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共轴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等离子体辐射信号的增强机制 被引量:3
1
作者 赵芸怡 宋震 +5 位作者 王俊霄 张雷 马维光 董磊 尹王保 贾锁堂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2029-2039,共11页
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DP-LIBS)在痕量元素的高灵敏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其信号增强机制已存在有诸多解释,但有必要进一步从等离子体辐射荧光特性、等离子体温度和数密度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构建了基于激光热烧蚀和... 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DP-LIBS)在痕量元素的高灵敏探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关其信号增强机制已存在有诸多解释,但有必要进一步从等离子体辐射荧光特性、等离子体温度和数密度的空间分布等方面开展深入探讨。构建了基于激光热烧蚀和二维轴对称流体动力学的理论模型,并用它模拟了单脉冲LIBS和共轴双脉冲DP-LIBS激发条件下激光烧蚀铝镁合金产生等离子体及其辐照度的时空演化过程,对比了不同脉冲间隔下谱线强度的增强效果,分析了等离子体温度、各类粒子数密度的空间分布结构以及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并由此阐释了DP-LIBS的光谱信号增强机制。结果表明,共轴DP-LIBS诱导等离子体辐射信号的增强主要源于第二束激光增加了粒子数密度和等离子体温度,而等离子体的屏蔽效应主要出现在靶材表面的羽流层。这一研究为DP-LIBS实验研究和信号增强溯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也能够帮助科研人员快速准确地优化DP-LIBS实验装置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 辐射流体动力学模型 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烧蚀 信号增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李晨毓 曲亮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0-47,共18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聚焦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以确定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含量,用于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技术无需样品制备,几乎无损、快速安...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是一种基于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元素分析技术,通过超短脉冲激光聚焦样品表面形成等离子体,进而对等离子体发射光谱进行分析以确定样品的物质成分及含量,用于元素定性和定量分析。该技术无需样品制备,几乎无损、快速安全地实现全元素分析,特别适用于轻质元素的检测。总结归纳了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不同类型文化遗产领域的分析能力,简要描述了该技术的基本原理与设备组成,给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不同文物类型中具有启发性的案例,证明该技术已成为文化遗产领域元素表征方面的有利工具,有助于解决国内元素分析方面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元素分析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文化遗产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与等离子体温度研究
3
作者 张兴龙 张启航 刘玉柱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594,共8页
金属锌的探测工作对于诸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锌进行了检测分析,标记出锌在200~895 nm波段内的31条特征谱线。并且在不同激光能量下进行了多次探测,发现激光能量对于锌谱线的相对强度影响显著。同时计... 金属锌的探测工作对于诸多领域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对锌进行了检测分析,标记出锌在200~895 nm波段内的31条特征谱线。并且在不同激光能量下进行了多次探测,发现激光能量对于锌谱线的相对强度影响显著。同时计算了不同激光能量下的等离子体温度,发现等离子体温度随着激光能量的增加而逐渐升高。此外,研究了离子线与原子线强度比和等离子体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锌的离子线与原子线强度比和等离子体温度之间呈正相关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等离子体温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激光诱导铝等离子体的发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赵书瑞 陈金忠 +1 位作者 魏艳红 郭庆林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60-562,共3页
用钕玻璃激光器 (~ 2 5J)烧蚀铝靶获得等离子体 ,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 ,分析了环境气压、等离子体的观测高度、工作电压、激光功率密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并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环境气压为 88kPa时谱线强度最大 ;相同气压... 用钕玻璃激光器 (~ 2 5J)烧蚀铝靶获得等离子体 ,以氩气作为保护气体 ,分析了环境气压、等离子体的观测高度、工作电压、激光功率密度对谱线强度的影响 ,并进行了简短的讨论。实验结果表明 ,环境气压为 88kPa时谱线强度最大 ;相同气压下随着观测高度的增大 ,谱线强度明显减弱 ,在气压为 88kPa观测位置距样品表面 1 5~ 2mm时谱线强度较强 ;并且随着激光工作电压、功率密度的增大 ,谱线强度逐渐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 发射光谱 谱线强度 激光功率密度 环境气压 工作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脉冲高能量强激光诱导产生A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姚红兵 孟春梅 +2 位作者 张永康 佟艳群 管海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111-2115,共5页
