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靶丸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波 张占文 +16 位作者 何智兵 高党忠 陈素芬 何小珊 赵学森 漆小波 刘一杨 王宗伟 刘梅芳 马小军 孟婕 冯建红 苏琳 陈永平 刘向东 李婧 李洁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86-203,共18页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球形内爆技术对聚变燃料进行增压,使热核燃料达到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状态,进而实现聚变点火。基于对称压缩、流体界面不稳定性和实验诊断的考虑,ICF实验对作为热核燃料容器的空心微球的品质在球形...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的核心思想是利用球形内爆技术对聚变燃料进行增压,使热核燃料达到高温、高密度的等离子体状态,进而实现聚变点火。基于对称压缩、流体界面不稳定性和实验诊断的考虑,ICF实验对作为热核燃料容器的空心微球的品质在球形度、壁厚均匀性、表面粗糙度以及掺杂水平等方面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为满足这些要求,陆续发展了乳液微封装技术、降解芯轴技术、低压等离子体聚合/掺杂技术、干凝胶玻璃微球制备技术等用于多层塑料微球和空心玻璃微球的研制。另一方面,针对ICF靶丸量小、质轻以及表面要求高的特点,发展了相应的非破坏性靶丸参数表征技术,如X光照相技术、4π形貌表征技术、微球掺杂水平测量技术以及微球内燃料负载水平快速测试技术。基于这些制备与表征技术,初步实现了多层塑料微球、玻璃微球、聚-!-甲基苯乙烯芯轴微球、梯度掺杂CH微球的研制,满足了"神光Ⅱ"、"神光Ⅲ原型"及"神光Ⅲ主机"上开展的一系列内爆物理实验的要求,同时为未来点火物理实验用靶丸的研制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靶丸 制备 参数表征 充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中光学汤姆逊散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志超 赵航 +30 位作者 龚韬 李欣 杨冬 蒋小华 郑坚 刘永刚 刘耀远 陈朝鑫 李三伟 李琦 潘凯强 郭亮 理玉龙 徐涛 彭晓世 吴畅书 张桦森 郝亮 蓝可 陈耀桦 郑春阳 古培俊 王峰 蔡洪波 郑无敌 邹士阳 杨家敏 江少恩 张保汉 朱少平 丁永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52-65,共14页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 当前,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在越来越接近点火的极端能量密度条件下,实验与模拟的偏离逐渐增大,一个关键原因是缺乏对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及其影响黑腔能量学和内爆对称性的细致研究和判断。光学汤姆逊散射主动式、诊断精确、参数完备的优点,使之成为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黑腔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精密诊断的标准方法。中国面向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的光学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的发展与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和在其上开展的物理实验紧密相关。近年来,四倍频汤姆逊散射实验技术在神光III原型和100 kJ激光装置上相继建立,部分实验结果不仅加深了对激光惯性约束聚变靶物理的认识,还反映了实验条件对汤姆逊散射诊断的影响,促进了实验技术的精密化发展。在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发展多支路汤姆逊散射、五倍频汤姆逊散射和超热相干汤姆逊散射等新技术,面向点火黑腔条件,大幅提升激光等离子体状态参数的诊断精度,开展新物理机制的探索和研究,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和其他高能量密度物理科学领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光学汤姆逊散射 等离子体状态参数 激光等离子体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惯性约束下多帧影视图像视觉传达模型构建
3
作者 任慧娟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108,共6页
原有构建方法在多帧影视图像分析中,无法对图像光点的重叠位置进行标记,导致视觉传达模型中的色彩表现出现错位,影响图像的视觉传递效果,研究激光惯性约束下多帧影视图像视觉传达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激光惯性约束构建观测矩阵,对图像的... 原有构建方法在多帧影视图像分析中,无法对图像光点的重叠位置进行标记,导致视觉传达模型中的色彩表现出现错位,影响图像的视觉传递效果,研究激光惯性约束下多帧影视图像视觉传达模型构建方法。基于激光惯性约束构建观测矩阵,对图像的视觉信号进行处理;以视觉信号的感知关键点,对应光点信号排布关系,获取图像信号光点势能;以离散函数为转换图像像素值,通过图像梯度表现形式,计算影视图像平均梯度;引入贝叶斯理论框架,配置多帧图像中色相光点,建立视觉传达模型。实验以多帧影视图像的色相为测试条件,将多帧图像转换为不同比例大小的图像,对比视觉传达模型转换后,图像的色相强度表达误差和波动程度。设置多帧影视图像的基色为红色,当图像变化比例为50%时,加入色相比例为80%蓝色时,本模型的强度表达误差可以控制在0.5以内,而传统模型的最大误差为3.0、2.8和2.5。在图像波动程度对比中,本模型在视觉图像转换完毕后,光点含量与实际图像相一致,而传统模型应用后,图像的光点含量会随着图像比例的增加逐渐减少,产生较大的色相波动,说明本方法更加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传达 激光惯性约束 多帧影视图像 贝叶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二维总体程序——LARED集成程序 被引量:18
