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对黄斑囊样水肿成像的定量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霍妍佼 杨丽红 魏文斌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53-57,共5页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 背景黄斑囊样水肿(CME)可由多种眼底疾病导致,目前主要的无创临床诊断方法为彩色眼底照相和频域OCT(SD—OCT),OCT对于CME的断层形态和定量分析较好,但是对水肿的范围评价欠佳。基于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cSLO)的视网膜成像技术对组织穿透性好,分辨率高,采集的眼底像清晰,对比度好,但是对于CME的检测价值尚不清楚。目的评价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定性和定量分析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于2015年8—12月在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确诊的CME患者24例24眼,采用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黄斑区进行放射状扫描和线扫(45°×45°,49个水平扫描),分别获得伪彩成像、绿光(532nm)反射成像和红外光(785nm)反射成像,应用EasyScan软件(1.2.2版)进行图像分析,并用传统彩色眼底照相技术和SD—OCT对患眼眼底进行成像,由专业的眼底病医师对每个图像的清晰度进行分级,并依CME图像和边界的清晰度进行评分。结果本组患者CME的原发病包括黄斑前膜(ERM)10例10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6例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RVO)4例4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3例3眼和CRVO合并BRVO1例1眼。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可显示CME像,但边界不清;cSLO视网膜成像可见明显的CME范围,边界清晰。CME区cSLO视网膜成像的伪彩成像、IR反射像和绿光反射像清晰度平均评分分别为3.21±0.78、2.67±0.96和2.54±0.83,均明显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的1.33±0.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cSLO视网膜成像技术对CME的成像质量明显优于传统彩色眼底照相,结合SD-OCT断层扫描图像可以为CME的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辅助成像系统 眼科诊断技术 激光 视网膜成像 眼镜检查 囊样黄斑水肿/ 诊断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激光扫描共焦检眼镜/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使用中荧光共定位的一种计算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胡西学 郭宏博 甘雅玲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77-581,共5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药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荧光共定位计算是该仪器的一种重要应用功能。共定位计算的结果为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与肿瘤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之一,推动了肿瘤精准定...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形态学、分子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和药理学等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地应用,荧光共定位计算是该仪器的一种重要应用功能。共定位计算的结果为肿瘤治疗过程中药物与肿瘤的作用机理研究提供了依据之一,推动了肿瘤精准定位治疗的发展。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科研的深入,人们对共定位的分析结果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提出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荧光共定位计算方法,通过3D构建和反卷积,获得了更加真实的荧光共定位计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焦扫描显微镜 荧光定位计算方法 定位系数 3D构建 反卷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扫描检眼镜在青光眼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3
作者 李战梅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59-60,共2页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and offers objective, quantitat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he optic nerve head, peripapillary retina and circulation of eye fundus. The...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has recently been developed, and offers objective, quantitative, and three-dimensional evaluation of the optic nerve head, peripapillary retina and circulation of eye fundus. Therefore, 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y may be particularly useful for early diagnosis of glaucoma.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application of such instrument, the Heidelberg retina tomograph, Heidelberg retina angiorgraphy,Heidelberg retina flow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聚焦扫描眼镜 青光眼 视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CTA)及共聚焦激光检眼镜(cSLO)眼底成像对脉络膜破裂伤患者检查的临床价值