用Nd:YAG脉冲激光器产生的1.064μm激光,在空气环境下作用于金属Al诱导产生等离子体,获得了不同能量以及多次脉冲烧蚀下的A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谱线强度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谱线的信号强度明显增... 用Nd:YAG脉冲激光器产生的1.064μm激光,在空气环境下作用于金属Al诱导产生等离子体,获得了不同能量以及多次脉冲烧蚀下的Al等离子体发射光谱,分析了谱线强度与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随激光能量的增加,谱线的信号强度明显增强;对等离子体光谱进行Lorentz线型拟合,获取了谱线的半高宽,以此来计算电子密度,得到了电子密度及信号强度随多脉冲强激光诱导次数的增加而逐渐下降的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光谱 激光诱导等离子 电子密度 激光能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Ni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空间演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杜传梅 张明旭 徐颖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55-660,共6页
在350~6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激光烧蚀Ni等离子体中Ni原子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测定了385.83 nm发射光谱线的相对强度和STARK展宽及其随径向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沿激光束方向上,当距离靶表面0~2.5 mm范围内变化时,谱线的STARK展宽... 在350~600 nm波长范围内测定了激光烧蚀Ni等离子体中Ni原子的空间分辨发射光谱.测定了385.83 nm发射光谱线的相对强度和STARK展宽及其随径向的变化特性.结果表明,在沿激光束方向上,当距离靶表面0~2.5 mm范围内变化时,谱线的STARK展宽和谱线的强度都随距靶面距离的增大先增大,但增大到最大值后随距离的进一步增大而减小.谱线强度和STARK加宽的最大值都出现在离靶面约1.5 mm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Ni等离子 发射光谱 空间分辨谱 斯塔克展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Y—Ba—Cu—O超导靶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
7
作者 王翠花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1996年第4期68-70,共3页
利用OSMA光谱测量方法对Nd:YAG激光烧蚀沉积Y—Ba—Cu—O超导薄膜过程中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研究表明,靶表面喷出的粒子中存在着Y、Ba、Cu原子和离子以及氧化物光谱,其中Cu离子的光谱很少。
关键词 激光诱导 YBCO 超导体 等离子 发射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空气等离子体参数的光谱分析法 被引量:5
8
作者 汪桂霞 苏俊宏 +1 位作者 徐均琪 王青松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82-1086,共5页
空气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密度对激光诱导空气击穿等离子体产生闪光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纳秒Nd∶YAG脉冲激光(1064 nm)聚焦于大气中,诱导其产生等离子体闪光,并通过Avantes-ULS3648型9通道的光谱仪采集闪光光谱,通过光谱分... 空气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和密度对激光诱导空气击穿等离子体产生闪光过程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纳秒Nd∶YAG脉冲激光(1064 nm)聚焦于大气中,诱导其产生等离子体闪光,并通过Avantes-ULS3648型9通道的光谱仪采集闪光光谱,通过光谱分析,研究了不同延迟时间下激光诱导击穿空气等离子体产生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电子密度的变化情况。根据同一元素不同峰值位发出的光谱,由相对强度比较法可以得出等离子体电子温度,由斯塔克展宽法可得到等离子体电子密度的变化,通过分析发现,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和密度均随延迟时间的增大而下降。这些结果对研究强激光作用下空气击穿的气体动力理论机制有一定的科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空气等离子 等离子体闪光 电子温度 电子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脉宽激光诱导击穿土壤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徐送宁 姜冉 +2 位作者 宁日波 李倩 李传祥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04-3208,共5页
