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近红外结合SVM的花生油掺伪定性定量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曾路路 涂斌 +4 位作者 尹成 郑晓 宋志强 何东平 亓培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6-130,137,共6页
利用激光近红外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SVM)对花生油掺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88个掺入餐饮废弃油、大豆油、玉米油以及菜籽油的花生油样品光谱图。结果表明,建立的SVC分类模型均能实现1... 利用激光近红外技术结合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SVM)对花生油掺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使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188个掺入餐饮废弃油、大豆油、玉米油以及菜籽油的花生油样品光谱图。结果表明,建立的SVC分类模型均能实现100%的预测准确率,但经提取波长后的模型的变量变少,由全波段的451个波长数减少为136个。建立的SVR回归模型也能准确预测花生油中掺伪油的含量,其中非全波段模型参与建模变量变少,由451个降低到66个,预测精度也更高,校正集和测试集相关系数分别达到99.88%、99.90%,均方根误差都低于6.99E-4。由此可知,特征波长提取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建模变量,提高建模效率,也能够提高模型的预测能力。结果表明,运用激光近红外结合SVM可以实现花生油掺伪油脂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红外 花生油 支持向量机 定性和定量 后向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近红外检测食用植物调和油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刘金勇 胡传荣 +3 位作者 闵征桥 柳鑫 邹翀 何东平 《粮食科技与经济》 2013年第2期19-21,51,共4页
研究了激光近红外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检测上的优势及在调和油检测中应用,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调和油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为调和油的定量检测提供参考。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纯品油脂进行测定和分析,选出有代表性的纯油品和调和油品,再... 研究了激光近红外在食用植物调和油检测上的优势及在调和油检测中应用,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调和油的组成进行定量分析,为调和油的定量检测提供参考。利用近红外光谱仪对纯品油脂进行测定和分析,选出有代表性的纯油品和调和油品,再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对调和油进行图谱采集与对比,对光谱进行筛选与预处理后对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油脂中的组分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的模型拟合系数0.9952,并且对其中主要油脂预测准确性较高,达到预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红外 光谱 模型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明亮 温冠宇 +4 位作者 范存波 关博文 宋清丽 张海涛 王爽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 基于激光雷达方程和天空背景噪声估算公式推导出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计算公式,仿真研究了该公式中大气透过率和天空背景噪声的影响因素,经数据拟合,得到空间碎片激光测距探测成功概率的归一化表达式。在此基础上,仿真分析了太阳高度角、目标天顶角、目标轨道距离和目标横截面积对目标探测成功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太阳高度角升高而减小,随目标轨道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目标天顶角的增大而减小,当目标天顶角增加到70°时,目标探测成功概率开始急剧下降;目标轨道距离固定的情况下,目标探测成功概率随目标横截面积的增大而增大。该研究对提高空间碎片的观测效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测距 近红外空间碎片激光测距 太阳高度角 目标天顶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辐照对近红外激光高度计接收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海洪 王建宇 +1 位作者 舒嵘 胡以华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6-428,共3页
