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归一化定量技术在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测定石榴子石多元素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被引量:3
1
作者 贾泽荣 詹秀春 +1 位作者 何红蓼 胡明月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11-415,共5页
讨论了采用相对灵敏度系数进行多外标归一校正的可行性。该校正方法应用于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同时分析了未知石榴子石样品中主、次、痕量共43个元素,并与内标法结果进行对比,其一致性令人满意。探讨了激光线扫描和单点剥蚀两种取样... 讨论了采用相对灵敏度系数进行多外标归一校正的可行性。该校正方法应用于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同时分析了未知石榴子石样品中主、次、痕量共43个元素,并与内标法结果进行对比,其一致性令人满意。探讨了激光线扫描和单点剥蚀两种取样方式下,相对灵敏度系数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在剥蚀深度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取样方式对相对灵敏度系数没有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灵敏度系数 多外标归一校正 石榴子石 激光线扫描 单点剥蚀 激光烧蚀-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锡石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U-Pb同位素定年中普通铅扣除方法原理及适用性的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郝爽 李惠民 +2 位作者 李国占 耿建珍 周红英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B10期11-11,共1页
根据作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资料,对锡石微区原位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中初始普通铅扣除的主要方法,即谐和图法和等时线法的原理、效果、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针对具体样品选... 根据作者的研究成果,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的资料,对锡石微区原位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U-Pb同位素定年中初始普通铅扣除的主要方法,即谐和图法和等时线法的原理、效果、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针对具体样品选择初始普通铅扣除方法的基本原则等问题进行讨论,并对类似的非锆石类含铀矿物微区原位LA-ICPMSU-Pb同位素年龄测定中的初始普通铅扣除方法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U-PB同位素定年 扣除方法 激光烧蚀 原理 锡石 适用性 同位素年龄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蚀进样-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电流斑中金属元素 被引量:2
3
作者 楼寿松 郑一平 +1 位作者 黄红娟 朱敏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07-1208,1212,共3页
采用激光烧蚀固体进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皮肤可疑电流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对金属导体、皮肤可疑斑和空白皮肤中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属导体中铬、镍和铜的含量最高;而皮肤可疑斑中该3种元素的含量虽较... 采用激光烧蚀固体进样,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对皮肤可疑电流斑中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对金属导体、皮肤可疑斑和空白皮肤中各金属元素含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金属导体中铬、镍和铜的含量最高;而皮肤可疑斑中该3种元素的含量虽较低,但比空白皮肤中含量高出约两个数量级。因此鉴定该皮肤可疑斑为电流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激光烧蚀进样 电流斑 金属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在食品接触金属材料镀层及其基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周韵 徐嘉垚 孙琦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53-858,共6页
采用激光烧蚀进样(LASI)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相结合对与食品接触的金属材料的镀层及基材的快速分析。所用LSX-213型激光烧蚀进样系统具有单线扫描及深度分析两种模式。制作标准曲线及基材分析时采用单线扫描模式,对金... 采用激光烧蚀进样(LASI)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相结合对与食品接触的金属材料的镀层及基材的快速分析。所用LSX-213型激光烧蚀进样系统具有单线扫描及深度分析两种模式。制作标准曲线及基材分析时采用单线扫描模式,对金属材料表面镀层分析采用深度分析模式。试验时,将载气氩气与氦气混合后引入LASI系统与LA释放出的样品混合形成气溶胶进入ICP-MS分析系统。每个试样在分析前先预烧蚀3次,之后重复烧蚀并采集数据7次,取其平均值。具体操作按仪器工作条件进行。用块状不锈钢标准样品制作了Si、Cr、Ni、Mn等4种元素的标准曲线,其线性范围依次为0.04%~2.0%,3.0%~20%,0.2%~20%和0.5%~20%,检出限(3S/N)依次为400,10.0,1.00,20.0ng·g^-1。对3件未知样品按此方法进行7次测定,测得Cr、Ni、Mn、Si等4种元素的平均相对标准偏差(n=7)依次3.2%,5.3%,3.9%,6.2%。应用所提出的方法分析了一件牛排刀样品和一件汤匙样品。在牛排刀的分析中,查明了此刀的刀身和刀柄属于两种不同规格的不锈钢,在制造中用了“灌铅技术”将两种钢材粘合在一起,造成了此食具中铅含量严重超标。在汤匙的分析中,确认其为镀金的不锈钢所制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食品接触金属材料 表面镀层 元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内标-多外标校正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 被引量:10
