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管理者激励组合的理论探讨 被引量:40
1
作者 李垣 张完定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2年第3期26-30,共5页
本文主要对管理者实施非物质激励和激励组合进行的研究。首先 ,论文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 ,并提出了计量非物质激励的模型。随后 ,管理者组合激励模型被建立。在进行了静态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对组合激励模型中有关参数的变化含义进行... 本文主要对管理者实施非物质激励和激励组合进行的研究。首先 ,论文分析了非物质激励的作用 ,并提出了计量非物质激励的模型。随后 ,管理者组合激励模型被建立。在进行了静态分析的基础上 ,论文对组合激励模型中有关参数的变化含义进行了深入分析 ,说明了组合激励的意义在于 :在一定物质条件和激励成本约束下 ,管理者的效用可以达到最优化。文章最后给出了主要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组合 非物质激励 管理者 人力资本 组合激励模型 激励成本 企业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组合实证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马庆仁 曾德明 甘露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4-98,共5页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组合包括薪酬激励、工作成就激励、个人成长激励、工作环境激励、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等主要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在薪酬激励方面,固定薪酬激励效应已降至最低水平,远不及奖金、福利、股权及期权激励策略...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组合包括薪酬激励、工作成就激励、个人成长激励、工作环境激励、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等主要方式。实证研究表明,在薪酬激励方面,固定薪酬激励效应已降至最低水平,远不及奖金、福利、股权及期权激励策略。在工作成就激励方面,工作重要性和岗位转换的激励效应已降至中等水平,工作挑战性及相关荣誉更加能够激起员工工作积极性。在个人成长激励方面,担任重要角色、规范的技术培训与开发制度的激励效应为中等水平,而拥有资源配置权、负责组建研发团队和参与决策制定具有重要激励作用。在工作环境、知识转移与共享激励方面,先进的R&D设施、优秀的企业文化、有利的团队冲突、规范的团队激励机制和健全的知识共享机制对员工的激励效应水平已高于较强团队凝聚力、顺畅的沟通激励以及优秀的领导、弹性工作时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控股集团企业 知识型员工 激励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股票期权的核心知识员工多重激励组合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甘露 曾德明 彭盾 《财经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110,共5页
核心知识型员工与一般知识员工相比,其鲜明的个性和工作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为混合交替式需求模式。通过引入股票期权变量构建核心知识员工的多重激励组合模型,旨在将给予核心知识员工的货币性薪酬和股票期权联系起来,以探讨基于股票... 核心知识型员工与一般知识员工相比,其鲜明的个性和工作特征决定了他们的需求为混合交替式需求模式。通过引入股票期权变量构建核心知识员工的多重激励组合模型,旨在将给予核心知识员工的货币性薪酬和股票期权联系起来,以探讨基于股票期权的多重激励组合所诱发的公司委托人与核心知识员工的行为选择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知识员工 股票期权 多重激励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人力资本利用率的激励组合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程志超 杨建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82-84,共3页
综合ERG激励理论、西方经济学理论、东方道学文化,提出人力资本运作的激励组合模型,并详尽阐述了如何以人为本,实现公司和员工的价值最大化,提高入世后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人力资本利用率 中国企业 核心竞争力 激励组合模型 心理契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理人员激励组合优化问题的分类建模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张勇 《管理学报》 2006年第3期309-312,共4页
根据构成经理人员激励组合的性质特征,将组合激励划分为同质组合激励和不同质组合激励两大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从两类模型的共性出发,建立了分析经理人员组合激励问题的统一模型。给出了模型存在有效解的3个必要条件,并提供了求... 根据构成经理人员激励组合的性质特征,将组合激励划分为同质组合激励和不同质组合激励两大类,并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从两类模型的共性出发,建立了分析经理人员组合激励问题的统一模型。给出了模型存在有效解的3个必要条件,并提供了求解模型的一般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司经理 激励组合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营者激励组合问题研究
6
作者 武冰 李倩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2003年第2期158-160,共3页
研究了对经营者的激励组合问题.首先建立激励组合模型,然后确定在一定的激励成本约束下,模型中物质激励和非物质激励的量各为多少,也就是最优激励组合问题,最后得出了非物质激励对物质激励具有节约与替代作用的结论.