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对一星载近红外激光高度计样机在轨运行时,不同的姿态所受到的太阳辐照进行了分析.该激光高度计的工作波长为1064nm.结合激光高度计样机的系统灵敏度,分析得到在激光高度计正常工作时,系统所接收到的星球表面漫射... 根据太阳辐射传输理论,对一星载近红外激光高度计样机在轨运行时,不同的姿态所受到的太阳辐照进行了分析.该激光高度计的工作波长为1064nm.结合激光高度计样机的系统灵敏度,分析得到在激光高度计正常工作时,系统所接收到的星球表面漫射的太阳辐照产生的背景噪声约是系统灵敏度的十分之一,对系统的影响可以忽略.根据雪崩二极管的损伤阈值以及太阳直接辐照时到达探测器的太阳辐照,得到在空间没有任何保护措施的情况下,雪崩二极管所能承受的太阳直接辐照持续为4 s.根据分析所得结果,提出了改进措施,为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高度计 太阳辐照 背景噪声 损伤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斑尺寸对K9玻璃近红外激光损伤阈值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罗福 杜祥琬 孙承纬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1-65,共5页
基于热弹性模型 ,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光斑近红外激光辐照下K9玻璃样品中的温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对厚 2mm、半径 10mm的圆片样品的计算结果表明 ,K9玻璃的损伤受表面环向拉伸应力的控制 ,光斑大小对损伤阈值有较大的影响 ,对光束总... 基于热弹性模型 ,用有限元法对不同光斑近红外激光辐照下K9玻璃样品中的温度和压力分布进行了计算。对厚 2mm、半径 10mm的圆片样品的计算结果表明 ,K9玻璃的损伤受表面环向拉伸应力的控制 ,光斑大小对损伤阈值有较大的影响 ,对光束总入射功率为 2 8kW的激光辐照 ,当光斑半径从 0 .4mm增加到 3mm时 ,损伤所需时间从 14ms增加到 1s。在一定光斑尺寸范围内 ,样品损伤 (表面拉伸断裂 )所需的激光功率密度在同一量级内变化 ,在更小光斑时 ,损伤时的最高温升趋于 5 6 5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9玻璃 温度 热应力 损伤 阈值 光斑尺寸 近红外激光 热弹性模型 有限元法 光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亮度下近红外激光散斑投射的轮廓测量 被引量:9
6
作者 梁晋 梁瑜 +4 位作者 张桁维 徐劲澜 孟繁昌 尤威 刘烈金 《中国测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7-21,36,共6页
为实现在高亮度条件下模型外形轮廓的测量,首先在计算机上生成随机矢量化散斑图案,并用激光雕刻技术制成散斑片作为散斑投射模板,采用光波为850 nm的VCSEL激光器作为投射光源并制成激光散斑投射器。在高亮度条件下,通过给相机加装窄带... 为实现在高亮度条件下模型外形轮廓的测量,首先在计算机上生成随机矢量化散斑图案,并用激光雕刻技术制成散斑片作为散斑投射模板,采用光波为850 nm的VCSEL激光器作为投射光源并制成激光散斑投射器。在高亮度条件下,通过给相机加装窄带滤光镜实现散斑图像的清晰获取,最后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完成图像的立体匹配并最终解算出模型点云。实验表明:该方法在20 400 lx条件下仍然可以实现模型的外形轮廓测量,且标准球测量结果相对偏差为0.038 4%;应用近红外激光散斑投射并给相机加装窄带滤光镜可有效减少干扰光影响,可以在高亮度条件下完成模型轮廓的精准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测量 数字图像相关法 散斑 近红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提取在近红外激光检测半导体内微缺陷中的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尤政 李颖鹏 李滨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6,共4页
提出了利用近红外激光散射光强分布分析来检测半导体材料内部微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在研究广义洛仑兹 米氏理论 (GeneralizedLorenz MieTheory)的基础上 ,通过对理论上散射光强分布的分析 ,近红外激光散射光强分布空间FFT的截止频率被提... 提出了利用近红外激光散射光强分布分析来检测半导体材料内部微体缺陷的检测方法。在研究广义洛仑兹 米氏理论 (GeneralizedLorenz MieTheory)的基础上 ,通过对理论上散射光强分布的分析 ,近红外激光散射光强分布空间FFT的截止频率被提取为判定半导体材料缺陷大小的判据 ,依据这一判据 ,可以快速的判定微体缺陷的大小。并通过对GaAs样品进行了实验研究 ,证明了该方法和判据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缺陷检测 散射 光强分布分析 特征提取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色半导体激光和近红外激光对牙龈卟啉单胞菌杀菌作用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司薇杭 朱家禛 +1 位作者 张千千 陈悦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2年第9期1162-1169,共8页