4
作者 宋鹏 翟传磊 +20 位作者 李双贵 勇珩 齐进 杭旭登 杨容 成娟 曾清红 胡晓燕 王帅 施意 郑无敌 古培俊 邹士阳 李欣 赵益清 张桦森 张爱清 安恒斌 李敬宏 裴文兵 朱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4-60,共7页
介绍了辐射流体力学程序LARED集成程序的物理背景、模型方程、数值方法和数值算例。该程序主要应用于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二维整体模拟,兼顾激光直接驱动、辐射驱动靶丸内爆过程和流体不稳定性等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 介绍了辐射流体力学程序LARED集成程序的物理背景、模型方程、数值方法和数值算例。该程序主要应用于激光间接驱动惯性约束聚变的二维整体模拟,兼顾激光直接驱动、辐射驱动靶丸内爆过程和流体不稳定性等物理过程的数值模拟。通过与实验数据、一维辐射流体力学程序进行比对,验证了程序的可靠性。该程序实现了多群输运建模下NIF点火靶的全过程数值模拟,并已应用于惯性约束聚变的物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LARED集成程序 黑腔 内爆 点火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惯性约束聚变激光驱动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5
作者 邵建达 戴亚平 许乔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889-2895,共7页
介绍了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装置的光束质量和输出功率,我国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运行和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我国近年来ICF激光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涉及了高纯金属铪和磷酸二氢钾(KDP)等... 介绍了为提高惯性约束聚变(ICF)激光驱动装置的光束质量和输出功率,我国在神光系列激光装置的建设、运行和性能提升方面开展的工作。综述了我国近年来ICF激光装置用光学元器件的重要研究进展。文中涉及了高纯金属铪和磷酸二氢钾(KDP)等原材料的制备和四大主材(钕玻璃、高纯度KDP、熔石英和KDP/高掺氘KDP(KDP/DKDP晶体)的熔炼、加工和生长。描述了元器件的冷加工(针对钕玻璃、白玻璃、KDP晶体)技术和镀膜技术(针对介质膜和化学膜)。最后,给出了针对大口径光学元件工序检及终检开展的多项关键检测技术。文中介绍的关键技术与工艺满足了绝大部分光学元器件的需求,显著提升了光学元器件的研发和生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约束核聚变(ICF)激光装置 光学元器件 材料制备 光学检测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酰亚胺材料在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张占文 黄勇 +3 位作者 刘一杨 李波 唐永建 陈素芬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A04期1678-1682,共5页
聚酰亚胺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辐照性能都很好,是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比较重要的靶材料。在制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备空心微球,其次是薄膜和柱腔。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的主要性能,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历史、现状及当前的发展方向。... 聚酰亚胺材料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耐辐照性能都很好,是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比较重要的靶材料。在制靶中最主要的应用是制备空心微球,其次是薄膜和柱腔。综述了聚酰亚胺材料的主要性能,聚酰亚胺微球的制备历史、现状及当前的发展方向。探讨了国内聚酰亚胺微球研制的基本思路。另外简单回顾了聚酰亚胺薄膜和柱腔在惯性约束聚变制靶中的应用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制靶 聚酰亚胺 聚酰胺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能源系统新型放电回路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力一峥 薛锡刚 +7 位作者 彭翰生 周丕璋 郑万国 郭良福 陈立华 陈德怀 赖贵友 栾永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94-396,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强激光能源系统新型放电回路能量传输效率和氙灯能量分配均匀性问题 ,给出了预电离回路的实验研究结果 。
关键词 激光 能源系统 放电回路 预电离技术 传输效率 能量分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驱动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KrF准分子激光光束平滑技术实验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向益淮 单玉生 +4 位作者 龚堃 汤秀章 高智星 戴辉 王乃彦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01-105,共5页
