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励不相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困境 被引量:15
1
作者 吴淼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0-65,共6页
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有足够的空间规避责任,竞相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对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治理陷入困境,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建构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 由于激励不相容和激励不足,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府部门有足够的空间规避责任,竞相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对措施,使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公共治理陷入困境,出现"市场"和"政府"的双重失灵。建构有效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必须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为基础,针对政府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性质,在给予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充分保障的前提下,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认真履行职责成为管理部门的最优选择以实现激励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激励不相容 政府策略性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款人市场约束弱化与政府监管激励不相容性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红坤 《广东金融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34-38,57,共6页
从高风险的银行是否支付了高的存款利率及高风险的银行是否吸引了更少的存款两方面都证明了我国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还非常微弱,隐性存款担保下对银行业监管的力量主要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究其原因,我国银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 从高风险的银行是否支付了高的存款利率及高风险的银行是否吸引了更少的存款两方面都证明了我国存款人施加的市场约束还非常微弱,隐性存款担保下对银行业监管的力量主要不是来自市场,而是来自政府。究其原因,我国银行业监管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激励不相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约束 存款利率 政府 激励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不相容与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困境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杰 《南方农机》 2017年第12期107-107,共1页
在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誉放在首要的位置,作为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管理农产品中起到的作用比较重要,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在充... 在对农产品进行质量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相应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公共治理机制,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信誉放在首要的位置,作为发展的基础。政府在管理农产品中起到的作用比较重要,所以应该充分发挥政府的监管作用,在充分保证安全监管的前提下,进行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激励不相容 政府策略性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激励相容”入手解决食品安全问题 被引量:1
4
作者 郄海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2741-2742,共2页
基于食品安全问题频发的现象,结合激励相容理论和以往专家学者对于激励相容与食品安全问题的研究,对于从激励相容入手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途径提出一些建议,以期为相关主体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 激励相容 食品安全问题 激励不相容 食品安全解决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励相容农业水价补贴:一个政策框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建斌 张雅丽 朱雪敏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7,共7页
农业水价补贴涉及政府、灌区供水单位和用水农户等多个利益主体,实现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激励相容是合理农业水价补贴政策的关键。传统农业水价暗补政策容易导致农户用水负担与农户节水意识塑造激励不相容、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灌区水利... 农业水价补贴涉及政府、灌区供水单位和用水农户等多个利益主体,实现各利益主体利益诉求的激励相容是合理农业水价补贴政策的关键。传统农业水价暗补政策容易导致农户用水负担与农户节水意识塑造激励不相容、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灌区水利设施运行维护激励不相容及农业水价补贴程序与用水者对补贴规范性诉求激励不相容等问题。激励相容农业水价补贴政策应在提高农业水价基础上进行明补,以严格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落实绩效考核评估及遵循程序公开透明为前提实施补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价补贴 激励不相容 激励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中的主体行为分析及激励机制构建 被引量:8
6
作者 于乃书 刘馨阳 刘丹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3-51,共9页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经济进步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手段就是激励机制的建立。笔者首先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农户这三种主体的相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博... 发展农村金融机构促进农村经济进步是中国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金融机构的重要手段就是激励机制的建立。笔者首先对农村金融机构、政府、农户这三种主体的相互行为进行了分析:在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与政府之间的作用关系和博弈关系后,理论上提出如何使得政策激励得以改进;在研究了农村金融机构与农户之间的博弈关系之后,指出在存在信用约束下的策略组合最优;对农村金融机构自身的行为偏好研究中指出了在其经济人前提下所导致的实际目标与服务宗旨的背离。其次对上述各主体间现存的激励不相容问题进行了分析。最后对三种主体之间的激励机制的构建提出了若干较具实际意义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金融机构 激励机制 激励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基础教育投入的激励效应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任宛竹 王在全 黄璇 《现代管理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4-96,共3页
