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熔丝定向能量沉积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
作者 袁宇成 宋军 +3 位作者 罗加杰 李祥如 宋波 史玉升 《材料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6,共16页
随着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发展,高端装备的服役条件愈加苛刻,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相较于传统制造技术在复杂形状结构制造方面优势显著,有望实现三维空间内特定位置的打印和独特性能的... 随着航空、航天、航海等领域的发展,高端装备的服役条件愈加苛刻,对制造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增材制造技术,又称为3D打印技术,相较于传统制造技术在复杂形状结构制造方面优势显著,有望实现三维空间内特定位置的打印和独特性能的结构打印。激光熔丝定向能量沉积(wire-based 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 W-LDED)技术作为增材制造技术的重要分支,具有高效率、高精度和高材料利用率等显著优势,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尽管W-LDED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其工艺参数选择、多次热循环以及制造过程精确控制和可重复性等方面仍存在诸多挑战,沉积质量和制造稳定性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何解决这些现状难题是当前国内外的研究重点。基于此,本文从工艺参数优化、沉积质量分析和组织成分调控三个方面对W-LDED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详细介绍,分析了不同参数对成形质量和制造稳定性的影响,提出了优化策略,进一步总结了W-LDED技术当前的应用场景,并对该项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了设想,包括材料创新设计与发展多功能复合材料、成形机理研究、建立工艺-缺陷-组织性能预测模型、增/减材一体化制造新方法和大尺寸、高精度、多功能装备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熔丝定向能量沉积 沉积质量分析 组织成分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显微组织及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2
作者 李思勇 刘毅 +3 位作者 何佳颖 皇志富 成应晋 坚永鑫 《粉末冶金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3-464,共12页
针对严苛高温服役工况下零件腐蚀磨损失效严重的问题,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方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Cr的低熔点镍基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组织性能与抗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 针对严苛高温服役工况下零件腐蚀磨损失效严重的问题,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 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方法制备了含不同质量分数Cr的低熔点镍基合金,研究了Cr含量对合金组织性能与抗高温腐蚀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等对合金的显微组织进行分析,同时讨论了合金组织、硬度及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的内在联系。结果表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制备的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组织主要由γ-Ni、CrB和Cr5B3组成;随着Cr含量增加,合金中硼化物含量相应升高,且块状Cr5B3相逐渐向粗大条状转变,菊花状(γ-Ni+CrB)共晶相消失,出现层片状的(γ-Ni+Cr5B3)共晶相。合金的硬度随Cr含量不断升高,最高达到HV360.8,主要源自基体相硬度的升高和硼化物硬质相含量的升高。与TP347H不锈钢相比,新型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的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更加优异,且随Cr含量增加,合金的抗高温腐蚀性能明显提高;其中含40%Cr的合金试样表现出最优抗腐蚀性能,比TP347H提高约15倍。在高温腐蚀过程中,合金表面形成致密的富Cr氧化膜,可有效阻碍腐蚀反应侵入;另一方面,Cr元素可发挥固硫作用,使得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表现出优异的抗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高Cr低熔点镍基合金 显微组织 硬度 高温熔盐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增量式PID控制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熔池温度监测与闭环控制
3
作者 苏立志 杨建利 +7 位作者 卢通 徐子法 郭伟 覃祥丽 王文涛 何建群 马新强 成巍 《中国表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99-212,共14页
作为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之一,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利用送粉器将粉末送入由高能量激光束产生的熔池中,将材料逐层沉积在基板上,可以实现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成形。沉积过程中熔池温度与成型质量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对熔池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为... 作为激光增材制造的技术之一,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利用送粉器将粉末送入由高能量激光束产生的熔池中,将材料逐层沉积在基板上,可以实现任意复杂形状的零件成形。沉积过程中熔池温度与成型质量密切关联。因此需要对熔池温度进行实时检测,为工艺参数的调整提供指导。沉积时熔池温度受零部件散热条件变化、设备波动等外部环境影响易发生波动变化,导致形成性能低、形貌差的沉积层,所以需要对熔池温度实时控制。