采用长脉宽激光(500μs)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长脉宽激光在低能量密度条件下诱导击穿土壤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实验发现,在长脉宽激光的激发下等离子体光谱特性与纳秒及超短脉宽激光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402~409nm波段和420~436nm波段,... 采用长脉宽激光(500μs)作为激发光源,研究了长脉宽激光在低能量密度条件下诱导击穿土壤等离子体的光谱特性。实验发现,在长脉宽激光的激发下等离子体光谱特性与纳秒及超短脉宽激光相比存在较大的差异,在402~409nm波段和420~436nm波段,土壤等离子体光谱均没有出现强烈的连续背景辐射阶段,所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寿命可持续220~270μs。特征谱线PbⅠ405.78nm和CrⅠ425.43nm分别在210和190μs时出现,且谱线强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分别在延时320和350μs时达到最大值。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长脉宽激光作为激发光源,增加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时间,有助于激发形成发光时间较长的"准稳态等离子体";应用内标法建立了Pb和Cr元素校准曲线,8次重复实验得到分析线与内标线净信号强度比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1~6.35%,长脉宽激光激发产生的等离子体发光稳定;计算得到土壤中Pb和Cr元素的检测限分别为34.7和40.0mg·kg-1,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一级含量要求;长脉宽激光激发产生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为6 612K,电子密度为3.7×1017 cm-3,达到了局部热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脉宽激光诱导击穿等离子 发光寿命 相对标准偏差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烟叶Cu谱线等离子体参数及定量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路朝辉 陈睿鹏 +6 位作者 马刘正 孙海峰 王顺 常课课 郭清乾 冯小虎 胡建东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3214-3219,共6页
农业领域中对植株元素的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控十分重要。采用Nd∶YAG激光器和中阶梯ICCD光栅光谱仪获取金属元素Cu等离子体谱线。为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金属元素Cu定量分析的标定曲线和等... 农业领域中对植株元素的快速检测和实时监控十分重要。采用Nd∶YAG激光器和中阶梯ICCD光栅光谱仪获取金属元素Cu等离子体谱线。为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 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金属元素Cu定量分析的标定曲线和等离子体参数,制备Cu含量范围为8.59~156.35μg·g^(-1)烟叶样品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烟叶中金属元素Cu特征谱线324.75nm处干扰小、谱线明显。烟叶样品受激发产生等离子体温度为39 458.94K,Cu等离子体电子密度为0.74×1016,谱线强度和样品浓度建立的标定曲线相关系数r为0.98,平均相对标准偏差RSD(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为2.59%,Cu含量理论最低检测限为7.72μg·g^(-1),谱线信噪比(SNR)为7.86。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方法可以应用于卷烟生产线在线检测金属元素Cu含量和监测烟叶中金属元素Cu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 烟叶 等离子 最低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下激光烧蚀碳化钨铜多组分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的时空演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舒 吴鼎 +6 位作者 武华策 刘佳敏 吕燕 海然 李聪 冯春雷 丁洪斌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394-1400,共7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目前已用于国内大科学装置EAST托卡马克壁诊断。在真空环境下,如何提升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真空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具有高度时空非均匀性,对等离子体时空演化行为的研究,理解各个...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目前已用于国内大科学装置EAST托卡马克壁诊断。在真空环境下,如何提升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是其进一步发展的瓶颈问题之一。在真空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具有高度时空非均匀性,对等离子体时空演化行为的研究,理解各个物种的演化规律,是进一步改进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的重要内容。针对托卡马克第一壁和偏滤器的材料相关的不同元素,该工作在真空环境下利用波长为1 064 nm、脉宽5 ns、功率密度6.3 GW·cm-2的脉冲激光对三元合金-碳化钨铜((WC)70Cu30)进行烧蚀产生多组分等离子体,使用线性阵列光纤实现了对发射光谱的时空分辨测量。以三种元素CⅠ833.51 nm, CⅡ657.81 nm, CuⅠ515.32 nm, CuⅡ512.45 nm, WⅠ429.46 nm, WⅡ434.81 nm六条谱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激光烧蚀等离子体不同辐射机制的时间尺度以及多组分等离子体在扩张过程中发生的元素“空间分离”现象和“离子加速”现象。根据连续背景和六条谱线的时间演化规律,观察到连续辐射主要发生在等离子体膨胀早期80 ns内,离子谱线在30~300 ns,原子谱线在100~1 000 ns。