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光子激发SO_2气体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研究
1
作者 赵占龙 李明 +2 位作者 张连水 陈思远 赵魁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63-3067,共5页
以脉冲染料激光器579nm激光为激发源,采用双光子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方法,对SO2分子第一激发带A对称电子态的激发及复杂退激发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基态SO2分子吸收两个579nm光子被激发至A1 A2态,通过能量内转换或碰撞弛豫实现在A1 A2,... 以脉冲染料激光器579nm激光为激发源,采用双光子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方法,对SO2分子第一激发带A对称电子态的激发及复杂退激发过程进行了实验研究。基态SO2分子吸收两个579nm光子被激发至A1 A2态,通过能量内转换或碰撞弛豫实现在A1 A2,B1 B1与a3 B1态多个振转能级的再布居。三个电子态基振动能级向基态X1 A1不同振动能级跃迁形成了305和425nm处荧光包络与以347nm为中心的规则序列。另外,还观测到了SO2分子的三光子激发过程X1 A1→C1 B2,此激发产生了200~278nm处的荧光包络和425nm处的谱线叠加现象。由实验数据计算出了SO2分子有关电子态的对称振动和弯曲振动模式的基振动角频率及非谐性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激光诱导色散荧光光谱 双光子激发 SO2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的半潜油水下探测装置研究
2
作者 孔德明 王智伟 +2 位作者 陈晓玉 崔耀耀 吴培良 《计量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67-975,共9页
半潜油是隐匿在海面之下并呈悬浮状态的溢油。目前,针对半潜油探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处理方式,致使其污染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更甚于海面溢油。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表征能力强等优点,还具备实时探测... 半潜油是隐匿在海面之下并呈悬浮状态的溢油。目前,针对半潜油探测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测手段和处理方式,致使其污染的突发性和危害性更甚于海面溢油。激光诱导时间分辨荧光光谱技术不仅具有高灵敏度、表征能力强等优点,还具备实时探测半潜油的能力。为获取半潜油的时间分辨荧光光谱(TRFS)数据,研发了一款半潜油水下探测装置,该装置主要由脉冲激光器、固定光栅光谱仪和增强型电荷耦合器件等部件组成。通过研究探测装置的组成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建立了荧光强度与半潜油浓度的回归方程。最后,选用柴油、白油以及原油的TRFS数据,验证了油品浓度量化模型的有效性,其决定性系数分别为0.960、0.983和0.9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潜油浓度 溢油 时间分辨荧光光谱 激光诱导 水下探测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结合PCA-BP算法的荧光粉检测与识别
3
作者 沈令斌 田丽萍 +1 位作者 田东鹏 刘玉柱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69-474,共6页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 为了提高电子废弃物的分类回收利用效率,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和主成分分析(PCA)算法与反向传播(BP)算法,建立了一种电子荧光粉检测与识别系统来验证该系统的可靠性。以3种不同型号的荧光粉(CRT-B,P43和P47)为例,采用该系统获取荧光粉样品在200 nm~890 nm范围内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数据,完成了对光谱谱线校正和元素标定。结果表明,荧光粉CRT-B富含元素Zn、Al,P43富含元素Gd,P47富含元素Y、Si,P47中还检测到微量元素Ce;利用PCA算法分析光谱数据,前3个主成分的贡献率高达99.769%,3种荧光粉在空间中可以被清晰地分开;建立的PCA-BP神经网络模型对CRT-B、P43及P47荧光粉的识别率分别为99.8%、100%和100%。该研究结果对工业生产生活中电子废弃物的快速检测和回收利用是有帮助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荧光粉检测 高精度识别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主成分分析算法 反向传播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AO-VMD-FFT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信号信噪比提升方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倪晓芳 杨桂兰 唐晓勇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77-684,共8页
