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激光原位U—Pb定年和元素面扫描的白云岩储层关键成岩期次定量研究——以塔东古城地区鹰山组为例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友 李强 +5 位作者 朱可丹 郑兴平 林彤 邵冠铭 孙海航 孙庭斌 《中国石油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1-194,共14页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三段(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使得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产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路径及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明确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孔隙演化过... 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奥陶系鹰山组三段(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多期成岩流体的叠加改造,使得储层表现出较强的非均质性,不同产状白云岩的白云石化路径及储层孔隙演化过程存在较大争议。为了明确鹰三段白云岩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各个期次成岩作用发生的相对次序及其与储层孔隙的耦合关系,精准锁定关键成岩作用的期次是揭示储层孔隙演化过程的关键。基于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激光原位元素面扫描及成像技术等,对4个样品的围岩基质(粉晶白云石、细—中晶白云石)、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和孔洞内充填物(方解石、云化渗流粉砂)等结构组分开展系统的激光原位U—Pb定年分析。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古城地区鹰三段高能滩相原始沉积年龄约为475.35Ma,奠定了储层发育的物质基础。在储层孔隙演化过程中,先后经历了两期白云石化作用和一期钙质流体充填作用。其中第一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70.1Ma,造成了围岩细—中晶白云岩及局部渗流粉砂的白云石化。第二期白云石化流体作用时间约为452.1Ma,造成了围岩白云石晶体的进一步加大变粗,并形成了第二期孔洞壁中—粗晶白云石。钙质流体的充填不晚于448Ma,造成了局部储集空间的破坏。现存白云岩储层孔隙主体来自对先存孔隙的继承,断裂—热液改造是重要调整,而并非传统意义上构造—热液溶蚀造孔的概念。以上认识可以为塔里木盆地深层白云岩储层孔隙成因的研究及有效储层预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u—pb定年 元素面扫描 关键成岩期次 储层孔隙演化 塔东古城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方解石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 被引量:9
2
作者 陈家旭 王斌 +6 位作者 郭小文 曹自成 刘永立 耿锋 张旭友 徐豪 赵建新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365-1375,共11页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在油包裹体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和微量元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形成期次,对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进行激光原位U...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绝对时间一直是油气成藏研究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难题。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为例,在油包裹体观察和荧光光谱分析的基础上,通过阴极发光和微量元素分析划分方解石脉体形成期次,对不同期次方解石脉体进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获得油气充注绝对时间。研究结果表明,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方解石脉体中发育黄色和蓝白色荧光两种类型油包裹体。阴极发光和微区微量元素的差异性指示存在两期方解石脉体,其中发育黄色荧光原生油包裹体,两期方解石的年龄分别对应两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方解石脉体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第一期黄色荧光原油的充注时间为329.7Ma±1.6 Ma,第二期充注时间为249.3 Ma±2.6 Ma~220.5 Ma±7.3 Ma。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结合烃类流体包裹体分析可以很好地用于确定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时间,对重建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u-pb 流体包裹体 方解石脉体 油气成藏代学 塔河油田 塔里木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及其在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79