5
作者 孟郁苗 黄小文 +2 位作者 高剑峰 戴智慧 漆亮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85-594,共10页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常用于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按照校正策略不同,主要分为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内标法需要用电子探针(EMPA)预先测定磁铁矿中内标元素Fe的含量,过程较繁琐,且待测元素含量会受到内标元素含量测...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常用于磁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按照校正策略不同,主要分为内标法和无内标法。内标法需要用电子探针(EMPA)预先测定磁铁矿中内标元素Fe的含量,过程较繁琐,且待测元素含量会受到内标元素含量测定的影响。本文采用铁含量较高的玄武质玻璃BCR-2G、BIR-1G、BHVO-2G和GSE-1G作为外标,避免了内标元素含量的测定,建立了无内标-多外标校正LA-ICP-MS测定磁铁矿微量元素组成的分析方法。利用该方法测定了科马提岩玻璃GOR-128g和自然岩浆磁铁矿BC 28的微量元素组成以评估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科马提岩玻璃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及前人内标法的测定值一致,多数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自然岩浆磁铁矿的测定结果与推荐值相比,多数元素的RSD<7%,低于前人内标法的RSD(<15%)。由此说明无内标-多外标法可以实现富铁硅酸岩或磁铁矿微量元素含量的准确校正,克服了基体效应的影响。因此,无内标-多外标法是一种原位测定磁铁矿微量元素含量的快速、准确方法,具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铁矿 微量元素 无内标-多外标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 基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土壤中15种微量元素 被引量:5
6
作者 王小龙 李曼 +2 位作者 陆翌欣 胡锐 李小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7-71,共5页
在土壤标准样品中加入内标元素铼,将其压片后直接进样,将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下100μm,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激光剥蚀(LA):(1)剥蚀载气氦气流量为600mL·min^(-1);(2)剥蚀光斑直径为110μm;(3)剥蚀速率为50μm·s^(-1)。剥蚀后形成... 在土壤标准样品中加入内标元素铼,将其压片后直接进样,将激光聚焦在样品表面下100μm,在以下条件下进行激光剥蚀(LA):(1)剥蚀载气氦气流量为600mL·min^(-1);(2)剥蚀光斑直径为110μm;(3)剥蚀速率为50μm·s^(-1)。剥蚀后形成的气溶胶进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对其中15种微量元素(铍、钒、铬、钴、镍、铜、锌、镓、砷、镉、锡、锑、铊、铅、铋)进行测定。采用标准加入法,通过校准曲线外推得到各目标元素的含量。检出限(3s)为0.01~0.08μg·g^(-1);用此方法分析了2个土壤标准样品(GSS-3和GSS-14),除铍、锑和镉,其他元素所得测定值均在认定值的允许不确定度范围内,且相对误差(RE)均不超过10%;对土壤标准样品(GSS-14)重复测定5次,15种元素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均在10%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量元素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高纯铪中10种杂质元素 被引量:11
7
作者 杨雪茹 刘英 +1 位作者 李娜 臧慕文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571-576,共6页
高纯铪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核反应堆、等离子切割机、光学元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高纯铪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高纯铪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中对高纯铪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纯铪的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纯铪由于具有独特的理化性质,在核反应堆、等离子切割机、光学元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高纯铪中杂质的种类和含量会影响高纯铪的物理化学性能,应用中对高纯铪纯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对高纯铪的分析检测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激光剥蚀进样技术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可以直接分析固体样品,并且方法前处理简单,可以避免样品前处理过程中引入杂质,是一项高效、快速、精密的分析技术,在环境、地质、冶金、燃料能源、材料、生物医药、考古等领域广泛应用。所以,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是高纯金属杂质元素最佳检测方法之一。还未见有应用LA-ICP-MS于高纯铪样品的报道。用LA-ICP-MS对高纯铪中10种杂质元素(Al,Sc,Ti,Fe,Ni,Cu,Mo,Ag,Sn,W)进行定量分析。