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驱动飞片超高速发射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代福 龚自正 +4 位作者 曹燕 牛锦超 童靖宇 向树红 杨李茗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3011-3014,共4页
介绍了影响激光驱动超高速发射技术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激光能量、激光光束空间分布对飞片发射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和飞片靶镀膜工艺对飞片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为"平顶型"的激光束有利于发射出完整的飞片。... 介绍了影响激光驱动超高速发射技术的各种因素。分析了激光能量、激光光束空间分布对飞片发射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和飞片靶镀膜工艺对飞片速度及完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为"平顶型"的激光束有利于发射出完整的飞片。在膜与基底之间增加过渡层Cr可以大大提高膜与基底之间的附着力,从而提高飞片的发射速度。实验上利用波长1 064 nm、脉宽10 ns、能量835 mJ的激光使厚度5μm、直径1 mm的铝飞片的发射速度达到10.4 km/s。大大提升了对微米级空间碎片速度的发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飞片 超高速 发射技术 实验研究 study 发射速度 空间分布 完整性 激光能量 空间碎 激光光束 基底 速度 镀膜工艺 微米级 平顶型 激光 过渡层 附着力 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及数值模拟 被引量:7
2
作者 王霄 杨昆 +3 位作者 刘会霞 王匀 李保春 沈宗宝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30,共6页
探讨了一种利用激光驱动飞片微塑性成形的新技术,介绍了激光驱动飞片代替激光冲击加载的原理和特点,设计并完成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铝箔成形的实验,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成形铝箔的表面质量优异,利用形貌仪测量发现成形深度与激光光斑能... 探讨了一种利用激光驱动飞片微塑性成形的新技术,介绍了激光驱动飞片代替激光冲击加载的原理和特点,设计并完成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铝箔成形的实验,在体视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成形铝箔的表面质量优异,利用形貌仪测量发现成形深度与激光光斑能量分布一致,通过实验得到了激光能量与成形深度的关系。采用适合高压高应变率的Johnson-Cook模型,利用LS-DYNA软件模拟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铝箔微成形,模拟结果能够比较好地解释试验现象,证实了数值模型的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形 激光驱动飞片 数值模拟 金属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机理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刘会霞 杨昆 +4 位作者 王霄 王匀 李保春 高传玉 周明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5-869,共5页
分析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的机理,结合激光驱动飞片模型和高速碰撞动力学理论,得到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时工件的应变率高达10^6~10^7S^-1,并给出了飞片加载的速度范围。从冲击温升、相变、位错密度等方面阐述了... 分析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的机理,结合激光驱动飞片模型和高速碰撞动力学理论,得到激光驱动飞片加载金属箔板成形时工件的应变率高达10^6~10^7S^-1,并给出了飞片加载的速度范围。从冲击温升、相变、位错密度等方面阐述了高压高应变率下成形的特点,从理论上说明了激光驱动飞片加载技术能够提高金属箔板的成形能力,设计并完成了实验,实现了10μm厚铝箔的激光驱动飞片加载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成形 激光驱动飞片 应变率 金属箔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km/s激光驱动飞片发射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牛锦超 龚自正 +3 位作者 曹燕 代福 杨继运 李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9-136,共8页
实验研究了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中激光能量剖面和飞片靶金属膜层的力学特性对飞片的速度和完整性的影响,认为激光能量剖面整体呈"平顶型"的光束是发射高质量飞片的基础,同时飞片靶的膜基附着力、金属膜层的强度和韧性三者之间应... 实验研究了激光驱动飞片技术中激光能量剖面和飞片靶金属膜层的力学特性对飞片的速度和完整性的影响,认为激光能量剖面整体呈"平顶型"的光束是发射高质量飞片的基础,同时飞片靶的膜基附着力、金属膜层的强度和韧性三者之间应保持良好的匹配才能得到完整的飞片。制备了基底/Cr/Al复合结构飞片靶,利用波长1 064nm、脉宽15ns的激光,将直径1mm、厚度3μm的铝飞片稳定驱动至8k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金属膜层的力学特性 激光能量剖面 激光驱动飞片 的速度和完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飞片的线面成像VISAR测速技术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寿先 彭其先 +5 位作者 雷江波 温伟峰 陈光华 刘俊 袁树云 李泽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39-43,共5页