空间分辨实验研究发现,C、 Cu、 W元素对应原子及离子的空间分布均有所不同,即真空中激光烧蚀多组分等离子体在扩张过程中发生了元素“空间分离”现象。将六条谱线的峰值位置和时间进行线性拟合,获得了对应物种的扩张速度,其速度范围在4.2~34.9 km·s^(-1)。结果表明,相对原子质量越小,对应粒子的速度越快(CⅠ>CuⅠ>WⅠ, CⅡ>CuⅡ>WⅡ);对应元素的离子速度大于其原子速度(CⅡ>CⅠ,CuⅡ>CuⅠ,WⅡ>WⅠ)。利用元素“质量分离效应”和“瞬态鞘层加速”的物理机制,对激光等离子体元素“空间分离”以及“离子加速”现象进行了讨论和解释。该研究结果为LIBS理论模型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数据参考,也为提高真空LIBS定量分析准确性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碳化钨铜 多组分等离子 时空演化 质量分离效应 离子加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样品硬度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的影响研究
12
作者 杨楠 程天乐 +2 位作者 史广源 皮雨欣 崔敏超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2-532,共11页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压气机盘和叶片制造等航空制造领域。然而,钛合金材料的硬度较低,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摩擦损耗等问题,从而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原位、实时的硬度监测对钛合金部... 钛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耐腐蚀等优良特性,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压气机盘和叶片制造等航空制造领域。然而,钛合金材料的硬度较低,在服役过程中极易出现摩擦损耗等问题,从而降低部件的使用寿命。因此,原位、实时的硬度监测对钛合金部件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工作利用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对TC4钛合金样品热处理后的不同硬度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发现,随着样品硬度增大,材料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呈上升趋势,表明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温度可以作为金属硬度的重要表征参数。研究还进一步探究了材料硬度变化对等离子体温度影响的内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 硬度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等离子体温度 TC4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体约束材料对激光诱导击穿Cu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孙冉 郝晓剑 +1 位作者 杨彦伟 任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3801-3805,共5页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种物质成分分析技术,它利用脉冲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当激光烧蚀样品时产生等离子体,光谱仪收集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计算机进行元素分析。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元素全面等优点。传统LIBS存在检测灵敏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一种物质成分分析技术,它利用脉冲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当激光烧蚀样品时产生等离子体,光谱仪收集等离子体辐射的光谱,计算机进行元素分析。它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测元素全面等优点。传统LIBS存在检测灵敏度低,谱线背景噪声高等缺点,将LIBS技术与腔体约束结合起来可以增强光谱强度,同时信噪比和等离子体温度等一些参数也会有效提高。使用PLA和铝两种材料的圆柱形约束腔固定在黄铜样品表面,直径分别为5和6 mm,高度分别为1, 2, 3, 4和5 mm。利用光谱仪采集了CuⅠ510.55 nm, CuⅠ515.32 nm和CuⅠ521.82 nm三条Cu等离子体谱线,并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加腔体约束,光谱强度在每种腔体约束下都得到了增强。针对CuⅠ515.32 nm谱线,研究了它在各个约束腔下的增强因子和信噪比。随着圆柱形约束腔高度的增加,增强因子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在高度为4 mm时达到最大。同一高度、不同直径的约束腔,直径为5 mm时比6 mm时要大。而对于同一高度、同一直径的腔体来说,铝材料腔体约束下都比PLA材料的大。在当前实验条件下,高度4 mm、直径5 mm的铝材料的约束腔增强效果最明显,增强因子达到最大值28.29。信噪比与增强因子变化趋势一致,也在高度4 mm、直径5 mm的铝材料的约束腔下达到最大值44.03,是没有腔体约束时的13.89倍。此外,计算了等离子体温度, PLA材料的约束腔对等离子体温度影响较小,而在铝约束腔下等离子体温度增加明显, 5μs时在与没有约束腔时相差达到最大值467.35 K。腔体约束装置简单,与LIBS系统组合方便,并且增强光谱效果明显,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研究了LIBS系统结合不同材料的腔体约束对激光诱导击穿Cu等离子体光谱的影响,对腔体材料的选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腔体约束 腔体材料 信噪比 等离子体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压下银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信号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佳琪 柯伟 +3 位作者 袁欢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电机与控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0,共10页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带电检测真空开关真空度亦成为趋势,该技术可以达到10^(-3)Pa的检测能力。