关键词 经营者 激励组合 人力资本价格 激励成本 模型 物质激励 非物质激励 激励机制 管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企业管理中的有效激励组合 被引量:3
7
作者 任惠娟 《企业活力》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96-96,共1页
关键词 激励组合 企业管理 人的积极性 主观能动性 激励方式 管理学 用科学 生产力 战斗力 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模式组合 被引量:1
8
作者 彭纪生 李华京 +1 位作者 王烨 孙慧倩 《审计与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72,共11页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推出的同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中同时包含两种以上股权激励模式。以2006—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计划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 近年来,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在推出的同一期股权激励计划中同时包含两种以上股权激励模式。以2006—2020年实施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计划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研究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行为的影响,并探究股权结构对两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越大,公司越有可能选择股权激励模式组合,以匹配管理层异质性的风险偏好,从而实现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最优;股权结构对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与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之间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国有控股和股权集中度增大能够弱化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对股权激励模式组合选择的正向影响;股权激励模式组合能够匹配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使得管理层风险承担总水平实现最优,进而提升公司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权激励模式组合 管理层风险偏好异质性 产权性质 股权集中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企业家物质与非物质激励的优化组合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新民 李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92-95,共4页
论述了对企业家实行物质激励与非物质激励相结合的必要性,并利用模糊优化理论,分析了所有者以最小的激励成本获得对企业家最大激励效应的动态优化组合条件。
关键词 企业家 激励组合 模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行业知识员工的组合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李晓明 汪应洛 孙林岩 《当代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92-97,共6页
本文针对国内软件业人才流失严重及软件开发过程“不可视化”的问题,探求解决我国软件业激励问题的可行方法,设计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在软件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组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软件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中,由于企业... 本文针对国内软件业人才流失严重及软件开发过程“不可视化”的问题,探求解决我国软件业激励问题的可行方法,设计了一个委托-代理模型,研究了在软件业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的组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软件企业的一个生命周期中,由于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和员工个体的职业发展特点,需要不同的激励组合机制与之相适应,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与动态性。根据这一分析结果实证分析了我国目前软件业激励现状,提出了我国软件业组合激励机制演进变化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我国软件业 精神激励 激励模型 组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管薪酬、股权、控制权组合激励与绩效 被引量:10
11
作者 魏颖辉 陈树文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41-144,共4页
文章选取初始期创新型城市天津、沈阳、大连、南京、宁波、广州、成都、西安的上市公司样本95家,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方法,对初始期创新型城市企业高管薪酬激励、股权激励以及控制权激励进行实证研究。
关键词 创新型城市 企业高管 组合激励 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平偏好下人力资源组合激励合约机制设计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勇 蒲勇健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51-53,共3页
在员工持有公平偏好理念下,基于员工之间收入差异比较,构造公平偏好下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文章针对企业员工劳动努力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建构兼顾公平偏好的计件工资制度与晋升机制相结合的组合激励合约,讨论... 在员工持有公平偏好理念下,基于员工之间收入差异比较,构造公平偏好下的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委托-代理激励模型,文章针对企业员工劳动努力是对称信息和非对称信息,分别建构兼顾公平偏好的计件工资制度与晋升机制相结合的组合激励合约,讨论公平偏好对组合激励合约的影响,指出加大非对称信息下晋升工资幅度与计件工资制度的协调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平偏好 非对称信息 组合激励 机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市场环境与企业经理组合激励模式选择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爽英 唐小我 邵云飞 《管理学报》 2006年第5期556-559,共4页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激励效益和激励成本的角度,建立关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变化和组合激励模式变化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倾向于形成的组合激励模式。结论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选择何种组合激励模式,不完全取决于公司产权... 基于公司治理的视角,从激励效益和激励成本的角度,建立关于企业外部市场结构变化和组合激励模式变化的模型。分析了不同市场环境下,企业倾向于形成的组合激励模式。结论的经济学意义是,企业选择何种组合激励模式,不完全取决于公司产权等内在因素,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竞争与垄断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激励 市场环境 企业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梁节段模型实验的组合正弦激励方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旭 陈力奋 宋汉文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6-139,共4页