以激光驱动飞片速度场诊断为例,展示线面同时成像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技术在超高速碰撞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传统VISAR改为成像干涉结构,用变像管扫描相机和高速光电分幅相机分别记录作为信号载体的梳状干涉条纹随时间的变化,... 以激光驱动飞片速度场诊断为例,展示线面同时成像任意反射面速度干涉仪(VISAR)技术在超高速碰撞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将传统VISAR改为成像干涉结构,用变像管扫描相机和高速光电分幅相机分别记录作为信号载体的梳状干涉条纹随时间的变化,实现靶面一条线上各点速度历程和多个时刻二维靶面上所有点速度相对分布的测量。所研制的线面同时成像VISAR具有10μm的空间分辨和约15m/s的速度分辨能力。用其测量了激光驱动铝膜飞片的速度场,直观给出飞片的演化发展过程。实验结果表明,线面同时成像VISAR技术可以为激光驱动飞片、超高速碰撞等领域的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提供有效比对实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测量 速度 成像VISAR 激光驱动飞片 干涉条纹 扫描 分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膛对激光驱动飞片速度及形貌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6
作者 覃文志 王志昊 +3 位作者 何碧 高原 王窈 王亮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9-104,共6页
为揭示加速膛对激光驱动飞片速度及形貌的影响规律,采用光子多普勒测速(PDV)技术、阴影成像技术和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厚度20μm单层Al飞片在不同加速膛孔径和长度下的速度和形貌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加速膛孔径与Al飞片被激光烧蚀的孔径... 为揭示加速膛对激光驱动飞片速度及形貌的影响规律,采用光子多普勒测速(PDV)技术、阴影成像技术和显微分析方法研究了厚度20μm单层Al飞片在不同加速膛孔径和长度下的速度和形貌演化历程。结果表明,加速膛孔径与Al飞片被激光烧蚀的孔径大小相当时,即孔径在800μm时飞片可获得3100 m·s^-1的最大速度;加速膛孔径大于800μm时对飞片无法起到有效约束作用,飞片速度有所下降,其中加速膛孔径为1500μm时飞片速度最小,为2700 m·s^-1;加速膛孔径为600μm小于激光烧蚀孔径时,造成周围部分能量的浪费,飞片速度也偏低,为2900 m·s^-1。固定加速膛孔径为1000μm,长度在200~700μm时,飞片速度随加速膛长度增加而明显降低,并且Al飞片在飞出加速膛后均破裂成碎片状并迅速向周围扩散,无法保持完整,飞片碎片总体向外扩散速度随加速膛长度的增加而降低,与PDV获得的飞片速度规律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飞片 加速膛 光子多普勒测速(PDV)技术 阴影成像 速度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飞片飞行特征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志昊 李勇 +4 位作者 覃文志 高原 蒋小华 王亮 何碧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55-264,I0006,共11页
激光驱动飞片是高效的冲击加载方法,作为激光起爆炸药的一种方式,具有本质安全性。激光驱动飞片起爆炸药的可靠度与飞片的飞行特性密切相关,飞片的飞行速度和表观形貌(平面度和完整性)是成功起爆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从飞片的飞行特性... 激光驱动飞片是高效的冲击加载方法,作为激光起爆炸药的一种方式,具有本质安全性。激光驱动飞片起爆炸药的可靠度与飞片的飞行特性密切相关,飞片的飞行速度和表观形貌(平面度和完整性)是成功起爆的两个重要参数。因此,从飞片的飞行特性的表征手段与影响因素两方面出发,综述了激光驱动飞片技术的研究进展。针对单层飞片,介绍了观测、表征和接收方法,分析讨论了飞片性能影响因素作用规律的近年研究成果,梳理归纳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不足,指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包括激光驱动飞片飞行过程的系统物理模型和激光驱动飞片的平面度和完整性定量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起爆 激光驱动飞片 速度 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飞片加载下基体/薄膜层裂微成形研究
8
作者 刘国芳 高传玉 +2 位作者 杨晓红 马明 李奇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98-300,共3页