然而,现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存在检测限较高、灵敏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增强技术来提高真空开关...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实现带电检测真空开关真空度亦成为趋势,该技术可以达到10^(-3)Pa的检测能力。然而,现有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LIBS)存在检测限较高、灵敏度较低等问题,因此提出一种基于金属纳米粒子的增强技术来提高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精度。通过在样品表面涂覆银纳米粒子层,降低激光击穿阈值,提升信号谱线强度。研究了不同气压下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信号随延迟时间以及试剂浓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银纳米粒子在常气压下对信号增强可达1~2个数量级,且浓度越高,增强效果越好。在低气压下,银纳米粒子的信号增强达到1~2倍,随着气压降低,增强倍数先增大后减小,且等离子体被激发时间早于大气压下。银纳米粒子对背景噪声辐射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因此使用银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提高等离子体信号的信噪比,对真空开关真空度带电检测起到一定优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 真空度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 纳米粒子增强 带电检测 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焰发射光谱对K元素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测量的影响
15
作者 张志昊 宋蔷 +1 位作者 Zeyad T.Alwahabi 姚强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033-1036,共4页
在煤和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会发生气态释放,并在随烟气降温的过程中凝结,产生热力设备结渣、腐蚀、积灰等问题,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测量煤/生物质火焰中碱金属元素分布的有效手段。建... 在煤和生物质燃烧过程中,燃料中的碱金属元素会发生气态释放,并在随烟气降温的过程中凝结,产生热力设备结渣、腐蚀、积灰等问题,影响设备的安全运行。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技术是测量煤/生物质火焰中碱金属元素分布的有效手段。建立了一套火焰场内K元素的LIBS测量系统,分别测量了不同ICCD门宽时间条件下火焰场内K元素的火焰发射光谱(FES)信号和LIBS信号,并计算、比较了二者的信号强度随测量系统ICCD门宽时间变化的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相同ICCD门宽时间条件下,火焰场内K元素LIBS信号强度显著高于FES信号强度。随着ICCD门宽时间的增加,二者的信号强度均逐步增加,但是二者的增速变化规律并不相同:K元素LIBS信号强度的增加速度呈现出先快后慢的变化规律;K元素FES信号强度则呈现出线性增加的规律。同时,相同ICCD门宽时间条件下,K元素LIBS信号强度与FES信号强度的比值在ICCD门宽时间为0~8μs的范围内迅速升高至约4;之后,随着ICCD门宽时间的增加,该比值缓慢下降并逐步趋近于1。通过分析火焰场内K元素FES对LIBS测量影响的原理,提出了合理选取LIBS测量系统ICCD门宽时间,使得K元素LIBS信号强度与FES信号强度的比值最大化,从而降低K元素FES对LIBS测量影响,优化了提高火焰场内K元素LIBS信号测量准确度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场 碱金属 火焰发射光谱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的燃烧学实验教学探索
16
作者 李智聪 娄春 +3 位作者 李言钦 曹海亮 周俊杰 汤松臻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3-157,258,共6页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开展了燃烧学实验教学探索,构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层流反扩散火焰”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了具体实验操作方法与步骤,并针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参数和层流反扩散火焰的原子比分布开展了实验测量和分析。通过... 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开展了燃烧学实验教学探索,构建“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层流反扩散火焰”实验教学系统,设计了具体实验操作方法与步骤,并针对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基本参数和层流反扩散火焰的原子比分布开展了实验测量和分析。通过实验教学探索,促进了学生对燃烧学理论知识的更全面理解,提升了学生在跨学科环境中融会贯通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科学 光学实验测量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激光诱导等离子 层流反扩散火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不同表面状态TP347H钢的等离子体光谱特性 被引量:4
17
作者 戴沅 李军 +2 位作者 李文胜 董璇 陆继东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0-136,共7页
