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激励的火工冲击响应及其特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锡雄 秦朝烨 +2 位作者 丁继锋 张志研 褚福磊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64-470,共7页
针对传统火工冲击激励方法在频率范围方面的局限性,研究新兴的激光激励方式、激励特性及其参数的影响,探究模拟火工冲击试验的可行性。首先参考经典的冲击试验方法,制定了激光激励试验的试验方案,设计了试验装置并进行了冲击试验;然后... 针对传统火工冲击激励方法在频率范围方面的局限性,研究新兴的激光激励方式、激励特性及其参数的影响,探究模拟火工冲击试验的可行性。首先参考经典的冲击试验方法,制定了激光激励试验的试验方案,设计了试验装置并进行了冲击试验;然后针对火工冲击和激光激励的试验结果,在时域、频域进行了时频分析和响应谱分析与对比;最后依据该试验方法,讨论了激光脉冲频率和激光脉冲能量对冲击响应的影响。研究提出的激光激励方法对火工冲击机理研究与地面模拟试验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工冲击 激光激励 冲击响应谱 无损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F靶用纳米厚金属薄膜中超声波的激光激励
2
作者 王衍斌 周建华 余学才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78-981,共4页
简要介绍了激光超声和干涉仪检测原理,实现了一个激光超声实验。实验中,用调Q Nd:YAG固体激光器在超薄薄膜200nm Al/Au/Ag中激励高频超声,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超声进行了检测,对获得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了激励的振动频率。3种薄膜... 简要介绍了激光超声和干涉仪检测原理,实现了一个激光超声实验。实验中,用调Q Nd:YAG固体激光器在超薄薄膜200nm Al/Au/Ag中激励高频超声,用迈克尔逊干涉仪对超声进行了检测,对获得的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了激励的振动频率。3种薄膜中产生的单一频率的超声振动分别为32.36、26.17和29.39MHz。本工作对纳米薄膜的超声检测有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薄膜 激光激励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激励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2
3
作者 应肖磊 张明达 +1 位作者 王思谨 秦立明 《电子设计工程》 2021年第22期10-14,共5页
目前设计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带入高频干扰,导致信息泄露。为此,基于激光激励设计了一种新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系统硬件由嵌入器、检测器和微处理器组成,采用CMOS传感器提高信息的传感能力... 目前设计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在检测过程中容易带入高频干扰,导致信息泄露。为此,基于激光激励设计了一种新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系统硬件由嵌入器、检测器和微处理器组成,采用CMOS传感器提高信息的传感能力,通过激光激励技术检查出瓷质绝缘子自身的共振频率,设计系统软件部分。通过绝缘子位置获取、计算共振频率、分析频率结果来实现故障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激光激励的瓷质绝缘子非接触式故障检测系统能够有效抵消高频干扰和漏能,减少信息泄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激励 瓷质绝缘子 非接触式故障 检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约束放电激励的XeCl准分子激光器
4
作者 王涓 谷怀民 +5 位作者 陈永荣 胡雪金 丘军林 龚志伟 周小伙 孙海斌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50-156,共7页
本文对激光激励的一种新技术─磁约束放电激励技术在 XeCl准分子激光器中的应用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分析比较了以 Ar或 He为缓冲气体时磁约束放电激励对 XeCl准分子激光输出的影响.