目的比较蓝色半导体激光(蓝激光)和近红外激光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杀菌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丝线结扎SD大鼠上颌第二磨牙(M2)并在龈沟内涂布Pg菌液的方法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通过HE染色、CT扫描结合牙... 目的比较蓝色半导体激光(蓝激光)和近红外激光对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Pg)的杀菌作用和安全性。方法采用丝线结扎SD大鼠上颌第二磨牙(M2)并在龈沟内涂布Pg菌液的方法构建牙周炎大鼠模型。通过HE染色、CT扫描结合牙槽骨三维模型重建检测建模是否成功。建模成功后,25只模型组大鼠进行实验。10只大鼠左侧M2牙周袋使用1 W蓝激光,右侧M2牙周袋使用1 W近红外激光;另外10只大鼠左侧M2牙周袋使用1.5 W蓝激光,右侧M2牙周袋使用1.5 W近红外激光。其余5只大鼠使用假激光,不开激光电源,左、右侧M2的牙周袋分别使用蓝激光和近红外激光的光纤伸入牙周袋做提拉动作。在第0,3,7天照射后收集龈下菌斑标本,荧光定量PCR检测大鼠龈下菌斑中Pg拷贝数并计算杀菌率。通过0 d和7 d的牙周组织切片HE染色检测蓝激光和近红外激光照射后的组织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牙周组织出现牙周炎病理改变,牙槽骨吸收,牙周炎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在第0,3,7天,功率为1 W或1.5 W蓝激光或近红外激光照射牙周袋后Pg拷贝数均较假激光处理后明显减少(P<0.05)。蓝激光和近红外激光杀菌率相似。功率为1 W时,杀菌率均在90%左右;功率为1.5 W时,杀菌率均在99%左右。HE染色结果显示在相同功率(1 W或1.5 W),蓝激光均比近红外激光对牙周组织损伤小。结论蓝激光与近红外激光能对牙周袋内Pg有效杀菌,且杀菌效果相同,而蓝激光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近红外激光 牙周炎 牙龈卟啉单胞菌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近红外偏振激光雷达探测过冷云研究
9
作者 李仕春 黄祖鑫 +4 位作者 石东东 辛文辉 宋跃辉 高飞 华灯鑫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72-879,共8页
针对过冷云分布的探测,设计了一种近红外机载偏振同轴微脉冲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长1550 nm激光激励,可有效减少云中小尺度气溶胶粒子的消光,从而提高大尺度云粒子的探测距离和效率。通过非球形粒子的退偏比来甄别云粒子相态,同... 针对过冷云分布的探测,设计了一种近红外机载偏振同轴微脉冲激光雷达系统。该系统采用波长1550 nm激光激励,可有效减少云中小尺度气溶胶粒子的消光,从而提高大尺度云粒子的探测距离和效率。通过非球形粒子的退偏比来甄别云粒子相态,同时提出了云含水量的激光雷达反演算法,并结合机载温度数据和对流层特征,反演过冷云的空间分布。基于标准大气模型和机载仪器的云粒子谱数据,仿真分析了不同激励波长偏振微脉冲激光雷达在两种对流层云中的探测性能,结果表明下层云中的探测距离约为1.1 km,而上层云中的探测距离可达1.5 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 机载偏振激光雷达 过冷云分布 近红外激光遥感 云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超短近红外脉冲激光伤眼机制探索
10
作者 曲治华 王朝清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319-323,共5页
激光伤眼机制的研究对激光医疗、激光防护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波长为1.06μm的钕玻璃激光作为近红外激光的代表,综合分析了皮秒超短脉冲激光的ED_(50)数据后指出,激光致强电伤致场机制可以解释某些热损伤机制难以说明的问题,... 激光伤眼机制的研究对激光医疗、激光防护标准的制定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波长为1.06μm的钕玻璃激光作为近红外激光的代表,综合分析了皮秒超短脉冲激光的ED_(50)数据后指出,激光致强电伤致场机制可以解释某些热损伤机制难以说明的问题,但这种机制确实存在的证据尚不充分,有待于更进一步的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秒超短脉冲 近红外激光 伤眼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色近红外激光对晶硅电池光伏特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盛喆 周忠信 +3 位作者 陈新亮 赵颖 张晓丹 李高非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79-85,共7页