针对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LIFs)的便携式场地地下水检测技术装备在原位检测地下水中典型重金属时,光传感信号含噪声严重,影响后续定量分析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雪消融优化器(SAO)寻优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快速傅里叶变... 针对基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LIFs)的便携式场地地下水检测技术装备在原位检测地下水中典型重金属时,光传感信号含噪声严重,影响后续定量分析准确度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雪消融优化器(SAO)寻优算法优化的变分模态分解(VMD)结合快速傅里叶变换(FFT)的LIFs光传感信号信噪比提升算法。利用SAO算法对VMD分解关键参数分解模态个数K和惩罚因子α进行优化,实现含噪信号的自适应最佳VMD分解,得到一系列本征模态分量。进一步结合FFT算法寻找频率突变点从而筛选出相关模态。累计相关模态得到信噪比提升后的信号。通过仿真和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与EMD、WTD和S-G等常用算法相比,建立的算法能更好地去除LIFs信号中的噪声分量,保留有用信息。对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了验证,可为后续利用LIFs传感信号原位定量分析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含量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地下水 重金属 变分模态分解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辅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合金结构钢中Mo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莫凯峰 唐云 +3 位作者 杨泽恩 王胜 郭恩新 廖嘉乐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999-3005,共7页
合金结构钢中钼(Mo)元素的含量对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检测合金结构钢中Mo元素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合金结构钢中基体元素Fe的谱线干扰和自吸收效应严重影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Mo元素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在这项工作中,使用了激光诱... 合金结构钢中钼(Mo)元素的含量对性能有重要影响,因此检测合金结构钢中Mo元素的含量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合金结构钢中基体元素Fe的谱线干扰和自吸收效应严重影响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对Mo元素定量分析的准确性。在这项工作中,使用了激光诱导荧光辅助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LIF)来解决这些问题。Mo I 379.83 nm,Mo I 386.41 nm,Mo I 390.30 nm三条谱线被选为分析线。结果表明,LIBS-LIF能够增强三条分析线的光谱强度,消除了光谱干扰,并且随着Mo含量从0.019 wt.%增加到1.4 wt.%,Mo元素谱线的光谱强度也明显增强。与传统的LIBS技术相比,Mo I 386.41 nm谱线的自吸收因子降低了99.99%,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降低了65.37%,平均相对偏差降低了85.69%,平均相对标准偏差降低了20.20%。因此,LIBS-LIF可以有效地减小光谱干扰和自吸收效应,提高定量分析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诱导荧光 合金结构钢 钼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技术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邸志刚 王娜 +1 位作者 韩玉洁 贾春荣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共6页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LIF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深入了解和解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等重要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为实现可持续发... 激光诱导荧光(Laser Induced Fluorescence, LIF)技术具有高灵敏度、高分辨率、非破坏性等优点,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课题。LIF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为深入了解和解决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和疾病诊断等重要问题提供更多可能性,为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健康作出积极贡献。主要介绍LIF技术的原理、检测系统和分类,对现阶段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在土壤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检测、食品安全检测和生物医学检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最后对LIF技术检测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为今后LIF技术在土壤污染、食品安全和生物医学检测等方面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土壤污染 食品安全 生物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5 kHz平面激光诱导荧光的射流火焰局部熄火时空特性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龙 彭江波 +4 位作者 于欣 杨超博 曹振 袁勋 刘文备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07-1319,共13页
