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评价活体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成功的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刘宇 孟然 +2 位作者 闫峰 罗玉敏 吉训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0-624,共5页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评价活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10只体重280-310 g的雄性SD大鼠用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LDF监测插栓前后大鼠脑血流动态变... 目的:探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评价活体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制作成功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分析。方法:10只体重280-310 g的雄性SD大鼠用传统线栓法制作单侧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模型,神经功能评分,LDF监测插栓前后大鼠脑血流动态变化。于缺血2 h和再灌注24 h断头取脑,TTC染色检测脑片梗死灶体积。结果:基线血流均值为(224.99±75.00)PU,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插栓成功MCAO模型,缺血2 h血流均值为(67.23±6.90)PU,与基线血流差值为157.76PU,降幅约为70%(P<0.01),差异显著。拔拴后血流均值为(216.01±7.30)PU,与缺血2 h血流差值为148.78PU(P<0.01),差异显著;与基线血流差值为-8.98PU(P>0.05),无显著差异。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10.35分,脑片TTC染色显示梗死及水肿灶。插栓不成功模型LDF监测显示仍有血流通过,降幅少于基线的50%,再灌注24 h后,局灶神经功能障碍评分0分,TTC染色未见梗死灶。结论:LDF对大鼠脑血流的监测是除神经功能评分以外另一种判断活体大鼠MCAO模型制作成功的可靠而实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大脑中动脉阻塞 激光多普勒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用于儿童外伤牙牙髓血流检测的护理配合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宏 刘雪梅 +1 位作者 陈旭 包志凡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954-955,共2页
选取前牙牙外伤患儿20例,对患牙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进行牙髓血流检测。护士在应用LDF前确保测量环境安静整洁,准备仪器及所需物品,测量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以及患儿心理护理,有利于LDF牙髓血流检测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测量结... 选取前牙牙外伤患儿20例,对患牙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DF)进行牙髓血流检测。护士在应用LDF前确保测量环境安静整洁,准备仪器及所需物品,测量中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以及患儿心理护理,有利于LDF牙髓血流检测的顺利进行,并确保测量结果的真实、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护理 牙外伤 牙髓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人体经穴皮肤血流灌注量的观察 被引量:5
3
作者 邵毅全 唐洁媛 +1 位作者 张兴龙 唐建民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2,共2页
本文介绍了激光多普勒频移及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工作原理,并利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了人体经穴皮肤血流灌注情况,同时对各经穴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规律及特点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多普勒频移 经穴皮肤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在眼科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沈颖 褚仁远 《眼科新进展》 CAS 2001年第5期373-376,共4页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血流动力学 血液流变学 眼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牙髓血流的探索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宁虎 肖刚 +5 位作者 张媛媛 张林 贺舒阳 戴姗姗 李扬程 郭青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的牙髓组织血流量(PBF),分析年龄对PBF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7~13岁儿童(儿童组)、18~25岁青年人(阳性对照组)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PBF,以已行根管治疗的上颌中切牙的PBF为阴性... 目的采用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年轻上颌切牙的牙髓组织血流量(PBF),分析年龄对PBF的影响。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7~13岁儿童(儿童组)、18~25岁青年人(阳性对照组)的上颌中切牙和侧切牙的PBF,以已行根管治疗的上颌中切牙的PBF为阴性对照组。对各组PBF以及不同性别、牙位间的PBF进行比较,同时分析上颌中切牙与侧切牙PBF间的关系,以及儿童组上颌切牙PBF与年龄间的关系。结果儿童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11.31±2.21)、(12.18±2.65)PU,阳性对照组中切牙、侧切牙的PBF分别为(8.49±1.88)、(7.52±1.82)PU,阴性对照组中切牙PBF为(2.08±0.73)PU。各组间同名牙及组内中切牙与侧切牙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而左右侧同名牙之间、不同性别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中切牙、侧切牙PBF与年龄呈线性负相关关系,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310和-0.510(P<0.01)。结论 7~13岁儿童正常上颌切牙PBF值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上颌切牙 牙髓组织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经时变化 被引量:8
