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俞洋
汪昊楠
+4 位作者
于楠
熊进标
傅孝良
程旭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0-1207,共8页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段侧边测量,获得了距定位格架不同位置处的轴向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第2种测量模式选择从试验段出口端面进行测量,获得了出口截面子通道间的三维速度和雷诺应力分布。通过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了雷诺数对此次6×6棒束实验的影响。比较发现在雷诺数为6.6×103的情况下,存在低雷诺数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
6×6棒束
三维流场
雷诺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俞洋
汪昊楠
于楠
熊进标
傅孝良
程旭
杨燕华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院
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北京软件技术中心
国家能源核电软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00-1207,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资助项目(2011ZX06004-024)
文摘
采用3D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研究了6×6棒束间的流场分布。实验选择了5种工况进行研究,雷诺数范围为6.6×103~7.03×104。其中6×6棒束试验段几何结构模拟相邻组件的布置方式。实验设置两种测量模式,第1种模式选择从试验段侧边测量,获得了距定位格架不同位置处的轴向速度和湍流强度的分布;第2种测量模式选择从试验段出口端面进行测量,获得了出口截面子通道间的三维速度和雷诺应力分布。通过对比不同雷诺数下的实验结果,分析了雷诺数对此次6×6棒束实验的影响。比较发现在雷诺数为6.6×103的情况下,存在低雷诺数效应。
关键词
激光多普勒测速装置
6×6棒束
三维流场
雷诺数效应
Keywords
laser Doppler velocimetry
6×6rod bundles
three-dimensional flow field
Reynolds number effect
分类号
TL332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激光多普勒测量的6×6棒束间湍流流动研究
俞洋
汪昊楠
于楠
熊进标
傅孝良
程旭
杨燕华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