基于高频光学测量手段研究射流火焰局部熄火的分布特性,对于分析燃烧场不稳定性机理有重要意义。建立5 kHz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系统,对高速射流火焰开展实验研究,并获得火焰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将双边滤波、竖直滑窗局部自适应阈值... 基于高频光学测量手段研究射流火焰局部熄火的分布特性,对于分析燃烧场不稳定性机理有重要意义。建立5 kHz的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测量系统,对高速射流火焰开展实验研究,并获得火焰结构的动态发展过程;将双边滤波、竖直滑窗局部自适应阈值等图像处理方法引入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图像的预处理,在局部断裂结构数量特征的基础上,提取局部断裂结构长度和空间位置等特征;基于上述特征深入解析局部熄火的时空分布特性,进一步完善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诊断与分析方法。研究表明:双边滤波算法处理后,图像峰值信噪比为34.3 dB,结构相似度为0.93,噪声水平显著降低,获得了较好的去噪效果;使用竖直滑窗局部自适应方法进行图像分割的F1分数达到93.30%;断裂结构累计数量随时间线性增加,当射流马赫数由0.5增至1.6时,单侧图像断裂结构的每秒累计数量从790.7增至9 217.2,并且局部熄火频率与射流马赫数呈指数关系;断裂结构主要分布区域为火焰臂及上侧中央燃料区。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的应用能力,证明了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用于局部熄火时空分布特性研究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光谱诊断 高速射流火焰 OH基 局部熄火 图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偏最小二乘法的甲苯荧光光谱温度测量 被引量:1
8
作者 韩明宏 于欣 +4 位作者 彭江波 杨超博 曹振 亓金浩 袁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47-952,共6页
温度作为流场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流场温度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甲苯作为激光诱导荧光中常用的示踪剂,由于其荧光强度对温度敏感,常用于流场温度测量。甲苯可以用于温度测量的主要原因是其荧光光谱随温度升高产生红移,而目前缺乏直接阐... 温度作为流场的重要参数之一,实现流场温度的测量具有重要意义。甲苯作为激光诱导荧光中常用的示踪剂,由于其荧光强度对温度敏感,常用于流场温度测量。甲苯可以用于温度测量的主要原因是其荧光光谱随温度升高产生红移,而目前缺乏直接阐明甲苯光谱与温度相关性的分析,通过对不同温度甲苯荧光光谱,使用偏最小二乘法分析建立温度和光谱之间的关联。光谱测量波长范围有效覆盖了甲苯整个荧光区间。使用266 nm激光作为甲苯的激发波长,测量35个不同温度下甲苯的荧光光谱,光谱测量累积100次以消除随机噪声。将35个温度点对应260~330 nm波长范围的光谱以6∶1比例分配到数据集和验证集中。使用数据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时,模型的因子数设定为9,得到模型的决定系数为0.9922,数据的验证均方根误差为4.59 K,将验证集的数据应用于此模型中,得到预测结果的相对误差均小于1%,验证集的均方根误差为1.67 K。与实际的温度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实验结果证明了利用偏最小二乘法通过甲苯荧光光谱进行温度测量的可行性。该模型的建立为流场温度测量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使用模型得到的温度结果,可在不便原位标定的流场中作为温度测量的标定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温度测量 偏最小二乘 甲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体中溶解有机物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李宏斌 刘文清 +2 位作者 张玉钧 赵南京 王志刚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2065-2068,共4页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LIF)的方法分析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含量,利用拉曼散射信号对荧光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激发光强度和水体对荧光的二次吸收和接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依据,由此依据得出了非线性浓度校准的数学模... 讨论了用激光诱导荧光(LIF)的方法分析水体中溶解有机物(DOM)的含量,利用拉曼散射信号对荧光光谱进行归一化处理,消除激发光强度和水体对荧光的二次吸收和接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并给出了理论依据,由此依据得出了非线性浓度校准的数学模型。利用这个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拟合的相关系数高于0.99。该浓度校准的数学模型,考虑到了水体对荧光信号的二次吸收以及溶液浓度的变化对二次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它可作为不同水体的通用浓度校准的数学模型对水体中的DOM进行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溶解有机物 荧光光谱 水质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鲜牛奶变质过程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11
10
作者 刘杰 于常青 +1 位作者 李家泽 阎吉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69-771,共3页