3
作者 沈安江 胡安平 +4 位作者 程婷 梁峰 潘文庆 俸月星 赵建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62-1074,共13页
为解决溶液法难以实现的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取样和超低U、Pb含量样品测年的难题,通过激光剥蚀进样系统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连用和对年龄为209.8 Ma实验室工作标样的开发和标定,建立了适用于古老海相碳酸盐岩的激光原位U-Pb... 为解决溶液法难以实现的古老海相碳酸盐岩取样和超低U、Pb含量样品测年的难题,通过激光剥蚀进样系统与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的连用和对年龄为209.8 Ma实验室工作标样的开发和标定,建立了适用于古老海相碳酸盐岩的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并应用于四川盆地震旦系灯影组成岩-孔隙演化研究。通过充填孔洞、孔隙和裂缝中不同期次白云石胶结物的测年,指出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埋藏成岩过程主要是原生孔隙和表生溶蚀孔洞逐渐被充填的过程。孔洞的充填作用发生在早加里东、晚海西—印支、燕山—喜马拉雅期3个阶段,孔隙的充填作用主要发生于早加里东期,未被胶结物充填的残留孔洞、孔隙和裂缝构成了主要储集空间,明确了四川盆地灯影组白云岩储集层的成岩-孔隙演化史。这些认识与该地区的构造-埋藏史、盆地热史具有很高的吻合度,说明测年数据的可靠性和激光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的有效性,为古老海相碳酸盐岩成岩-孔隙演化研究和油气运移前有效孔隙评价提供了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原位剥蚀 u-pb同位素 四川盆地 震旦系灯影组 成岩-孔隙演化 碳酸盐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岩型铀矿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方法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肖志斌 耿建珍 +4 位作者 涂家润 张然 叶丽娟 毕君辉 周红英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2-273,共12页
铀矿物定年一直是成矿年代学中的难点,随着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针对矿石矿物(铀矿物)进行同位素定年;但是其中的砂岩型铀矿由于其存在状态复杂,在原位定年中剥蚀要求高,也缺乏合适的外部校正标准物质,所以定年准... 铀矿物定年一直是成矿年代学中的难点,随着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技术的发展,可以直接针对矿石矿物(铀矿物)进行同位素定年;但是其中的砂岩型铀矿由于其存在状态复杂,在原位定年中剥蚀要求高,也缺乏合适的外部校正标准物质,所以定年准确度有待提高。本文研究了两种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的方法,对砂岩型铀矿定年进行了尝试,试图解决铀矿测年中的无基体匹配问题并提高砂岩型铀矿定年水平。一是建立了一种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联合电子探针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的技术(LA-MC-ICP-MS&EMPA)。通过优化实验方法,对秦岭陈家庄花岗岩型铀矿进行了测试,获得与同位素稀释热电离质谱法(ID-TIMS)一致的年龄结果,证明了微区原位U-Pb同位素测年无基体匹配标准物质分析的可行性;并利用此法获得鄂尔多斯盆地红庆河和塔然高勒砂岩型铀矿的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信息。二是尝试了利用飞秒激光剥蚀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fsLA-MC-ICP-MS)对红庆河和宁夏宁东砂岩型铀矿样品进行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定年,并获得了微区原位U-Pb同位素年龄,表明飞秒激光剥蚀技术在砂岩型铀矿定年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提出,比较单一且年龄偏老的单矿物样品可以选择LA-MC-ICP-MS&EMPA联合法进行分析,需要高空间分辨率的样品建议使用fsLA-MC-ICP-MS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岩型铀矿 u-pb同位素 飞秒激光 微区原位分析 LA-ICP-MS EMPA 无基体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野马泉地区景忍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9
5
作者 刘云华 莫宣学 +2 位作者 喻学惠 张雪亭 许国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57-2463,共7页