选用波长为1064 nm的近红外激光作为光源,扩散结晶硅电池与硅异质结电池为接收样品,测试电池在不同入射光强下的J-V输出特性。发现在入射光强升高时,2种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均对应增加。传统扩散结晶硅电池的填充因子与转换效... 选用波长为1064 nm的近红外激光作为光源,扩散结晶硅电池与硅异质结电池为接收样品,测试电池在不同入射光强下的J-V输出特性。发现在入射光强升高时,2种电池的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密度均对应增加。传统扩散结晶硅电池的填充因子与转换效率随入射光强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硅异质结电池的填充因子与转换效率随入射光强的升高而降低。对晶硅电池近红外激光响应特性的研究,为近空间飞行器的夜间充能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太阳电池 转换效率 光伏效应 近红外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飞秒激光作用下金膜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琼琼 袁伟 +2 位作者 杜鹃 马国宏 冷雨欣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787-1794,共8页
利用超快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近红外飞秒强激光脉冲作用下,金膜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800 nm飞秒激光激发后,金膜的瞬态反射率存在一个下降过程。通过对金膜的瞬态反射率光谱进行分析和模拟,发现主要是自由电子弛豫和带间... 利用超快泵浦探测技术,研究了近红外飞秒强激光脉冲作用下,金膜中的超快电子动力学过程。研究发现,800 nm飞秒激光激发后,金膜的瞬态反射率存在一个下降过程。通过对金膜的瞬态反射率光谱进行分析和模拟,发现主要是自由电子弛豫和带间双光子跃迁这两种电子动力学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利用双温模型,模拟了800 nm飞秒激光作用下金膜的温度弛豫和瞬态反射率变化过程,理论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浦探测技术 近红外飞秒激光 金膜 超快电子动力学 瞬态反射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光调制下金刚石NV色心自旋动力学与电荷态转化研究
13
作者 翟云鹏 钱鹏 +2 位作者 胡钧 马钰 张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2-427,共6页
对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电子自旋态进行光学操控的过程中,近红外光是一种重要手段,对色心自旋态和电荷态布居能产生显著影响,定量研究近红外光对NV色心自旋动力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用实验测量室温下532 nm激... 对金刚石氮-空位(nitrogen-vacancy,NV)色心电子自旋态进行光学操控的过程中,近红外光是一种重要手段,对色心自旋态和电荷态布居能产生显著影响,定量研究近红外光对NV色心自旋动力学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用实验测量室温下532 nm激光连续激发单个NV色心产生的荧光时间曲线,并建立七能级模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各自旋能级间跃迁速率;在此基础上用1040 nm激光对色心荧光时间曲线进行调制,实验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相吻合。研究结果表明,近红外光对金刚石NV色心自旋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电荷态转化速率的提高上,使用功率为40 mW的1040 nm激光和532 nm激光一起照射,可以将电离速率和复合速率分别提升约15倍和3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刚石氮-空位(NV)色心 自旋动力学 电荷态 近红外激光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温度对植物油的近红外定性分析模型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涂斌 宋志强 +4 位作者 郑晓 曾路路 尹成 何东平 亓培实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3-137,共5页