关键词 磁约束放电激励 XECL准分子激光 激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激励脉冲HF激光SF_6/C_2H_6工作气体的放电特性 被引量:6
5
作者 黄珂 易爱平 +5 位作者 于力 黄超 朱峰 唐影 刘晶儒 叶锡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2353-2357,共5页
研究了电激励脉冲HF激光工作介质SF6/C2H6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通过对放电等离子体荧光图像和放电波形的测量,分析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放电稳定性、剩余电压、能量沉积效率等特性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体的放电过程存在主放... 研究了电激励脉冲HF激光工作介质SF6/C2H6混合气体的放电特性。通过对放电等离子体荧光图像和放电波形的测量,分析比较了不同条件下放电稳定性、剩余电压、能量沉积效率等特性参数的变化情况。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气体的放电过程存在主放电、剩余电压维持和电弧放电3个阶段,各阶段的放电特性有所差异;提高充电电压有利于放电能量的有效沉积,也会使不稳定的电弧放电提前;增加C2H6原子分数能起到抑制电弧放电的作用;混合气体总压的增加会导致剩余电压的提高以及辉光放电的能量沉积效率的降低;最佳的能量沉积出现在电弧放电阶段与辉光放电阶段即将融合的临界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脉冲HF激光 SF6气体放电 辉光放电 放电稳定性 剩余电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激励重频HF激光器非稳腔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松青 黄珂 +2 位作者 沈炎龙 易爱平 瞿谱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5-60,共6页
为实现电激励重频HF激光远距离传输,在较短的谐振腔内产生大模体积的高质量激光束,开展了激光器正支虚共焦非稳腔的结构设计、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放大率M的增大,远场光斑中心亮斑包含的能量逐渐增大,能量向中心转移... 为实现电激励重频HF激光远距离传输,在较短的谐振腔内产生大模体积的高质量激光束,开展了激光器正支虚共焦非稳腔的结构设计、仿真计算和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放大率M的增大,远场光斑中心亮斑包含的能量逐渐增大,能量向中心转移,远场光斑尺寸和远场发散角也随放大率M增大而减小。实验结果表明:随着放大率M的增大,远场光强分布、光斑尺寸和发散角变化规律与仿真结果一致,但输出激光能量以先增大后降低的规律变化。综合考虑高光束质量和高能量的指标要求,在流场正常工作情况下,当放大率M为3.0时,获得了远场发散角为2.37倍衍射极限和激光能量稍低于稳定腔(约为稳定腔激光能量的94.6%)的重频激光输出,满足激光远距离传输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重频HF激光 非稳腔 流场 光束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自动热激励红外无损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柏逢明 孙福贵 黄永寿 《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37-41,共5页
本文以激光扫描技术、红外技术及电子技术为基础, 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激光扫描自动热激励红外无损检测系统。利用该装置, 可以无损检测金属材料零部件的内部缺陷, 如微裂纹、疏松、气孔等。文中还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利用CO... 本文以激光扫描技术、红外技术及电子技术为基础, 研究并设计了一套激光扫描自动热激励红外无损检测系统。利用该装置, 可以无损检测金属材料零部件的内部缺陷, 如微裂纹、疏松、气孔等。文中还介绍了检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利用CO2 激光器扫描对被检工件进行自动加热预处理, 再通过红外技术接收工件热传导的温度场分布变化等信息, 经过电子滤波及A/ D 转换, 送入单片微机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存储、显示, 达到探测工件内部缺陷的性质和特征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 激光激励 无损检测 红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电激励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房晓婷 袁圣付 +1 位作者 华卫红 闫宝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3-37,共5页
