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引信方位探测系统中雪崩管自调节驱动电源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冯颖 张合 +1 位作者 张祥金 郭婧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458-1463,共6页
针对激光引信方位探测系统光学接收机中雪崩光电二级管(APD)工作温度严重影响其电流增益和信噪比的问题,结合APD的工作特性,分析了输出电压自动可调APD驱动电源设计的必要性。通过对高压发生电路建模分析,总结出开关元件导通截止时间与... 针对激光引信方位探测系统光学接收机中雪崩光电二级管(APD)工作温度严重影响其电流增益和信噪比的问题,结合APD的工作特性,分析了输出电压自动可调APD驱动电源设计的必要性。通过对高压发生电路建模分析,总结出开关元件导通截止时间与输入输出电压的关系,从而设计了一种以温度传感器和微处理器(MCU)为控制单元的输出电压可自动调节的APD驱动电源。最后对分析与设计进行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有效可行,满足激光引信方位探测系统中APD对驱动电源的要求,使其具有高倍的电流增益和大的信噪比,且工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方位探测系统 雪崩光电二级管 自动调节 驱动电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激光引信探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7
2
作者 陈慧敏 刘伟博 +2 位作者 顾健 王凤杰 马超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9-65,共7页
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探测技术将调频测距原理与激光的优点相结合,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验证FMCW激光探测原理和性能,设计了FMCW激光引信探测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子系统、激光接收子系统和信号处理子系统,具有FMCW激光... 调频连续波(FMCW)激光探测技术将调频测距原理与激光的优点相结合,具有探测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为验证FMCW激光探测原理和性能,设计了FMCW激光引信探测系统,包括激光发射子系统、激光接收子系统和信号处理子系统,具有FMCW激光发射、接收、信号处理和探测距离信息输出等功能。对FMCW激光引信探测系统的测距性能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FMCW激光引信探测系统的最大探测距离12 m,测距误差在±0.3 m以内。所设计的FMCW激光引信探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探测精度,可应用于FMCW激光引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激光引信 探测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PSSL的激光引信光电探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源 梁谦 《航空兵器》 2012年第4期24-26,41,共4页
基于DPSSL(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窄脉冲激光引信具有发射脉冲窄、峰值功率高、距离分辨力强的优点,是当前国际上激光引信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超窄脉冲激光引信为应用背景,介绍了一种主动近距宽视野、窄视场大动态范围探测的光电... 基于DPSSL(二极管泵浦固体激光器)的窄脉冲激光引信具有发射脉冲窄、峰值功率高、距离分辨力强的优点,是当前国际上激光引信发展的主要方向。本文以超窄脉冲激光引信为应用背景,介绍了一种主动近距宽视野、窄视场大动态范围探测的光电探测系统,有效提高引信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引信 超窄脉冲 光电探测系统 大动态范围探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弹目交会算法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李元 李燕华 +3 位作者 李洛 郭海超 张彦梅 温玉全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073-2079,共7页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 针对某旋转式火箭弹定向战斗部定向探测与起爆控制系统,分析了扫描式六象限激光探测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提出了由激光束螺旋角计算弹体转速的方法,建立了弹体转速数学模型、弹目相对运动方程及相互间的迭代解耦算法,并编写Fortran程序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交会算法可以计算得到弹体转速、弹目相对运动速度、目标脱靶量、最佳起爆延迟时间、最佳起爆方位角等参量,且误差分析显示探测方位角误差满足定向战斗部的方位探测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定向战斗部 弹目交会 多象限激光近炸引信 最佳起爆延时 最佳起爆方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定向起爆部脉冲激光方位探测引信系统时间空间匹配特性 被引量:7
5
作者 张祥金 冯颖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3197-3202,共6页