本文用激光诱导荧光 (LIF)方法对鲜牛奶和酸牛奶变质过程进行了荧光光谱研究 ,介绍了所用测试系统的组成及测试方法 ,给出了变质过程的荧光光谱 ,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分析 ,研究表明 。
关键词 食品卫生 鲜牛奶 荧光光谱 食品检验 酸牛奶 变质过程 激光诱导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有光敏剂的人体皮肤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于常青 刘杰 +3 位作者 窦晓鸣 赵海鹰 方为军 袁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50-1153,共4页
利用血红蛋白在578nm处有吸收峰以及在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过程中病变区血液含量减少的特性,根据测得的含有光敏剂的皮肤层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计算了皮肤层光敏剂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光谱处理计算了624nm处光敏剂血卟啉(... 利用血红蛋白在578nm处有吸收峰以及在光动力疗法治疗鲜红斑痣过程中病变区血液含量减少的特性,根据测得的含有光敏剂的皮肤层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计算了皮肤层光敏剂的荧光强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通过光谱处理计算了624nm处光敏剂血卟啉(HpD)的荧光峰值强度。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皮肤层中的血液含量的减少导致新的荧光光谱峰(578nm处)的产生,新荧光峰的产生造成624nm处荧光强度的增大,因此必须排除这种影响才能得到皮肤层由光敏剂产生的荧光强度。由光谱处理结果得到治疗过程中病变区光敏剂荧光强度的变化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敏剂 人体 皮肤 血液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荧光光谱分析 荧光强度 鲜红斑痣 光动力疗法 光敏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环数芳香烃激光诱导荧光光谱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张鹏 刘海峰 +2 位作者 岳宗宇 陈贝凌 尧命发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592-1596,共5页
为了更好地区分测量小分子芳香烃,利用一台Nd∶YAG激光器提供能量为0.085J·cm-2、波长为266nm的入射光。针对苯、甲苯、萘、菲、蒽、芘和屈不同环数的芳香烃,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了单一芳香烃及不同芳香烃混合物的荧光光谱。结... 为了更好地区分测量小分子芳香烃,利用一台Nd∶YAG激光器提供能量为0.085J·cm-2、波长为266nm的入射光。针对苯、甲苯、萘、菲、蒽、芘和屈不同环数的芳香烃,使用激光诱导荧光法研究了单一芳香烃及不同芳香烃混合物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芳香烃的苯环数是荧光发射光谱的主要决定因素;相同苯环数不同结构的芳香烃对荧光光谱范围基本没有影响;由于266nm波长的吸收效率差异,导致相同环数的芳香烃的荧光光强存在差异;而且吸收效率相近且浓度相同时,环数越大,荧光光强越强。随着芳香烃环数的增加,荧光光谱波段和峰值都出现从紫外波段向可见光波段红移的现象,同时吸收效率相近时,荧光光谱范围变宽;一环至四环芳香烃的较好的荧光光谱区分范围分别为275-320,320-375,375-425和425-556nm。针对不同芳香烃混合物研究表明,由于辐射能量传递机制导致混合物中有3环或4环芳香烃存在时,紫外波段的光被损失,所以1环或2环芳香烃混入混合物后,混合物中的1环或2环荧光光谱不能被检测到,但荧光光谱强度增大;当混合物中只包含3环和4环芳香烃时,荧光发射光谱具有两种芳香烃的特点;当混合物中存在3环和4环芳香烃时,荧光发射光谱和各自的浓度相关,从而可以一定程度区分不同环数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荧光 光谱 多环芳香烃 苯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道检测-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哈元清 钟先琼 +3 位作者 杨经国 黎源倩 栾崇林 周颖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724-728,共5页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 采用Nd∶YAG激光器为激发光源 ,与CCD光学多道分析系统联用建立了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装置 ,并对该装置的设计进行了优化 ,荧光光谱测量范围 350~ 10 0 0nm ,波长精度 0 .3nm ,探测器光谱响应灵敏度 0 .1LX。采集和检测了若丹明 6G乙醇溶液的高信噪比荧光谱 ,最低检出限达到 10 - 8mol/L。线性范围为 10 - 6~ 10 - 8mol/L。将所建立的装置用于若丹明B荧光淬灭法测定水中硒的含量 ,获得了满意的结果。方法的线性范围为 1~ 10 μg/L ,检出限为 0 .5μg/L ,加标回收率为 81.3%~ 112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分析 YAG激光 多道检测 激光诱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CM的煤矿突水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孟然 胡锋 +1 位作者 闫鹏程 刘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572-1576,共5页