为了满足微成形技术产业化的需求,讨论了一种新的微成形方法———激光驱动飞片加载基体/金属薄膜层裂微成形技术,结合激光辐照效应及波的反射规律阐述了层裂微成形原理;优化了基体/金属薄膜层裂工艺,并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估算了层裂... 为了满足微成形技术产业化的需求,讨论了一种新的微成形方法———激光驱动飞片加载基体/金属薄膜层裂微成形技术,结合激光辐照效应及波的反射规律阐述了层裂微成形原理;优化了基体/金属薄膜层裂工艺,并且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估算了层裂片的应变率和激光诱导冲击波的峰值压力。结果表明,随着脉冲能量的逐渐增大,工件层裂现象不断明显,直到金属薄膜上最后出现与模板微结构相同的特征结构,但基体始终保持完好,未出现裂纹或变形。通过激光驱动飞片加载基体/金属薄膜实现层裂微成形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 微成形 激光驱动飞片 层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激光器驱动飞片冲击引爆炸药实验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谷卓伟 孙承纬 苏小勇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8-91,共4页
利用小型激光器驱动飞片技术成功起爆了PETN安全炸药。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原理、过程、实验装置、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中 ,利用能量 2 0 5mJ、激光脉宽 9 5ns的激光脉冲 ,驱动厚度 5 5 μm、直径约1 0mm铝飞片冲击起爆了密度 1 2g/c... 利用小型激光器驱动飞片技术成功起爆了PETN安全炸药。详细介绍了实验的原理、过程、实验装置、测试方法和实验结果。实验中 ,利用能量 2 0 5mJ、激光脉宽 9 5ns的激光脉冲 ,驱动厚度 5 5 μm、直径约1 0mm铝飞片冲击起爆了密度 1 2g/cm3 的压装PETN炸药 ,冲击速度约 3~ 4 2km/s ,压力脉宽约 2 0 8ns。用简单的冲击起爆判据 (p2 τ =常数 )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实验结果是合理的 ,与理论分析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型激光 激光驱动飞片 冲击起爆 炸药 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驱动复合飞片冲击起爆HNS-Ⅳ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少杰 吴立志 +2 位作者 沈瑞琪 叶迎华 胡艳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85-288,共4页
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技术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可以直接起爆钝感炸药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战场对火工系统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HNS-Ⅳ是最适合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技术的药剂。本文中在6种不同激光能量下,测试了Al/Al2O3/A... 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技术具有很强的抗电磁干扰能力和可以直接起爆钝感炸药等优点,能够满足现代战场对火工系统的高安全性和高可靠性要求。HNS-Ⅳ是最适合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技术的药剂。本文中在6种不同激光能量下,测试了Al/Al2O3/Al复合飞片和Al单层飞片对HNS-Ⅳ药剂(装药密度为1.5g/cm3)的冲击起爆情况。实验实现了激光驱动飞片对HNS-Ⅳ的成功起爆。在217~245mJ激光能量范围内,激光驱动Al/Al2O3/Al复合飞片均可成功完全起爆HNS-Ⅳ药柱。Al单层飞片均未成功起爆HNS-Ⅳ药柱。飞片冲击压力对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HNS-Ⅳ起决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起爆 激光驱动飞片 HNS-Ⅳ Al/Al2O3/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起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1
作者 赵兴海 高杨 赵翔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97-802,810,共7页
激光起爆技术的能量起爆方式独特,具有常规电起爆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几年来,激光起爆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激光直接起爆技术和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激光起爆技术的应用与研... 激光起爆技术的能量起爆方式独特,具有常规电起爆无可比拟的优势。近几年来,激光起爆技术在基础研究和工程化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中,激光直接起爆技术和激光驱动飞片技术成为各国研究的热点。主要介绍了激光起爆技术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分别阐述了激光直接起爆技术和激光驱动飞片技术的研究状况。指出了激光起爆技术的关键环节,主要是在激光器优化设计、光纤传能技术研究、整个光路优化设计和激光加载方式研究4方面进行突破。针对目前影响激光起爆技术发展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对未来激光起爆技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起爆 激光驱动飞片 光纤传能 含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起爆引信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杨 赵翔 +3 位作者 赵兴海 於海武 周美林 苏伟 《探测与控制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8-24,共7页
