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铝硅酸盐熔体化学组成对熔体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李如璧 徐培苍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3年第9期81-83,共3页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和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CaO-Al_2O_3-SiO_2铝硅酸盐熔体化学组成对熔体结构的影响。指出SiO_2含量的增加,将使熔体网络结构由层链状为主向架层状过渡,Al_2O_3和CaO含量的增加,造成部分Al^(3+)和Ca^(2+)作... 采用激光拉曼光谱和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技术研究了CaO-Al_2O_3-SiO_2铝硅酸盐熔体化学组成对熔体结构的影响。指出SiO_2含量的增加,将使熔体网络结构由层链状为主向架层状过渡,Al_2O_3和CaO含量的增加,造成部分Al^(3+)和Ca^(2+)作为网络修饰子起解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富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 三元铝硅酸盐 化学组成 熔体结构 氧化钙 火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玲珑金矿床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9
2
作者 王可勇 张春燕 +1 位作者 樊岳铭 张晓东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玲珑金矿床第一成矿阶段与含金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Ⅰ气液两相,Ⅱ含CO2三相,ⅢCO2,Ⅳ单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测温结果显示:①Ⅰa型包体,气液比10%15%,均一温度为162.7235.6... 玲珑金矿床第一成矿阶段与含金黄铁矿共生的石英中主要发育4种类型的原生流体包裹体:Ⅰ气液两相,Ⅱ含CO2三相,ⅢCO2,Ⅳ单液相包裹体。流体包裹体成分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测温结果显示:①Ⅰa型包体,气液比10%15%,均一温度为162.7235.6℃,w(NaCl)(盐度)为4.65%7.59%,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2O 96.48%,CO22.4%;②Ⅰb型包体,气液比30%45%,均一温度266.9349.2℃,w(NaCl)为10.8%13.4%,气相平均摩尔分数为H2O 69.75%,CO224.74%;③Ⅱ型含CO2包体,CO2相所占比例为20%90%,其均一温度为193.5321.6℃,w(NaCl)2.9%5.3%,CO2相中,H2O的摩尔分数为27.72%,CO2为70.6%。包裹体成分分析及测温结果综合研究认为,玲珑金矿成矿过程中存在大气降水热液与地幔来源流体的混合作用,前者与从流体中分离出的富CO2流体混合,以不同比例被捕获形成Ⅱ型包体;而与分异出CO2后的CO2不饱和地幔流体混合,被捕获形成Ⅰb型包体。两种流体混合导致的含矿热液物化条件变化对金的沉淀成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玲珑金矿床 流体混合作用 流体包裹体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刘曼 邱华宁 +2 位作者 白秀娟 肖明 何立言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981-998,共18页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南岭钨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针对石英脉型钨锡矿和云英岩型钨矿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流体包裹体分为4类: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是南岭钨锡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主要针对石英脉型钨锡矿和云英岩型钨矿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测温和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流体包裹体分为4类:富液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L型)、富气相两相水溶液包裹体(V型)、Vco2-Lco2-LH2O三相包裹体(C型)和含子晶三相包裹体(S型)。石英脉型钨锡矿均一温度为240~440℃,w(NaCLm)为1.4%~9.5%,云英岩型钨矿均一温度为370~470℃,且富锡石样品均一温度(th:310~420℃,w(NaCleq)为4.3%~9.5%)略高于富黑钨矿样品(th:240~340℃,w(NaCleq)为1.4%~7.7%)。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主要为C02、C地、№。结合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激光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和野外矿床地质特征,探讨了成矿流体中N2、CH4的源区、w和Sn的赋存状态以及其成矿机制。W以一系列钨酸、钨酸根离子、碱金属钨酸盐赋存于流体中,Sn主要赋存状态为Sn(+2价)-Cl络合物。石英脉型钨锡矿因流体上升至花岗岩体或围岩的构造裂隙中,成矿流体与围岩相互反应以及与地壳流体与大气水混合,其小t急剧下降以及流体pH值变化,导致黑钨矿沉淀,成矿流体从还原环境转为氧化环境致使锡石沉淀成矿。云英岩型钨矿有效成矿机制是流体沸腾或不混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石英脉型钨锡矿 云英岩型钨矿 锡田钨锡多金属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气烃包裹体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陈杰 叶加仁 +4 位作者 刘金水 曹强 盛溢勇 余汉文 赵牛斌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4-73,共10页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已证实深部的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其中对气烃包裹体的研究薄弱,缺乏确定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为了揭示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成藏时期,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 东海陆架盆地西湖凹陷油气勘探已证实深部的古近系平湖组和花港组天然气资源丰富,但油气成藏机理复杂,其中对气烃包裹体的研究薄弱,缺乏确定天然气成藏时期的关键证据。为了揭示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成藏时期,通过对西湖凹陷古近系砂岩储层包裹体岩相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显微测温等系统实验测试,结合盆地构造演化史、埋藏史、古地温演化史、烃源岩热演化史等分析,开展了该凹陷天然气成藏期次研究。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储层发育高密度单相纯烃包裹体、高密度单相含烃包裹体、常规气液两相纯烃包裹体和常规气液两相含烃包裹体共4种气烃包裹体;②储层包裹体的气体成分主要为CH_(4),部分含有C_(2)H_(6)和CO_(2),其同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分布于140~150℃;③该区有2期天然气充注和成藏,并且以晚期为主,第一期发生在中新世晚期,成因为原油裂解,储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捕获超临界态流体形成单相气烃包裹体,天然气成藏规模较小,第二期发生在上新世—更新世,以CH4为主的烃气自烃源岩中大量排出,向圈闭中大规模充注并成藏,是西湖凹陷天然气的主要成藏时期。结论认为,天然气成藏时期的确定为东海西湖凹陷天然气的深化勘探指明了方向,有助于发现更多新的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海陆架盆地 西湖凹陷 中央背斜带 气烃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天然气成藏时期 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特征与成藏期次 被引量:13