东昆仑西段(祁曼塔格)的野马泉地区,是青海省内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区以往的工作程度较低,与花岗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多是近几年地质大调查中新发现的。本文报道了野马泉地区与铁、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景忍中细粒正... 东昆仑西段(祁曼塔格)的野马泉地区,是青海省内一个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区。该区以往的工作程度较低,与花岗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多是近几年地质大调查中新发现的。本文报道了野马泉地区与铁、铜、多金属矿床密切相关的景忍中细粒正长花岗宕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锆石 SHRIMP U-Pb 定年数据,并对其地质意义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景忍正长花岗岩具有造山晚期花岗岩类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其形成年龄为204.1±2.6Ma,属印支末期。因此东昆仑西段与东段一样,主要的构造岩浆旋回也应是晚古生代一早中生代构造岩浆旋回(华力西-印支旋回)。根据景忍花岗岩锆石 SHRIMP 定年结果,我们推测在祁曼塔格地区与景忍花岗岩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的主要成矿期也应为印支期这一结论与该区迄今己发表的关于成矿岩体与蚀变岩的高精度同位素年龄数据均为印支期相吻合因此今后该区的区域找矿方向,应该重点放在寻找与印支期花岗岩岩株有关的铁、铜、多金属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锆石 SHRIMP u—pb 野马泉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宝山铜-钼多金属矿床成岩成矿的U-Pb和Re-Os同位素定年研究 被引量:109
6
作者 路远发 马丽艳 +2 位作者 屈文俊 梅玉萍 陈希清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2483-2492,共10页
湖南宝山是一个 Cu-Mo-Pb-Zn-Ag 多金属矿床,成因上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矿床以宝岭倒转背斜(宝山中区)为中心,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蚀变与矿化分带,其中心部位(宝山中区)的矿体产在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围岩... 湖南宝山是一个 Cu-Mo-Pb-Zn-Ag 多金属矿床,成因上与花岗斑岩、花岗闪长斑岩关系密切,矿床以宝岭倒转背斜(宝山中区)为中心,空间上具有明显的蚀变与矿化分带,其中心部位(宝山中区)的矿体产在花岗闪长斑岩(花岗斑岩)的内外接触带,围岩蚀变主要为矽卡岩化,成矿元素组合以 Cu-Mo 为主,而宝山东区、宝山西区及北部的财神庙矿区则主要为产于石炭系碳酸盐岩中的铅锌艰矿化。通过对与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花岗闪长斑岩中锆石 SHRIMP U-Pb 同位素测年,获得了高精度的花岗闪长斑岩的成岩年龄为158±2Ma (MSWD=0.26,Probability=0.61,n=12),与前人(伍光英等,2005)的 SHRIMP 数据合并计算则可得到一个161±1Ma(MswD=0.66,Probability=0.42,n=23)的高精度 U-Pb 和谐年龄。该年龄可以代表宝山矿区中酸性小岩体的成岩年龄。通过对含矿矽卡岩中辉钼矿 Re-Os 同位素测年,获得辉钼矿的成矿年龄为160±2Ma。因此,本文认为宝山矿床成岩与成矿具有同时性,花岗闪长斑岩与宝山矿床的形成有成因联系。通过对区域上已获得的成岩-成矿年龄资料的综合对比分析,表明湘南乃至整个南岭中段地区中生代大规模岩浆作用与成矿第一高峰期为155~165Ma,宝山多金属矿床正是华南这一高峰期的产物。这为进一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提供了重要同位素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钼多金属矿床 花岗闪长斑岩 锆石SHRIMP u—pb 辉钼矿RE-OS 宝山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岩浆作用的深部过程 被引量:62
7
作者 吴才来 董树文 +8 位作者 国和平 郭祥炎 高前明 刘良根 陈其龙 雷敏 WOODENJ L MAZADAB FK MATTINSON C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1-1812,共12页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白茫山辉石二长闪长岩、鸡冠山和大团山石英二长闪长岩以及胡村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38.21±0.82Ma、139.9±1.1Ma、139.3±1.2Ma 和140.9±1.2Ma。岩浆... 铜陵狮子山地区中酸性侵入岩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白茫山辉石二长闪长岩、鸡冠山和大团山石英二长闪长岩以及胡村花岗闪长岩的年龄分别为:138.21±0.82Ma、139.9±1.1Ma、139.3±1.2Ma 和140.9±1.2Ma。岩浆侵位顺序为花岗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辉石二长闪长岩。根据锆石 SHRIMP U-Pb 年龄变化范围,推测该区岩浆活动持续的时间约为15Ma,且岩浆属脉动式多次侵位,后期岩浆侵位的热使早期岩体中已结晶的锆石发生熔解、重结晶,形成新的锆石。地下深部岩浆活动频繁,形成了多级岩浆房,使得本区的莫霍面界线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酸性侵入岩 锆石SHRIMP u—pb 狮子山 铜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提斯喜马拉雅打拉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2
