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钛/钢层状复合板的激光熔丝增材制造修复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郑守峰 张鹤天 +1 位作者 郑雨亮 徐荣正 《有色金属(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61-367,共7页
针对钛/钢层状复合板在服役过中钛复层易遭受腐蚀,减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以轧制成形的TA1(3 mm)/Q235(7 mm)层状复合板中钛复层(1.5 mm)的缺陷修复为对象,研究采用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对其进行修复的可行性,分析修复区组织与性能,以及... 针对钛/钢层状复合板在服役过中钛复层易遭受腐蚀,减低其使用寿命的问题,以轧制成形的TA1(3 mm)/Q235(7 mm)层状复合板中钛复层(1.5 mm)的缺陷修复为对象,研究采用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对其进行修复的可行性,分析修复区组织与性能,以及修复过程对于钛-钢界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修复参数采用激光功率1 300 W、离焦量-40 mm、送丝速度2.5 m/min、扫描速度1 mm/s时,可以有效实现复合板钛复层缺陷的修复。修复过程几乎对钛-钢复合板原始界面过渡层组织未产生明显影响。组织分析发现,修复区组织主要由针状马氏体、魏氏体和少量锯齿状α晶粒组成,热影响区由粗大α晶粒、粗大锯齿状α相、以及针状α晶粒构成,母材区是由均匀的等轴α晶粒组成。修复区的最大显微硬度达到201.8 HV,修复的钛-钢复合板抗拉强度为461 MPa,断裂于钛复层热影响区处,呈现韧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 钛/钢复合板 修复技术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夹层添加对激光熔丝增材制造钛/钢金属复合材料界面组织与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程建 徐荣正 +1 位作者 丁冬 张鹤天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7-42,共6页
针对钛/钢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易形成脆性Ti-Fe金属间化合物、恶化界面性能的问题。选择镍(ERNi-1)作为夹层,采用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TC4/309L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重点分析了Ni夹层添加对于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针对钛/钢复合材料增材制造过程中易形成脆性Ti-Fe金属间化合物、恶化界面性能的问题。选择镍(ERNi-1)作为夹层,采用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实现了TC4/309L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重点分析了Ni夹层添加对于界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Ni夹层的钛/钢复合材料的界面主要由Fe/Ni界面和Ti/Ni界面组成。其中,对于Fe/Ni界面Fe和Ni形成了无限固溶体,且未发现明显的裂纹和气孔等缺陷,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在Ti/Ni界面中含有TiFe、TiNi_(3)、TiNi、Ti_(2)Ni等多种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界面最大硬度达到670.1 HV。界面结合强度的微区拉伸试验显示,其结合强度为30.5 MPa,断裂于Ti/Ni界面位置,呈脆性断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TC4/309L复合 Ni夹层 金属间化合物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微锻造辅助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任朝晖 刘振 +1 位作者 张小双 张兴文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590-1594,1599,共6页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能大大提高制造效率,但制件存在复杂的残余应力,导致制件内部缺陷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超声微锻造与滚压相结合对制件表面进行高频率击打,使金属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将原有的拉应力转变成压应力.以TC4为研究对象,利...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技术能大大提高制造效率,但制件存在复杂的残余应力,导致制件内部缺陷多.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将超声微锻造与滚压相结合对制件表面进行高频率击打,使金属表层产生塑性变形,将原有的拉应力转变成压应力.以TC4为研究对象,利用ANSYS对激光熔丝过程进行热-结构耦合数值模拟,并施加超声滚压微锻造,分析微锻造前后应力场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熔丝熔覆层应力分布更加均匀,拉应力减小,甚至转化为压应力,有效地抑制制件内部缺陷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超声微锻造 热-结构耦合 残余应力 TC4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缺陷监测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王奉涛 陈桂映 +7 位作者 许泽林 郭嘉楠 彭世通 纪秀林 来佑彬 毛忠发 贺梦悦 刘伟嵬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2025年第8期2727-2754,共28页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LWAM)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和无粉末污染的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核电等领域。然而,LWAM加工过程极易产生气孔、裂纹和变形等缺陷,严重阻碍了LWAM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缺陷监测技术已...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LWAM)是一种低成本、高效率和无粉末污染的3D打印技术,逐渐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和核电等领域。然而,LWAM加工过程极易产生气孔、裂纹和变形等缺陷,严重阻碍了LWAM技术大规模工程应用。为解决这一难题,缺陷监测技术已成为LWAM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首先,通过查阅近年来该方向文献,综述LWAM工艺原理和缺陷形成机理;接着,介绍多传感器LWAM过程监测方法,分别总结基于物理模型和基于数据驱动的LWAM制件缺陷监测方法;最后,分析现有LWAM缺陷监测技术存在的问题,展望未来LWAM缺陷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本领域的理论研究以及工业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物理模型 数据驱动模型 缺陷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丝增材过程传热流动行为数值模拟 被引量:3
