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世界上最大的激光聚变装置举行落成典礼
1
作者 王立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5-845,共1页
关键词 激光聚变装置 世界 美国能源部 国家点火装置 加利福尼亚州 国家实验室 利弗莫尔 劳伦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2
作者 邵建达 戴亚平 许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89-2895,共7页
介绍了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装置的光束质量和输出功率,我国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运行和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我国近年来ICF激光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涉及了高纯金属铪和磷酸二氢钾(KDP)等... 介绍了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装置的光束质量和输出功率,我国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运行和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我国近年来ICF激光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涉及了高纯金属铪和磷酸二氢钾(KDP)等原材料的制备和四大主材(钕玻璃、高纯度KDP、熔石英和KDP/高掺氘KDP(KDP/DKDP晶体)的熔炼、加工和生长。描述了元器件的冷加工(针对钕玻璃、白玻璃、KDP晶体)技术和镀膜技术(针对介质膜和化学膜)。最后,给出了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工序检及终检开展的多项关键检测技术。文中介绍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满足了绝大部分光学元器件的需求,显著提升了光学元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激光装置 光学元器件 材料制备 光学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述评 被引量:38
3
作者 周丕璋 郭良福 +6 位作者 陈德怀 力一峥 薛锡刚 於海武 魏晓峰 郑万国 彭翰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6-351,共6页
 评述了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的演变过程。在简要评述传统能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目前正朝向建立大型的能源组件实现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减少系统元件数目,降低造价。结合NIF和神光Ⅲ原型能源模块的设计思路,述评了减少元件数...  评述了激光聚变主放大器能源系统的演变过程。在简要评述传统能源系统的基础上,重点指出目前正朝向建立大型的能源组件实现模块化的方向发展,以减少系统元件数目,降低造价。结合NIF和神光Ⅲ原型能源模块的设计思路,述评了减少元件数目、降低造价、建造大型储能模块,以及采用大容量转换开关所带来的技术挑战和解决办法。同时指出开展能源单元技术(包括性能、风险、价格)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装置 主放大器 能源系统 模块化 大容量转换开关 金属化膜电容器 神光Ⅲ原型能源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4
4
作者 景峰 彭志涛 +2 位作者 朱启华 程晓锋 张小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17-121,共5页
扼要介绍了高功率固体激光系统物理设计中的一些基本概念 ,并阐述了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方法。针对神光 原型装置的物理设计 ,提出了其能流分布设计优化的判据和设计的限制条件 ,给出了原型装置主放大级的初步优化设计结果。
关键词 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 优化设计 神光Ⅲ装置 激光聚变装置 原型装置 能流分布 主放大级
全文增补中
原型装置诊断靶场系统技术研究
5
作者 魏晓峰 马驰 +3 位作者 袁静 骆永全 王建军 粟敬钦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15-116,共2页
关键词 原型装置诊断靶场系统 技术研究 激光聚变装置 神光Ⅲ装置 激光束聚集特性 激光焦斑控制技术
全文增补中
基频光驱动辐射场散射激光特性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文洪 蒋小华 +7 位作者 谢平 张海英 刘永刚 丁耀南 刘忠礼 唐道源 郑志坚 江文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3期423-429,共7页
经过三年多的实验探索,弄清了内爆区辐射场散射激光的干净程度,用改进后带有现场限制的散射光探头测量了泄漏靶激光的能量角分布和总能量,大大提高了信噪比,用可见光条纹相机同时监测了小角度及大角度散射激光的时间特性,得出了具... 经过三年多的实验探索,弄清了内爆区辐射场散射激光的干净程度,用改进后带有现场限制的散射光探头测量了泄漏靶激光的能量角分布和总能量,大大提高了信噪比,用可见光条纹相机同时监测了小角度及大角度散射激光的时间特性,得出了具有一定测试精度的泄漏激光总量与时间波形曲线,加深了对黑腔物理的认识,为分析腔靶内爆聚变出中子实验的物理机制提供了直接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泄漏激光 辐射场 激光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充氘氚气体的金属系统研制
7
作者 姚书久 李海容 张晓安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13-415,共3页
描述了建造高压充氘氚金属系统的基本过程。 15MPa时 ,系统漏率为 (3 7~ 4 8)× 10 -4Pa·L/s。经微球充气实验证实 :用该系统操作大量的氚 (2 8× 10 14 Bq)是极其安全。