针对实验环境下桥梁节段模型的气动导数辨识,提出了组合正弦激励方法。该方法以倍频激励为主要手段,步进激励为辅助补充,分析桥梁节段模型在均匀流场中的频响特性,进而通过阻抗分析或者传递函数分析得到不同流场作用下的气动导数。该激... 针对实验环境下桥梁节段模型的气动导数辨识,提出了组合正弦激励方法。该方法以倍频激励为主要手段,步进激励为辅助补充,分析桥梁节段模型在均匀流场中的频响特性,进而通过阻抗分析或者传递函数分析得到不同流场作用下的气动导数。该激励方法独立于初条件响应法和脉冲激励法,具有抗噪能力强的优势。同时,利用三角函数的正交性对激励及响应进行积分变换,可以简单而精确地提取各激励频率下的频响特性数据,无需数据拟合,从而优化了传统的信号处理方式。通过数值仿真,对该实验方法的精度及稳定性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不论气动导数如何变化,由组合激励方法得到的频响特性数据都能保持很高的精度,也说明了该实验方法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节段模型 组合正弦激励 倍频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激励的点面组合理论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葛其荣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1年第1期70-71,共2页
本文着重研究了落后群体的激励问题。认为群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和群体的结构化程度是影响群体激励的两个方面。据此提出了四类群体的激励策略和点面组合激励理论及其应用要点。
关键词 群体 落后群体 激励 点面组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尺度振子链跳跃现象激发规律研究
16
作者 孔娜 伊利峰 +1 位作者 陈建恩 孙敏 《噪声与振动控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64,90,共7页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 对承受简谐激励的跨尺度非线性振子链在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跳跃现象开展研究。首先建立由线性振子与N个纯立方振子构成的串联系统的动力学方程,运用复变量平均法与最小二乘法得到系统的半解析解,并对响应分支进行分析。接着运用龙格库塔法进一步研究组合激励下系统跳跃现象的激发阈值和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激励频率越大,激发同一振子跳跃所需的冲击力越大;振子位置越靠近振子链尾部,激发该振子跳跃所需冲击力越大。此外,通过小波分析方法研究系统响应在跳跃现象激发前后的频率特征,结果显示激发跳跃后能量由受激励频带扩散至其他频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跨尺度 组合激励 跳跃现象 小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心理契约的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被引量:33
17
作者 王黎萤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44-145,共2页
从知识型员工心理契约结构特性出发,分析利用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有效激励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综合激励模型,通过心理契约的信守、巩固、修正和发展来整合各种激励,真正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
关键词 心理契约 知识型员工 组合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激励对串列叶栅流动分离抑制效果的数值仿真
18
作者 陈景波 丁均梁 +1 位作者 张海灯 郭基联 《航空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2-27,共6页
为了探究不同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抑制的效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在流动分离前施加激励,对不同布局激励前后流场的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沿流向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的影响,以及... 为了探究不同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抑制的效果,采用数值仿真方法,在流动分离前施加激励,对不同布局激励前后流场的流场结构和总压损失沿流向分布进行对比,分析了等离子体激励布局对串列叶栅角区流动分离的影响,以及激励对串列叶栅气流掺混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来流马赫数为0.5、攻角为4°时,ACU2布局激励对流动分离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总压损失系数减小10.74%;ACU2-ACU5组合激励对抑制后排叶片的角区分离有较好效果,总压损失系数降低25.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流动控制 组合激励 串列叶栅 流动分离 数值模拟 总压损失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对带弹性障板的充液直管声振复合有源控制的影响
19
作者 郭格格 孙红灵 +1 位作者 孙陆阳 米泽宁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05-512,共8页
针对充液管路系统噪声有源控制问题,研究了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对带弹性障板的充液直管管路系统有源消声与有源消振复合控制效果的影响。基于声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带弹性障板的充液直管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在声激励下对比了次级声源... 针对充液管路系统噪声有源控制问题,研究了次级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对带弹性障板的充液直管管路系统有源消声与有源消振复合控制效果的影响。基于声固耦合方法建立了带弹性障板的充液直管管路系统的有限元模型,在声激励下对比了次级声源布放对系统有源消声性能的影响,并在组合激励下分析了次级力源、次级声源和误差传感器布放对系统复合有源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非对称分布的次级声源容易激起管壁振动,进而带动障板振动,导致有源消声效果不佳;采用对称分布的次级声源可使低频段的降噪量提高10 dB以上。复合有源控制可进一步提升全频段的控制效果。通过增加振动误差传感器数量,可使绝大多数频点的降噪量提高1∼20 dB不等。此外,在管壁上布放的两圈次级力源的间距小于管壁振动波长的1/4,且都不位于管壁振动节点附近时控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障板 组合激励 充液直管 有源消声 有源消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效率工资机制及其效应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李飞孟 颜如林 《华东经济管理》 2007年第12期129-132,共4页
效率工资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看作是当代宏观经济学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但是,效率工资机制在我国许多企业推行以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经营者的作用,效率工资的实际效应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置疑,文章试图通... 效率工资理论自产生以来,就受到广泛的关注,被看作是当代宏观经济学最有发展前景的领域之一。但是,效率工资机制在我国许多企业推行以来,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起到激励经营者的作用,效率工资的实际效应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和置疑,文章试图通过对效率工资在我国实行存在问题的分析研究,以便更深刻地理解效率工资理论的基本思想,使我们从报酬激励的角度得到更多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率工资 激励效应 激励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