8
作者 戚学祥 曾令森 +2 位作者 孟祥金 许志琴 李天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01-1508,共8页
打拉花岗岩侵位于也拉香波穹隆边部早古生代浅变质岩中,其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锆石新生边的年龄为44.31±0.36Ma(MSWD=0.69),代表了岩浆侵位时代,锆石内部继承性核的年龄值变化在1943~526Ma 之间,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 打拉花岗岩侵位于也拉香波穹隆边部早古生代浅变质岩中,其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锆石新生边的年龄为44.31±0.36Ma(MSWD=0.69),代表了岩浆侵位时代,锆石内部继承性核的年龄值变化在1943~526Ma 之间,代表了碎屑锆石的年龄,反映出这些继承性锆石核的多种来源。花岗岩中白云母等过铝质矿物的出现、刚玉(C)标准矿物含量>2%、A/CNK>1.1,稀土和微量元素配分模式与上地壳和也拉香波穹隆核部的高级变质岩相似,Th 强烈富集和 Nb 明显亏损等表明该岩体强烈过铝,具 S 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其源区可能为喜马拉雅中下地壳岩石。Yb-Ta、(Y+Nb)-Rb、CaO-(TFeO+MgO)和 SiO_2-(TFeO/(TFeO+MgO))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该岩体形成于陆陆碰撞环境。结合岩体的锆石SHRIMP 定年结果及岩体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我们认为打拉花岗岩体侵位于印度与欧亚大陆主碰撞阶段,岩浆的形成与两大陆的碰撞导致地壳缩短加压升温引起喜马拉雅中下地壳部分熔融有关,是俯冲碰撞带下盘对陆-陆主碰撞作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提斯喜马拉雅 打拉花岗岩 碰撞作用 锆石SHRIMP 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牡丹江地区“黑龙江群”中斜长角闪岩与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地质学意义 被引量:63
9
作者 颉颃强 张福勤 +2 位作者 苗来成 陈福坤 刘敦一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37-1250,共14页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群"中存在洋壳残片,为形成于古大陆边缘环境的一套造山建造。牡丹江地区东北部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 佳木斯地块南缘牡丹江地区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黑龙江群"中存在洋壳残片,为形成于古大陆边缘环境的一套造山建造。牡丹江地区东北部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属造山建造,包括阿尔卑斯型超基性岩和具有 MORB 特征的斜长角闪片岩等。对"黑龙江群"中的斜长角闪片岩以及其南边具有同碰撞特征的钾长花岗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结果表明:斜长角闪片岩具有777±18Ma 的结晶年龄,并受到437±7Ma 的变质作用的影响;同碰撞的钾长花岗岩形成年龄为461±6Ma。据此指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黑龙江群中存在新元古代的洋壳残片并推断牡丹江地区存在早古生代的碰撞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龙江群 洋壳残片 早古生代 佳木斯地块 锆石SHRIMP u—pb 牡丹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凌源地区水泉沟组辉石安山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32
10
作者 胡健民 赵越 +2 位作者 刘晓文 石玉若 赵国春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水泉沟组分布在辽西凌源地区,不整合覆盖早中生代第一期推覆构造系统,其上又被稍晚形成的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所掩覆。水泉沟组辉石安山岩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为230.4Ma±3.1Ma。测试结果表明:①辽西水泉沟组时代为晚三叠世;②燕山... 水泉沟组分布在辽西凌源地区,不整合覆盖早中生代第一期推覆构造系统,其上又被稍晚形成的燕山早期推覆构造所掩覆。水泉沟组辉石安山岩锆石SHRIMPU-Pb测年结果为230.4Ma±3.1Ma。测试结果表明:①辽西水泉沟组时代为晚三叠世;②燕山地区晚三叠世安山质火山岩很可能代表一种拉张的构造环境;③燕山地区早中生代早期挤压逆冲构造发育于早中三叠世,即燕山地区印支阶段早期为挤压逆冲,晚期为伸展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 晚三叠世 水泉沟组 锆石SHRIMP 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TIMS法锆石U-Pb同位素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被引量:66