均匀辐照是束靶相互作用实验的首要条件。采用无阶梯诱导空间非相干(EFISI)光束平滑技术对KrF准分子激光光束进行平滑实验研究,初步得到了带宽Δλ为4×10-10m、相干时间tc为0.5ps、不均匀性小于12%的光束空间分布。
关键词 KrF准分子激光光束 平滑技术 实验研究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无阶梯诱导空间非相干 均匀性 带宽 相干时间 平滑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J级宽带低相干激光驱动装置 被引量:4
9
作者 高妍琦 季来林 +17 位作者 崔勇 饶大幸 赵晓晖 冯伟 夏兰 刘栋 王韬 史海涛 李福建 刘佳 杜鹏远 李小莉 刘佳妮 张天雄 单翀 马伟新 隋展 傅思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20,共2页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将有望通过降低高功率激光装置输出光束的相干性得到大幅缓解。利用低相干光源作为种子源,采用钕玻璃放大介质,研制成功国际首台kJ级大带宽低相干激光装置,实现了带宽13 nm、能量960 J、脉宽3~10 ns可调...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不稳定性将有望通过降低高功率激光装置输出光束的相干性得到大幅缓解。利用低相干光源作为种子源,采用钕玻璃放大介质,研制成功国际首台kJ级大带宽低相干激光装置,实现了带宽13 nm、能量960 J、脉宽3~10 ns可调,相干时间仅为300 fs的大能量光脉冲输出。输出脉冲光谱匀滑无纵模结构,且谱相位随机分布,可实现脉冲波形和光谱分布的无关联精密调控。该装置不仅成功演示验证了低相干激光驱动器的单元技术及系统集成技术,同时也为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及高能量密度物理研究提供了全新的实验研究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低相干 高功率激光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腔中高斯型激光束偏折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斌 刘占军 +1 位作者 郑春阳 胡晓燕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5-119,共5页
利用三维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流体程序LAP3D数值模拟研究了高斯光束在均匀等离子体传播过程中的激光束偏折现象,分别考察了激光强度变化和等离子体横向流的流速变化对束偏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流速接近离子声速时,激光束偏折效应... 利用三维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流体程序LAP3D数值模拟研究了高斯光束在均匀等离子体传播过程中的激光束偏折现象,分别考察了激光强度变化和等离子体横向流的流速变化对束偏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当流速接近离子声速时,激光束偏折效应最明显,此时激光偏折程度与激光强度成正比;当流速逐渐小于离子声速时,激光束偏折行为受抑制逐渐减弱;而当流速逐渐大于离子声速时,激光光强包络的变化以衍射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束偏折 等离子体横向流 激光自聚焦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聚变冲击波点火的热斑形成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康洞国 郑无敌 +2 位作者 王敏 裴文兵 朱少平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46,共7页
通过对冲击波点火内爆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点火热斑压缩及形成机制。分析了传统中心点火的内爆过程,热斑主要经历冲击波压缩和惯性压缩过程,点火主要通过惯性压缩来实现。并仔细分析了冲击波点火的内爆压缩过程,从内爆角度来看冲击波点... 通过对冲击波点火内爆过程的数值模拟分析点火热斑压缩及形成机制。分析了传统中心点火的内爆过程,热斑主要经历冲击波压缩和惯性压缩过程,点火主要通过惯性压缩来实现。并仔细分析了冲击波点火的内爆压缩过程,从内爆角度来看冲击波点火并不是压缩和点火分开的两步过程,点火冲击波实际参与压缩过程,点火冲击波对热斑的直接影响很有限,热斑仍然主要通过壳层的惯性压缩实现点火。利用惯性压缩的定标关系及冲击波碰撞对壳层影响规律分析了热斑增压的物理机制,冲击波点火是通过点火冲击波与回冲击波的碰撞来提高壳层的密度,从而实现热斑压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冲击波点火 内爆 热斑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低频位相误差叠加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邓青华 张小民 +1 位作者 景峰 刘兰琴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1-84,共4页
用随机位相屏模拟光学元件产生的低频位相误差 ,并用 RMS位相梯度对低频位相误差进行统计量化 ,通过对激光束传输过程进行模拟 ,对低频位相误差的叠加规律有了新发现 ,并对位相误差叠加规律进行了修改 ,为位相校正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 用随机位相屏模拟光学元件产生的低频位相误差 ,并用 RMS位相梯度对低频位相误差进行统计量化 ,通过对激光束传输过程进行模拟 ,对低频位相误差的叠加规律有了新发现 ,并对位相误差叠加规律进行了修改 ,为位相校正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 ;通过对光束聚焦过程进行研究 ,得到了低频位相误差影响光束焦斑尺寸的初步规律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光束质量控制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位相补偿片 随机位相屏 RMS位相梯度 低频位相噪声 焦斑尺寸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ICF靶用阻氢聚合物材料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晓军 傅依备 李波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4-45,15,共3页