5
作者 韩载华 赵靖舟 +2 位作者 陈梦娜 李军 吴和源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8-27,共10页
通过单偏光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显微测温,对苏里格气田西区16口井50块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综合测试分析,总结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并依据流体成分将包裹体细分为6种类型。分别测试了不同层位、不同产状内与... 通过单偏光显微镜观察、激光拉曼光谱分析及显微测温,对苏里格气田西区16口井50块盒8段储层流体包裹体样品进行了综合测试分析,总结了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并依据流体成分将包裹体细分为6种类型。分别测试了不同层位、不同产状内与烃类包裹体伴生的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结果显示:盒8段储层伴生盐水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分布在90~180℃,温度主频段分布在120~170℃;石英次生加大边中的伴生盐水包裹体主峰温度比愈合裂隙及微裂隙中的略低,且不存在明显界限。在包裹体均一温度、盐度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埋藏史-热史-生烃史,认为苏里格气田西区盒8段天然气为一期成藏,成藏期可依据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特征划分为初始充注期和主充注期2个阶段。初始充注期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90~120℃,对应于220~160 Ma的中三叠世末—中侏罗世末,主充注期伴生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区间为120~170℃,对应于160~100 Ma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成藏期次 成藏过程 均一温度 石盒子组 苏里格气田西区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皖南地区二叠系孤峰组页岩中高密度含甲烷包裹体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董敏 王宗秀 +7 位作者 董会 张林炎 宋微 郭迎春 李小诗 冯兴强 马立成 季长军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20年第6期872-880,共9页
对皖南地区泾县昌桥剖面的二叠系孤峰组硅质页岩裂缝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试、热力学温度测定及拉曼光谱图谱解析,观测到了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利用甲烷包裹体的拉曼散射峰v1位移2910.6~2911.2 cm-1,计算得到甲烷... 对皖南地区泾县昌桥剖面的二叠系孤峰组硅质页岩裂缝石英脉中流体包裹体进行了显微激光拉曼光谱测试、热力学温度测定及拉曼光谱图谱解析,观测到了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利用甲烷包裹体的拉曼散射峰v1位移2910.6~2911.2 cm-1,计算得到甲烷包裹体密度为0.2295~0.2618 g/cm3,具有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特征。含甲烷组分的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分布在216.8~242.3℃。由于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与甲烷包裹体是共生的,通过状态方程热力学计算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在共生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最小温度216.8℃的捕获压力为76~95 MPa。对甲烷流体包裹体密度和捕获压力的计算,揭示了区域内二叠系孤峰组高演化程度的硅质页岩在地史演化过程中存在高压甲烷流体产出的证据,为开展皖南地区二叠系页岩气勘探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皖南地区 二叠系孤峰组 高密度甲烷包裹体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米易海塔地区混合岩型铀矿流体包裹体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郭锐 陈友良 +2 位作者 刘凯鹏 郑玉文 胡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8,共12页
混合岩型铀矿是康滇地轴上最有希望取得找矿突破的铀矿类型,海塔地区的铀矿化即是该类型铀矿的典型代表。本文针对区内的长英质脉矿石、富晶质铀矿石英脉矿石和含矿热液石英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塔地区混合岩型... 混合岩型铀矿是康滇地轴上最有希望取得找矿突破的铀矿类型,海塔地区的铀矿化即是该类型铀矿的典型代表。本文针对区内的长英质脉矿石、富晶质铀矿石英脉矿石和含矿热液石英脉中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塔地区混合岩型铀矿的成矿作用可分为2个阶段:早期混合岩化热液成矿阶段为高温、中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380~540℃,盐度变化范围为16.15%~23.18%NaCl eqv,是区内铀成矿的主要阶段;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阶段为中低温、低盐度流体,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集中在140~220℃,盐度变化范围为5.56%~23.18%NaCleqv,是区内富铀矿的形成阶段。流体包裹体的气相成分测试表明,长英质脉矿石石英包裹体中以CH4、CO2为主,其次为H2O和N2;而富晶质铀矿石英脉及含矿热液石英脉石英包裹体中以H2为主,部分含有CO2、CH4、H2O。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期混合岩化成矿阶段的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与变质水的混合,而晚期热液叠加改造成矿阶段成矿流体中可能有大气降水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氢氧同位素 混合岩型铀矿 海塔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包裹体方法在页岩气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严礼宇 郑义 +1 位作者 王成明 虞鹏鹏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9年第A01期103-107,共5页
自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对页岩气的研究日渐重视,大量研究对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和优选,但对页岩气的生成机理、富集机理、成藏时间和后期破坏等方面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文章通过对比已有对页岩气储层中的... 自美国页岩气革命以来,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对页岩气的研究日渐重视,大量研究对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进行了评价和优选,但对页岩气的生成机理、富集机理、成藏时间和后期破坏等方面的认识仍十分有限。文章通过对比已有对页岩气储层中的流体包裹体的研究,总结流体包裹体在页岩气储层的应用方法、现状与发展趋势。目前对于页岩气储层的包裹体研究,主要使用显微测温方法,对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盐度进行研究;结合激光拉曼光谱测试分析包裹体成分,进而模拟恢复其古压力条件,从而反映出页岩气的生成机理、成藏温压条件等。总体而言,中国目前对页岩气生烃机制和保存机制以及储层特殊性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流体包裹体研究有望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利器,需要对其开展更多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流体包裹体 显微测温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古压力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