选用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现场服役TP347H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样品表面状态(打磨和未磨)的等离子体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击打次数的增加,两种不同状态条件下获得的光谱数据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未磨样品,在击打的过... 选用火力发电厂锅炉受热面现场服役TP347H作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样品表面状态(打磨和未磨)的等离子体光谱特性.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击打次数的增加,两种不同状态条件下获得的光谱数据的变化趋势存在较大差异;对于未磨样品,在击打的过程中可连续探测到很强的Ca的特征谱线;而对于打磨样品,只在刚开始的几个激光脉冲中存在Ca的特征谱线.对TP347H本身含有的元素Fe、Mn来说,未磨状态时,随着激光击打次数的增加,绝对光谱强度先迅速增加,然后又慢慢减小;打磨后的样品,随着激光击打次数的增加,绝对光谱强度先迅速增加,之后在一定范围内趋于稳定.未磨样品表面存在积灰黏结以及氧化层,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探测的光谱强度、等离子体温度及电子密度,而打磨之后有助于获取更加稳定的光谱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表面特性 等离子 TP347H钢 受热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绝缘子污秽快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黎强 钱朝军 +2 位作者 孙明刚 张龙 施浩波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101,共6页
为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绝缘子污秽快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提升绝缘子污秽检测精度与速度,本文搭建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检测平台对人工污秽与自然污秽样本进行测试,其中人工污秽样本由NaCl、CaSO_(4)、CaCO_(3)与高岭土混... 为研究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在绝缘子污秽快速定量检测中的应用,提升绝缘子污秽检测精度与速度,本文搭建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检测平台对人工污秽与自然污秽样本进行测试,其中人工污秽样本由NaCl、CaSO_(4)、CaCO_(3)与高岭土混合形成,自然污秽样本则取自南方某地区电网中运行2年与4年的硅橡胶绝缘子,借助自由定标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方法对绝缘子污秽进行快速定量检测。结果表明:两个人工污秽样本中存在不同比例的9种元素成分,而两个自然污秽样本则分别存在9种和11种不同的元素;经过自吸收校正后,绝缘子污秽元素在玻尔兹曼图中表现为分布点排列整齐、回归线斜率一致、拟合程度高以及各元素的谱线强度明显增强,有效降低了自吸收效应对绝缘子污秽快速定量检测的影响,使检测精度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采集 等离子 污秽成分 自吸收校正 定量检测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发射光谱法锡等离子体特征参数的求解研究
19
作者 赵小侠 贺俊芳 +4 位作者 杨森林 张云哲 卢一鑫 李院院 张相武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1-84,共4页
利用调Q Nd:YAG 1064 nm激光器诱导产生锡等离子体,基于9条锡发射谱线,构建二维玻尔兹曼图,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温度5063 K,利用洛伦兹函数拟合锡发射谱线Sn(I)228.66 nm,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密度3.8×10^(17)cm^(-3),结果证实激光诱... 利用调Q Nd:YAG 1064 nm激光器诱导产生锡等离子体,基于9条锡发射谱线,构建二维玻尔兹曼图,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温度5063 K,利用洛伦兹函数拟合锡发射谱线Sn(I)228.66 nm,得到锡等离子体电子密度3.8×10^(17)cm^(-3),结果证实激光诱导的锡等离子体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 激光诱导击穿光谱 电子温度 电子数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钾元素单脉冲和双脉冲激光诱导击穿光谱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巧 胡振华 +2 位作者 丁蕾 王颖萍 郑海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45-953,共9页
基于自行研制的新型液体射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研究了实验条件(如积分延时、脉冲间隔、激光能量等)对K元素单脉冲LIBS和双脉冲LIBS等离子体发射的影响.实验得知相对单脉冲激光激发,双脉冲激光激发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 基于自行研制的新型液体射流的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IBS)实验装置,研究了实验条件(如积分延时、脉冲间隔、激光能量等)对K元素单脉冲LIBS和双脉冲LIBS等离子体发射的影响.实验得知相对单脉冲激光激发,双脉冲激光激发可以显著提高等离子体发射谱线强度,增加谱线强度的衰减时间,提高LIBS数据的稳定性.通过最佳实验条件下K766.49nm谱线强度随溶液浓度的分析,得到该实验系统中,双脉冲激光激发时K元素的检测灵敏度和检测限约是单脉冲激光激发时的37倍.实验结果为双脉冲LIBS技术应用于水体金属的检测提供了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击穿等离子发射光谱 单脉冲激光 双脉冲激光 检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