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成形中熔池表面温度难以测量与控制的问题。搭建彩色电荷耦合设备相机(CCD)同轴测温系统与闭环控制系统,设计多组试验。研究送粉速率、扫描速度、激光功率对熔池温度的影响规律。发现激光功率变化对熔池温度的影响最显著。根据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模糊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的熔池温度控制算法,并基于Simulink建立仿真系统,为搭建熔池温度闭环控制提供理论支撑;基于微软基础类库(MFC)开发闭环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试验,通过添加激光功率、送粉速率变化模拟实际生产可能出现的问题,分析闭环控制下熔池温度的变化,验证模糊增量式PID算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模糊增量式PID算法相比于增量式PID算法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模糊增量式PID算法通过模糊逻辑的引入,可以更好地处理非线性系统和不确定性,并在复杂环境下,控制系统的响应更为精确地减少了超调和稳态误差,为实际应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模糊增量式比例-积分-微分(PID) 熔池温度 闭环控制 仿真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NiCo-FGMs的磨削工艺优化
4
作者 辛博 曹刚 +1 位作者 秦嘉鑫 赵显力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5,共11页
为解决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成型工艺制备的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磨削后表面质量一致性较差这一问题,基于正交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NiCo-FGMs的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 为解决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aser-directed energy deposition,L-DED)成型工艺制备的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磨削后表面质量一致性较差这一问题,基于正交试验分析了磨削工艺参数对NiCo-FGMs的磨削力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建立相应的预测模型.针对粗加工与精加工的不同加工目标,利用第二代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结合熵权法与逼近理想解的排序方法即熵权TOPSIS(technique for order pro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法进行了多目标磨削工艺参数优化,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粗加工磨削参数采用a_(p)=53.61μm,v_(s)=29.99 m/s,v_(w)=311.89 mm/min;精加工磨削参数采用ap=14.96μm,v_(s)=29.99 m/s,v_(w)=300.92 mm/min.经两道工序加工,表面粗糙度标准差从0.195μm降至0.101μm,有效提高NiCo-FGMs的表面粗糙度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钴基功能梯度材料(NiCo-FGMs)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 磨削力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质量预测与工艺参数优化
5
作者 王振忠 刘超凡 +2 位作者 李毅 吴俊波 陈丰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5-240,共16页
[背景]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技术是增材制造中备受关注的工艺之一,具有加工效率快、成形灵活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沉积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加工过程中熔池的形态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难以仅通过传统手段监测得到,因... [背景]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技术是增材制造中备受关注的工艺之一,具有加工效率快、成形灵活度高等优点.然而由于沉积过程中多种复杂因素的相互作用,使得加工过程中熔池的形态特征与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难以仅通过传统手段监测得到,因此,较难准确预测工件的质量和选择合适的工艺参数.而机器学习(ML)算法具有强大的非线性处理能力和自适应学习能力,有望实现对加工过程缺陷的检测与预测、工件成形精度和性能预测及工艺参数的逆向求解.[进展]首先,本文总结了两种常见LDED形式、LDED加工过程中常见缺陷类型及缺陷产生的原因,并对四种基于光学相机、温度场监测、光谱分析和声学传感器的数据采集方式进行分类比较;然后对常用于LDED中的监督学习、无监督学习及半监督学习算法进行比较总结,分析各自适用场景及优缺点;最后,从ML在LDED缺陷检测与预测、成形精度预测、成形性能预测和工艺参数逆向求解四个方面进行综述,系统阐述如何利用各类传感器并结合ML算法对LDED工件加工质量进行优化.[展望]建立多ML算法融合的模型、探究信号和缺陷之间的定量关系和实现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监测,有望厘清LDED工艺参数与沉积质量的关系,为提升LDED沉积质量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 机器学习 过程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B/T 43140—2023《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机床 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解读
6
作者 华晨 王泽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2-67,共6页