4
作者 鲍宁 蒋正轩 陶黎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1-944,共4页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共聚焦激光检眼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cSLO)眼底成像对脉络膜破裂伤患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 目的探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及共聚焦激光检眼镜(confocal scanning laser ophthalmoscope cSLO)眼底成像对脉络膜破裂伤患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门诊就诊的脉络膜破裂伤患者12例12眼的资料。应用cSLO和OCTA对患者进行视网膜脉络膜成像,获取图像后重点分析视网膜无血流层(avascular complex,AC)、脉络膜毛细血管层(choriocapillaris,CC)及脉络膜层,以AC、CC层出现异常血管影像为继发脉络膜新生血管的依据。结果分析收集的图像可以发现脉络膜破裂伤多呈现与视盘平行的条形病灶(10眼);部分病例伴有新生血管(7眼),多位于AC层,CC层少见。在OCTA图像中视网膜色素上皮断裂最大直径为(1158.8±364.0)μm,cSLO红光眼底成像处相应位置病变边缘距离为(1184.3±350.2)μm,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3,P>0.05),OCTA与cSLO眼底成像对视网膜色素上皮损伤的检查结果一致。cSLO红光眼底成像中标识视网膜色素上皮病变面积为(2.83±0.77)mm^2,OCTA显示的CC层中标识出脉络膜毛细血管缺损面积为(3.63±1.02)mm^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1,P<0.05)。7例患者损伤区内AC层出现异常血管影像,其中6例行玻璃体内注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新生血管明显消退,但患者视力提高不明显。结论OCTA与cSLO眼底成像可以准确地反映外伤致脉络膜破裂伤情况,能够指导治疗,由于是无创检查,在随访过程中存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破裂 外伤 聚焦激光眼镜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见致病真菌所致角膜炎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夏元 薛春燕 +1 位作者 吴艳 黄振平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59,共5页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仍是中国主要的感染性眼病,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角膜刮片后进行菌种培养。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是近年来使用的无创性活体眼表检查的方法,但目前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相关检查特点的研究工作尚不够系统和完善。... 背景真菌性角膜炎仍是中国主要的感染性眼病,传统的确诊方法主要是角膜刮片后进行菌种培养。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是近年来使用的无创性活体眼表检查的方法,但目前关于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相关检查特点的研究工作尚不够系统和完善。目的研究和分析中国常见的4种致病菌引起的真菌性角膜炎的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特点。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初诊且进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的65例真菌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均为单眼患病。所有患眼均进行角膜真菌的实验室培养和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对不同菌种引起的真菌角膜炎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图像特点进行分析,主要包括菌丝的特点、孢子的分布及菌丝与病灶周围组织反映的关系,并总结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真菌菌丝与其他角膜组织的鉴别要点。结果角膜感染菌的实验室培养结果显示,本研究中纳入的患眼中镰刀菌角膜感染者占63.0%,曲霉菌感染者占16.9%,念珠菌感染者占3.0%,链格孢霉菌感染者占4.6%。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检查显示,镰刀菌感染性角膜炎病灶中的菌丝在角膜浅基质层呈树枝样高反光,而在深基质层表现为线型,病灶区炎性细胞较少;念珠菌感染性角膜炎病灶中的假菌丝位于角膜浅、中基质层,有散在的孢子和炎性细胞浸润,基质纤维增生活跃;曲霉菌感染病变区的菌丝呈蠕虫状,形状较镰刀菌细且短;链格孢霉菌感染病灶区的菌丝长、直且粗大,并有球形厚垣孢子位于菌丝顶端。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下各种真菌性角膜炎病灶区的菌丝与角膜上皮下神经丛、树突状细胞、角膜的增生纤维等均表现为高反射,但其形状、分布及走行均有所不同。结论真菌菌丝是诊断和鉴别真菌性角膜炎感染菌属的主要依据,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可在活体提供有用的相关信息,为真菌性角膜炎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炎/微生物 真菌眼部感染/诊断 激光扫描焦显微镜/方法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6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4期103-104,共2页
TH742 2000042945并行共焦三维检测方法的理论分析=Theoreticalanalysis on parallel confocal detecting method[刊,中]/田维坚(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陈波,郭履容,庞霖(四川大学信息光学研究中心.四... TH742 2000042945并行共焦三维检测方法的理论分析=Theoreticalanalysis on parallel confocal detecting method[刊,中]/田维坚(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27)),陈波,郭履容,庞霖(四川大学信息光学研究中心.四川,成都(610064))//光学学报.-1999,19(10).-1381-1385从一般共焦系统的原理出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行 望远镜 扫描电子显微镜 激光扫描聚焦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 原子力显微镜 国家重点实验室 检测方法 绿色荧光蛋白 信息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3期101-103,共3页
