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识别的汽车门锁嵌入式柔性装配系统 被引量:5
1
作者 李培玉 王亮 甘涛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0-93,共4页
汽车门锁结构复杂,装配要求较高,难于实现机械化生产。针对以上问题,在对当前门锁装配技术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识别的汽车门锁嵌入式柔性装配系统(FAS)。首次将柔性装配思想引入到汽车锁片装配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生... 汽车门锁结构复杂,装配要求较高,难于实现机械化生产。针对以上问题,在对当前门锁装配技术广泛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识别的汽车门锁嵌入式柔性装配系统(FAS)。首次将柔性装配思想引入到汽车锁片装配生产中,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需求装配种类不同的产品,能够充分体现系统的柔性。对汽车门锁结构以及装配工艺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激光识别的方法解决了装配过程中齿形识别与锁片定位问题。以嵌入式微处理器为主控制器,搭建具备丰富控制功能的闭环控制系统,来实现整个装配过程的控制任务。采用构件化思想,使系统具有较强的可扩展性与复用性,以适应不同工况的装配需求。工业现场实验证明:系统定位准确、运行稳定,能够大幅度的提高汽车门锁的装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门锁 激光识别 柔性装配 嵌入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NF的人脸局部变形量激光识别方法
2
作者 何源 李芳丽 王自卫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94-199,共6页
为减少激光测量对人脸变形量识别产生的误差,准确提取变形特征,提出基于MNF的人脸局部变形量激光识别方法。结合像素点的线性关系,获取面部轮廓分布特征,建立人脸几何特征模型;分析扫描仪工作过程,利用回光强度加权平均算法提取标靶中心... 为减少激光测量对人脸变形量识别产生的误差,准确提取变形特征,提出基于MNF的人脸局部变形量激光识别方法。结合像素点的线性关系,获取面部轮廓分布特征,建立人脸几何特征模型;分析扫描仪工作过程,利用回光强度加权平均算法提取标靶中心,根据斜距、水平角等因素建立激光扫描误差模型,提高激光扫描精度;采用最小噪声分离变换方法计算图像特征维数,实现图像总协方差矩阵变换,达到噪声与目标分离的目的;引入稀疏编码模型,设计包含多种人脸变形特征的字典,获取人脸图像的直方图金字塔特征,在字典中查找出局部变形量。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法能够准确分割出人脸局部变形特征,识别精度平均为97%,嘴角的水平角识别误差平均为1.2°,平均识别耗时为4.58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噪声变换 人脸局部变形量 激光识别 稀疏编码 特征字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威胁源方向识别技术 被引量:11
3
作者 黄成功 吴军辉 +5 位作者 姚梅 郭豪 赵琳锋 张碧会 贺克兰 张雷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26-630,共5页
针对二极管阵列激光告警系统,介绍了激光告警天线的窗口布局,分析了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激光方位识别原理,建立了激光威胁信号的方向识别模型。利用水平方向识别模型对某典型设备展开分析,深入开展了增大探测窗口视场对告警系统方位分辨精... 针对二极管阵列激光告警系统,介绍了激光告警天线的窗口布局,分析了水平及俯仰方向的激光方位识别原理,建立了激光威胁信号的方向识别模型。利用水平方向识别模型对某典型设备展开分析,深入开展了增大探测窗口视场对告警系统方位分辨精度影响的研究,为激光告警设备水平方向的识别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通过对比分析得出结论:该方法在保持系统角分辨精度的情况下降低了告警系统的虚警率。与采用多元相关探测技术相比,激光告警系统探测单元减少了一倍,且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告警 激光方向识别模型 增大窗口视场 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成功 贺克兰 +5 位作者 赵琳锋 张碧会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29,共2页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方法描述激光光束的传输,从激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方法描述激光光束的传输,从激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作用距离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激光损伤识别 被引量:2
5
作者 田纪亚 李倩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01-104,共4页
针对传统激光损伤识别方法工作复杂、识别精度低的缺陷,提出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激光损伤识别法。使用点阵矩阵采集物体结构信息,更新信息进行时序并将其存储为数字图像,通过在图像上建立数字图像坐标系,按照时序进行图像信息识别,... 针对传统激光损伤识别方法工作复杂、识别精度低的缺陷,提出基于数字图像处理方法的激光损伤识别法。使用点阵矩阵采集物体结构信息,更新信息进行时序并将其存储为数字图像,通过在图像上建立数字图像坐标系,按照时序进行图像信息识别,提取图像损伤区域,利用卷积函数对图像损伤区域进行去噪处理,采用小波分解方法在对图像损伤区域进行二次去噪,同时计算出物体结构的损伤方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很强的损伤识别能力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图像处理方法 激光损伤识别 点阵矩阵 卷积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与激光组合识别方案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波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99-703,共5页
分析了MarkXIIA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射频与激光组合识别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激光指向性高和Mark XIIA系统识别能力强的优点,通过并行使用射频询问射频应答工作方式和激光询问射频应答工作方式,避免了来自射频... 分析了MarkXIIA敌我识别系统和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的现状,提出了射频与激光组合识别方案。该方案综合利用激光指向性高和Mark XIIA系统识别能力强的优点,通过并行使用射频询问射频应答工作方式和激光询问射频应答工作方式,避免了来自射频询问主波束内的多目标应答问题,在具备多目标处理能力的同时,提高了对密集目标中点目标的敌我属性识别能力。该方案也为单兵提供了可行的敌我识别手段。最后,论述了该方案的实用性,以期为新型敌我识别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我识别 MarkXIIA 组合敌我识别 激光敌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仿真