快速识别煤矿突水水源类型对于矿井水害防治意义非凡。鉴于传统水化学方法水源识别耗时较长等诸多不足,提出了将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和多维标度分析(MDS)用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识别煤矿突水水源这一新思路。由于FCM算法在光谱分析和... 快速识别煤矿突水水源类型对于矿井水害防治意义非凡。鉴于传统水化学方法水源识别耗时较长等诸多不足,提出了将模糊C均值聚类(FCM)算法和多维标度分析(MDS)用于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识别煤矿突水水源这一新思路。由于FCM算法在光谱分析和模式识别等方面都有着成功的应用,况且激光光谱具有时间响应快、灵敏度高、干扰小等优点,通过实时采集水样的荧光光谱数据,利用FCM和MDS对光谱数据分析后就可以辨别水样类型。以华东地区某矿的老空水和奥灰水以及按比例混合得到水样共7种(每种水样各20个样本)为实验材料,利用405nm激光打入被测水体,一共采集了140组荧光光谱数据,随后选择合适的波长区间进行分析。取每种水样各15组共105组光谱数据用作训练集,其余35组光谱数据用作测试集。使用MDS建立七种不同水样的模型,再利用FCM算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到七种水样的簇中心,最后使用得到的簇中心对测试集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水样的光谱图有着较大差异,选取合适的波长区间下的光谱数据,在MDS下选择维度为2,利用FCM算法对水样进行分类,全部140组样本的准确率是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C均值聚类 多维标度分析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煤矿突水 水源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_2气体激光诱导色散荧光时间断层扫描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连水 陈思远 +2 位作者 李明 党伟 赵魁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27-332,共6页
以纳秒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266nm)为激发源,利用门选通增强光学多通道光谱分析仪(OMA),研究了SO_2分子第一激发带粒子的荧光辐射与碰撞弛豫相结合的复杂退激发过程。通过对SO_2分子第一激发带的激发及碰撞弛豫过程的时间断层扫描分析... 以纳秒Nd:YAG激光器的四倍频(266nm)为激发源,利用门选通增强光学多通道光谱分析仪(OMA),研究了SO_2分子第一激发带粒子的荧光辐射与碰撞弛豫相结合的复杂退激发过程。通过对SO_2分子第一激发带的激发及碰撞弛豫过程的时间断层扫描分析,可以将激光诱导色散荧光谱中以305.6nm、337.2nm为中心的荧光包络和以424.7nm为中心的规则序列分别归属于B^1B_1、A^1A_2低振动能级和a^3B_1基振动能级到基电子态X^1A_1不同振动能级的荧光跃迁,由此可以确定大气污染气体SO_2的诱导荧光的灵敏检测波长为425nm;由规则序列的实验数据可以计算出SO_2分子基电子态X^1A_1的对称振动和弯曲振动模式的基振动角频率分别为ω_1=1151.8±0.6cm^(-1)和ω_2=517.8±0.6cm^(-1),两振动模式的非谐性常数分别为χ_(11)=8±0.6cm^(-1)和χ_(22)=9.2±0.6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2 激光诱导色散荧光 时间断层扫描 碰撞弛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Ⅰ)-EDTA-Tiron-CTMAB体系和光学多道分析仪用于痕量铽的测定 被引量:8
16
作者 胡继明 邓延倬 曾云鹗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7年第12期1076-1080,共5页
采用Nd:YAG泵浦的染料激光器和硅增强靶型光学多道分析仪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铽-EDTA-Tiron体系的增敏、增稳作用和激光能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拟定了以EDTA-Tiron-CTMAB测系测定痕量铽的激光诱... 采用Nd:YAG泵浦的染料激光器和硅增强靶型光学多道分析仪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测量装置,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铽-EDTA-Tiron体系的增敏、增稳作用和激光能量与荧光强度的关系,拟定了以EDTA-Tiron-CTMAB测系测定痕量铽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此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稳定和快运等特点。不经分离,用于氧化钇中痕量铽的测定,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多道分析仪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铽的测定 TIRON 染料激光 Nd:YAG CTMAB 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酸雨对大豆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和反射光谱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彬彬 石晓日 李德成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13-119,共7页
在田间栽种大豆 ,在生长期内 ,配置不同 pH值的模拟酸雨定期定量地分区喷洒 ,定期测量其生长状况并采样测试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和反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酸雨对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并在其光谱特征上也有显著的差异 ,与酸雨的酸度... 在田间栽种大豆 ,在生长期内 ,配置不同 pH值的模拟酸雨定期定量地分区喷洒 ,定期测量其生长状况并采样测试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和反射光谱。研究结果表明 ,酸雨对大豆的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并在其光谱特征上也有显著的差异 ,与酸雨的酸度和喷洒的强度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反射光谱 遥感 酸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技术无损检测脐橙表面敌敌畏残留 被引量:10
