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正射影像结合机载LiDAR数据在森林山区测绘中的应用——以门头沟东灵山为例
1
作者 陈慧 王浩 +1 位作者 刘慎悦 杨凯欣 《林业科技情报》 2025年第2期226-228,共3页
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作业方式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等特点,尤其针对中小区域尺度更具优势。无人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该文以门头沟东灵山片区为应用案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在森林山区测绘中的... 低空无人机遥感技术的作业方式具有成本低、时效性强等特点,尤其针对中小区域尺度更具优势。无人机技术在测绘领域的广泛应用将极大推进测绘信息化进程。该文以门头沟东灵山片区为应用案例,探讨了利用无人机技术解决在森林山区测绘中的实际问题。固定翼搭载普通光学载荷能够快速获取地面数字正射影像数据,进而得到裸露地面的平面和表面高程,但无法植被覆盖下的地表高程,而该文则通过机载LiDAR采集植被覆盖下的LiDAR点云数据,结合使用二者数据通过EPS软件生成三维地表模型,且绘制了研究区域的地形地貌,作为林业应用案例对森林进行单木分割,此流程适用任何测区地形和地表,能够大幅降低外业作业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机载激光雷达 射影像 数字高程模型 森林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激光雷达数据采集及数据处理 被引量:28
2
作者 张煜 窦延娟 张晓东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6,21,共5页
主要介绍了机载激光雷达从前期数据采集到制作DEM、正射影像的整个数据处理流程,包括数据采集前的准备工作、POS数据处理、原始影像处理、系统误差检校、LAS点云处理、DEM提取、正射影像制作,并且分析了各处理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DEM 射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的库区高精度DEM生成 被引量:11
3
作者 庞治国 雷添杰 +2 位作者 曲伟 付俊娥 路京选 《电子测量技术》 2018年第9期80-83,共4页
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是空间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与传统卫星遥感、载人航空遥感相比,具有灵活方便、成本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点,比较适合我国山区或地理环境复杂区域的航拍工作,是未来... 无人机载激光雷达遥感技术是空间信息技术的新发展,与传统卫星遥感、载人航空遥感相比,具有灵活方便、成本低、受外界环境影响小、分辨率高、信息量丰富、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特点,比较适合我国山区或地理环境复杂区域的航拍工作,是未来对地观测领域的必备手段之一。它与卫星遥感、载人航空遥感有较好的互补性,可组成星基、空基、地基结合的遥感观测平台。基于DRAGON50无人直升机载可见光雷达系统,以怀柔水库为研究区,同步采集了高分辨率影像和激光雷达点云数据,改进了传统的点云处理流程,制作了研究区高精度的DEM。结果表明,基于无人机载激光雷达生成的库区高精度DEM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遥感 激光雷达 水库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射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真圆型隧道激光扫描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6
4
作者 尤相骏 成俊 《隧道建设》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94-802,共9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密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精度快速全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Tunnelscan隧道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扫描仪绝对定位法进行点云配准和隧道控制坐标系坐标传递,使用与断面点距离最小的最小二乘法进行隧道实测断面中心...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高密度三维激光扫描仪的高精度快速全断面变形检测新方法——Tunnelscan隧道扫描测量系统,该系统采用扫描仪绝对定位法进行点云配准和隧道控制坐标系坐标传递,使用与断面点距离最小的最小二乘法进行隧道实测断面中心点计算和基于与参考断面的断面差环状过滤器进行隧道点云切片杂点过滤,通过多次过滤、拟合迭代后获得去噪后的真圆管环实测断面。该系统还通过参考断面轮廓线投影法将三维点云投影成激光雷达隧道正射影像,为实现隧道结构安全"全面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用户成果类型,用于全面分析隧道断面变形、结构侵界和裂缝渗水等隧道病害。采用该方法在昆明地铁3号线马眠区间做了一段竣工测量实地测试,经过总体分析后,再按图索骥去找断面变形量较大里程的断面图可谓是事半功倍,非常适合地铁隧道变形检测大数据量的批量化分析,而且成果查看比直接在三维点云或者三维模型上分析更加直观,没有视角遮挡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断面变形检测 激光扫描 轴线测量 点云绝对定位法 激光雷达隧道正射影像 隧道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人机DEM和DOM的山区太阳辐射估算及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5
作者 龚伟圳 甘淑 +3 位作者 袁希平 罗为东 李璇 彭翔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40-546,共7页