TH742 2000032174一种探针-样品距离的切变力控制新方法=Anonoptical shear-force method for tip-sampledistance rigulation[刊,中]/白永林(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张工力(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 TH742 2000032174一种探针-样品距离的切变力控制新方法=Anonoptical shear-force method for tip-sampledistance rigulation[刊,中]/白永林(西北大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陕西,西安(710069)),张工力(中科院西安光机所.陕西,西安(710068)),任克惠,侯洵(国家瞬态光学技术重点实验室.陕西,西安(710068))//光子学报.—1998,28(2).—120-123报道了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中一种基于切变力的探针-样品间距控制新方法。条形压电峰鸣器片的表面电极被沿着中心线分成两半,一半用于驱动,其上施加振荡源谐振频率进行激励,另一半上粘附光纤探针,并利用压电效应作为光纤探针的振幅传感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望远镜 激光显微镜 光纤探针 光子学 方法 近场扫描光学显微镜 图像处理 传感器 扫描 技术研究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仪器 眼镜、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8
《中国光学》 CAS 2005年第3期100-100,共1页
TH742.6 2005032371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骼肌肌纤维中的钙火花现 象=Observing Ca2+ sparks of skeletal muscular fibers by confocal microscope[刊,中]/杨勇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 生物物理所.上海(200433)),汤莹…∥电... TH742.6 2005032371 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骨骼肌肌纤维中的钙火花现 象=Observing Ca2+ sparks of skeletal muscular fibers by confocal microscope[刊,中]/杨勇骥(第二军医大学基础部 生物物理所.上海(200433)),汤莹…∥电子显微学报.- 2005,24(1).-57-60 钙火花(Ca2+ sparks)现象是近年来在骨骼肌、心肌兴 奋收缩偶联研究中发现的重要生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 钙火花 肌纤维 骨骼肌 光学仪器 望远镜 放大镜 眼镜 电子显微学报 激光扫描聚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萎缩性黄斑变性的眼底自发荧光特征 被引量:4
9
作者 苏兰萍 彭锡嘉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63-366,共4页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往对AMD的诊断主要参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但眼底自发荧光技术(FAF)无需注射造影剂,大大优化了诊断过程。目的观察萎缩性AMD的FAF特... 背景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以往对AMD的诊断主要参照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但眼底自发荧光技术(FAF)无需注射造影剂,大大优化了诊断过程。目的观察萎缩性AMD的FAF特征。方法28例39眼萎缩性AMD按照陈松的分类方法进行分组,应用激光共焦扫描检眼镜HRA2获得所有患者的FAF平均图像,并与眼底照相或FF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萎缩性AMD的FAF信号异常增高或降低区域与眼底的改变可能对应或不对应。萎缩性AMD萎缩前期FAF改变包括轻微改变、局灶性、片状、线性、花边样、网状和斑点状增强等7种形态。萎缩性AMD萎缩期地图状萎缩区呈边界清晰的低FAF区,其交界区表现为正常FAF、FAF带状增强或弥漫性增强;非地图状萎缩呈边界不清的低FAF区,其交界区FAF弥漫性增强。结论FAF成像技术为萎缩性AMD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新的非侵入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激光扫描眼镜 眼底自发荧光 萎缩性黄斑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发性黄斑裂孔眼底自发荧光成像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彭锡嘉 王波 +4 位作者 王登廷 郝保安 高琛 王雅东 苏兰萍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784-787,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的特征。方法对33例(36眼)IMH患者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检查,分析FAF图像与FFA图像。另外选取1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利用M IG2000图像测... 目的比较分析特发性黄斑裂孔(IMH)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图像的特征。方法对33例(36眼)IMH患者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进行检查,分析FAF图像与FFA图像。另外选取1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利用M IG2000图像测量系统对黄斑中心凹进行自发荧光强度测定。结果33例(36眼)IMH患者中,全层黄斑裂孔26眼(72.2%),板层黄斑裂孔10眼(27.7%)。黄斑自发荧光的特征:正常眼底中心凹FAF呈局部低荧光;黄斑裂孔表现为高荧光,与FFA的图像相似。6例板层裂孔FAF、FFA均未见异常,其余4例板层孔中心凹处FFA表现为轻度增强的透见荧光,相应部位FAF见轻度增强的自发荧光。全层黄斑裂孔在裂孔处有明显增强的FAF,FFA的"窗样缺损",在位置、面积、形状上与FAF一致。结论FAF检测为黄斑裂孔的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快速、非创性检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眼底自发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 激光扫描眼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神经根损伤后神经细胞黏附分子在神经肌肉接头部的表达 被引量:3
