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技巧(三) 被引量:3
1
作者 哈流柱 王民草 王典民 《激光技术》 EI CAS CSCD 1995年第6期326-328,共3页
本文结合我们实验中的经验,总结了若干提高彩虹全息图质量的技巧。
关键词 最小狭缝宽 单色性 干扰条纹 景深 激光全息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照相实验技巧(五)
2
作者 张辉 赵劲松 +1 位作者 哈流柱 孙晓茉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78-280,共3页
总结了用于激光彩虹全息防伪标识光学加密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 微缩加密 傅里叶变换 全息存储 激光全息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激光全息照相对压力容器无损探伤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德昌 张早校 郁永章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107-110,共4页
通过对激光照射圆柱形压力容器产生的变形条纹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圆柱形容器在加载前后两次曝光中干涉条纹形成的基本规律;对有缺陷的压力容器进行了激光全息试验,分析了有缺陷容器畸变条纹所对应的位移场.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全息... 通过对激光照射圆柱形压力容器产生的变形条纹进行理论分析,讨论了圆柱形容器在加载前后两次曝光中干涉条纹形成的基本规律;对有缺陷的压力容器进行了激光全息试验,分析了有缺陷容器畸变条纹所对应的位移场.试验结果表明,激光全息照相技术对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探伤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照相 压力容器 无损探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照相在碳素纤维复合材料无损检测上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姚培元 张维 《激光杂志》 CAS 1988年第3期145-147,共3页
本文通过用热加载和真空加载两种方法对碳素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激光全息照相无损检测,肯定了碳素纤维复合材料诸如空隙性缺陷是可以用本方法检测出来的。而其它性质的缺陷能否用此法进行检测尚需进一步探索。
关键词 纤维复合材料 激光全息照相 无损检测 碳素 应用 加载 缺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全息照相用于液化石浊气罐焊缝的无损检验
5
作者 刘继陆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11-111,共1页
激光全息照相目前已广泛应用到汽车轮胎、飞机翼片蜂房式夹层结构等的质量检验中。这种方法具有准确性高、灵敏度好和设备简单等优点,是一种有效而方便的无损检验方法.
关键词 激光全息照相 无损检验 焊缝 气罐 化石 汽车轮胎 质量检验 夹层结构 检验方法 蜂房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照相实验技巧探讨 被引量:19
6
作者 代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7年第8期35-38,共4页
该文在全面理解全息照相“干涉记录,衍射再现”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激光全息照相实验的诸因素,并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提高全息图质量,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 激光全息照相 全息 干涉 衍射 光程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全息照相法分析闹市区车床结构的特性
7
作者 王习温 谭玉山 +1 位作者 顾婉德 蒋惠兴 《激光杂志》 CAS 1986年第4期190-194,共5页
本文以实际测定和理论分析两方面总结了地面干扰力对车间地面上进行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针对不同地面稳定性条件应该采取的对策,使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不仅能在内陆地区(如西安市),而且能在沿海城市(如上海地区)的地面... 本文以实际测定和理论分析两方面总结了地面干扰力对车间地面上进行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的影响,从而提出了针对不同地面稳定性条件应该采取的对策,使连续波激光全息照相不仅能在内陆地区(如西安市),而且能在沿海城市(如上海地区)的地面上进行。扼要介绍了在上海市区的一个未经隔振工作台上拍摄仪表车床的动刚度全息照相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全息照相 车床结构 闹市区 照相 特性 稳定性条件 内陆地区 上海地区 沿海城市 仪表车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模压全息图
8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5年第13期3-4,共2页
激光全息照相的最直接应用是能显示出维妙维肖,光彩夺目的立体图像,栩栩如生的立体显示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世界发达国家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从事全息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激光模压全息图是代表全息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 激光全息照相的最直接应用是能显示出维妙维肖,光彩夺目的立体图像,栩栩如生的立体显示像达到了以假乱真的程度。世界发达国家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从事全息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激光模压全息图是代表全息技术的重要成果之一。激光模压全息图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三维显示产品。基本生产过程如下:首先将物体记录在一张菲涅尔全息图上,然后以这张图为母版制成一张记录在光刻胶上的彩虹全息图,称之为光刻胶全息母版。微观母版表面充满了凹凸不平的干涉条纹,条纹的精细程度达到每毫米上千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压全息 光刻胶 激光 工业化生产 全息技术 彩虹全息 立体图像 光电跟踪 激光全息照相 直接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LM的三维图像激光光刻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陈林森 解剑锋 +2 位作者 沈雁 汪振华 陆志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7-370,共4页
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子图输入、用激光干涉成像光学头产生干涉条纹的方法来实现3D图像或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大幅面3D图像激光光刻系统,光变图像分辨率可达5080dpi,平均运行效率达8000dots/s(1270pdpi)以上。给出了实验... 文中提出采用空间光调制器进行子图输入、用激光干涉成像光学头产生干涉条纹的方法来实现3D图像或光学可变图像的制作,研制了大幅面3D图像激光光刻系统,光变图像分辨率可达5080dpi,平均运行效率达8000dots/s(1270pdpi)以上。给出了实验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图像 干涉 光学头 空间光调制器 SLM 三维图像 激光光刻 激光全息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氩离子激光器高稳定谐振腔