关键词 金属系统 检漏 漏率 组装 高压充气系统 激光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放大器热恢复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於海武 郑万国 +5 位作者 王成程 贺少勃 唐军 刘勇 淳于咏梅 王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45-148,共4页
给出了神光 III主放大器单元 4× 2× 3片状放大器的热恢复研究。利用集总热容模型研究了氙灯、隔板玻璃、钕玻璃片的热恢复过程 ,并利用三维瞬态热传输有限元模型对钕玻璃片的三维空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初... 给出了神光 III主放大器单元 4× 2× 3片状放大器的热恢复研究。利用集总热容模型研究了氙灯、隔板玻璃、钕玻璃片的热恢复过程 ,并利用三维瞬态热传输有限元模型对钕玻璃片的三维空间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 ,通过优化的冷却方案 ,可以在装置预定的运行周期内将激光工作介质钕玻璃片内的温度梯度和总体平均温度冷却到可以接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放大器 热恢复 热传输 数值模拟 神光Ⅲ装置 激光聚变装置 集总热容模型 三维有限元模型
全文增补中
大口径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电光开关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鲁敬平 郑奎兴 +5 位作者 张雄军 郑建刚 董云 冯斌 魏晓峰 张小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37-140,共4页
设计建造了通光口径为 2 4 0 mm× 2 4 0 mm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 ,在 KDP的两侧用磁控阴极放电产生了覆盖全口径的等离子体电极。用仿真线成形 ,产生了电压幅值 1 0 k V,脉冲上升时间50 ns,脉宽 50 0 ns,顶部电压波动 <± ... 设计建造了通光口径为 2 4 0 mm× 2 4 0 mm等离子体电极普克尔盒 ,在 KDP的两侧用磁控阴极放电产生了覆盖全口径的等离子体电极。用仿真线成形 ,产生了电压幅值 1 0 k V,脉冲上升时间50 ns,脉宽 50 0 ns,顶部电压波动 <± 2 %的矩形开关脉冲。测得电光开关的光学特性为全口径静态透过率 85.8% ,静态消光比 1 32 ,开关效率 97.6% ,开关上升时间 95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光开关 普克尔盒 脉冲成形 神光Ⅲ装置 等离子体电极 大口径 激光聚变装置 光学特性
全文增补中
高强度三倍频近场测量实验与模拟计算的误差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恪宇 向勇 +6 位作者 冯斌 张彬 蔡邦维 马驰 魏晓峰 程晓锋 师智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31-734,共4页
测量了高强度三倍频实验的 1ω光和 3ω光的近场光束质量 ,将测量和模拟计算所得到 3ω光近场光束质量作了对比 ,重点对模拟计算得到的 3ω光近场光束质量所存在的误差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现有的模拟计算程序中还未考虑到的影响 3ω光光... 测量了高强度三倍频实验的 1ω光和 3ω光的近场光束质量 ,将测量和模拟计算所得到 3ω光近场光束质量作了对比 ,重点对模拟计算得到的 3ω光近场光束质量所存在的误差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现有的模拟计算程序中还未考虑到的影响 3ω光光束质量的主要因素 ,建议在以后的模拟计算程序中再进行优化设计 ,并讨论了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 实验 模拟计算 高强度激光 三倍频 光束质量 转换效率 ICF 驱动器 激光约束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性能退化数据的金属化膜电容器可靠性评估 被引量:26
11
作者 赵建印 刘芳 +1 位作者 孙权 周经伦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78-381,共4页
在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试验装置所用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 ,利用假设其寿命分布为Weibull分布的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作者通过分析电容的退化机理 ,给出了一个该型电容器的寿命分布模型 ,模型的... 在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试验装置所用金属化膜脉冲电容器进行可靠性分析时 ,利用假设其寿命分布为Weibull分布的传统可靠性分析方法所得结果不能满足工程要求 .作者通过分析电容的退化机理 ,给出了一个该型电容器的寿命分布模型 ,模型的求解是利用电容器的退化数据进行的 ,它具有比Weibull分布模型更为精确的特点 ,在工程实践中使用该模型对该型电容器进行可靠性分析可以大量的节约试验成本且结果精度更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化膜电容器 可靠性 退化失效 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DP晶体超精密加工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0
12
作者 杨福兴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63-65,共3页