基于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驱动飞片起爆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概念引信——激光起爆引信的基本概念。与电起爆引信相比,激光起爆引信在能量形式、起爆机理、组成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符合引信技术从机械电子到光电子的发展脉络,是... 基于光纤传输高峰值功率脉冲激光驱动飞片起爆技术,提出了一种新概念引信——激光起爆引信的基本概念。与电起爆引信相比,激光起爆引信在能量形式、起爆机理、组成结构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符合引信技术从机械电子到光电子的发展脉络,是引信设计创新、性能优化、应用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论述了激光起爆引信在核武器以及先进常规武器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根据参考文献总结出激光起爆的三种实现方式。激光起爆引信的关键单元,包括小型化激光器、光纤传能、激光冲击片雷管等,简要讨论了相关的科学研究、总体设计和单元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激光点火 激光驱动飞片 小型激光 传能光纤 激光雷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环境下空间碎片超高速撞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董洪建 童靖宇 黄本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2,共4页
本文介绍了空间碎片的超高速发射技术及微小碎片的地面模拟试验。我国首次在真空环境下将激光驱动飞片技术应用到空间碎片的研究中。利用 13 5J的激光能量将厚 6 0 μm ,直径2mm的铝碎片驱动出去 ,速度可达 3 2km/s。
关键词 真空 空间碎 撞击试验 地面模拟试验 激光驱动飞片技术 航天器 温控涂层 蜂窝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表面夹层薄膜对微小碎片撞击防护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婷婷 杨桂民 +2 位作者 魏强 罗栋元 白羽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21,共7页
目的提高航天器材料表面空间微小碎片的防护能力。方法基体采用高纯钛。以氟化铵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类蜂窝状TiO_2纳米管阵列夹层;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热处理方法,在钛表面制备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再... 目的提高航天器材料表面空间微小碎片的防护能力。方法基体采用高纯钛。以氟化铵的乙二醇溶液为电解液,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钛表面制备类蜂窝状TiO_2纳米管阵列夹层;用氢氧化钠溶液,通过碱热处理方法,在钛表面制备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再采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SiO_2表板覆层,最终在钛表面形成具有类蜂窝状纳米管阵列夹层和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的两种防护膜层体系。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超景深三维体式显微镜分析表面形貌;采用激光驱动飞片模拟碎片撞击试验,评价膜层对微小碎片撞击防护的效果;用纳米压痕仪测定材料表面载荷-深度曲线,评价表面力学性能。结果钛金属表面具有类蜂窝状纳米管阵列和泡沫状多孔结构夹层时,表面接触刚度可明显降低,提高了外力作用下的接触变形能力。受到高速撞击时,可以较好地吸收高速撞击产生的能量,对高速撞击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结论在钛表面制备了TiO_2纳米管阵列/SiO_2和多孔结构/SiO_2两种复合防护膜系,可以有效提高表面抗冲击能力。开展表面膜层结构化设计,是对空间微小碎片表面防护的有益探索,对于空间微小碎片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微小碎 类蜂窝结构 泡沫结构 激光驱动飞片 纳米压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军事应用
15
《中国光学》 EI CAS 1998年第3期38-38,共1页
TJ439.2 98031666 激光驱动飞片冲击引爆炸药的计算=Calculation ofshock initiation of explosive impacted by thelaser-driyen flyer[刊,中]/孙承纬,庄仕明,王春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03))∥强激光与... TJ439.2 98031666 激光驱动飞片冲击引爆炸药的计算=Calculation ofshock initiation of explosive impacted by thelaser-driyen flyer[刊,中]/孙承纬,庄仕明,王春彦(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四川,成都(610003))∥强激光与粒子束.—1997,9(3).—4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飞片 激光 综合孔径雷达 激光 军事应用 物理研究所 工作频率 散射特征 复杂形体 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薄膜材料的高速撞击特性
16
作者 赵祥杰 李牧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44-47,共4页