对一台小型电激励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光轴位于喷管阵列出口平面下游10mm处和15mm处分别进行了出光实验,得到188.4W和205.8W的DF激光输出,输出激光波长为3.6-4.1μm,激光器的电效率分别为2.3%和2.5%。该小型电激励连续... 对一台小型电激励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进行了实验研究,在光轴位于喷管阵列出口平面下游10mm处和15mm处分别进行了出光实验,得到188.4W和205.8W的DF激光输出,输出激光波长为3.6-4.1μm,激光器的电效率分别为2.3%和2.5%。该小型电激励连续波DF化学激光器长时间(100s)运行的功率稳定性峰谷值和均方根值分别为±1.04%和0.49%,工作状态较为稳定,实验可重复性好,操作方便,是强光条件下镜片膜层吸收系数测量的适用红外激光光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激励DF化学激光 红外激光光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中超声脉冲的激光产生和压电接收 被引量:3
9
作者 裴力伟 严玉萍 白玉海 《应用声学》 CSCD 1989年第2期9-12,共4页
本文报道了利用TEACO_2激光器的单一光脉冲,在铝、铜和低碳钢等金属中激励超声脉冲,并用超声压电换能器检测声脉冲的实验结果。对声信号的频谱做了初步的分析。测量和分析将有助于建立激光在固体中激励声脉冲的物理模型。
关键词 超声脉冲 金属 激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方法检测钢材表面裂纹 被引量:9
10
作者 董宁琛 张志杰 +1 位作者 尹武良 赵晨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195-1200,共6页
在损伤之前检测和表征钢材上的表面裂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涉及相关的结构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钢结构试件的表面破裂裂纹。使用脉冲点激光源将热量加载到材料表面,热流... 在损伤之前检测和表征钢材上的表面裂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对于涉及相关的结构安全有重大意义。本文采用了一种非接触式的脉冲激光点光源热成像技术,用于检测钢结构试件的表面破裂裂纹。使用脉冲点激光源将热量加载到材料表面,热流在传导过程中会受到裂纹缺陷的影响,裂纹的边界处阻挡的热流导致表面产生了明显的温度差,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表面温度场的变化来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激励开始后,裂纹缺陷边界开始出现温度差,激励结束后,温度差达到峰值,实现裂纹缺陷的可视化;缺陷边界的温度差峰值以及出现时间与激励中心的距离相关。同时为下一步的定量检测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激励 红外热成像 裂纹检测 表面温度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激光热成像方法的奥氏体钢表面缺陷表征 被引量:5
11
作者 董宁琛 张志杰 +1 位作者 尹武良 赵晨阳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79-183,共5页
有源热成像是当今广泛使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可利用材料热特性完成缺陷表征。本文使用激光作为热成像的激励源,使用激光局部加热试件,产生的球形热流允许以任意方向检测缺陷。在加热过程中,能量扩散完全覆盖缺陷区域,在散热过程中,缺陷的... 有源热成像是当今广泛使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可利用材料热特性完成缺陷表征。本文使用激光作为热成像的激励源,使用激光局部加热试件,产生的球形热流允许以任意方向检测缺陷。在加热过程中,能量扩散完全覆盖缺陷区域,在散热过程中,缺陷的存在会使得激光器的热足迹呈现不对称性,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表面温度场分布,实现表面缺陷的可视化检测。通过实验验证以及对实验结果的图像分析来完成缺陷表征,结果表明:在散热过程中,红外热像仪可实现对缺陷的可视化检测,通过图像锐化处理检测缺陷边界,得到缺陷的形状分布,完成缺陷的定位表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激励 红外热成像 缺陷定位表征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激光超声波传播特性及缺陷损伤检测 被引量:3
12
作者 付兰凌 杨金水 +1 位作者 刘志达 罗浩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54-1461,共8页
本文针对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特点及质量检测需求,基于弹性力学和热力耦合相关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完全热力耦合方法系统开展单层和多层碳纤复合材料板激光超声波传播特性及缺陷识别方法研究,... 本文针对先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特点及质量检测需求,基于弹性力学和热力耦合相关理论,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在验证模型可靠性的基础上,采用完全热力耦合方法系统开展单层和多层碳纤复合材料板激光超声波传播特性及缺陷识别方法研究,考察了面内缺陷的几何尺寸、层间缺陷的相对位置和深度等因素对激光超声波传播特性及损伤识别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复合材料存在面内或层间缺陷时,应力波会在缺陷处发生反射和衍射,具体可表现为出现缺陷反射波信号或透射波信号强度减弱,在已知材料中超声波速情况下结合缺陷异常反射波可实现对相应缺陷的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 损伤检测 无损检测 激光超声 激光激励 热力耦合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链式HF激光器能量稳定性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周松青 马连英 +5 位作者 黄珂 沈炎龙 李高鹏 栾昆鹏 朱峰 易爱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12,共4页