10
作者 冯国样 《四川激光》 1981年第A02期130-131,共2页
在激光全息照相和计算机光存贮等方面的应用中,要求氩离子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激光输出光束指向都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对于不带高稳定谐振腔的简易的氩离子激光器,一般很难满足上述应用中提出的对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制高稳... 在激光全息照相和计算机光存贮等方面的应用中,要求氩离子激光器的输出功率和激光输出光束指向都应具有高度的稳定性。对于不带高稳定谐振腔的简易的氩离子激光器,一般很难满足上述应用中提出的对稳定性的要求,因此很有必要研制高稳定谐振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氩离子激光 稳定谐振腔 激光全息照相 输出光束 输出功率 稳定性 光存贮 计算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术、器件与应用
11
《中国光学》 EI CAS 1995年第1期54-55,共2页
TB877 95010377用计算机全息元件对高斯光束实现贝塞尔变换=Bessel transformation of axial symmetricGaussian beam by computer-generatedhologram(CGH)element[刊,中]/隋成华(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室.浙江,杭州(310014))//应用... TB877 95010377用计算机全息元件对高斯光束实现贝塞尔变换=Bessel transformation of axial symmetricGaussian beam by computer-generatedhologram(CGH)element[刊,中]/隋成华(浙江工业大学应用物理研究室.浙江,杭州(310014))//应用激光.—1994,14(4).—153—156用干涉计算全息的方法制成一种能产生螺旋形波面的计算全息元件(CGH),并将其用来实现高斯光束的一阶贝塞尔变换。在理论上用计算机模拟此变换后的光强分布曲线将其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斯光束 贝塞尔变换 全息元件 计算机模拟 计算全息 光强分布曲线 螺旋形波 浙江工业大学 应用物理 激光全息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缸内雾场的测试
12
作者 刘宁 谭从民 +1 位作者 饶里 夏淑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68-472,共5页
以研究柴油机缸内雾场测量方法为目的,设计改造了适用于缸内雾场测量的单缸柴油试验机,并研制了激光器和试验机喷油系统同步工作控制系统,成功实现了以曲轴转角为基准的同步拍照.在此基础上。
关键词 柴油机 缸内雾场 激光全息照相 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岗位型培养模式进行专业教学
13
作者 蔡元宇 《中国大学教学》 1993年第5期23-24,共2页
关键词 工作能力 讨论课 激光全息照相 机械基础 实习基地 大型机组 电力建设 电力总公司 仿真模拟 体育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材料层板及蜂窝夹层结构的自动喷水超声穿透扫描检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小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68-270,共3页
一、前言 因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制造工艺很难完全的一致性,造成了材料质量上不可避免的离散性,这就给复合材料结构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能无损地检测复合材料及构件中各类繁多的离散缺陷,以评定力学性能和物理性... 一、前言 因复合材料的各向异性和制造工艺很难完全的一致性,造成了材料质量上不可避免的离散性,这就给复合材料结构的不连续性的无损检测提出了两项任务:一是能无损地检测复合材料及构件中各类繁多的离散缺陷,以评定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的下降程度。二是评价复合材料结构的完整性,以预测构件的安全使用期。因此开展复合材料及构件的无损检测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不同结构不同缺陷的无损检测,国内外开展了多种检测方法研究试验。X射线照相法检测纤维错动、树脂过多过少、夹杂、孔隙等;核磁共振检测固化程度、内部应力等;声谐振检测胶接结构层间脱粘;激光全息照相检测经加载后其应力场的变化能反映到近表面的脱粘,分层等;涡流测量导电纤维铺层方向等;超声波检测复材层板分层、蜂窝夹层结构脱粘等主要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可靠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由于超声波脉冲反射法(水浸式、喷水式)、超声波反射板法,其声波在材料中往返穿过二次,且在复合材料结构中声波散射和吸收,声强的高衰减,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喷水穿透法检测,一发一收双探头,声波在材料中只穿过一次,又避开了表面盲区,是适用于复合材料厚层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窝夹层结构 复合材料结构 自动喷水 脱粘 激光全息照相 穿透法 力学性能 导电纤维 不连续性 超声波脉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物理学对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影响
15
作者 李康 赵丽云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1991年第6期49-49,共1页
本文就物理学在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来阐述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首先,物理学的发展对计算机硬件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反过来,高智能的计算机又能从软件上解决关于物理学中大量的数据计算与数据处理;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 本文就物理学在计算机的诞生和发展的影响来阐述物理学与计算机科学的关系。首先,物理学的发展对计算机硬件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反过来,高智能的计算机又能从软件上解决关于物理学中大量的数据计算与数据处理;两者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使两者有高度的交叉性。 1946年,世界上出现第一台计算机“ENAIC”机,它诞生于美国宾义法尼亚大学。而物理学对这台计算机的诞生提供了大量的基础知识和物质准备。“ENAIC”机的研制成功,充分体现了十九世纪,英国物理学家巴别奇所建立的未来计算机的思想和计算机的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科学 计算机硬件 物理学计算 英国物理学家 义法 巴别 十九世纪 埃克特 尼亚 激光全息照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