利用激光驱动飞片方法模拟研究高速碎片对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材料的撞击,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材料中心断裂区域与沿径向断裂区域的断裂特征,结果表明,中心区域的断裂面主要为韧性断裂,而沿径向的断裂为脆性断裂。飞片速度越高,材... 利用激光驱动飞片方法模拟研究高速碎片对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材料的撞击,并利用扫描电镜(SEM)观测材料中心断裂区域与沿径向断裂区域的断裂特征,结果表明,中心区域的断裂面主要为韧性断裂,而沿径向的断裂为脆性断裂。飞片速度越高,材料的主撞击坑尺寸越大,断裂面呈粗糙分布,而速度较小时,主撞击坑断裂面相对平滑;材料厚度达到100μm时,几乎抑制了材料沿径向的撕裂。利用高速撞击时材料形成的温度梯度理论和断裂源的形成机制以及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理论解释了材料在不同应变率下的断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激光驱动飞片 高速撞击 玻璃化转变 断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技术研究
17
作者 吕林杰 武腾飞 +3 位作者 韩继博 赵力杰 马鹏谋 陈相淼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308-314,共7页
在瞬态高速测速场景中,目标物体在几十ns时间内能加速到几~几十km/s,因此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中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要求达到GHz甚至上百GHz。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飞秒激光时间拉伸特性,在光域中完成信号降频处理,降低了光... 在瞬态高速测速场景中,目标物体在几十ns时间内能加速到几~几十km/s,因此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中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要求达到GHz甚至上百GHz。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利用飞秒激光时间拉伸特性,在光域中完成信号降频处理,降低了光电信号探测器件和电学数模转换器件带宽压力。提出了改进的时间拉伸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飞秒脉冲经过第一级色散器件充分展宽铺满整个时域,避免了速度信号的采样间断;信号解调上采用误差补偿算法对频移信号进行补偿,减小了因为位移引入的系统误差,从而增加了有效记录时间。实验使用纳秒激光驱动铝膜产生高速飞片,测试了文中测速系统在记录时间1.2μs内的实验效果。实验使用重频50 MHz飞秒光源,第一级和第二级色散器件分别使用200 km和100 km单模光纤,构成比例因子2/3。最终实验表明系统将3.6 GHz的多普勒频移信号降低为2.4 GHz,通过与光子多普勒测速系统进行结果比对,实验动态误差小于5%。该系统将能够应用于多种动高压技术加载飞片场景下的速度进行测量,为瞬态高速测量领域提供了新的测量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快测量 光子多普勒测速 时间拉伸 激光驱动飞片 瞬态高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能快递
18
作者 张光全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21-621,共1页
现在表征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方法一般都需要克量级的含能材料,为了更快速表征新开发的含能材料,美陆军借用了激光驱动飞片起爆的原理开发出一种激光驱动飞片仪,只需毫克级的量就能表征出含能材料的撞击感度及其分解反应。该激光驱动... 现在表征含能材料撞击感度的方法一般都需要克量级的含能材料,为了更快速表征新开发的含能材料,美陆军借用了激光驱动飞片起爆的原理开发出一种激光驱动飞片仪,只需毫克级的量就能表征出含能材料的撞击感度及其分解反应。该激光驱动飞片仪用25um厚的金属薄膜吸收Nd:YAG激光器产生的纳秒级脉冲激光后形成快速膨胀的等离子体,使金属薄膜发射出速度高达1.4km/s、直径约1mm的飞片撞击所表征的含能材料。利用高速数字摄像和激光干涉仪研究了飞片构成、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飞片 含能材料 撞击感度 分解反应 表征 陆军 ND:YAG激光 金属薄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其他应用
19
《中国光学》 EI CAS 2003年第1期44-45,共2页
TB57 2003010333液体光击穿阈值的研究=Research on optical breakdownthreshold in liquid[刊,中]/曹辉(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尚志远//光子学报.-2002,31(4).-438-440运用声学基础理论,讨论了激光入射到液体... TB57 2003010333液体光击穿阈值的研究=Research on optical breakdownthreshold in liquid[刊,中]/曹辉(陕西师范大学应用声学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2)),尚志远//光子学报.-2002,31(4).-438-440运用声学基础理论,讨论了激光入射到液体中,激光能量与声信号强度间的变化关系。发现激光能量与声信号强度之间存在着对数线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驱动飞片 信号强度 激光辐照 激光能量 光子学 光声信号 实验结果 基础理论 等离子体 陕西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