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核辐射诱变小麦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成佐 潘天春 +1 位作者 江文世 许怀中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2期26-29,共4页
本试验采用N2激光和He-Ne激光辐照"汉源小麦"等4个小麦材料的干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对L1和L2两代的穗长、小穗粒数等10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材料不同,诱... 本试验采用N2激光和He-Ne激光辐照"汉源小麦"等4个小麦材料的干种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利用生物统计和数量遗传学的方法,对L1和L2两代的穗长、小穗粒数等10个穗部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辐射材料不同,诱变后代的变异差异明显;激光种类不同,后代变异差异不大;穗长、小穗粒数的遗传力较高,早代单株选择的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部性状 激光-核辐射诱变育种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发家蚕孤雌生殖试验初报 被引量:2
2
作者 徐厚镕 陈震右 +1 位作者 孙文瑚 刘小刚 《蚕业科学》 CAS CSCD 1990年第4期236-237,共2页
人工诱发孤雌生殖的研究,早在1885年俄国胚胎学家季霍米洛夫用硫酸等药物或毛刷摩擦刺激家蚕处女蛾卵,曾得到6%的变色卵,后来相继有佐藤、阿斯塔乌洛夫、朱冼、赵汝翼、张果等用盐酸、硫酸、酪酸、醋酸、酒精、氧、二氧化碳、三氯化烷... 人工诱发孤雌生殖的研究,早在1885年俄国胚胎学家季霍米洛夫用硫酸等药物或毛刷摩擦刺激家蚕处女蛾卵,曾得到6%的变色卵,后来相继有佐藤、阿斯塔乌洛夫、朱冼、赵汝翼、张果等用盐酸、硫酸、酪酸、醋酸、酒精、氧、二氧化碳、三氯化烷以及高温(45-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孤雌生殖 激光辐射诱变 着色卵成活率 品种 辐照时间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