5
作者 胡仁志 母中彦 +1 位作者 黄安国 庞盛永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4-80,共7页
目的研究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的熔池流动特性,探究工艺参数对熔池流动与传热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了考虑运动丝材持续送进过程的激光熔丝增材熔池传热和流动行为数学模型。针对316L不锈钢的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开展了成形过程中丝材送进... 目的研究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的熔池流动特性,探究工艺参数对熔池流动与传热行为的影响。方法建立了考虑运动丝材持续送进过程的激光熔丝增材熔池传热和流动行为数学模型。针对316L不锈钢的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开展了成形过程中丝材送进、熔化和凝固行为的实验和数值模拟研究。结果模拟结果显示在成形过程中,准稳态阶段激光辐照中心的最高温度约为2500 K。金属液主要由丝材端部向熔池尾部流去,并在熔池尾部凝固形成堆积体。同时,熔池表面最大速度可达0.8 m/s,并具有速度振荡特征。结论基于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数学模型的模拟结果与实验吻合良好,结果表明,减小送丝速度会增大熔池表面高温区面积,并导致熔池的速度振荡程度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过渡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丝角度与方式对激光熔丝单道沉积层成形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杨鑫 韩红彪 +1 位作者 闫晨宵 王锐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48,56,I0005,I0006,共9页
为了研究旁轴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焊丝送入熔池的方位对沉积层成形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下的单道激光熔丝沉积试验,分析对比了沉积层的层宽、层高、表面粗糙度、截面形貌和基板熔深随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的变化规律.... 为了研究旁轴激光熔丝增材制造过程中,焊丝送入熔池的方位对沉积层成形的影响,进行了不同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下的单道激光熔丝沉积试验,分析对比了沉积层的层宽、层高、表面粗糙度、截面形貌和基板熔深随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旁轴送丝的送丝角度和送丝方式对激光熔丝单道沉积层的成形都有一定影响,且送丝方式大于送丝角度对沉积层尺寸和形状的影响;随着送丝角度的增大,3种送丝方式的基板熔深都逐渐减小,前置送丝和后置送丝沉积层的层宽逐渐减小,层高逐渐增大,而侧置送丝沉积层的层宽、层高和表面粗糙度则变化较小;前置送丝和后置送丝沉积层的截面形状呈对称的圆弧形,侧置送丝沉积层的截面形状不对称,最高点偏向焊丝一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沉积 方式 角度 单道沉积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摆动对增材制造钛合金微观组织的影响行为研究
7
作者 顾海 张捷 +2 位作者 孙健华 姚建南 孙中刚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0期124-131,共8页
以激光熔丝增材制造为基础,结合激光摆动焊接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激光摆动熔丝增材制造新工艺。首先在无激光摆动的条件下对激光功率P、送丝速度Vs、打印速度Vp进行工艺调控,在圆形摆动下调试合适的摆动频率f、摆动幅度A和搭接率η。... 以激光熔丝增材制造为基础,结合激光摆动焊接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激光摆动熔丝增材制造新工艺。首先在无激光摆动的条件下对激光功率P、送丝速度Vs、打印速度Vp进行工艺调控,在圆形摆动下调试合适的摆动频率f、摆动幅度A和搭接率η。对TC4钛合金进行单道试验,通过对比发现,当P=2500 W、V_(s)=3 m/min、V_(p)=2.5 m/min、f=300 Hz、A=1 mm、η=50%时沉积成形质量较好。基于单道试验,进行了多道多层打印,利用XRD、TEM、SEM、EBSD对沉积态和退火之后的组织和相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单道打印与多层多道打印下,显微组织主要呈现为细长的针状马氏体α′和初始柱状β晶粒;同时,β晶粒呈现不规则形状,生长取向发生明显变化,α′尺寸细小,组织排布紧密,为典型的魏氏组织。经过再结晶退火(800℃/2 h,炉冷)之后,出现α相晶界,并且α相有长大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WLAM) 激光摆动 TC4钛合金 组织演变 工艺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熔丝单道成形尺寸的影响
8
作者 王锐 韩红彪 +1 位作者 郑广振 张鹏 《热加工工艺》 2025年第17期108-112,共5页
为了研究光纤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单道沉积层几何尺寸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激光功率、摆动幅度、扫描速度和送丝速度下的单道沉积试验,分析了沉积层表面形貌和成形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 为了研究光纤激光工艺参数对激光熔丝增材制造单道沉积层几何尺寸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进行了不同激光功率、摆动幅度、扫描速度和送丝速度下的单道沉积试验,分析了沉积层表面形貌和成形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增大,沉积层熔宽增大,熔高减小,当激光功率超过临界值时,熔化的焊丝向熔池的过渡形式由液桥过渡转变为熔滴过渡,影响沉积质量。激光摆动幅度主要影响激光光斑形状与能量密度分布。随着摆动幅度增大,沉积层成形质量变差,熔宽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熔高变化趋势与之相反。扫描速度增大使单位时间丝材的沉积量和基体热输入量降低,熔池冷却速度增大,沉积层熔宽与熔高减小。送丝速度的增大,使单位时间内丝材的沉积量增大,沉积层熔宽与熔高增大,且熔高变化相比熔宽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丝增材制造 激光功率 摆动幅度 扫描速度 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