11
作者 徐学义 马中平 +3 位作者 夏祖春 夏林圻 李向民 王立社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0-75,共26页
通过对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TIMS法U—Pb同位素定年,表明中天山托克逊南-库米什北侵入于奥陶纪可可乃克群中的碱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395.1±0.9Ma,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393.5±2.7Ma。石英闪长岩体形成于327.3... 通过对天山中西段古生代花岗岩的锆石TIMS法U—Pb同位素定年,表明中天山托克逊南-库米什北侵入于奥陶纪可可乃克群中的碱长花岗岩形成时代为395.1±0.9Ma,花岗闪长岩体形成于393.5±2.7Ma。石英闪长岩体形成于327.3±0.9Ma,斜长花岗岩体形成时代为424.1±1.1Ma.并揭示出中天山中段库米什地区的3期构造岩浆事件,分别相当于早志留世、中泥盆世和早石炭世。中天山哈希勒根大坂黑云母花岗岩形成于286.8±0.8Ma。对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花岗侵入岩类的锆石TIMS法U—Pb同位素定年,表明霍城果子沟角闪花岗岩形成于351.9±1.6Ma,昭苏煤矿花岗闪长岩体形成时代为348.4±0.8Ma,新源则克台角闪辉长岩体形成于308.2±1.2Ma。南天山巴音布鲁克地区侵入于巴音布鲁克群中的石英闪长岩体形成时代为446.8±1.2Ma,独一库公路南段库尔干道班14.6km和15.2km处的角闪斜长花岗岩体与黑云母花岗岩体分别形成于426.3±1.9Ma和425.1±1.8Ma。对花岗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中天山托克逊南-库米什北志留纪-早泥盆世花岗岩为钙碱系列,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具有Rb、Th、Ba富集,Ta、Nb亏损的分配型式,形成于火山弧环境;石炭-二叠纪花岗岩为钙碱系列,准铝-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程度较前者低。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具有Rb、Th富集.Ba略亏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形成于后碰撞(post—collision)构造环境。伊犁石炭-二叠纪裂谷带中石炭-二叠纪花岗岩为过铝质花岗岩。轻稀土富集,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分配型式同样具有Rb、Th富集,Ba明显亏损和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亦形成于后碰撞(post—collision)构造环境。南天山库尔千花岗岩为Al2O3含量高的钙碱性系列、过铝质花岗岩,稀土元素含量中等(157.89×10^-6~81.81×10^-6),轻稀土富集,Eu负异常明显,微量元素洋脊花岗岩标准化呈现出K、Rb、Th、Ba富集和Nb、Ta、Zr、Hf高场强元素亏损的特点.其形成时代与天山古生代洋盆俯冲时限相当.为岛弧构造环境。依据Sr—Nd—Pb同位素回时计算结果,本次研究所取的花岗岩初始锶同位素比值高,介于0.70435~0.70982,εNd(t)值多小于零或为很低的正值,T2DM或TDM均远大于岩体形成年龄,δ^180‰多大于10,个别为6.7。显示出古老壳源物质在花岗岩浆的形成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同时,鉴于花岗岩的εNd(t)均在0左右变动,同样说明,新生地壳在花岗岩浆的形成过程中同样起着重要作用。花岗岩的εNd(t)值与前寒武纪岩石的δNd(t)对比研究表明,中天山库米什北志留纪斜长花岗岩体可能是中新元古界斜长角闪岩部分熔融的产物。而石炭-二叠纪花岗岩既有中新元古界片麻岩或片岩部分熔融生成,亦有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受到古老地壳混染后岩浆结晶产物。伊犁石炭-二叠纪花岗岩和南天山库尔干志留纪花岗岩均显示出新生地壳部分熔融,并受古老地壳混染的Nd同位素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TIMS u—pb同位素 岩石地球化学 物质来源 天山中西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东南部穆棱地区“麻山群”的特征及花岗岩锆石SHRIMPU-Pb定年--对佳木斯地块最南缘地壳演化的制约 被引量:41
12
