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S-OCT)对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患者前房角结构定量检测 被引量:8
1
作者 朱丹 马晓昀 +1 位作者 刘林 邹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67-670,共4页
目的利用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房角关闭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的房角参数,并探讨测量参数的选择及在青光眼患者筛查与随访中的临床意... 目的利用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AS-OCT)检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房角关闭眼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的房角参数,并探讨测量参数的选择及在青光眼患者筛查与随访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共40例(55眼),其中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8例11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20例(20眼),原发性房角关闭12例(24眼)。应用频域AS-OCT量化评价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后房角结构,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前房角(anterior chamber angle,ACA)、小梁虹膜夹角(trabecular-iris angle,TIA)、房角开放距离(angle open distance,AOD)、小梁虹膜空间面积(trabecular iris space area,TISA),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选取角膜内侧距巩膜突500μm和750μm的点,分别测量上方、下方、鼻侧、颞侧四个方位的AOD、TIA、ACA、TISA,归为500系列和750系列。500系列及750系列TIA、ACA、AOD测量值均值均为颞侧最大,鼻侧最小;TISA测量均值下方最大、上方最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IA500和ACA500(r=0.799、P=0.00)、TIA750和ACA750(r=0.799、P=0.00)、TIA500和TISA500(r=0.919、P=0.00)、TIA750和TISA750(r=0.920、P=0.00)均具有正相关关系。以TIA500为自变量x,TISA500为因变量y,得回归方程y=-0.300+0.005x(F=1195,P=0.00),即TISA500与TIA500呈线性正相关关系。以TIA750为自变量x,TISA750为因变量y,得回归方程y=-0.440+0.009x(F=854,P=0.00),即TISA750与TIA750呈线性正相关关系。750系列参数的变异系数在四个方位均小于500系列。结论频域AS-OCT可用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及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术后的疗效评价与随访。在房角狭窄时,750系列参数变异系数更小,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域眼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明 陈海英 +5 位作者 黄正如 王瑾瑜 邢茜 周卫文 李函 顾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66眼)分为眼压控制组24例(32眼)、眼压未控制组11例(14眼)、门诊组16例(20眼),分别行LPIP及LPID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6±2.61)个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状况,观察控制眼压时间、术后眼压、并发症。结果眼压控制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未控制组和门诊组的眼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能迅速下降,2组术后0.5h、1h、2h的眼压分别为:(22.86±4.66)mmHg、(16.21±2.69)mmHg、(15.43±2.44)mmHg;(31.74±7.41)mm-Hg、(20.79±4.24)mmHg、(18.05±2.17)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各组随访期间眼压均低于21mmHg(1kPa=7.5mmHg)。术后12个月,眼压未控制组、眼压控制组、门诊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59±2.39)mmHg、(16.39±2.89)mmHg、(15.79±2.56)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LPIP术后房角能迅速有效开放,随访期间无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LPIP和LPID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LPIP能有效开放前房角,迅速降低眼压;联合LPID能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的研制 被引量:1
3
作者 孙怡雯 陈燕燕 +3 位作者 左舒舒 陆湖洁 华怡婷 周文哲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90-398,共9页
目的:研制基于共同决策理念的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提高决策质量,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方法: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和国际病人决策辅助工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形成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 目的:研制基于共同决策理念的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为病人提供专业的决策支持,提高决策质量,促进医患共同决策。方法:基于渥太华决策支持框架和国际病人决策辅助工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形成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初稿;经2轮专家咨询,整合青光眼临床医学、眼科护理及公共卫生管理领域专家的意见形成修订版;通过临床调研了解病人及医务人员对工具可接受性的评价,进一步完善形成终稿。结果:共有19名专家完成专家咨询,专家积极性为95.0%、权威系数为0.918。2轮专家咨询后,该工具各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131,0.224和0.187(P<0.05)。临床调研发现,病人和医务人员对该工具的接受度高,认为其易于理解和使用,能够辅助决策。最终,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包含阐明决策、评估决策需求、提供信息、分析风险收益、澄清价值观、引导决策制定和确认决策7项一级指标以及15项二级指标、32项三级指标。结论:原发性房角关闭病人激光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临床适用性,为病人参与病人安全,实现医患共同决策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支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房角关闭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病人决策辅助工具 共同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