GB/T 43140—2023《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机床通用技术规范》于2023年9月7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发布,并于2024年4月1日开始实施。介绍了《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机床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 GB/T 43140—2023《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机床通用技术规范》于2023年9月7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批准发布,并于2024年4月1日开始实施。介绍了《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机床通用技术规范》国家标准制定的背景、意义、标准的主要内容;同时介绍了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的主要应用,以及该标准预期的作用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标准 增材制造 特种加工机床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标准解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DD405单晶高温合金的裂纹形成机制研究
7
作者 李金国 郭以沫 +5 位作者 卢楠楠 朱泓雨 梁静静 张光睿 周亦胄 孙晓峰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0-29,共10页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 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了第二代单晶高温合金DD405薄壁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相结合的手段对单晶高温合金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的热裂纹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和探究。结果表明,热裂纹的形成是由应力集中、液膜稳定性和碳化物析出相3个因素所决定的。由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的逐层叠加,残余应力随着沉积高度递增,因此沉积区存在高水平的残余拉应力。沉积区的晶界处会出现显著的应力集中,液膜在两侧拉应力作用下发生撕裂导致裂纹萌生。液膜稳定性与相邻晶粒间的晶界角度密切相关,当大角晶界大于40°时,会在拉应力的驱动下形成热裂纹。MC型碳化物析出相通过“钉扎作用”抑制液相补缩及弱化与基体之间结合强度等作用进一步促进了热裂纹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高温合金 热裂纹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残余应力 薄壁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Al-Mg-Sc-Zr修复5083-H112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 被引量:5
8
作者 徐荣 王文军 +3 位作者 祝弘滨 李瑞迪 折洁 袁铁锤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49,共10页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增材修复技术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采用Al-7.5Mg-0.3Sc-0.28Zr作为修复材料对轨道交通用5083-H112铝合金进行激光修复实验,得到了致密、无缺陷的修复试样,并对其组织和...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增材修复技术具有时间短、效率高、成本低、力学性能好等优点,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采用Al-7.5Mg-0.3Sc-0.28Zr作为修复材料对轨道交通用5083-H112铝合金进行激光修复实验,得到了致密、无缺陷的修复试样,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行研究,探讨了激光修复铝合金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熔合线附近过渡区可划分为修复区、部分熔化区、热影响区和母材。修复区为完全等轴晶,由平均晶粒尺寸为4.95μm的细晶带和18.34μm的粗晶区组成。从修复区到部分熔化区再到热影响区的过渡区域,Al元素含量逐渐升高,Mg元素含量逐渐下降,硬度逐渐下降,修复后母材未被软化。由于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的快速凝固,在熔合线附近的细晶带有较大的应力集中,由于较小的热输入在部分熔化区、热影响区的残余应力较小。修复试样的屈服强度为(152±2)MPa,为母材的89.4%;抗拉强度为(305±5)MPa,为母材抗拉强度的100%;伸长率为(15.5±0.5)%,为母材的85.2%;断裂发生在强度较弱的母材。高性能的激光修复铝合金是可实现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083-H112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激光修复铝合金 过渡区 显微组织 拉伸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6
9
作者 刘伟军 张凯 +1 位作者 王慧儒 卞宏友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31-645,共15页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加工和产品制造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综述了LDED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LDED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并实现...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技术作为一种前沿增材制造技术,在材料加工和产品制造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综述了LDED技术的发展历程、基本原理、技术特点及其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现状。LDED技术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利用率、缩短制造周期,并实现复杂零件的直接制造,尤其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通过仿真分析、在线监测和闭环控制策略,LDED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成形精度和产品质量。随着LDED技术的成熟和优化,该技术有望在降低成本、提升性能以及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金属材料加工 修复再制造 工艺研究 材料性能 模拟与仿真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粉末定向能量沉积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的工艺、组织与力学性能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建 鲁克锋 +5 位作者 郭永明 辛伍红 王泽坤 惠希东 王晓明 赵阳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02-3013,共12页