作者 颉颃强 苗来成 +2 位作者 陈福坤 张福勤 刘敦一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7-2137,共11页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南缘穆棱地区常兴村-新兴村剖面的研究,认为这里是"麻山群"和"黑龙江群"的结合部位,具有古大陆边缘的性质。穆棱地区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 通过对佳木斯地块南缘穆棱地区常兴村-新兴村剖面的研究,认为这里是"麻山群"和"黑龙江群"的结合部位,具有古大陆边缘的性质。穆棱地区的"麻山群"为佳木斯地块南缘的陆壳基底,其南侧的"黑龙江群"为包括洋壳残片在内的增生-碰撞杂岩。对"麻山群"混合岩的SHRIMP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佳木斯地块存在中—新元古代的结晶基底,并遭受到约500Ma变质作用的影响。侵入"麻山群"杂岩的花岗岩的岩石学、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这些花岗岩具有S型花岗岩的特征;其SHRIMP锆石U-Pb分析表明,其形成年龄为486Ma±3Ma,略晚于前人确定的"麻山群"杂岩约500Ma的麻粒岩相变质作用,为同碰撞或碰撞后花岗岩。这些资料进一步证明,该地区可能经历了晚泛非—早加里东期的碰撞造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佳木斯地块 基底 SHRIMP锆石u—pb S型花岗岩 穆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阳明山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成因研究 被引量:57
13
作者 陈卫锋 陈培荣 +3 位作者 周新民 黄宏业 丁兴 孙涛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65-1077,共13页
湖南阳明山岩体主要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构成,两类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18.0±10.0Ma和218.9±3.4Ma,属印支晚期花岗岩。该岩体具有富SiO2(74.33%~76.03%)、Al2O3(13.34%~14.47%)和P2O5(0.2... 湖南阳明山岩体主要由二云母二长花岗岩和电气石白云母花岗岩构成,两类花岗岩的锆石La-ICP-MS定年结果分别为218.0±10.0Ma和218.9±3.4Ma,属印支晚期花岗岩。该岩体具有富SiO2(74.33%~76.03%)、Al2O3(13.34%~14.47%)和P2O5(0.21%~0.34%),高A/CNK(=1.15~1.32)的特征,为强过铝花岗岩。微量元素中富集Rb、Th、U、Pb、Ta、Ce、Sm、Y,明显亏损Ba、Sr、Nb、Ti、Eu,稀土总量低(ΣREE=17.49~90.43μg/g),轻稀土富集(LREE/HREE=6.43~15.64,LaN/YbN=5.26~10.94),中稀土轻度富集(GdN/YbN=1.76~2.26),具显著的负Eu异常(δEu=0.07~0.23)。岩体具高86Sr/87Sri(0.773980~0.742118)和低εNd(t)(-11.3^-12.1)的同位素特征,Nd模式年龄(1931~1992Ma)及残留锆石年龄(581~2492Ma),都指示阳明山花岗岩为典型的壳源型花岗岩,是在地壳伸展—减薄的构造背景下,古元古代变泥质岩减压熔融的产物。此外,获得多组继承/捕虏锆石年龄值(581~2492Ma),为本区存在早前寒武纪变质结晶基底及华南陆壳具多阶段生长演化特征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锆石u—pb 过铝质花岗岩 印支运动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拉萨地块松多榴辉岩的锆石Lu/Hf同位素研究及LA-ICPMS U-Pb定年 被引量:23
14
作者 陈松永 杨经绥 +2 位作者 徐向珍 李化启 杨岳衡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528-1538,共11页
最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发现一条榴辉岩带。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近200km 处的松多乡一带,呈近东西方向延伸,至少长60km,宽2km~3km。锆石样品选自新鲜的榴辉岩样品,共测了39个数据点,其中前19个数据点仅做 Lu-Hf同位素分析,后20个数... 最近在青藏高原拉萨地块中发现一条榴辉岩带。榴辉岩带位于拉萨北东近200km 处的松多乡一带,呈近东西方向延伸,至少长60km,宽2km~3km。锆石样品选自新鲜的榴辉岩样品,共测了39个数据点,其中前19个数据点仅做 Lu-Hf同位素分析,后20个数据点既做了锆石原位 Lu-Hf 同位素分析,同时也做了锆石原位 LA-MC-ICPMS U-Pb 定年。结果表明,松多榴辉岩锆石 Hf 同位素组成比较均一,具有高^(176)Hf/^(177)Hf 和低^(176)Lu/^(177)Hf 特征,^(76)Hf/^(177)Hf 和^(176)Lu/^(177)Hf 值分别变化在0.2829651~0.2830295和0.000002~0.000008之间,其可能代表全岩体系在变质作用发生时的平均 Hf 同位素组成。松多榴辉岩的高^(176)Hf/^(177)Hf 和低^(176)Lu/^(177)Hf 组成特征可能跟其高压变质作用以及在变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石榴子石矿物有关。ε_(Hf)(0)变化于6.8~10.0,表明在其变质过程中,变质流体有亏损地幔物质的加入。LA-ICPMS 锆石 U-Pb 定年,所获得加权平均年龄260Ma±16Ma,为变质年龄。从而进一步确定了松多榴辉岩变质事件发生在二叠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多榴辉岩 拉萨地块 Lu—Hf LA—ICPMS 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徽月山岩体的锆石SHRIMP U-Pb定年及其意义 被引量:63
15
作者 张乐骏 周涛发 +1 位作者 范裕 袁峰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725-1732,共8页