11
作者 周重建 侯宝兴 +2 位作者 王拥军 刘梅 施杞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428-431,共4页
目的 研究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 CAM )在神经肌肉接头部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 (Confocallaserscaningmicroscopy) ,观察了大鼠胚胎期 ,出生后 14d ,成年期以及L5神经根受压后... 目的 研究大鼠腰神经根损伤后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N CAM )在神经肌肉接头部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激光共聚焦显微扫描技术 (Confocallaserscaningmicroscopy) ,观察了大鼠胚胎期 ,出生后 14d ,成年期以及L5神经根受压后 10、2 0和 30d ,大鼠比目鱼肌神经肌肉接头部N CAM的分布变化。结果 大鼠胚胎期 ,肌管的表面和神经肌肉接头部N CAM呈强烈着染 ,在发育过程中其浓度逐渐减退 ,至成年肌肉时几乎消失。而当肌肉失神经支配后可导致N CAM重新再现。结论 N CAM在肌肉中的表达是通过神经支配状况调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神经根损伤 神经细胞黏附分子 神经肌肉接头部 大鼠 激光聚焦显微扫描技术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FFA和FAF图像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苏兰萍 彭锡嘉 王雅东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5-238,共4页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 目的研究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central serous chorioretinopathy,CSC)患者眼底自发荧光(fundus autofluo-rescence,FAF)图像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FFA)的特征。方法 应用共焦激光扫描检眼镜对43例(48眼)CSC患者进行检查,分析其FAF与FFA图像特点。结果 FFA检查:急性期CSC41眼FFA检查均有视网膜色素上皮(retinal pigment epithelium,RPE)荧光素渗漏,2眼伴RPE脱离;7眼慢性迁延性CSC的FFA表现为黄斑区斑驳样透见荧光,造影晚期可见荧光素缓慢渗漏。FAF特征:急性期CSC盘状脱离区呈单纯性的低自发荧光区、脱离区呈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斑点状强自发荧光环、脱离区呈强自发荧光池、脱离区呈点状强自发荧光等改变;RPE脱离表现为低自发荧光或轻度增强的自发荧光。渗漏点的改变:渗漏点处呈单纯低自发荧光、低自发荧光而其周围为局部强自发荧光、自发荧光无明显改变等。慢性迁延性CSC的FAF图像表现为斑点状强弱自发荧光相互交织。结论 CSC患者FAF与FFA图像相比较为复杂,FAF可用于检测RPE细胞的功能状态及CSC的辅助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眼底自发荧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脂褐素 激光扫描眼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炫彩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临床意义
13
作者 蔡友欢 刘洪涛 +4 位作者 蔡瑞 毕业歌 李明波 郭文骏 李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965-968,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炫彩视网膜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BRVO患者49例49眼。散瞳后分别行传统... 目的探讨利用炫彩视网膜成像技术观察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年7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遵义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眼科门诊的BRVO患者49例49眼。散瞳后分别行传统彩色眼底照相、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MultiColor)以及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以FFA图像为依据观察动静脉交叉压迫点,利用Spectralis HRA-2炫彩成像对压迫点所处的血管进行分级评分并测量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根据FFA结果将BRVO患者分成缺血型组和非缺血型组,对比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差异。结果炫彩成像观察到的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与FFA图像结果一致,49例患者均为视网膜颞侧分支静脉阻塞,颞上分支阻塞者33例,颞下分支阻塞者16例,缺血型组与非缺血型组患者阻塞部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9)。缺血型组患者压迫点血管分级评分平均为1.0分,与非缺血型患者的血管分级评分平均2.5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压迫点距视盘血管发出区的距离缺血型组为(2543.00±769.06)μm,非缺血型组为(3505.44±1125.42)μ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压迫点血管分级评分与BRVO是否发生缺血相关(P=0.003)。结论基于共焦扫描激光检眼镜的海德堡炫彩成像技术可以直观地观察BRVO患者动静脉交叉压迫点而不受出血的影响,并可以对压迫点血管进行分级评分,有助于为BRVO患者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更全面准确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扫描激光眼镜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彩色眼底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