通过对KDP晶体等脆性材料的塑性域切削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实现脆性材料塑性域切削的条件。激光核聚变KDP晶体的 3项主要技术指标是 :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和透射波前 ,通过分析影响这 3项技术指标的因素 ,提出了实现KDP晶体精密加工的超... 通过对KDP晶体等脆性材料的塑性域切削进行理论分析 ,研究实现脆性材料塑性域切削的条件。激光核聚变KDP晶体的 3项主要技术指标是 :表面粗糙度、波纹度和透射波前 ,通过分析影响这 3项技术指标的因素 ,提出了实现KDP晶体精密加工的超精密机床和工艺参数。通过理论分析与实验 ,研究了晶向、刀具前角、刀具圆弧半径和进给量等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变装置 KDP晶体 超精密加工 脆性材料 塑性域切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腔靶中超热电子特性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祁兰英 李三伟 +3 位作者 郑志坚 梅启庸 朱森昌 唐道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415-424,共10页
近几年来,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1.053μm激光与平面靶及一系列柱形黑腔靶相互作用实验。用一台多道滤波—荧光X光能谱仪(FFS)测得各种靶发射的超热X射线谱,由谱推导超热电子温度T_h和超热电子总能量E_h当照射靶单束激光能量E_(tar)为... 近几年来,在“神光”装置上进行了1.053μm激光与平面靶及一系列柱形黑腔靶相互作用实验。用一台多道滤波—荧光X光能谱仪(FFS)测得各种靶发射的超热X射线谱,由谱推导超热电子温度T_h和超热电子总能量E_h当照射靶单束激光能量E_(tar)为400~670J、脉宽τ=650~1150ps时,发现黑腔内明显存在两群服从Maxwell分布高能电子(T_h=35~45keV;T_(hh)=150~350kev),而且E_(he)占E_(tar)的份额为10%~12%。实验还表明:腔内的E_(he)与非线性过程特征量(SRS)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因此推断出腔内超热电子产生的主要机制是受激Raman散射。在相同照射条件下,黑腔靶产生的超热电子比平面靶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热电子 X射线谱 激光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秒X射线分幅相机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杰 丁永坤 +10 位作者 刘忠礼 杨勤劳 郭宝平 牛憨笨 张焕文 王云程 宋宗贤 林康春 何兴法 王笑琴 管富义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325-332,共8页
介绍了扫描型皮秒X射线分幅相机的分幅原理,主要技术指标的测试方法和结果。相机的动态空间分辨优于61p/mm,最短曝光时间75ps(FWHM),触发晃动(80%发次)小于±30ps,几何畸变小于±5%,达到现场实验诊断的要求。
关键词 分幅相机 皮秒 激光聚变装置 X辐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射驱动内爆靶能量转换及中子产额的定标规律
15
作者 姜荣洪 李 生 +1 位作者 丁生荣 王大贤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58-64,共7页
本文对辐射驱动内爆靶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到了带有待定参量的能量转换关系。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确定了上述关系中的待定参量,给出了能量转换和中子产额的定标规律。
关键词 辐射驱动 能量转换 中子产额 激光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腔靶分解实验的新进展
16
作者 谢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3年第3期480-480,共1页
1992年10月15日至12月25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实验作业队在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激光器仆运行人员的配合下,利用“神光-Ⅰ”装置,进行了一轮黑腔靶分解实验。 该次实验共找靶103发,其中,平面靶6发,正入射与斜入射扎靶6发,... 1992年10月15日至12月25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实验作业队在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激光器仆运行人员的配合下,利用“神光-Ⅰ”装置,进行了一轮黑腔靶分解实验。 该次实验共找靶103发,其中,平面靶6发,正入射与斜入射扎靶6发,黑腔源区靶55发,X光输运现象研究靶(简称“输运靶”)22发,其它靶型14发。做平面靶实验是为了对测试探头进行动态考核和取得基准数据;做正入射或斜入射孔靶实验是为了给“神光—Ⅰ”装置提供正确的入射负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腔靶 分解 激光聚变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造太阳”建成 温度瞬间可达1亿度
17
《航天器工程》 2009年第4期19-19,共1页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6月2日报道,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简称NIF)5月29日在美国加州北部举行落成典礼。据悉,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装置能产生类似恒星内核的温度和压力,使美国在无需核试验的情况下... 据中国航天新闻网2009年6月2日报道,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国家点火装置”(简称NIF)5月29日在美国加州北部举行落成典礼。据悉,这个被称为“人造太阳”的装置能产生类似恒星内核的温度和压力,使美国在无需核试验的情况下保持核威慑力。不仅如此,该装置还能帮助研制不受《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限制的新型氢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太阳 《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 温度 国家点火装置 激光聚变装置 瞬间 美国加州 中国航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