采用激光粉末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及搭接率等工艺参数对涂层成形特性、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单道涂层的熔宽增大,而余高和熔深先增大后减小。... 采用激光粉末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研究了激光功率、扫描速率及搭接率等工艺参数对涂层成形特性、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单道涂层的熔宽增大,而余高和熔深先增大后减小。随着扫描速率的增加,熔宽、余高和熔深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搭接率的升高,稀释现象逐渐减弱。搭接率为33%和50%的沉积层组织以等轴晶为主,而搭接率为67%的沉积层组织以枝晶为主。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的高G/R及二次退火效应造成了多道涂层存在亚晶结构。AlCoCrFeNi涂层大幅提升了Q235基材的表面硬度,硬度从167(HV)增加到500(HV)以上。搭接率为50%的涂层硬度最高,超过550(HV)。多道涂层的低稀释效应和独特的微观组织使其硬度明显高于单道涂层的硬度。为了兼顾成形效率和低稀释率,可选用激光功率为2200 W、送粉速率为10 mm/s和搭接率为50%的工艺条件制备AlCoCrFeNi高熵合金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粉末定向能量沉积 AlCoCrFeNi高熵合金 工艺参数 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缘梯度搜索的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熔池尺寸提取方法 被引量:3
11
作者 苗立国 邢飞 +4 位作者 史建军 柴媛欣 闫成鑫 卞宏友 孙海江 《材料导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9,共7页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存在熔池弱边缘导致熔池宽度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本工作基于熔池边缘灰度梯度变化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梯度搜索模型的熔池宽度提取方法。为了得到精确的熔池尺寸,首先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熔池图像进...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过程中存在熔池弱边缘导致熔池宽度难以准确提取的问题,本工作基于熔池边缘灰度梯度变化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边缘梯度搜索模型的熔池宽度提取方法。为了得到精确的熔池尺寸,首先基于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熔池图像进行预处理得到粗定位边缘,然后通过试验确定弱边缘梯度阈值,最后采用边缘梯度搜索模型对粗定位边缘进一步分割得到精分割边缘,使用椭圆拟合法进行边缘拟合得到熔池宽度,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熔池宽度检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边缘提取 边缘梯度搜索 椭圆拟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熔池热历史的陶瓷增强金属基复材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质量实时监测方法
12
作者 陈颖 黄海鸿 +1 位作者 徐鸿蒙 刘志峰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943-3953,共11页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CRMMC)过程中成形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熔池热历史的CRMMC质量监测方法。为实现在CPU硬件上的实时监测,构建了单路结构的轻量级全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D-Net)... 针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制备陶瓷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CRMMC)过程中成形质量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熔池热历史的CRMMC质量监测方法。为实现在CPU硬件上的实时监测,构建了单路结构的轻量级全深度可分离卷积神经网络模型(FD-Net)。输入9个不同激光能量制备不同状态的CRMMC成形质量,使用红外热像仪同步采集熔池红外图像作为数据集训练和测试FD-Net,并与当前先进的轻量级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进行性能对比。结果表明:FD-Net在Inter-CPU上以7.90ms/帧的推理时间实现了高精度监测,显著低于其他CNN模型,证明所提方法可在工业微型计算机上实现CRMMC质量状态的实时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池热历史 卷积神经网络 陶瓷增强金属基复材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红外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含量对激光定向能量沉积Ti-6Al-4V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邢飞 孙海江 +3 位作者 刘伟军 卞宏友 王蔚 锁红波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88-93,99,共7页