主要研究不同的样品温度对基于激光近红外食用植物油分类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选择样品温度分别为30、40、50、60℃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4种温度下的合格食用油样品的光谱数据,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对光谱数据进行... 主要研究不同的样品温度对基于激光近红外食用植物油分类模型预测能力的影响。选择样品温度分别为30、40、50、60℃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激光近红外光谱仪采集4种温度下的合格食用油样品的光谱数据,用标准正态变量变换(SNV)对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应用支持向量机分类(SVC)方法建立独立温度分类模型和混合温度分类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算法(GA)对模型参数组合(C,g)进行寻优,确定最佳参数组合,利用建立的8个模型对4种不同温度下的预测集样品分别进行预测。试验结果表明:某个样品温度下的独立模型对于该温度下的样品的预测准确率较高,但是对于其他温度下的样品的预测准确率不够理想;混合模型对不同温度的样品预测能力相对较好,具有更好的预测稳定性和温度适应性。研究表明:样品温度对模型的预测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是建立食用植物油分类模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脂 激光近红外 样品温度 模型 遗传算法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劳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继续近红外激光低能起爆的四嗪类配合物的研发
15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81-881,共1页
劳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曾报道了近红外激光起爆阀值比PETN低了近2J·cm-2的[(TriTzPyr);Fe][ClO4]2和[(NH2HriTzPy)3Fe][ClO2]2的研发(Tri为三唑,Tz为四嗪,Pyr为吡唑,2017年第3期含能快递),为增加氧平衡,他们又在此研... 劳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曾报道了近红外激光起爆阀值比PETN低了近2J·cm-2的[(TriTzPyr);Fe][ClO4]2和[(NH2HriTzPy)3Fe][ClO2]2的研发(Tri为三唑,Tz为四嗪,Pyr为吡唑,2017年第3期含能快递),为增加氧平衡,他们又在此研究基础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国家实验室 激光起爆 研发 四嗪 配合物 低能 PET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转换效率单谐振连续波近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
16
作者 姚文明 邓力华 +5 位作者 田玉冰 常奥磊 王鹏 陈建生 檀慧明 高静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38-144,共7页
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及高转换效率的可调谐连续波近红外外腔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为了获得短波段近红外可调谐激光光源,基于准相位匹配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技术是其中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光学参量振荡器采用连续波532 nm激光器作为泵浦源... 提出了一种高功率及高转换效率的可调谐连续波近红外外腔单谐振光学参量振荡器。为了获得短波段近红外可调谐激光光源,基于准相位匹配晶体的光学参量振荡技术是其中一项有效的技术手段。光学参量振荡器采用连续波532 nm激光器作为泵浦源,掺杂氧化镁的周期性极化化学计量比钽酸锂(MgO:sPPLT)晶体作为准相位匹配晶体,通过在周期调谐的基础上再结合温度调谐的组合调谐方式,在8.3~8.6μm的4个极化周期内实现了信号光807~879nm和闲频光1352~1567nm近红外宽波段的无跳模可调谐激光输出。通过闲频光单谐振设计,当泵浦功率5.4 W时,在8.6μm周期处,获得了3.1 W的821 nm的近红外信号光输出,实现了57.4%的信号光光-光转换效率。当泵浦功率达到13.6 W时,在8.6μm周期处,获得了6.8 W的高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参量振荡器 MgO:sPPLT晶体 近红外激光 连续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红外脉冲刺激神经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汪曼青 上官冰 +4 位作者 夏楠 吴小鹰 陈海燕 周平 侯文生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9-32,共4页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 近红外光刺激因其非侵入性、高空间分辨率等优势,成为近年来正在研究的一项新的神经刺激技术。