为了降低激光剥蚀过程中元素的分馏效应,提高信号灵敏度和稳定度,对激光剥蚀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确定了激光剥蚀的最优仪器参数为:氦气流量600mL·min-1,激光能量90%,剥蚀孔径150μm,激光扫描速度60μm·s-1,激光脉冲频率20Hz。经实验优化后的ICP-MS仪器工作参数为:RF功率1 450W,射频匹配电压1.8V,载气流量0.85L·min-1,冷却器流量0.85L·min-1,采样深度7.5mm。在最优参数条件下,利用内控标样建立工作曲线,各杂质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3 6~0.999 8。采集载气空白的信号强度,平行测定11次,以3倍空白信号的标准偏差所对应的含量作为元素的检出限,得到各元素的检出限为0.001~0.08μg·g-1。将高纯铪制成尺寸合适的样品,用硝酸洗去样品表面的氧化物,将其装入剥蚀池中,运用线扫描剥蚀方式,在最佳仪器工作条件下,对三个高纯铪样品中的10种杂质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杂质元素含量为0.17~36.76μg·g-1,相对标准偏差为1.4%~20%,精密度良好。以184 W为例,将LA-ICP-MS法和ICP-MS法的测定结果进行t检验,三个样品的t值分别为2.14,1.64和2.11,均小于显著性水平为0.05时的临界值(t0.05,12=2.18),说明LA-ICP-MS法和ICP-MS法的测定结果在置信度为95%时没有显著性差异,即正确度良好。所以,该方法正确度和精密度良好,可用于高纯铪中杂质的定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铪 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法 激光剥蚀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化物矿物中痕量元素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微区分析进展 被引量:20
8
作者 袁继海 詹秀春 +1 位作者 樊兴涛 胡明月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第一行过渡金属元素及痕量贵金属元素高度富集在硫化物矿物中,常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使得硫化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对天然硫化物矿物中的这些痕量金属元素丰度及其分布的研究,在矿石成因学、经济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具有... 第一行过渡金属元素及痕量贵金属元素高度富集在硫化物矿物中,常形成具有工业意义的矿床,使得硫化物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对天然硫化物矿物中的这些痕量金属元素丰度及其分布的研究,在矿石成因学、经济地质学、环境地球化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微区分析技术是一种强大的痕量元素分析工具,非常适合直接分析硫化物矿物中痕量元素的浓度及其空间分布。由于硫化物的激光剥蚀特性与硅酸盐及氧化物不同,分析校准用的标准物质又极度缺乏,严重阻碍了这一技术在硫化物矿物微区分析中的应用。本文评述了硫化物简介、硫化物中痕量金属元素分析的意义、LA-ICP-MS微区分析技术在硫化物矿物痕量元素分析中的优势及近年来的应用进展、硫化物分析中的干扰与校准、包含铂族元素及金的硫化物标准物质的研制进展及合成硫化物标准物质最有应用前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矿物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微区分析 痕量元素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准确测定锆石中钛的含量 被引量:8
9
作者 肖志斌 柳小明 +1 位作者 李正辉 张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29-233,共5页
外标物质及内标元素的选择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准确测定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选用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610、GSE-1G、BHVO-2G、BCR-2G、ATHO-G、KL2-G和T1-G作为外标,Si或Zr作为内标,对锆石M257中的Ti... 外标物质及内标元素的选择是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准确测定元素含量的关键因素之一。文章选用玻璃标准参考物质NIST 610、GSE-1G、BHVO-2G、BCR-2G、ATHO-G、KL2-G和T1-G作为外标,Si或Zr作为内标,对锆石M257中的Ti进行LA-ICP-MS微区原位测定。结果显示,选择Si或Zr作内标,采用BCR-2G、ATHO-G、KL2-G和T1-G作外标时,Ti含量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差异均较大,因此它们不适合作外标物质。采用BHVO-2G作外标和Si作内标,NIST 610作外标和Zr作内标,Ti含量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均小于4%,因此BHVO-2G和NIST 610可有条件地作为外标物质。选择Si还是Zr作内标,GSE-1G作外标时,Ti含量的测定值与参考值之间的差异均小于3%,说明GSE-1G是较为合适的外标物质。选用GSE-1G作为外标,Si作内标,对5个标准锆石中的Ti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Ti元素在锆石91500中分布不均匀,而在锆石GJ-1、M257、PENGLAI和MUDTANK中分布均匀。在Ti元素分布均匀的GJ-1、M257、PENGLAI和MUDTANK等4个锆石中,由于Ti的含量均小于5μg/g,不适合作为锆石中Ti元素测定用的外标物质,但可作为测定时的质量监控样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Ti温度计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NIST610 GSE-1G 外标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的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探讨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德贤 戴塔根 胡毅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0-126,共7页