采用激光能量沉积法制备了TC4钛合金试样块,借助OM、SEM、电子探针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氧含量对钛合金微观结构、相组成、氧气浓度及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衍射峰的强度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而(002)衍... 采用激光能量沉积法制备了TC4钛合金试样块,借助OM、SEM、电子探针定量分析、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氧含量对钛合金微观结构、相组成、氧气浓度及性能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衍射峰的强度随着氧含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而(002)衍射峰的强度明显在中氧环境下达到最大,随之减弱。材料的强度和硬度随着氧含量的增加分别提高115 MPa和58 HV,伸长率下降到8.71%,断面收缩率下降到6.6%。断裂失效机制随着氧含量的增加由韧性断裂转变为准解理与韧性断裂复合断裂。宏观组织主要为柱状晶粒和针状马氏体为主,热处理后主要是马氏体α'和β转组织。不同氧含量环境下形成的间隙固溶体,导致晶格常数增大,从将引起晶格膨胀。随着界面能量的增加,进而在晶界生成高密度位错现象,对钉扎起到进一步加强作用,使试样强度提高而塑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TC4钛合金 氧含量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环境激光定向能量沉积Ti-6Al-4V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14
作者 周登 邢飞 +2 位作者 杜威龙 石拓 张荣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60-65,共6页
大型钛合金零部件的现场激光增材修复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在气氛箱体内完成。基于光内送粉熔覆技术,分别在空气开放环境下的局部气氛保护装置与具有控水控氧功能的气氛箱体内进行Ti-6Al-4V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试验,比较了这两种成形环境中T... 大型钛合金零部件的现场激光增材修复由于条件的限制,难以在气氛箱体内完成。基于光内送粉熔覆技术,分别在空气开放环境下的局部气氛保护装置与具有控水控氧功能的气氛箱体内进行Ti-6Al-4V激光定向能量沉积试验,比较了这两种成形环境中Ti-6Al-4V合金的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在开放环境中成形件的平均氧含量比气氛箱体内的成形件高。两类成形试样组织均主要为α+β双相网篮组织,气氛箱体内成形的试样有明显的β晶界,晶界旁有片层α相,而在开放环境中成形的试样晶内存在大量的α'相。开放式环境下更高的冷却速率与氧元素的摄入致使成形件强度提高和塑性降低。在气氛箱体内成形的试样拉伸断口为微孔聚集型断裂,在开放环境下成形的试样拉伸断口为穿晶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6AL-4V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开放环境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蓝光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纯铜零件的工艺及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永强 温娅玲 +3 位作者 王迪 周恒 牛增强 卢同杰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80-86,I0008,I0009,共9页
金属高反材料对短波长激光拥有较高的吸收率,文中使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作为能量源在不锈钢基板上进行纯铜的沉积,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从5个水平形成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全因子试验.先从宏观尺寸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沉积层的... 金属高反材料对短波长激光拥有较高的吸收率,文中使用大功率蓝光激光器作为能量源在不锈钢基板上进行纯铜的沉积,将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速率从5个水平形成不同的工艺参数组合进行全因子试验.先从宏观尺寸分析了工艺参数对沉积层的影响,后从相对密度、组织结构和力学性能3个方面对多道多层工艺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单位送粉激光能量(laser energy per unit powder feed,LEPF)在2.592~6.048 kJ/g范围内可进行稳定的连续沉积,而当LEPF值大于6.050 kJ/g时,因用于沉积的激光能量过多而导致气孔出现.使用LEPF值为4.53 kJ/g打印出了表面质量较好的纯铜薄壁圆筒零件.通过正交扫描得到最高相对密度为99.10%的纯铜块状样件,并观察到了两种孔隙:近球形的气体包封孔隙(Ⅰ型)以及未熔合和未熔化的粉末孔隙(Ⅱ型).最后进行拉伸测试,从结果发现,远离基板成形位置抗拉强度为196.55 MPa,靠近基板成形位置的断后伸长率为26.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定向能量沉积 蓝光激光 纯铜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TiC_(p)复相陶瓷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直接增材制造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东江 赵紫渊 +4 位作者 于学鑫 马广义 由竹琳 任冠辉 牛方勇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3-1192,共10页
Al_(2)O_(3)-TiC_(p)(AT)复相陶瓷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用作金属切削刀具材料。针对AT材料传统烧结方法在能耗及周期方面的局限,本工作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开展了AT复相陶瓷材料直接增材制造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Ti... Al_(2)O_(3)-TiC_(p)(AT)复相陶瓷材料以其优异的综合力学性能而被广泛用作金属切削刀具材料。针对AT材料传统烧结方法在能耗及周期方面的局限,本工作利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开展了AT复相陶瓷材料直接增材制造的研究,系统探讨了不同TiC_(p)比例对复相陶瓷材料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iC_(p)颗粒均匀分布在成型样件的基体中,掺杂TiC_(p)细化了Al_(2)O_(3)晶粒。同时,由于TiC_(p)与Al_(2)O_(3)基体的热膨胀失配引起裂纹出现偏转、贯穿颗粒等现象,消耗了裂纹扩展能量,进而有效抑制了AT材料直接增材过程中的裂纹扩展行为。掺杂TiC_(p)颗粒对熔池形成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气体的逸出速率,进而提高了材料的相对密度。但TiC_(p)含量过高将加剧其与Al_(2)O_(3)基体在高温时的化学反应,生成的气体使复合材料中出现较大气孔并降低了材料部分力学性能。TiC_(p)质量分数为30%的复合材料的相对密度达到96.64%、平均显微硬度达到21.07 GPa和断裂韧性达到4.29 MPa·m^(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相陶瓷 增材制造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微观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对Mo涂层裂纹及耐磨性的影响