6
作者 杨明艳 王玥 +3 位作者 毕田田 毕玉莹 王冬雪 赵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517-1523,共7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初步研究其与主要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脑额叶皮层血流量的动态变化,初步研究其与主要血管活性物质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糖尿病认知障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变化提供前期基础。方法 3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模型组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复制糖尿病模型,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72 h空腹血糖≥16.7 mmol·L^(-1)作为成模标准,血糖仪连续动态测定FBG,Morris水迷宫检测糖尿病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大鼠90 d额叶皮层血流量。另取34只♂Wistar大鼠分组造模同前,连续动态监测造模d 0、7、14、21、28、35、42、56、75额叶皮层血流量;ELISA法检测脑脊液中i NOS、c NOS和ET-1的浓度。结果 Morris水迷宫检测显示,糖尿病模型组大鼠从训练第6次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额叶皮层血流量/100 g体重明显降低(P<0.05);额叶皮层血流量动态监测结果显示,糖尿病大鼠造模d 21脑血流量/100 g体重下降(P<0.05),并在相似水平持续到成模d 75(P<0.01,P<0.05);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脑脊液中i NOS和c NOS浓度明显升高(P<0.05),ET-1浓度明显下降(P<0.01)。结论糖尿病认知障碍大鼠额叶皮层血流量减少,提示脑血流量的减少可能是导致糖尿病发生认知障碍的因素之一。糖尿病动态脑血流量检测显示脑血流量减少发生在糖尿病早期,之后并无明显继续恶化。脑血流减少可能与NO、ET-1浓度变化无明显关系,但脑血流的变化趋势可能与二者变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脑额叶皮层 血流 双通道激光多普勒血流 NOS E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颅磁刺激对正常大鼠脑血流量影响的即时观察 被引量:7
7
作者 郑修元 何晓阔 +1 位作者 燕铁斌 董军涛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17-421,共5页
目的:动态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正常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依次连续刺激Wistar大鼠右侧大脑皮质固定区域,根据刺激参数分为4组:高频高强度(5Hz,100%)组、高频低强度(5Hz,50%)... 目的:动态观察不同参数设置下的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对正常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变化的影响。方法:采用经颅磁刺激仪依次连续刺激Wistar大鼠右侧大脑皮质固定区域,根据刺激参数分为4组:高频高强度(5Hz,100%)组、高频低强度(5Hz,50%)组、低频高强度(1Hz,100%)组、低频低强度(1Hz,50%)组,每组参数刺激50次;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激光探头下大鼠脑局部皮质血流量的变化。结果:4组不同参数r TMS干预后大鼠刺激区域脑皮质局部血流量均增高,不同强度的1Hz与5Hz经颅磁刺激后脑血流量曲线变化特征不同,强度是影响脑血流量变化的重要因素,频率与强度相互不影响,脑血流随刺激结束不再变化。结论:大鼠脑血流量变化呈强度依赖性,频率影响不明显,刺激后血流量变化无后续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复经颅磁刺激 激光多普勒血流 脑局部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改变与病程的关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刘晓燕 傅汉菁 冯雅娟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3期300-303,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改变与糖尿病病程及糖代谢控制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组24例,病程≥15年组26例)和30例对照者进行了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应用阻断...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改变与糖尿病病程及糖代谢控制的关系。方法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50例2型糖尿病患者(病程≤5年组24例,病程≥15年组26例)和30例对照者进行了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下肢皮肤微血流的测定应用阻断后反应性充血(post occlusive reactive hyperemia,PORH)的方法,以左足第三趾骨背侧皮肤为测定点,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laser doppler flowmeter,LDF)记录阻断前(PORHrest)、阻断中(PORHmin)和阻断后(PORHpeak)的皮肤微血流值。微血流观察指标为PORHrest、PORHmin、PORHpeak、从开始减压到升至峰值的时间(Tp)。PORHmax=PORHpeak-PORHrest,PORHmax/Tp=(PORHpeak-PORHrest)/Tp。结果1)病程≥15年组的皮肤微血流值PORHpeak明显低于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2组的PORHpeak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21.67±3.15,病程≤5年组16.61±6.67,病程≥15年组10.54±3.22,P均<0.01);2)病程≥15年组皮肤微血流值PORHmax明显低于病程≤5年组,糖尿病患者2组的PORHmax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12.87±3.68,病程≤5年组9.76±5.89,病程≥15年组5.08±3.14,P均<0.01)。3)多元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组下肢皮肤微血流PORHpeak与糖尿病病程关系最为密切(糖尿病病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75,P<0.01);下肢皮肤微血流PORHmax也与糖尿病病程关系密切(糖尿病病程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33,P<0.01)。4)将50名糖尿病患者以糖化血红蛋白(HbA1c)10%为界重新分为2组,2组的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PORHpeak、PORHmax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皮肤微血流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短期的高血糖对下肢皮肤微血流的影响作用没有糖尿病病程的影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病程 皮肤微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血管热扩张对全身血流动力学影响的预测