微区原位分析提供了固体物质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有利于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和工业方面的问题。磁铁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助于研究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示踪新的矿床。本文建立了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 微区原位分析提供了固体物质的元素及同位素组成的空间分布信息,有利于解决不同的地质问题、环境问题和工业方面的问题。磁铁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有助于研究成矿时的物理化学条件和示踪新的矿床。本文建立了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分析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的方法,探讨了选择必要的分析元素,选择合适的内标、外标,选择恰当的束斑大小等方法。以LA-ICP-MS分析澳大利亚Ernest Henry IOCG矿床磁铁矿中微量元素的方法为例,采用NIST SRM 610作为外标,Fe作为内标较为合理;正常情况下采用32~60μm的激光束,但对于个别样品中磁铁矿颗粒较小,可以考虑使用较小的激光束(24μm或16μm);为消除质谱干扰,Ti选择测量49Ti,Cu选择测量65Cu,Sn选择测量118S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磁铁矿 微量元素 微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线扫描技术的空间分辨率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冬阳 王广 +5 位作者 范晨子 赵令浩 胡明月 樊兴涛 袁继海 詹秀春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27-131,共5页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作为一项实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原位微区分析。在学者们更为关注的元素空间分布问题上,LA-ICP-MS线扫描较单点剥蚀具有更大的优势。线扫描过程中元素的空间分辨率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程度的因...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作为一项实用的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原位微区分析。在学者们更为关注的元素空间分布问题上,LA-ICP-MS线扫描较单点剥蚀具有更大的优势。线扫描过程中元素的空间分辨率是影响分析结果准确程度的因素之一。每个脉冲间的信号如果严重叠加会导致较低的空间分辨率。文章通过LA-ICP-MS的单脉冲剥蚀实验,研究了合成硅酸盐玻璃标准样品CGSG中不同元素的信号时间结构,及其对线扫描的空间分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激光束斑40μm时,应用LA-ICP-MS进行线扫描测量空间分辨率能够满足线扫描技术分析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线扫描 空间分辨率 单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等离子体特征辐射时间分辨谱线线形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宋一中 贺安之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2,共4页
用Nd :YAG脉冲激光烧蚀Al靶获得Al等离子体 ,利用时 空分辨技术采集Al等离子体的辐射信息 ,记录了 10~ 10 0 0 0ns延迟范围内Al等离子体辐射的时间分辨谱 ,通过分析 ,获得了Al等离子体特征谱线AlⅠ 396 15和AlⅠ 394 4 0nm的时间分... 用Nd :YAG脉冲激光烧蚀Al靶获得Al等离子体 ,利用时 空分辨技术采集Al等离子体的辐射信息 ,记录了 10~ 10 0 0 0ns延迟范围内Al等离子体辐射的时间分辨谱 ,通过分析 ,获得了Al等离子体特征谱线AlⅠ 396 15和AlⅠ 394 4 0nm的时间分辨谱。分析了 80 0~ 10 0 0 0ns延迟范围内的谱线线形 ,并分别对两条特征谱线进行了Lorentz函数和Gauss函数拟合。结果发现 ,10 0 0ns延迟以后的谱线是非常规则的Lorentz线形 ;而 10 0 0ns以前的也是Lorentz线形 ,但不十分规则 ;在该延迟范围内 ,所有时间分辨特征谱线与Gauss拟合曲线相差很大 ,说明谱线不是Gauss线形的。参照Lorentz函数拟合结果 ,测量了这两条谱线的半高全宽 ,并与谱线的自然线宽理论值比较。结果发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 辐射时间分辨谱 线形分析 -空分辨技术 激光烧蚀沉积技术 Lorentz线形 Gauss线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等离子体与甲醇团簇的反应(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树东 孔祥和 +1 位作者 蔡廷东 许明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99-804,共6页
利用激光烧蚀-分子束法(LA-MB)对激光烧蚀金属铝靶产生的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超声膨胀产生的(CH3OH)n团簇在气相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烧蚀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之间的延时不同,观测到团簇离子序列及团簇尺寸的变化,反映出脉冲分... 利用激光烧蚀-分子束法(LA-MB)对激光烧蚀金属铝靶产生的Al等离子体与脉冲分子束超声膨胀产生的(CH3OH)n团簇在气相条件下的反应进行了研究.烧蚀激光相对于脉冲分子束之间的延时不同,观测到团簇离子序列及团簇尺寸的变化,反映出脉冲分子束状态对反应条件及激光烧蚀等离子体状态的影响.在激光烧蚀发生于脉冲分子束的前段,主要反应产物为Al+(CH3OH)n,但团簇尺寸较小;在烧蚀发生于脉冲分子束的中段,主要产物为H+(CH3OH)n,团簇尺寸增大,强度减弱;在烧蚀发生于脉冲分子束的后段,观测到尺寸更大的水合质子化团簇H+(H2O)m(CH3OH)n.结合团簇离子速度分布的特征,对团簇的产生机理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 反应机理 激光烧蚀-分子束法 等离子体 甲醇 飞行时间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丽勇 唐鹏 +2 位作者 林家新 郭亮 张庆茂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86,共6页