目的:探讨808nm近红外脉冲光刺激神经组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文中搭建了808nm光刺激实验平台,主要包括808nm激光器、恒流源以及基于MC9S12XE的控制电路,根据实验要求对激光器脉冲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经光纤耦合后,用频率2Hz,脉宽100至1000us脉冲光刺激大鼠初级运动皮层,记录并分析皮层神经元响应。结果:在控制电路调制下激光器脉冲近红外光输出参数稳定;随着脉冲光能量的增加,初级运动皮层神经元spike发放率增加,且在0.2894至2.8939J/cm2阈值范围内光刺激未对神经细胞造成可见性热损伤。结论:本文中实现了808nm激光器脉冲光控制,实验结果初步证实了短波近红外脉冲光刺激中枢神经系统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神经刺激 神经电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红外光谱技术的秸秆还田环境下土壤氨挥发特征分析(英文) 被引量:4
18
作者 何莹 张玉钧 +3 位作者 尤坤 高彦伟 赵南京 刘文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研究氨近红外光谱特性并建立浓度反演算法模型,重点优化相关性分析和温度修正功能.利用开放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建立氨区域监测系统,于2015年在安徽涡阳秸秆还田示范区开展监测实验,研究玉米和小麦种植情况下的土壤氨挥发特征.研究结果表... 研究氨近红外光谱特性并建立浓度反演算法模型,重点优化相关性分析和温度修正功能.利用开放式激光吸收光谱技术建立氨区域监测系统,于2015年在安徽涡阳秸秆还田示范区开展监测实验,研究玉米和小麦种植情况下的土壤氨挥发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氨浓度具有日变化趋势:白天浓度上升在正午达到最高值,逐步降低到夜间至最小值.夏、秋季典型小时浓度变化范围为0.6×10^(-3)~1.34×10^(-3)mmol/mol和1.14×10^(-3)~1.82×10^(-3)mmol/mol,秋季玉米和夏季小麦秸秆还田的最大氨日均浓度为4.6×10^(-4)mmol/mol和1.7×10^(-3)mmol/mol,还田一个多月后氨浓度明显上升,并存在一定季节性差异.近红外光谱技术为明晰土壤氨排放规律提供了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吸收光谱 氨挥发 秸秆还田 开放式监测 浓度反演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敏的基于分布反馈式半导体激光波长调制光声光谱(英文)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劲松 高晓明 +3 位作者 吴涛 谈图 方黎 张为俊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68-172,共5页
利用室温下单模运行的近红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报导了波长调制共振光声光谱结合二次谐波探测技术.实验系统应用到乙炔探测,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3毫瓦平均光功率以及3毫秒锁相积分时间条件下其探测灵敏度可达10ppm(体积比),归一化到激光功... 利用室温下单模运行的近红外半导体二极管激光,报导了波长调制共振光声光谱结合二次谐波探测技术.实验系统应用到乙炔探测,在1个标准大气压和3毫瓦平均光功率以及3毫秒锁相积分时间条件下其探测灵敏度可达10ppm(体积比),归一化到激光功率和系统带宽最小可探测吸收为4.0×10-8Wcm-1/Hz,并且实验中发现系统最佳压力响应值在2.66×104Pa附近.本实验装置可有效的消除光声光谱系统中常见的窗片和光声腔壁吸收入射光而引起的背景噪声.此外,相对于其他方法我们描述的基于半导体激光共振光声光谱具有很大的优点,为进一步发展便利、实用、便携式环境监测仪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波长调制 近红外二极管激光 乙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泵碱金属蒸气激光泵浦光源线宽压缩的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静 潘佰良 王亚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7-411,共5页
分析了各种压缩光泵碱金属蒸气激光泵浦光源线宽的方法,包括在Littrow结构中使用全息光栅、体布拉格光栅和F-P标准具。分析各种方法的实验装置,比较其取得的成果和优缺点,指出优化方向,为求寻找到一种装置简单,压缩效果显著,同时将功率... 分析了各种压缩光泵碱金属蒸气激光泵浦光源线宽的方法,包括在Littrow结构中使用全息光栅、体布拉格光栅和F-P标准具。分析各种方法的实验装置,比较其取得的成果和优缺点,指出优化方向,为求寻找到一种装置简单,压缩效果显著,同时将功率损耗降到最小的方法提供了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激光 线宽压缩 分析压缩方法 光栅 F-P标准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