为提高非链式电激励脉冲HF激光的能量稳定性,分析了激光产生反应动力学和影响激光能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得知基态HF分子的生成、工作气体的温度上升以及工作气体C2H6的消耗是激光能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经实验研究,没有采用任何反应... 为提高非链式电激励脉冲HF激光的能量稳定性,分析了激光产生反应动力学和影响激光能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得知基态HF分子的生成、工作气体的温度上升以及工作气体C2H6的消耗是激光能量快速下降的主要原因。经实验研究,没有采用任何反应产物去除方法的情况下,激光器输出1600个脉冲激光后,激光能量下降率达31%,采用沸石分子筛吸附单元对基态HF分子进行吸附后,同样输出1600个脉冲激光,激光能量基本趋于平稳状态,且输出约5500个脉冲激光后,激光能量较初始平均值仅有10%的下降;另外,在激光器运行过程中,恢复工作气体的初始温度和补充少量的C2H6也能改善激光能量的稳定性,其中补充25%的C2H6气体可使激光能量提高近8%。由激光产生反应动力学和实验研究结果可知,增加分子筛吸附单元、工作气体温控单元和工作气体实时补给单元可提高激光能量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励脉冲HF激光 能量稳定性 吸附技术 工作气体 沸石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波长可调谐TEA CO_2激光器的脉冲输出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卢彦兆 王新兵 +1 位作者 董句 张学玲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88-90,94,共4页
为了获得两束波长不同的可调谐CO_2激光脉冲,采用了双光栅与输出镜构成双谐振腔的结构没计。实验中,对影响激光器脉冲输出能量和调谐范围的参量作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谐振腔可以独立振荡输出不同波长的两束激光,二者之间不存在竞... 为了获得两束波长不同的可调谐CO_2激光脉冲,采用了双光栅与输出镜构成双谐振腔的结构没计。实验中,对影响激光器脉冲输出能量和调谐范围的参量作了具体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谐振腔可以独立振荡输出不同波长的两束激光,二者之间不存在竞争影响,并且均可在大范围内调谐输出;通过对两个光栅做小幅度失谐调整,可以实现两束激光脉冲同步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横向激励大气压CO2激光 双波长可调谐 时间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TEA CO_2激光器输出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胡志 王又青 +2 位作者 刘顺 卢丽娟 李波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6-570,共5页
为了研究气体配比、抽运电子密度、腔长对脉冲横向激励大气压CO2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采用了六温度模型的方法,对工作气体中不同分子振动模式间的能量转移和激光输出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当CO2,N2,He的体积比由4∶30∶65上升到6... 为了研究气体配比、抽运电子密度、腔长对脉冲横向激励大气压CO2激光器输出功率的影响,采用了六温度模型的方法,对工作气体中不同分子振动模式间的能量转移和激光输出功率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模拟。当CO2,N2,He的体积比由4∶30∶65上升到6∶30∶65时,脉冲功率增加,输出延迟时间变短;当CO2,N2,He的体积比由5∶15∶65上升到5∶35∶65时,脉冲功率按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变化,在N2比例约为25时达到最大;当CO2,N2,He的体积比为5∶30∶65、最大抽运电子密度由4×1012/cm3增加到6×1012/cm3、腔长由2m增加到4m时,脉冲功率都会逐渐增加;脉冲功率越大时,输出延迟时间越短,但有更长的拖尾现象。结果表明,气体配比、抽运电子密度、腔长对脉冲输出功率有影响,该研究为设计和优化激光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脉冲横向激励大气压CO2激光 六温度模型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氮的受激喇曼散射研究
16
作者 姜宏伟 张林 《激光杂志》 CAS 1985年第3期151-152,135,共3页