为了研究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因素,采用飞秒激光对0Cr18Ni9不锈钢进行了切割和打孔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不锈钢烧蚀区形貌和切缝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基于烧蚀过程中CCD实时采集到的不锈钢表面... 为了研究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因素,采用飞秒激光对0Cr18Ni9不锈钢进行了切割和打孔实验。利用光学显微镜、光学金相显微镜等设备,对不锈钢烧蚀区形貌和切缝显微组织进行检测,基于烧蚀过程中CCD实时采集到的不锈钢表面的激光光斑图样,采用COMSOL Multiphysic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烧蚀过程中激光束的发散传播行为,并计算了光束发散角。结果表明:当激光重复频率为5kHz时,厚度为160μm的0Cr18Ni9不锈钢切缝和孔边缘被明显烧黑,切缝处晶粒明显长大,存在热影响区;烧蚀过程中,由飞秒激光超高功率密度所致的金属-空气混合等离子体使光束沿传播方向上发生散射,发散角在6°~10°之间。热影响区的存在和混合等离子体的行为是影响飞秒激光烧蚀0Cr18Ni9不锈钢精度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 激光烧蚀 不锈钢薄片 热影响区 金属-空气混合等离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质谱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金英 王凡 +3 位作者 赵永刚 郭冬发 崔海平 肖国平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65-1174,共10页
本文综述了激光质谱(LMS)的发展历史、原理、特点和最新进展,阐述了激光质谱在地质矿产、有机生物、环境样品分析和核工业中的应用。讨论了激光质谱分析技术的发展方向,指出了现存的主要问题,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激光质谱 激光烧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激光共振电离质谱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ICP-MS法测定高含量银饰品中的杂质元素 被引量:2
16
作者 黄博崚 王璇 +5 位作者 朱勇 沈佳妮 杨婷婷 马清正 李岚森 杨茜涵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75,86,共6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对高含量银饰品中22种杂质元素测定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高纯银饰品的准确、高效、绿色环保的近无损测试。通过对Mg、Al、Ti、Cr和Mn等5个目标元素的测试,计算出当激光剥蚀... 本文建立了一种使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LA-ICP-MS)对高含量银饰品中22种杂质元素测定的检测方法,实现了对高纯银饰品的准确、高效、绿色环保的近无损测试。通过对Mg、Al、Ti、Cr和Mn等5个目标元素的测试,计算出当激光剥蚀系统能量密度为12.5 J/cm^(2)、剥蚀孔径为90μm、脉冲频率为10 Hz时为最优参数,目标元素的信号强度和稳定性达到最优。使用系列银标准样品建立工作曲线,对待测高含量银饰品进行测试。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0.827μg/g,各杂质元素的精密度在3%~25%之间,测试结果与ICP-AES的数据相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LA-ICP-MS) 高含量银饰品 杂质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熔融研制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初探 被引量:5
17
作者 包志安 袁洪林 +3 位作者 陈开运 宋佳瑶 戴梦宁 宗春蕾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1-527,共7页
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合成方法研究还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高精度应用。本文对国家一级安山岩粉末标准物质(GSR-2)采用高温熔融法合成安山岩玻璃... 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在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对于地质标准玻璃物质合成方法研究还较少,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该技术的高精度应用。本文对国家一级安山岩粉末标准物质(GSR-2)采用高温熔融法合成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GSR-2G),探讨了熔融温度、时间、淬火方式对安山岩玻璃均一性的影响。实验确定了在熔融温度1300℃、熔融时间4 h的最佳条件下,采用液氮淬火合成的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GSR-2G均一性较好,可作为微区分析的内部标准物质。利用193 nm ArF准分子激光剥蚀-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LA-Q-ICPMS)分析合成的GSR-2G中35个微量元素和10个主量元素,精密度(RSD)均优于10%。GSR-2G的7Li~238U共35个微量元素,化学法分析测定值与LA-Q-ICPMS测定值的相对偏差优于10%;23Na~56Fe共10个主量元素,电子探针分析测定值与LA-Q-ICPMS测定值一致。利用LA-Q-ICPMS法分析GSR-2G中40个元素,获得的平均测定值可作为初步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山岩玻璃标准物质 原位微区分析 主微量元素 高温熔融 激光剥蚀-四极杆等离子体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