18
作者 薛龙 庄宏 +3 位作者 黎静 刘木华 王晓 罗春生 《中国农机化》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9-193,共5页
常规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不仅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而且费时费力。本文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图像技术为手段,对脐橙表面的敌敌畏农药残留进行光谱无损检测;实验方法是在脐橙表面,喷施用自来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农药溶液,在实验... 常规化学方法检测农药残留不仅对样品具有破坏性,而且费时费力。本文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图像技术为手段,对脐橙表面的敌敌畏农药残留进行光谱无损检测;实验方法是在脐橙表面,喷施用自来水配制的不同浓度的敌敌畏农药溶液,在实验室条件下风干后,采集激光诱导荧光高光谱图像,再用气相色谱法检测脐橙表面的农药残留量,应用偏最小二乘(Partial least squares,PLS)方法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并找出最佳光谱区间,然后应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machine,SVM)方法在最佳光谱区间的基础上建立农药残留的预测模型;所建模型结果其预测集样品的农药残留量实测值(0.4862~10.3791mg/kg)和预测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101;实验结果说明,以激光诱导荧光结合高光谱技术为手段的无损检测技术,在检测脐橙农药残留方面是有可行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损检测 敌敌畏残留 激光诱导荧光 光谱图像 脐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分析法研究(Ⅸ)Dy-AA-TOPO-SLS的发光机理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继明 陈观铨 曾云鹗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66-72,共7页
本文采用自己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测定装置,研究了镝-乙酰丙酮-三正辛基膦化氧(Dy-AA-TOPO)体系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时的吸收光谱特性和激光诱导发光光谱特性,首次在室温测得AA的磷光发射.并从配体、中心离子的化学... 本文采用自己组装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测定装置,研究了镝-乙酰丙酮-三正辛基膦化氧(Dy-AA-TOPO)体系在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存在时的吸收光谱特性和激光诱导发光光谱特性,首次在室温测得AA的磷光发射.并从配体、中心离子的化学性质和所形成配合物的对称性及它们的光谱能级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配合物体系的发光机理和荧光发射过程中的能量传递方式.共存离子对配合物体系荧光发射强度的影响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某些稀土和非稀土离子可产生荧光增强作用,即“协同发光”效应.拟定出测定痕量镝的激光诱导荧光分析方法,对于单个激光脉冲产生的荧光,镝的工作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200ppb.用于高纯氧化钇中痕量镝的测定,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 荧光光谱 发光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识别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谷怀民 邢达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49-652,共4页
采用氩离子激光为激发光源 ,分别研究了离体正常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液等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正常动脉壁样品组的荧光光谱强度最大值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组 ;斑块的荧光光谱在 5 16nm处存在一个小波谷 ,... 采用氩离子激光为激发光源 ,分别研究了离体正常动脉壁、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液等的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结果表明 ,正常动脉壁样品组的荧光光谱强度最大值明显高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样品组 ;斑块的荧光光谱在 5 16nm处存在一个小波谷 ,而正常动脉组织的荧光光谱则无此波谷 ;斑块组织在 5 98nm处与 5 78nm处的荧光强度比值R(I598nm/I578nm)远低于正常动脉壁的比值 ;血红蛋白含量是引起粥样斑块与正常动脉壁的R(I598nm/I578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血管成形术 心血管疾病 介入性治疗法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动脉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