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氢气及其同位素在聚合物材料中的渗透行为的研究及阻氢聚合物在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中的应用,并简要概述了影响聚合物材料阻氢性能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氢气 阻氢聚合物 渗透系数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除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乳胶在激光直接驱动内爆DT燃料离子温度诊断中应用
14
作者 杨洪琼 杨建伦 +3 位作者 温树槐 郭玉芝 唐正元 王根兴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66-169,共4页
在神光 基频光直接驱动内爆实验中 ,采用国产核乳胶测量了 DD反应产生的质子产额 ,根据 DD反应的质子产额与 DT反应的中子产额的比值 ,诊断了 DT燃料离子温度 ;由于核乳胶对质子的探测效率比中子探测效率高 。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等离子体诊断 离子温度 核乳胶 DT燃料 激光直接驱动内爆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束低频畸变波前模型的计算模拟 被引量:25
15
作者 粟敬钦 魏晓峰 +3 位作者 马驰 袁静 高福华 郭永康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F11期163-166,共4页
在分析强激光束低频位相噪声特点的基础上 ,采用位相均方根梯度表征激光束的低频位相噪声并结合随机位相屏构建相应的畸变波前模型。通过模拟计算 ,给出低频位相噪声的均方根梯度与聚焦光斑尺寸的初步规律。
关键词 激光 低频畸变波前模型 计算模拟 低频位相噪声 随机位相屏 均方根梯度 聚焦光斑尺寸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全文增补中
激光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的电磁不稳定性和能量运输 被引量:6
16
作者 阿不都热苏力 帕尔哈提 +1 位作者 艾合买提 帕孜来提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15-19,共5页
利用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磁不稳定性的发展演化过程.讨论了电磁不稳定性的发生和非线性饱和过程.给出了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和各向异性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Spitzer-Harm理论分析了电... 利用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研究了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磁不稳定性的发展演化过程.讨论了电磁不稳定性的发生和非线性饱和过程.给出了不稳定性的线性增长率和各向异性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用Spitzer-Harm理论分析了电子热传导中能量的运输情况,观察到由激光的非等方加热引起的电子纵向加热现象.结果表明,不稳定性激发的强电磁场使电子束在非常短的距离内沉积能量,同时对在激光有质动力推开电子时形成的电子热流产生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快点火 超强激光脉冲 激光等离子体 电磁不稳定性 粒子模拟法 饱和自生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体诊断用Wolter型X射线显微镜的设计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亚冉 谢青 +2 位作者 陈志强 忻秋琪 穆宝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5-40,共6页
围绕着稠密等离子体硬X射线成像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阿贝正弦条件的Wolter型X射线显微镜的光学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Wolter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定量分析了包括物距、放大倍数、掠入射角和双曲面镜镜长在内的初... 围绕着稠密等离子体硬X射线成像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阿贝正弦条件的Wolter型X射线显微镜的光学系统设计。详细介绍了Wolter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进行了参数优化,定量分析了包括物距、放大倍数、掠入射角和双曲面镜镜长在内的初始结构参数对物镜性能的影响。由光线追迹可以得出,在约±260μm的视场范围内分辨率优于1μm;在±460μm范围内优于3μm。有效视场可达约1mm,几何集光立体角约为6.1×10^(-5)sr。同时,该系统具备平响应系统特性,在mm级的视场范围内,系统响应效率的一致性优于9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ter显微镜 X射线显微术 等离子体诊断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RAYLEIGH-TAYLOR不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激光聚变实验的短焦距高放大倍率Wolter显微镜设计
