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与性能
1
作者 邹勇 王秋林 +3 位作者 门正兴 张宏 李勇 苏青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9-217,共9页
目的探索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变化、缺陷产生过程及其对性能影响机理。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316不锈钢薄壁管上制造了同一化学成分的316薄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OM)观察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 目的探索激光熔化沉积SUS 316不锈钢的组织变化、缺陷产生过程及其对性能影响机理。方法采用激光熔化沉积技术在316不锈钢薄壁管上制造了同一化学成分的316薄片,用扫描电镜(SEM)和光学金相显微镜(OM)观察微观结构,用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物相分析,并测试了力学、物理和化学性能。结果316薄片与薄壁管结合良好,结合处无元素偏析、裂纹等缺陷,热影响区小,但316薄片中含有孔洞、未熔化颗粒等缺陷。沉积态316的晶粒细小,主要有等轴状和枝晶状或柱状2种形态。主要物相为奥氏体γ,同时含有少量的铁素体δ。相对于挤压态的316管,沉积态316的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下降了8.18%、34.10%,密度下降了1.01%,硬度提高了13.2%,电阻率和腐蚀失重率分别增大了32.56%和5.66%。结论熔化沉积316的凝固模式为F-A型,少量的铁素体δ对强硬度的贡献较少;孔洞类缺陷和残余应力主要产生在凝固结晶和再次沉积2个阶段,对降低材料性能影响很大;细晶强化机制只有在受到局部载荷时表现明显;大量原子排列不规则和不可避免的孔隙阻碍了自由电子移动,导致电阻率增大;偏离平衡的原子具有较高的动能和层间凹陷地方易于形成原电池这2个因素,使耐腐蚀性下降,腐蚀失效机制为晶间腐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化沉积过程 缺陷产生 显微组织 性能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