以恐龙谷南缘山区为研究区,对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处理后,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地形特征,利用无人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对布设的光伏面板空间位置进行提取,基于半球视域算法,利用点云波构建的DEM对研究区202... 以恐龙谷南缘山区为研究区,对机载激光雷达数据进行渐进加密三角网滤波处理后,构建数字高程模型(DEM)并提取地形特征,利用无人机数字正射影像图(DOM)对布设的光伏面板空间位置进行提取,基于半球视域算法,利用点云波构建的DEM对研究区2023年一般气候环境条件下的太阳辐射进行估算,并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机载激光雷达点云滤波后构建的DEM能够准确表现研究区微地形,提取的地形特征与实地勘测具有一致性,提取的光伏面板位置正确且提取效果良好;能够对山区太阳辐射量进行准确估算,平均误差为7.98%,对山区小区域太阳辐射估算具有可靠性;山区太阳辐射分布与地形有密切的关联性,总体上山脊面上的太阳辐射大于山谷底面,阳坡面大于阴坡面,随着坡度增加,平均太阳辐射总量随着坡度的增大而减小;最大太阳辐射值与太阳入射角度相关,地形因子随时间的变化也不同,坡度对于太阳辐射的影响春、夏季大,秋、冬季小,坡向对太阳辐射的影响秋、冬季大,春、夏季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激光雷达 数字射影像 地形特征 太阳辐射 时空分布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三维扫描支持下的地铁盾构隧道收敛测量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廖胤齐 王智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S02期77-80,共4页
收敛变形是地铁隧道的常见病害之一,通常是由于隧道受内外力影响所致,变形的发生不仅会影响隧道正常使用,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传统收敛变形测量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在隧道两侧粘贴反射片,通过全站仪测量两个反射片间距的变化从而判断变形... 收敛变形是地铁隧道的常见病害之一,通常是由于隧道受内外力影响所致,变形的发生不仅会影响隧道正常使用,甚至会影响结构安全。传统收敛变形测量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在隧道两侧粘贴反射片,通过全站仪测量两个反射片间距的变化从而判断变形量,该方法效率低,成果难以自动化表现。本文采用基于轨道的隧道移动三维激光扫描系统对隧道收敛变形进行检测,快速获取隧道三维点云数据,同时生成正射影像。对点云数据进行管片划分及里程匹配,即可根据点云数据计算出隧道变形量。最后以某城市地铁隧道为例,介绍了移动扫描技术在地铁隧道收敛变形检测的应用情况,对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三维激光扫描 地铁盾构隧道 射影像 收敛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分割的地铁隧道渗漏水快速检测
7
作者 王勇 刘健 +1 位作者 孔祥思 赵曼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8-82,共5页
地铁隧道具有线路长、地质环境复杂、环片数量多、检测作业时间短等特点。隧道结构渗漏水病害检测是保障地铁隧道安全的重要工作,传统人工巡查检测方法检测速度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满足地铁更好运营需求。为提高隧道渗漏水检... 地铁隧道具有线路长、地质环境复杂、环片数量多、检测作业时间短等特点。隧道结构渗漏水病害检测是保障地铁隧道安全的重要工作,传统人工巡查检测方法检测速度慢,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不能满足地铁更好运营需求。为提高隧道渗漏水检测效率,更好地适应轨道交通运营需求。本文依托高速移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获取点云数据,提出局部图像分割方法,获取隧道渗漏水病害信息。首先通过空间变换法将三维点云数据转换为二维正射影像,采用图像二值化处理算法增强隧道渗漏水病害区域的边缘信息;然后利用区域描述算法对图像内的渗漏水区域进行分析,获取渗漏水病害区域的大小和里程信息,从而达到自动化识别隧道结构病害。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可快速检测地铁隧道内渗漏水病害的位置、面积等信息,节约检测时间和检测成本的同时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结构渗漏水 移动三维激光 三维点云 射影像 局部图像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iDAR技术的海岛礁、滩涂测绘研究 被引量:33
8
作者 史照良 曹敏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9-53,共5页
分析基于LiDAR的3S集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江苏沿海滩涂项目为例,探讨LiDAR技术在海岛礁、滩涂测绘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基于LiDAR技术的3S系统具有高精度的高程测量、实现无地面控制测图、填补难测区高精度测图空白和高效综... 分析基于LiDAR的3S集成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江苏沿海滩涂项目为例,探讨LiDAR技术在海岛礁、滩涂测绘中的应用和精度分析。基于LiDAR技术的3S系统具有高精度的高程测量、实现无地面控制测图、填补难测区高精度测图空白和高效综合数据处理的技术优势,我国应尽快建立一套以LiDAR为核心技术的测绘应用规范与质量控制系统,深化LiDAR技术、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精化大地水准面成果等技术综合集成成果,实现我国诸多困难地区的无地面控制、无水准测量的高精度测图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海岛礁 滩涂 数字高程模型 数字射影像 数字线划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