18
作者 叶良灏 徐捷 +2 位作者 李文杰 王新 穆宝忠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56,共7页
围绕内爆压缩及阻滞阶段相关物理实验的诊断需求,提出了一种满足阿贝正弦条件的短焦距高放大倍率Wolter-Ⅲ型X射线显微镜的光学设计。详细介绍了Wolter-Ⅲ型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与Wolter-Ⅰ型相比可以通过将主平面向靠近物点方... 围绕内爆压缩及阻滞阶段相关物理实验的诊断需求,提出了一种满足阿贝正弦条件的短焦距高放大倍率Wolter-Ⅲ型X射线显微镜的光学设计。详细介绍了Wolter-Ⅲ型显微镜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方法,与Wolter-Ⅰ型相比可以通过将主平面向靠近物点方向移动的方式减小系统焦距,从而获得更大的放大倍数,实现显微镜与探测器的像质匹配,提高诊断系统的空间分辨。由光线追迹可以得出,在±190μm的视场范围内,空间分辨率优于3μm;在±240μm范围内分辨率优于5μm;在±300μm范围内分辨率优于8μm,几何集光立体角约为5×10^(−6) s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lter显微镜 X射线显微镜 短焦距 高放大倍率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激光等离子体中电子热传导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9
作者 阿不都热苏力 帕力哈提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0,共3页
为了理解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热传导特性,采用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估算了激光功率密度下,在等离子体表面所形成的热能和热流的空间分布,得到了超热电子和经典SpitzerHarm理论描述的电子热流随时间的演化情形。... 为了理解超强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中产生的电子热传导特性,采用相对论电磁粒子模拟程序,估算了激光功率密度下,在等离子体表面所形成的热能和热流的空间分布,得到了超热电子和经典SpitzerHarm理论描述的电子热流随时间的演化情形。结果表明,在飞秒强激光脉冲作用下产生的等离子体,温度梯度非常大,以致电子的热自由程超过温度梯度的标尺长度,因此,不能使用经典的局域型热传导模型,而用的非局域型热传导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电子热传导 自由流因子 数值模拟Spietzer-Harm理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荣获第十七届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
20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21,共1页
从2017年11月底召开的“全球卓越大会暨第十七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获悉,“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荣获了第十七届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全国质量奖分为组织奖和项目奖,是对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取得显著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组织... 从2017年11月底召开的“全球卓越大会暨第十七届全国追求卓越大会”获悉,“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荣获了第十七届全国质量奖卓越项目奖。全国质量奖分为组织奖和项目奖,是对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并取得显著质量、经济、社会效益的组织授予的在质量管理方面的最高荣誉,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项目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首个获得此项荣誉的项目!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网等主流媒体对项目获奖情况进行了报道。神光-Ⅲ激光装置是一项大型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该项目从2002年开始建设,2016年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神光-Ⅲ激光装置的建成为我国开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研究提供了先进的实验平台,使我国在这一领域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在神光-Ⅲ激光装置建设过程中,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激光聚变研究中心项目管理团队在项目组织管理体系顶层策划、实施总体策略、关键要素控制等多个管理维度上进行了理论应用与管理创新实践,秉持着“勇担国家重任、实现激光聚变中国梦”的组织使命,以“铸国防基石、精益求精;聚一流人才、寻优勇进”作为质量方针,紧密围绕项目进度、质量、经费三大核心管理要素,建立了全方位、全过程的卓越项目实施管理体系,实现了项目建设“一次成功,合格工程”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激光装置 建设项目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组织管理体系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 激光惯性约束聚变 激光聚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