9
作者 李忠友 蒋文涛 +4 位作者 李潇 魏君如 刁珺杰 刘任静 闵磊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68-168,共1页
目的热疗是一种用于心血管护理有趣的策略,但局部干预疗法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确定以足浴为基础局部干预对全身血流循环的影响。方法招募10位健康受试者,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小腿皮肤加热前后的血流灌注变化。水温控制在40℃和44... 目的热疗是一种用于心血管护理有趣的策略,但局部干预疗法尚未得到足够的关注。确定以足浴为基础局部干预对全身血流循环的影响。方法招募10位健康受试者,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量小腿皮肤加热前后的血流灌注变化。水温控制在40℃和44℃。测量小腿8个点位,包括胫外、胫内、外踝、内踝、脚背、后跟、脚掌和大趾。同时,记录心率变化。通过各部分体表面积及其对应的皮肤灌注差异,建立涉及局部皮肤血流灌注的闭环模型,主要包括头、上肢和颈、前胸后背、前腹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受试者 心血管护理 激光多普勒血流 体表面积 水温控制 闭环模型 下肢血管 血流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术后血流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然 胡玉萍 +2 位作者 韦方圆 覃艳宁 黎淑芳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0-163,共4页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牙髓血流转归趋势。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的60例无症状因深龋或继发龋露髓的成熟恒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 目的: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检测龋源性露髓成熟恒牙活髓保存术后的牙髓血流转归趋势。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就诊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牙体牙髓科的60例无症状因深龋或继发龋露髓的成熟恒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PMTA和iRoot BP Plus行活髓保存术处理,期间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记录每组患牙术前与术后1、3、6、12个月的牙髓血流值,并对两组活髓保存术前和术后自身的血流值以及同一观察时间点两组间的血流值进行分析比较。结果:iRoot BP Plus组,术前血流值分别和术后1、3、6、12月之间的比较,以及术后3月与术后6月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A组,术前血流值分别和术后1、3、6、12月之间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12月任意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在术后3月的血流值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Root BP Plus组较MTA组血流值稍高。结论:临床上对于因龋露髓的成熟恒牙,采用iRoot BP Plus或MTA行活髓保存术均可以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经过1年的随访观察,iRoot BP Plus组和MTA组的血流值能回归到正常临床参考值范围,其中MTA组的血流下降后维持较平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iRoot BP Plus MTA 活髓保存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医学
11
《中国光学》 EI CAS 2008年第2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激光治疗 正常对照组 慢性盆腔炎 慢性扁桃体炎 激光医学 淋巴细胞亚群 抗菌素治疗 物理疗法 严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动脉闭塞后脑循环代偿功能的测定 被引量:6
12
作者 周涛 张远征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5-397,共3页
目的 用吸入CO_2后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这一脑循环负荷试验,研究颈动脉缺血后脑循环的代偿和变化,并探讨该负荷试验的价值。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量额叶皮层血流量在同侧颈动脉夹闭前、及夹闭0 ~ 5... 目的 用吸入CO_2后局部脑血流量改变这一脑循环负荷试验,研究颈动脉缺血后脑循环的代偿和变化,并探讨该负荷试验的价值。方法 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6组,使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成像仪测量额叶皮层血流量在同侧颈动脉夹闭前、及夹闭0 ~ 50 d内的变化,同时测量负荷性指标--脑血流CO_2反应能力,并比较以上两指标。结果 颈动脉闭塞前后的局部脑血流量没有明显差异(P > 0.5),而颈动脉闭塞前后的脑血流对CO_2反应能力却有明显差异(P < 0.01)。结论 脑循环负荷性指标--脑血流CO_2反应能力可在局部脑血流量未发生改变时,更灵敏地反映颈动脉闭塞对脑循环的影响,使用这一指标有利于对颈动脉疾病的脑循环血流动力学的深入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颈动脉闭塞 局部脑血流 血流CO2反应能力 激光多普勒血流呈像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髓保存治疗之惑及解决之道 被引量:16
13
作者 黄定明 陆倩 +2 位作者 廖茜 叶玲 周学东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27-231,共5页
