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角度光谱-偏振光谱的叶绿素荧光空间变化分布与模型建立 被引量:3
1
作者 郝天一 韩阳 +4 位作者 刘自平 李姿莹 赵云升 牛浩芳 姚海燕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692-3698,共7页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叶绿素荧光是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植物遥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前人对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研究多采用垂直方向,较少考虑多角度及荧光偏振变化的影响。对此分别以吊兰、绿萝、金边虎皮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角度及偏... 根据目前的研究现状,叶绿素荧光是植物生理学研究和植物遥感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前人对激光诱导荧光(LIF)光谱研究多采用垂直方向,较少考虑多角度及荧光偏振变化的影响。对此分别以吊兰、绿萝、金边虎皮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角度及偏振观测方式对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进行多因素分析并建立模型。同时以极坐标的方式绘制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强度与相应偏振度的2π空间分布。结果表明,三种植物荧光光谱形状各不相同,且观测天顶角与相对方位角的改变影响荧光强度和荧光参数大小。在不同相对方位角上建立观测天顶角与荧光参数F(685)/F(740)的数学回归模型。根据比较R^2与RMSE,相对方位角为225°是同时研究这三种植被F(685)/F(740)值与观测天顶角关系的最佳方位角,其回归系数显著,可以准确反应三种植被F(685)/F(740)与观测天顶角有显著的相关关系。此外,我们还对3种植物的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进行偏振观测,并计算其在2π空间中对应的荧光偏振度。研究表明,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光谱具有显著的偏振性,观测天顶角、相对方位角、波段等信息都对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偏振光谱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不同植被,建立不同波段荧光偏振度关系的数学回归模型,其回归系数显著,可以准确反应不同波段荧光偏振度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叶绿素荧光 多角度信息 荧光参数 偏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