,可将司法权滥用的原因归类为六种矛盾关系,即司法体制改革进程本身,司法逻辑与行政逻辑,以审判为中心的理想与现实,司法公正性与司法满意度,员额法官、检察官准入机制与考核机制,司法责任追究机制程序运行与实体认定之间的矛盾关系。提高司法责任心有利于解决上述矛盾。提高司法责任心可从正向的职业激励要素、反向的过错发现要素、最终的职业强制要素来实现。职业激励要素的完善可从职业激励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要求两个维度分析;过错发现要素的完善可从过错能避免、有错能发现两个方面落实;职业强制要素的完善可从司法责任追究程序及实体角度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权滥用 司法责任心 职业激励要素 过错发现要素 职业强制要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分享型劳资关系——基于江苏省私营经济的分析
9
作者 周绍东 安同良 《现代管理科学》 2007年第9期3-5,共3页
在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中,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关系削弱了对劳动要素的激励作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为此,文章以江苏省私营经济为例,从理论、实践和经验的结合上分析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 在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中,不合理的劳资分配关系削弱了对劳动要素的激励作用,广大劳动者在生产中的作用得不到应有发挥。为此,文章以江苏省私营经济为例,从理论、实践和经验的结合上分析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间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分享型劳资关系的政策主张和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方式 私营经济 劳资关系 要素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林权改革与农户家庭收入:理论线索和经验证据 被引量:11
10
作者 魏建 刘璨 张大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6-119,共14页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 提高农户家庭收入是林权改革的重要目标和森林资源可持续经营的关键所在。基于全国9省(区)18县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检验方法,考察林权改革对农户家庭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林权改革能够有效提升农户家庭收入水平,通过稳健性检验、平行趋势检验和安慰剂检验等方法验证了实证结果的可靠性,但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间存在显著差异,突出表现为“益富更益贫”的特点;作用机制分析表明:要素激励、生计策略选择、林地流转和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改革影响农户家庭收入中发挥中介作用,林权改革通过增加林业要素投入、强化生计策略选择、提高林地流转发生率和信贷可得性来促进农户家庭增收;异质性分析表明:林权改革的政策效果在森林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人力资本禀赋、代际程度和生产结构差异下表现出明显的情景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权改革 要素激励 生计策略 林地流转 林权抵押贷款 农户家庭收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