根据定向起爆部对引信提出的时间匹配和空间匹配的要求,针对弹目交会相对运动环境,在惯性坐标系下3个相互垂直的2维平面内,建立了弹目相对速度下脉冲激光方位探测引信系统的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模型,并对相关时间匹配和空间匹... 根据定向起爆部对引信提出的时间匹配和空间匹配的要求,针对弹目交会相对运动环境,在惯性坐标系下3个相互垂直的2维平面内,建立了弹目相对速度下脉冲激光方位探测引信系统的最佳起爆延时和最佳起爆方位角模型,并对相关时间匹配和空间匹配特性进行了量化及数值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与弹目交会角、目标初始方位角、发射激光束与弹丸速度夹角、引信中心至目标尾部距离、目标外型参数、目标速度、破片飞散速度、弹丸内部结构参数、弹丸速度等目标区环境信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战斗部 脉冲激光方位探测引信 时间匹配 空间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色激光共轴近场探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3
6
作者 梅浩 于海山 +2 位作者 李正 李京 王帅涛 《航空兵器》 2014年第2期32-34,48,共4页
双色技术是激光目标探测系统常用的提高目标探测和抗干扰能力的手段之一。针对空空导弹激光引信的使用要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双色激光共轴近场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共轴光学系统和双色发射、接收电路等关键技术,加工装配完... 双色技术是激光目标探测系统常用的提高目标探测和抗干扰能力的手段之一。针对空空导弹激光引信的使用要求和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双色激光共轴近场探测系统的设计方法,解决了共轴光学系统和双色发射、接收电路等关键技术,加工装配完成了探测系统样机,并进行了探测性能试验和抗干扰试验。试验表明,双色激光能有效识别云雾、烟雾等气溶胶类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炸引信 双色激光 探测系统 抗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探测方位角磁电检测技术 被引量:9
7
作者 徐孝彬 张合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4-152,共9页
针对常规弹药脉冲激光周向探测系统无法精确获取目标方位信息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磁电检测的单光束激光引信全向方位角探测方案.对磁电检测系统进行建模,建立圆柱形永磁体转动磁场模型,推导出磁阻传感器所测位置磁场的解析式,验证所测磁... 针对常规弹药脉冲激光周向探测系统无法精确获取目标方位信息的问题,设计了基于磁电检测的单光束激光引信全向方位角探测方案.对磁电检测系统进行建模,建立圆柱形永磁体转动磁场模型,推导出磁阻传感器所测位置磁场的解析式,验证所测磁场为一正弦磁场信号.依据此正弦信号,设计了上升沿阈值周期检测算法,并运用FPGA与TDC-GP21对激光回波出现时间与电机转速信号周期进行高准确度时间间隔测量实现方位角的解算.依据方案设计原理样机并编写上位机程序,进行方位角探测实验.实验结果表明:磁电检测系统采用多重屏蔽方法,能有效抑制电磁干扰;并能实时监测电机转速,实现方位角解算,方位角解算误差在±2°以内.满足激光引信方位角测量的高准确度、抗干扰能力强等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激光探测系统 激光引信 磁电检测 永磁体 磁场模型 时间测量 方位 电磁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破坏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牛燕雄 汪岳峰 +1 位作者 刘新 张雏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2期50-50,共1页
激光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破坏实验研究牛燕雄汪岳峰刘新张雏(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用于导弹等探测系统的二维方向上目标方位定向。激光极易造成光电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导致导弹等探测系统的失灵。本文就... 激光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破坏实验研究牛燕雄汪岳峰刘新张雏(军械工程学院石家庄050003)四象限光电探测器用于导弹等探测系统的二维方向上目标方位定向。激光极易造成光电探测器的干扰和破坏,导致导弹等探测系统的失灵。本文就激光对四象限光电探测器干扰和破坏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 理论和实验研究 激光 限光 探测系统 四象 破坏实验 军械工程 方位定向 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磁复合方位动态探测概率密度统计分布 被引量:3
9
作者 甘霖 张合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338-2344,共7页
针对近程来袭目标方位全向精确探测问题,基于激光近程探测理论和磁近感理论,提出了光-磁复合方位测量方法。建立了近程探测脉冲激光信号模型和旋转扫描等效磁荷数学模型。利用Monte Carlo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分... 针对近程来袭目标方位全向精确探测问题,基于激光近程探测理论和磁近感理论,提出了光-磁复合方位测量方法。建立了近程探测脉冲激光信号模型和旋转扫描等效磁荷数学模型。利用Monte Carlo仿真实验方法,研究了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分析了传感器与磁芯间距、旋转扫描探测周期和信号检测阈值对方位角测量统计分布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方位角测量概率密度分布随着传感器与磁芯间距的增加向左迁移,且半峰全宽增大,均值偏离真实值;测角分布峰值随着旋转扫描转速的增加而变大且向较大的角度移动;随着阈值增加,测角分布变得集中,达到最大值后趋于分散,峰值前后测角分布曲线呈现出不同的上升沿和下降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近炸引信 光-磁复合 近程探测 动态方位角测量 概率密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