本文使用染料调Q红宝石激光激励液氮的受激喇曼散射,观察到一级斯托克斯、一级反斯托克斯和二级反斯托克斯线,测得散射光的喇曼频移、线宽、能量转换率和退偏振度等参数,并对所得结果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受激喇曼散射 液氮 斯托克斯线 反斯托克斯 能量转换率 激光激励 喇曼频移 红宝石 散射光 等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中阶跃温升信号的研究 被引量:13
17
作者 段向港 郝晓剑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2-195,共4页
为了对热电偶时间常数进行准确测试,采用上升时间5μs、功率500W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系统激励源对热电偶进行加热的方法,对时间常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半导体激光器输出连续且光斑能量均匀稳定的优点,解决了原测试系... 为了对热电偶时间常数进行准确测试,采用上升时间5μs、功率500W的大功率半导体激光器作为系统激励源对热电偶进行加热的方法,对时间常数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利用半导体激光器输出连续且光斑能量均匀稳定的优点,解决了原测试系统中传统激励源作用机理的限制。结果表明,由于半导体激光器输出功率恒定,利用闭环反馈控制激光功率的方法,产生激光阶跃温升信号,保证了热电偶的均匀加热,得到了期望的平衡温度;4支不同热电偶时间常数分别测得为2.806s,3.094s,2.229s和2.457s。该反馈控制器具有较强的鲁棒性,测试系统可激发较理想的阶跃温升信号,为热电偶时间常数测试提供高质量的激励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技术 时间常数 反馈控制 阶跃温升信号 激光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的红外多光子离解
18
作者 章吉祥 胡照林 +2 位作者 米琪 张允武 马兴孝 《四川激光》 1980年第4期24-28,共5页
利用聚焦脉冲TEA-CO_2激光束(自然振荡谱线)辐照乙烯及乙烯与各种添加物(O_2·Cl_2·H_2O·HCl等)的混合气体,研究了激光激励乙烯分子ν_ι振动时乙烯分子的离解和各种添加物对乙烯离解的影响。
关键词 乙烯 离解 多光子 红外 混合气体 激光激励 添加物 HCL H2O 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条射频放电产生单重态氧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汪洪源 李国富 +3 位作者 多丽萍 桑凤亭 王新兵 金玉奇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937-1941,共5页
通过考察各种放电状态及气流条件下发生器内外物种的自发辐射谱,发现光谱峰值强度与对应物种浓度成正比。分析了主要的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了解了单重态氧及其它物种的浓度变化规律。考察了α放电和γ放电两种不同的放电方式。发现在α... 通过考察各种放电状态及气流条件下发生器内外物种的自发辐射谱,发现光谱峰值强度与对应物种浓度成正比。分析了主要的等离子体动力学过程,了解了单重态氧及其它物种的浓度变化规律。考察了α放电和γ放电两种不同的放电方式。发现在α放电状态下,体系中有较少氧原子等淬灭性粒子,更有利于O2(1Δ)产生。加入He,有效地降低了气体体系的离子化阈能和约化场强,约化场强最小时,产生的O2(1Δ)浓度最大,相较于纯氧放电,O2(1Δ)浓度提高一倍以上。考察了腔外各物种浓度的变化,O2(1Δ)离开放电腔后浓度稳定,沿距离减少较慢,有益于出光。优化了本系统的放电极间距,极间距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单重态氧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条 射频放电 单重态氧 激励氧碘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导波场重构方法 被引量:2
20
作者 周杨 骆英 +1 位作者 徐晨光 李鹏飞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36,共5页
导波场分析法可有效识别和表征结构损伤,但受限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全波场信号的采集耗时严重。为提高全波场信号的获取效率,现有方法依靠压缩感知和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少量空间测点信号重构出原始波场,然而该类方法依赖具有一定随... 导波场分析法可有效识别和表征结构损伤,但受限于奈奎斯特采样定律,全波场信号的采集耗时严重。为提高全波场信号的获取效率,现有方法依靠压缩感知和激光多普勒测振技术,以少量空间测点信号重构出原始波场,然而该类方法依赖具有一定随机性的抖动采样策略,在商用激光多普勒测振系统上不便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均匀稀疏采样策略的导波场重构方法,并搭建压电片激励/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传感(PZT激励/SLDV传感)实验平台,对含人工损伤的铝板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将空间测点数减少到奈奎斯特采样点数的10%以下,并在导波场重构精度及损伤成像精度方面达到与抖动采样策略的同等水平,且提高了导波场分析法的实用性和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波场分析 无损检测 导波场稀疏重构 压缩感知 压电片(PZT)激励/扫描式激光多普勒测振仪(SLDV)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