牙髓组织具有形成牙本质、提供营养、传导痛觉和对外界刺激产生保护性反应的功能。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性质是决定牙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评估的组织学基础。当牙髓病变可逆或局限时,应消除感染,保存活髓,维护牙髓的功能。长久以来... 牙髓组织具有形成牙本质、提供营养、传导痛觉和对外界刺激产生保护性反应的功能。牙髓组织病理学改变性质是决定牙齿治疗方案的选择和治疗效果评估的组织学基础。当牙髓病变可逆或局限时,应消除感染,保存活髓,维护牙髓的功能。长久以来,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诊治,特别是其适应证和预后因素,一直是临床医生争论的热点话题,且常常给很多医生造成困惑。本文从适应证、牙髓状态评估、感染消除、盖髓材料选择等方面对活髓保存治疗中存在的困惑以及解决方法进行介绍,同时提出了活髓保存治疗的临床路径和操作规范,以便临床上更好地开展活髓保存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髓保存治疗 适应证 预后因素 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艾灸对施灸局部微循环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21
14
作者 施睿 邱悦 +3 位作者 余芝 姜劲峰 王欣君 张建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092-1094,共3页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局部热刺激前后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讨论并总结不同温度艾灸对局部皮肤微循环影响的差异。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施以不同温度(38℃、43℃、48℃)热刺激,每组10只。应用激光多普勒...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局部热刺激前后皮肤温度和血流灌注量的变化,讨论并总结不同温度艾灸对局部皮肤微循环影响的差异。方法:将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艾灸组和对照组,对各组施以不同温度(38℃、43℃、48℃)热刺激,每组10只。应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检测并记录大鼠下肢足三里穴区局部加热前、中、后的血流灌注量变化并进行观察比较,运用统计学知识分析数据之间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大鼠下肢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从加热方式上看,艾灸热刺激血流灌注量波动幅度更大,但两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温度上看,43℃血流灌注量变化幅度更大,但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温度后效应持续时间上看,艾灸组的温度后效应持续时间优于非艾灸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加热方式导致的温度效应是有差异的,但不能说明艾灸对改善微循环状况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部热刺激 艾灸 微循环 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检测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钠素对耳蜗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林颖 邱建华 +2 位作者 乔莉 熊巍 刘顺利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47-350,共4页
目的研究全身及局部应用心钠素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耳蜗微循环紊乱所致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静脉用药组和外淋巴用药组及对照组。给药前后监测豚鼠耳蜗血流量(cochlear bloodflow,CoBF)和平均动脉血压(... 目的研究全身及局部应用心钠素对豚鼠耳蜗微循环的影响,为临床治疗耳蜗微循环紊乱所致疾病提供实验依据。方法30只豚鼠随机分为静脉用药组和外淋巴用药组及对照组。给药前后监测豚鼠耳蜗血流量(cochlear bloodflow,CoBF)和平均动脉血压(mean aterial blood pressure,MABP),同步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对照组用药后MABP、CoBF在注射期和恢复期均保持相对稳定;不同静脉给药组MABP、CoBF时相变化的趋势不同,存在组间差别(P<0.05);外淋巴用药组MABP下降不明显,CoBF在开始给药后即开始上升,给药结束后仍高于基础值;各给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钠素静脉用药虽然降低全身血压,但能有效提高耳蜗血流量,且不同浓度心钠素对耳蜗微循环作用机制可能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钠素 微循环 耳蜗血流 激光多普勒血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过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英杰 张鹤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793-1795,共3页
目的: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判断其是否能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方法:选择健康人、恶性肿瘤非血瘀证患者、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各60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测定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选取受试对象... 目的:通过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判断其是否能诊断恶性肿瘤血瘀证。方法:选择健康人、恶性肿瘤非血瘀证患者、恶性肿瘤血瘀证患者各60例,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来测定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选取受试对象的双上肢内关穴为检测部位,并设置32℃、36℃、38℃、40℃、42℃五个温度,记录不同温度下各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值。结果:3组的外周组织氧分压及在相同温度下的血流灌注值均有显著性差异,随着温度的升高,健康人组的外周组织血流灌注值显著升高,恶性肿瘤非血瘀证组次之,血瘀证组最差。结论:通过测定外周组织氧分压及血液灌注可以诊断中晚期恶性肿瘤血瘀证,且安全、方便、无创、无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血流 恶性肿瘤血瘀证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发热袜发热区域对足部表面温度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刘咏梅 肖平 范雅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0-135,共6页