17
作者 曹鹏 王守勇 +4 位作者 郝建洁 魏连坤 陈杰 郝恩康 刘光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3,共7页
为提高Cu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性,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制备Mo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涂层均为单一的Mo相,存在... 为提高Cu合金表面硬度、耐磨性,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技术在其表面制备Mo涂层。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显微硬度计和摩擦磨损试验机对涂层的物相组成、显微组织、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Mo涂层均为单一的Mo相,存在较多气孔、裂纹缺陷;Ni/Mo过渡涂层出现Ni_(3)Mo新相;受涂层致密度影响,Mo涂层显微硬度差异明显,硬度最高可达(498.5±21.1)HV_(0.3);耐磨性是基体的4.19倍,磨损机理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Mo涂层 显微组织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钴基合金热疲劳行为
18
作者 杨旭东 潘攀 +3 位作者 焦自贤 张新宇 罗暘 丁稷萍 《火箭推进》 CAS 2023年第4期106-114,共9页
针对再生冷却推力室等零件在服役过程中经受循环热冲击,容易发生热疲劳失效等问题,采用机械球磨混粉和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在Stellite 6合金中添加铝和镍元素,制备了新型钴基合金。在室温至600℃进行自约束热疲劳测试,并采用... 针对再生冷却推力室等零件在服役过程中经受循环热冲击,容易发生热疲劳失效等问题,采用机械球磨混粉和激光定向能量沉积相结合的方法,在Stellite 6合金中添加铝和镍元素,制备了新型钴基合金。在室温至600℃进行自约束热疲劳测试,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等多种方式系统表征了测试前后钴基合金的显微组织演变和裂纹萌生及扩展过程。结果表明:与商用Stellite 6钴基合金相比,铝和镍元素的添加抑制了沉积态钴基合金中-Co的出现,并且在热疲劳过程中也限制了γ-Co向-Co的转变。3Al合金和3Al5Ni合金热疲劳裂纹出现的临界循环次数分别提高了250次和550次,裂纹扩展速率降低了7.5和12.25。新型钴基合金拥有更高的层错能,组成相更稳定,热疲劳过程中γ/相界面更少,减少了热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从而大幅提升抗热疲劳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钴基合金 热疲劳 层错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工艺成形性能研究
19
作者 张晓宇 李涤尘 +1 位作者 黄胜 李青宇 《电加工与模具》 2022年第5期45-47,共3页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增材工艺,是以逐层喷丸的形式将喷丸表面强化原理与增材制造原理相结合,以达到降低工件缺陷和消除拉应力目的的一种复合工艺。比较该工艺机理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成形FeCrNiBSi合金试样的加工性能与质量,...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与喷丸复合增材工艺,是以逐层喷丸的形式将喷丸表面强化原理与增材制造原理相结合,以达到降低工件缺陷和消除拉应力目的的一种复合工艺。比较该工艺机理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成形FeCrNiBSi合金试样的加工性能与质量,结果表明:复合工艺可将成形件表面的拉应力转变为压应力;与激光定向能量沉积工艺相比,复合工艺成形的试样密度提高了8.83%、表面粗糙度值降低了35.7%、拉伸强度与屈服强度分别提升了12.13%和53.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喷丸强化 复合工艺 成形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线能量密度对75W-FeCoNiCr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20
作者 赵伟 韩勇 +2 位作者 袁媛 黄丽婷 刘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3022-3031,共10页
利用FeCoNiCr高熵合金为黏结相,并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方法制备新型75W-FeCoNiCr合金,研究激光线能量密度对合金相组成、相对密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能量密度为157.14~325.00 J/mm时,不同线能量密... 利用FeCoNiCr高熵合金为黏结相,并采用激光定向能量沉积(L-DED)方法制备新型75W-FeCoNiCr合金,研究激光线能量密度对合金相组成、相对密度、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线能量密度为157.14~325.00 J/mm时,不同线能量密度下的合金相组成没有明显变化,均由BCC-W相、TCP金属间化合物析出相Co_(7)W_(6)相和FCC-FeCoNiCr黏结相组成。随着线能量密度的增大,成分过冷度增加,析出相长大速率加快,其形态由板状/胞状向树枝晶状转变,并且粒径从1μm增加到8μm左右。随着线能量密度的升高,合金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线能量密度为166.67 J/mm时,析出相主要为均匀胞状结构,此时,合金的致密度、显微硬度和压缩强度均达最高值,分别为98.4%、656 MPa和2261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合金 高熵粘接相 激光定向能量沉积 线能量密度 熔池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