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在激光束整形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
作者 刘磊 郭劲 +3 位作者 赵帅 姜振华 孙涛 王挺峰 《中国光学》 EI CAS 2014年第2期260-266,共7页
为了满足高光束质量要求,校正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波前畸变,改善激光位相分布,进而提高聚焦光斑的能量集中度,基于79单元微机械薄膜变形镜(MMDM)搭建了一套激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利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分别选择聚焦光斑... 为了满足高光束质量要求,校正激光束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的波前畸变,改善激光位相分布,进而提高聚焦光斑的能量集中度,基于79单元微机械薄膜变形镜(MMDM)搭建了一套激光束整形实验系统。利用随机并行梯度下降(SPGD)算法,分别选择聚焦光斑半径、形心为中心的环围能量比和质心为中心的环围能量比作为算法性能指标,开展了激光束整形实验研究。3种情况下,分别经过58次、197次、133次迭代趋于收敛,但光斑半径作为性能指标时振荡严重;环围能量比从整形前的0.200 5、0.127 7、0.200 5分别增加到整形后的0.669 9、0.733 9、0.864 0。实验结果表明:MMDM用于激光束整形具有良好的效果,光斑半径作为性能指标整形速度最快,其次为质心环围能量比,形心环围能量比最慢;质心环围能量比作为性能指标整形效果最好,其次为形心环围能量比,光斑半径最差。综合比较,质心环围能量比作为性能指标时综合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并行梯度下降算法 激光束整形 微机械薄膜变形镜 性能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光刻的准分子激光束整形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6
2
作者 林清华 宋超 +1 位作者 王鲁宾 周金运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15-419,共5页
阐述了在光刻应用中准分子激光束整形的原因和整形前后光束能量空间分布结果,并对建立准分子激光束整形的理论模型——高斯-谢尔模型(GSM)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和分析了微透镜阵列和衍射相位光栅等光束均质器用于光刻激光束整形的优缺... 阐述了在光刻应用中准分子激光束整形的原因和整形前后光束能量空间分布结果,并对建立准分子激光束整形的理论模型——高斯-谢尔模型(GSM)的方法进行了介绍。总结和分析了微透镜阵列和衍射相位光栅等光束均质器用于光刻激光束整形的优缺点,包括它们的整形能力、能量损失、干涉效应以及波前和振幅均匀化控制等;同时对主要整形器件的原理、特性和进展情况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准分子激光束整形 光刻 微透镜阵列 衍射相位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外激光束整形系统设计
3
作者 张少军 黄骝 +1 位作者 刘靖 李延廷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2-123,共2页
根据波动光学的原理及腔外透射型衍射体对光波动场的波前进行变换调制的理论,设计了一种组合式腔外激光束整形系统.对系统的每一透射式元件进行透射函数分布设计并组成一个系统,使激光束通过该系统后,对光波场波前实现调制和整形.
关键词 透射型元件 激光 设计 腔外激光束整形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的实时空间整形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薇 谢宇 从守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9-30,共2页
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激光光束的传输与放大,需要对输出的激光光束整形,包括对激光束几何形状与光强分布的整形,才能有效地控制光束质量,提升激光系统的输出功率。目前,通常的光束空间整形方法是采用针对特定输入光束(如均匀或高斯光束)... 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激光光束的传输与放大,需要对输出的激光光束整形,包括对激光束几何形状与光强分布的整形,才能有效地控制光束质量,提升激光系统的输出功率。目前,通常的光束空间整形方法是采用针对特定输入光束(如均匀或高斯光束)的切趾光阑(如锯齿、波纹光阑)或结合空间滤波进行光束空间整形,而实际输入的光束并非是这样的理想型光束,所以上述方法在光束的空间整形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因此,研究实时、可调的光束空间整形尤为重要。对此,本文提出了对激光束进行实时、可调控的激光束空间整形的新方法,实时产生与入射光束相关的软边切趾光阑,结合空间滤波,获得所需形状的近"平顶"光强分布的近场光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新方法可以对实际激光系统的光束实现实时、有效的整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激光系统 激光束实时整形 自适应软边光阑 衍射光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测照器光学系统小型化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贾颖娟 于洵 +2 位作者 姜旭 武继安 齐媛 《兵工自动化》 2018年第12期16-21,共6页
为解决传统激光测照器光学系统只实现光束准直、光束均匀度较差的问题,对激光测照器光学系统小型化进行研究。对激光光束进行扩束,利用盖师贝格-撒克斯通(Gerchberg-Saxton,GS)改进算法设计用于光束匀化和准直的二元光学元件B1和B2,根... 为解决传统激光测照器光学系统只实现光束准直、光束均匀度较差的问题,对激光测照器光学系统小型化进行研究。对激光光束进行扩束,利用盖师贝格-撒克斯通(Gerchberg-Saxton,GS)改进算法设计用于光束匀化和准直的二元光学元件B1和B2,根据光功率恒定原理,建立光束匀化的坐标变换公式,在ZEMAX中编写宏指令设计非球面透镜组光学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使光束均匀度达到96.2%,发散角优于0.25 mrad,实现了光学系统的小型化(光学系统结构为110 mm×42 mm×42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整形 光学系统小型化 二元光学元件组 非球面透镜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光学元件中黑栅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荆汝宏 黄子强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7-50,共4页
计算机光学元件是纯相位元件,能够产生任意形状的波面分布,但存在着加工工艺过于复杂的缺点。目前出现了用数字化元件实现计算机光学元件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经常要面临黑栅效应的干扰。利用傅里叶光学理论研究了黑栅效应对具体元件的... 计算机光学元件是纯相位元件,能够产生任意形状的波面分布,但存在着加工工艺过于复杂的缺点。目前出现了用数字化元件实现计算机光学元件的方法,在这些方法中经常要面临黑栅效应的干扰。利用傅里叶光学理论研究了黑栅效应对具体元件的影响程度,找出了影响黑栅效应强弱的因素,并用MATLAB软件进行了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减小黑栅的宽度可使光能量向接收屏中央集中,有效降低黑栅效应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束整形 黑栅效应 标量衍射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fluence of positioning errors of optical shaping components for single emitter laser diode on beam shaping effects 被引量:3
7
作者 YAN Yi-xiong ZHENG Yu DUAN Ji-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814-2821,共8页
Beam shaping is required for semiconductor lasers to achieve high optical fiber coupling efficiency in many applications.But the positioning errors on optics may reduce beam shaping effects,and then lead to low optica... Beam shaping is required for semiconductor lasers to achieve high optical fiber coupling efficiency in many applications.But the positioning errors on optics may reduce beam shaping effects,and then lead to low optical fiber coupling efficiency.In this work,the positioning errors models for the single emitter laser diode beam shaping system are established.Moreover,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errors and the beam shaping effect of each shapers are analysed.Subsequently,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rrors and the optical fiber coupling efficiency is analysed.The result shows that position errors in the Z axis direction on the fast axis collimator have the greatest influence on the shaping effect,followed by the position errors in the Z axis direction on the converging lens,which should be strictly suppressed in actual operation.Besides,the position errors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the optical fiber coupling efficiency and need to be avoid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ngle emitter laser diode beam shaping positioning error coupling efficienc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