为探究电发热袜发热区域不同时对足部整体及各个区域升温保暖的影响,结合足部的生理特征和袜子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区域划分,选择了足背前部、足底前部及足底中部3个区域为发热区域,并设计了单区域和双区域发热的6款电发热袜,用红外热像仪... 为探究电发热袜发热区域不同时对足部整体及各个区域升温保暖的影响,结合足部的生理特征和袜子的结构特征进行了区域划分,选择了足背前部、足底前部及足底中部3个区域为发热区域,并设计了单区域和双区域发热的6款电发热袜,用红外热像仪和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仪分别探测足部在穿着不同款式电发热袜时各区域表面温度变化和微血管血流量的变化,量化对比足部升温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电发热袜的款式虽有所差异,但均具有一定的保暖效果;发热片对应的足部区域升温最为明显,其次是邻近区域;相比之下足背单区域加热对足血管微循环的影响较小,双区域中足底加热组合比足背与足底加热组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发热袜 足部区域 红外热像仪 激光多普勒血流检测 温度 血流灌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脑局灶性低灌注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4
18
作者 莫大鹏 凌锋 +2 位作者 李萌 卢小健 张智萍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5年第7期316-320,共5页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和改良栓线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每组12只。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采用直径0.195mm的尼龙... 目的探讨应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和改良栓线法建立大鼠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模型的方法。方法将4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梗死组、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每组12只。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的监测下,采用直径0.195mm的尼龙线制造大鼠局灶性脑梗死模型,采用直径0.175mm的尼龙线制造局灶性低灌注模型。造模后予以神经功能评分及病理学检查。结果脑梗死组大鼠的神经行为评分高于其他组(P<0.01),TTC染色均有梗死灶,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表明,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和微血管损伤严重;低灌注组和低灌注再灌注组TTC染色均未见明显的梗死区,HE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可发现神经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出现可逆性损伤,两组改变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激光多普勒监测脑血流量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直径的栓线,可以建立较好的可逆性局灶性脑低灌注及再灌注脑梗死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注模型 激光多普勒血流 大鼠脑 星形胶质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检查 TTC染色 SD雄性大鼠 局灶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评分 神经行为评分 HE染色 神经细胞 低灌注 病理学检查 微血管损伤 多普勒监测 可逆性 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桂皮醛对人体表微循环及局部温度相关变化的影响
19
作者 李萍 刘欣 +2 位作者 梁代英 王芳 盛巡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33-1633,共1页
目的:桂皮醛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全油的75%-90%.肉桂辛、甘,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本研究观察肉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桂皮醛对人体表血流、体表温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年龄在20-50... 目的:桂皮醛是肉桂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占全油的75%-90%.肉桂辛、甘,大热,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活血通经的功效.本研究观察肉桂挥发油中主要成分桂皮醛对人体表血流、体表温度的影响. 方法: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对年龄在20-50岁间健康自愿者30人的体表微循环和局部温度进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表温度 桂皮醛 微循环 局部 激光多普勒血流 肉桂挥发油 相关 主要成分 健康自愿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牙髓活力测试方法的介绍与评价 被引量:12
20
作者 杨靖翚 袁国华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牙髓活力判断是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基础。目前冷测试、热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它们统称为牙髓感觉测试。但目前口腔医师发现感觉测试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年轻恒牙上表现出极高的误诊率。为了提升诊断精度,... 牙髓活力判断是牙体牙髓疾病诊疗的基础。目前冷测试、热测试和电活力测试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的诊疗过程中,它们统称为牙髓感觉测试。但目前口腔医师发现感觉测试存在诸多不足,尤其在年轻恒牙上表现出极高的误诊率。为了提升诊断精度,牙髓血流测试应运而生,大幅减小了漏诊率和误诊率,但由于技术尚兴起不久,并没有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除此之外,磁共振影像学辅助检查和分子生物学生物标记物定量检验从理论上来说也可用于判断牙髓活力。本文对判断牙髓活力的几种方法作简要介绍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归纳性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髓活力 牙髓感觉测试 牙髓血流测试 激光多普勒 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