7
作者 黄成功 刘付兵 +5 位作者 赵琳锋 刘艳芳 徐成伟 殷瑞光 韩非 刘涛 《激光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2,共2页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描述激光光束的传拎,从誓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 分析了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在建立大气衰减模型基础上,利用高斯光束理论描述激光光束的传拎,从誓光峰值功率、束散角等参数推导出激光光束传输的理论模型,在考虑安装平台尺寸以及系统瞄准性能的前提下,对有源激光敌霉识别鎏鱼的佳用雌壹进行了仿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最小作用距离对系统的限制较大,是设计激光敌我识别系统激光脉冲接收设备探测灵敏度时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激光远场光强分布,对有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束散角选取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远场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视觉识别的红外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海庆 韩军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9-23,共5页
为了能够在复杂、多干扰条件下对红外成像多目标稳定的跟踪,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视觉识别的红外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利用邻域平滑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初步去噪,接着提取出红外多目标特征点并对其进行卷积处理,生成多特征权值函数,然后... 为了能够在复杂、多干扰条件下对红外成像多目标稳定的跟踪,提出一种基于激光视觉识别的红外多目标智能跟踪方法。首先利用邻域平滑方法对红外图像进行初步去噪,接着提取出红外多目标特征点并对其进行卷积处理,生成多特征权值函数,然后利用该函数创建红外多目标跟踪框架,最后利用跟踪框架完成对红外多目标的精准跟踪。实验仿真证明,所提方法在对红外多目标进行跟踪的过程中,具有耗时较少、稳健性强、跟踪精度高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视觉识别 红外多目标 智能跟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视觉识别及其应用
9
作者 刘敦权 李家宝 +2 位作者 葛鸿翰 王涛 相儒平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1994年第5期2-6,共5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用片状激光识别零件的三维视觉识别系统,对其原理作了叙述,对系统重要部件的设计作了分析,并给出了应用范围和测量结果。
关键词 激光视觉识别 三维 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作用距离
10
作者 黄成功 刘付兵 +3 位作者 赵琳锋 郭豪 姚梅 郭星洲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3-86,共4页
分析了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的光束传输过程进行等效,利用激光波长、束散角、峰值功率等激光参数,推导出了基于高斯光束理论的光束传输模型;采取高斯光束衍生的方法,解决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传输问题;在考虑大... 分析了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对系统的光束传输过程进行等效,利用激光波长、束散角、峰值功率等激光参数,推导出了基于高斯光束理论的光束传输模型;采取高斯光束衍生的方法,解决高斯光束通过硬边光阑的传输问题;在考虑大气衰减的基础上,仿真计算了激光敌我识别系统工作中回波信号能量密度与系统作用距离的关系,分析了提高系统作用距离的途径。研究结果一方面对于无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的研制具有借鉴意义,另一方面可以为评估无源激光敌我识别设备作用距离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激光敌我识别系统 激光传输模型 高斯光束 作用距离仿真 束散角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识别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方法 被引量:25
11
作者 赵腾 野口伸 +2 位作者 杨亮亮 石井一畅 陈军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2-37,共6页
针对小麦生长分布不均等情况下激光作业线检测系统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的方法。通过对成熟期麦田的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降低亮度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分离已收获与待收... 针对小麦生长分布不均等情况下激光作业线检测系统精度偏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视觉的小麦收获作业线快速获取的方法。通过对成熟期麦田的彩色图像进行对比度增强和降低亮度的处理,将其转换为灰度图像,利用阈值分割方法分离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对二值图像采用互相关函数法检测已收获与待收获区域的分界点,利用Hough变换法拟合目标直线。所提方法在激光作业线识别系统的基础上扩大了视野范围,并限制了图像处理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小麦收获作业线的检测结果平均偏差为2.35 cm,标准差为3.26,能够满足小麦收获导航线识别的要求,是一种有效的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收获 视觉识别 导航线 激光作业线识别系统 互相关函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巡线LiDAR多通道光谱图像异常识别技术(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任天宇 端木庆铎 +3 位作者 吴博琦 姜会林 许金凯 邱进财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54-562,共9页
