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辐射激冷流程气化辐射废锅鳍片结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蕾 郭庆华 +2 位作者 许建良 邱剑勇 于广锁 《煤炭转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72,共8页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辐射激冷流程中不同鳍片结构对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内传热传质的影响.基于Euler坐标系,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辐射废锅内气相流场.在Lagrange坐标系中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颗粒粒径分...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辐射激冷流程中不同鳍片结构对辐射废锅(radiant syngas cooler,RSC)内传热传质的影响.基于Euler坐标系,采用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计算辐射废锅内气相流场.在Lagrange坐标系中采用随机轨道模型计算颗粒粒径分布及其运动轨迹,并通过双向耦合法求解气相与颗粒相间的能量传递.采用P-1模型计算辐射传热,合成气辐射特性参数通过WSGGM模型(weight-sum-of-gray-gas model)加权求解.通过对比模拟结果与工业测量结果,得到最大相对误差为3.7%,验证了计算模型的可靠性.对比辐射废锅内不同鳍片布置方式发现,鳍片径向长度越大,中心流道越小,顶部回流越强.靠近中心轴线处的鳍片灰渣表面温度最高,高度为12m^15m位置处的灰渣表面温度则高达1 080K.随着轴向高度的增加,鳍片径向长度越小,含汽率越大.鳍片径向长度越小,相同径向位置处的含汽率越大,最大值可达0.214.不同径向长度的鳍片交错布置,有利于提高辐射废锅筒体水冷壁的换热量,改善筒体表面温度分布.鳍片表面高温区域减小,水冷壁管吸热趋于均衡,避免局部过冷过热所引起的交变热应力,才能使水冷壁管使用寿命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激冷流程 辐射废锅 鳍片 数值模拟 含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冷流程气化技术循环气压缩机设备布置的合理性分析
2
作者 江大波 张洪伟 《洁净煤技术》 CAS 2012年第4期114-117,共4页
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煤气化技术中,只有壳牌煤气化技术采用了激冷流程,由于该工艺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方面突出的优势,未来其他新型煤气化技术也存在采用此工艺的可能。分析和论述了以壳牌煤气化技术为代表的粉煤气化技术(... 在全世界范围内已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煤气化技术中,只有壳牌煤气化技术采用了激冷流程,由于该工艺在节能减排降本增效方面突出的优势,未来其他新型煤气化技术也存在采用此工艺的可能。分析和论述了以壳牌煤气化技术为代表的粉煤气化技术(激冷流程)的优势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着重对目前壳牌煤气化装置循环气压缩机的布置进行分析,对比国内现行的防火设计规范,论证了现有循环气压缩机的布置方案是满足国内现行设计规范要求的,为未来中国其他采用激冷流程的新型煤气化工艺的研究与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 激冷流程 循环气压缩机 设备布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气流床气化单废锅流程与双废锅流程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郑亚兰 林益安 +2 位作者 李春红 韦孙昌 贺根良 《洁净煤技术》 CAS 2016年第3期108-111,115,共5页
为了高效回收湿法气流床煤气化反应室出口的高温粗煤气的大量显热,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采用废热锅炉间接换热回收显热。介绍了单废锅流程及双废锅流程2种湿法气流床废锅技术,从工艺过程、技术指标、热回收效率、综合能耗、投资及运... 为了高效回收湿法气流床煤气化反应室出口的高温粗煤气的大量显热,提高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采用废热锅炉间接换热回收显热。介绍了单废锅流程及双废锅流程2种湿法气流床废锅技术,从工艺过程、技术指标、热回收效率、综合能耗、投资及运行成本、运行情况等方面对流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单废锅流程及双废锅流程各有优缺点,当单纯用于IGCC发电时,优先采用双废锅流程,使能量利用效率最大化,当用于化工合成联合IGCC发电时,应优先采用单废锅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气流床气化 激冷流程 单废锅流程 双废锅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