月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月山矿田中最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本文对月山岩体主要岩石——闪长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得到年龄值为138.7±0.5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该结果与铜陵等地的高钾... 月山岩体是长江中下游成矿带中安庆—贵池矿集区内月山矿田中最重要的中酸性侵入岩体。本文对月山岩体主要岩石——闪长岩进行了锆石 SHRIMP U-Pb 定年,得到年龄值为138.7±0.5Ma,表明岩体形成于早白垩世。该结果与铜陵等地的高钾钙碱性中酸性侵入岩的形成时代类似,但早于月山矿田内的花岗质岩体和庐枞盆地、宁芜盆地中的岩浆岩。在综合区内已有的岩石学、地球化学和成矿年代学资料的基础上,认为月山矿田内的铜金铁成矿作用与月山岩体的形成有着密切的成因联系,二者在时间上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皆发生于燕山期,成岩成矿作用过程发生于区域挤压—拉张过渡的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山岩体 锆石SHRIMP u—pb 长江中下游成矿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阿尔金古生代花岗岩U-Pb定年及岩浆活动对造山带构造演化的响应 被引量:20
16
作者 吴才来 雷敏 +3 位作者 吴迪 张昕 陈红杰 李天啸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76-2315,共40页
南阿尔金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部的且末县南依干村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52SymbolqB@4Ma、349SymbolqB@2Ma、343SymbolqB@3Ma,东部的白干湖村北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47SymbolqB@4Ma、444SymbolqB@5Ma、448SymbolqB... 南阿尔金花岗岩锆石UPb定年结果表明,西部的且末县南依干村花岗岩体年龄分别为352SymbolqB@4Ma、349SymbolqB@2Ma、343SymbolqB@3Ma,东部的白干湖村北花岗岩体的年龄分别为447SymbolqB@4Ma、444SymbolqB@5Ma、448SymbolqB@2Ma,茫崖镇西花岗岩为444SymbolqB@6Ma、435SymbolqB@4Ma,阿克提山花岗岩为265SymbolqB@2M,柴水沟花岗岩为406SymbolqB@5Ma,常春沟石英闪长岩为469SymbolqB@3Ma,茫崖镇北花岗岩为462SymbolqB@8Ma。根据花岗岩的定年结果,结合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本文将南阿尔金花岗岩类划分出为五期:第1期岩石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460Ma;第2期岩石组合为石英二长岩+正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具有S型号花岗岩的特征,时代为435~450Ma;第3期岩石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具有A型花岗岩的属性,时代为404~411Ma;第4期花岗岩组合为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时代为343~352Ma,具有S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属性;第5期花岗岩组合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花岗岩,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时代为265Ma。根据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1期(465~469Ma)花岗岩浆活动可能与洋壳的俯冲作用有关;第2期(435~450Ma)岩浆活动可能属碰撞后岩浆活动;第3期(404~411Ma)岩浆活动可能与板块碰撞后造山带块体均衡调整有关,第4期(343~352Ma)岩浆活动可能与特提斯构造活动有关,第5期(265Ma)岩浆活动可能与阿尔金断裂的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u pb 花岗质岩浆活动期次 岩石成因 南阿尔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平武地区南一里花岗闪长岩锆石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佐臣 裴先治 +5 位作者 丁仨平 刘战庆 王飞 李高阳 李瑞保 李夫杰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7年第6期1003-1012,共10页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 川西北平武地区的碧口地块中出露较多的印支期岩浆侵入岩类,但缺乏精确的年代学资料。笔者运用阴极发光技术,对碧口地块西南缘的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中的锆石进行了细致的内部结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技术进行了同位素年龄测定。结果表明,花岗闪长岩中锆石Th/U比值较高,阴极发光图像显示锆石内部发育振荡环带,具岩浆成因特点;南一里花岗闪长岩的结晶年龄为223.1±2.6Ma(MSWD=1.4),表明其形成时代为晚三叠世早期。南一里花岗闪长岩侵入时代晚于勉略构造带的主碰撞期,侵位于后碰撞环境,或者至少是由同碰撞到后碰撞的转折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LA-ICP—MS 锆石u—pb 平武地区 川西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南黄沙坪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定年及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99