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而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文章选取了河北省下辖的130个县级政府2001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面板工具变量-两步GMM方法分析了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县级基础教育支出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 基于农村基础教育经费不足而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文章选取了河北省下辖的130个县级政府2001年-2012年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使用面板工具变量-两步GMM方法分析了上级政府转移支付对县级基础教育支出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资金在促进县域基础教育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县级基础教育财政支出产生了显著的激励效应。相较于地方自有收入的增加,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更有效地刺激地方基础教育财政支出的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基础教育 激励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中的政府行为逻辑 被引量:9
8
作者 吴淼 吴薇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7-70,共4页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而出现农产品"柠檬市场",因而公共治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防线。但是,在现有的政府职责考核机制和财政制度下,正是这种信誉品属性使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信誉品属性,使市场机制难以发挥作用而出现农产品"柠檬市场",因而公共治理成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最后防线。但是,在现有的政府职责考核机制和财政制度下,正是这种信誉品属性使各级政府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视为"费力难讨好"的苦差。由于缺乏足够动力或有效的压力,各级政府利用信息优势和考核机制的漏洞,采取各种策略性行为应付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职责,致使我国日益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因执行机制无力而难以真正落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质量安全 信誉品 激励不相容 政府策略性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元体制下的农民工城市化障碍解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张丛 宋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6期1-6,共6页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异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近期全国范围的"民工荒"问题昭示农民工的城市化从理念到政策都有所滞后。为此,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效用模型,阐释了财富积累和人力资本都过低的现实会造成农民工在城市缺乏"...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个异常复杂和艰辛的过程,近期全国范围的"民工荒"问题昭示农民工的城市化从理念到政策都有所滞后。为此,通过构建人口城市化效用模型,阐释了财富积累和人力资本都过低的现实会造成农民工在城市缺乏"自生能力",无法应对城市的高生活成本;而二元体制和城市政府规制的双重作用,又使其城市化效用进一步劣化;农民工城市化的核心是成本支付问题,由于"激励不相容",流入地地方城市政府缺乏解决动力,转而定位于流出地的城镇化,又无法解决产业支撑缺失而导致的就业机会缺失,因此必须依靠中央政府从全国范围的统筹规划来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元体制 农民工 激励不相容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机前后资产证券化监管思路的重大转变及启示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文红 刘丽娜 《金融监管研究》 2016年第4期1-12,共12页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危机前,资产证券化监管重在促进发起机构最大程度地转移基础资产及其相关风险,最理想的状况是全部出售基础资产和完全转移风险。危机后,为了缓解资产证券化存在的...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国际上对于资产证券化的监管思路发生了重大转变。危机前,资产证券化监管重在促进发起机构最大程度地转移基础资产及其相关风险,最理想的状况是全部出售基础资产和完全转移风险。危机后,为了缓解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激励不相容等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提出由发起机构保留部分基础资产风险的建议,美国和欧盟等国家/地区陆续发布了强制要求发起机构自留部分资产支持证券的监管规定。"促进风险转移"与"要求保留一定风险"看似矛盾,但反映了监管者力求在通过资产证券化转移风险与强化发起机构贷款管理责任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梳理了危机后提出资产证券化风险自留要求的理论依据,对国内外的风险自留监管和相关豁免规定进行了比较,并以此探讨对我国资产证券化监管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产证券化监管 风险自留与豁免 逆向选择、道德风险和激励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耕还林中的目标传递与政府行为选择 被引量:5
11
作者 聂强 《商业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2-116,共5页
对于造林目标选择、传递、演进提供解释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可能的偏差及来源。通过建立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人工林质量降低主要来自于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通过地方政府禀赋价值与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提出林业... 对于造林目标选择、传递、演进提供解释框架,分析地方政府在政策执行中可能的偏差及来源。通过建立双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证明人工林质量降低主要来自于工程实施中的激励不相容。通过地方政府禀赋价值与市场价格变动的分析,提出林业产品市场价格波动、科技收益的不确定性以及质量标准的模糊使工资契约出现了激励不相容,弱化了地方政府造林质量努力的动机。对建立活立木市场、推行生态购买等提出了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 生态效益 政府行为 激励不相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不对称、交易费用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兼论大数据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应用逻辑 被引量:12
12
作者 赵术高 李珍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8-36,共9页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命题,意义深远重大。然而学术界基于政治、公共管理等视角的文献尽管提供了国家治理方面丰富的经验性解读,但对国家治理行为逻辑的分析尚显不足,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国家治理的... 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核心命题,意义深远重大。然而学术界基于政治、公共管理等视角的文献尽管提供了国家治理方面丰富的经验性解读,但对国家治理行为逻辑的分析尚显不足,忽视了交易费用对国家治理的影响。本质上,国家治理现代化是一个适应技术进步,克服信息不对称、激励不相容和不确定性的制度变迁过程。从交易费用理论的视角,国家治理即是对交易费用的治理,包括信息不对称及其伴生的激励不相容和不确定性。大数据技术能有效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费用,并使得信息成为与土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一样的市场要素。大数据技术必将对传统基于信息不对称的国家治理制度结构和治理结构带来强烈冲击,为价格机制和行政控制等治理模式提供新的最优边际均衡,并为国家治理提供一个持久良性的制度变迁路径。此外,在国家组织规模等外生因素的约束下,还需注意行政控制与信息共享的边际均衡,警惕数据专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治理 大数据 交易费用 信息不对称 激励不相容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