联合GPS、ISN、LiDAR、测距机等,构建超POS信息;计算最小视场分辨率、像元数、焦距等选择相机;将POS采集系统与相机组合成LiDAR多通道光谱图像异常识别系统.采用多通道匹配融合法融合紫、红外、彩色图片,基于Hough变换,通过同族容器归... 联合GPS、ISN、LiDAR、测距机等,构建超POS信息;计算最小视场分辨率、像元数、焦距等选择相机;将POS采集系统与相机组合成LiDAR多通道光谱图像异常识别系统.采用多通道匹配融合法融合紫、红外、彩色图片,基于Hough变换,通过同族容器归纳法确定疑似故障点.运用Hough变换、免疫遗传Snake、最小二乘法解析椭圆形貌,解决绝缘子异常识别问题.工程实验表明,该系统平均探测精度是82.4%,优于直升机与人工平均值24.05%,是一种高效率的智能电网巡线排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电线路巡检 激光雷达多光谱图像异常识别 超POS信息 多通道光谱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应用 激光军事应用
13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4期33-33,共1页
P225.2 2005042642 提高脉冲鉴相激光近炸引信定距精度技术研究=Research of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for phase laser proximity fuze [刊,中]/纪铁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4)),张河…//激光杂志,-2004,25... P225.2 2005042642 提高脉冲鉴相激光近炸引信定距精度技术研究=Research of improving the precision for phase laser proximity fuze [刊,中]/纪铁刚(南京理工大学机械电子工程系.江苏,南京(210094)),张河…//激光杂志,-2004,25(6),-11-12 介绍了一般激光定距引信的工作原理,当引信在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弹目距离的变化,对目标回波幅度也将造成很大的影响,据此分析了产生定距误差的原因,依此提出了利用辅助发射频率来提高定距精度的方法,该方法对提高激光近炸引信定距精度具有指导作用。图3表1 参5(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接收机 定距精度 激光近炸引信 机械电子工程 军事应用 南京理工大学 电子工程学 虚警概率 激光敌我识别 高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快速打蛋系统问世
14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9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蛋品分级 激光识别 鸡蛋牵引器 远程管理系统 触摸屏 快速打蛋系统 磁头 离心分离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for geometric errors of laser annealing table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殿新 张建富 +1 位作者 张云亮 冯平法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3期904-911,共8页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recision of an XY laser annealing table, a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and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were proposed.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 geometric error m...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recision of an XY laser annealing table, a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and an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were proposed. Based on multi-body system theory, a geometric error model for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was established. It supports the identification of 7 geometric errors affecting the annealing accuracy. An original identification method was presented to recognize these geometric errors. Positioning errors of 5 lines in the workspace were measured by a laser interferometer, and the 7 geometric error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proposed algorithm. Finally, a software-based error compensation method was adopted, and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was developed in a postprocessor based on LabVIEW. The identified geometric errors can be compensated by converting ideal NC codes to actual NC codes. A validation experiment has been conducted on the laser annealing table,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positioning errors of two validation lines decreased from ±37 μm and ±33 μm to ±5 μm and ±4.5 μm, respectively. The geometric error modeling, identification and compensation method presented in this work can be straightforwardly extended to any configurations of 2-dimensional workt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ometric error error modeling error measurement error identification error compensation laser annealing tabl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