18
作者 姚军明 华仁民 林锦富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88-696,共9页
湘东南花岗岩带位于南岭花岗岩带中段,包含以千里山、骑田岭等为代表的花岗岩类和以水口山、铜山岭及宝山为代表的花岗闪长岩类。黄沙坪花岗岩体与前者相邻产出,在岩石地球化学上也具有相类似的特征,其主量元素表现为高硅、高钾、高K2O... 湘东南花岗岩带位于南岭花岗岩带中段,包含以千里山、骑田岭等为代表的花岗岩类和以水口山、铜山岭及宝山为代表的花岗闪长岩类。黄沙坪花岗岩体与前者相邻产出,在岩石地球化学上也具有相类似的特征,其主量元素表现为高硅、高钾、高K2O/Na2O比值,低磷,微量元素以富集Rb、Th、U、K、Ta、Nb,贫Ba、Sr、P、Eu、Ti为特征,具有明显的Eu负异常。利用LA-ICP-MS锆石U-Pb原位定年方法,测得黄沙坪花岗岩的年龄为161.6±1.1Ma,也与区内千里山(162.55±3.25Ma)、骑田岭(161±2Ma)等花岗岩岩体的年龄基本一致,代表了湘东南乃至南岭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的主要形成时期。因此本文认为,黄沙坪花岗岩体与千里山、骑田岭等岩体属于同一类型,岩石成因可能与印支造山运动后的岩石圈伸展有关,形成于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而与水口山、铜山岭和宝山等花岗闪长质岩体有较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锆石u—pb 花岗岩 地球化学 黄沙坪 湘东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3.3~3.1Ga期间的岩浆作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19
19
作者 周红英 刘敦一 +1 位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2-2126,共5页
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中粗粒奥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9Ma±22Ma(MSWD=9.6),存在年龄为3687~3784Ma的残余锆石。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3141... 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中粗粒奥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9Ma±22Ma(MSWD=9.6),存在年龄为3687~3784Ma的残余锆石。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3141Ma±8Ma(MSWD=1.5)和3142Ma±5Ma(MSWD=0.35)。表明约3.3Ga和3.1Ga是鞍山地区2个重要的地壳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辽宁鞍山地区 锆石SHRIMP u—pb 花岗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滇西“三江”南段几个花岗岩的锆石SHIRMP U-Pb定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20
作者 喻学惠 肖晓牛 +3 位作者 杨贵来 莫宣学 曾普胜 王晋璐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77-383,共7页
工浪二长花岗岩及芒哈和湖广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在滇西"三江"褶皱带南段,大地构造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昌宁-孟连褶皱带与南腊-西盟褶皱束的临昌-澜沧复背斜南部。本文提供了这三个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主... 工浪二长花岗岩及芒哈和湖广寨似斑状花岗闪长岩分布在滇西"三江"褶皱带南段,大地构造上位于冈底斯-念青唐古拉褶皱系南段昌宁-孟连褶皱带与南腊-西盟褶皱束的临昌-澜沧复背斜南部。本文提供了这三个花岗岩的岩石学特征、主量元素和微量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数据,并对这三个岩体中分离出的锆石进行了SHRIMP U-Pb同住素定年。结果显示,该花岗岩的全岩化学具有偏铝值花岗岩特征,其形成时代非常相近,在40.9~40Ma范围,与整个滇西地区新生代岩浆作用的高峰期(45~30Ma)一致。结合花岗岩产出的大地构造背景,提出该花岗岩的成因很可能与扬子块体和印缅地块相对俯冲和斜向碰撞引发的地幔上涌及地壳熔融作用以及壳源和幔源岩浆的混合作用有关。该SHRIMP U-Pb定年结果进一步证明,在滇西"三江"地区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的影响范围远比以往的认识要宽得多。因此,重新厘定喜马拉雅期构造运动在"三江"广大地区的表现形式及动力学条件是非常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三江”地区 花岗岩 锆石SHRIMP u—p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