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偏振光扫描测定不同病程开角型青光眼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的厚度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杏 刘小红 +4 位作者 黄晶晶 郭歆星 肖辉 钟毅敏 郑小萍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9-63,68,共6页
【目的】探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正常人159例252眼及不同病程开角型青光眼共107例175眼,采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GDxVCC)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RNFL厚度上方平... 【目的】探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对开角型青光眼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正常人159例252眼及不同病程开角型青光眼共107例175眼,采用激光偏振光扫描仪(GDxVCC)进行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测量参数包括:RNFL厚度上方平均值、下方平均值、全周平均值、TSNIT标准差、双眼对称性及神经纤维层指数(NFI)。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正常组与青光眼组RNFL厚度及正常组与早期青光眼组RNFL厚度,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早、中、晚期青光眼RNFL厚度,对GDxVCC诊断青光眼的效能进行ROC曲线下面积分析。【结果】GDxVCC测量的正常人全周RNFL厚度为(58±5)μm,青光眼患者全周RNFL厚度为(48±11)μm,较正常人明显变薄(P<0.001)。早期青光眼患者的全周、上方、下方RNFL厚度均较正常人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但早期青光眼患者的双眼对称性仍较好,与正常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随着青光眼的进展,早、中、晚期青光眼患者的全周、上方、下方RNFL厚度明显变薄,TSNIT标准差及双眼对称性明显减低,神经纤维指数明显增高(P<0.005)。GDxVCC各参数诊断青光眼的ROC曲线下面积达到0.743~0.992。【结论】GDxVCC可定性和定量测量RNFL厚度,其各参数诊断青光眼的效能较高,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偏振光扫描仪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青光眼 开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在正常中老年国人中的应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马晓昀 徐格致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620-622,共3页
目的评价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在正常中老年国人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两种检测模式检测正常中老年国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参数:TSNIT平均延迟、上方平均延迟、下方平均延迟、TSNIT标准差、神... 目的评价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在正常中老年国人中的检测意义。方法采用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两种检测模式检测正常中老年国人的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测量参数:TSNIT平均延迟、上方平均延迟、下方平均延迟、TSNIT标准差、神经纤维指数(NFI)。结果VCC模式:5项参数分别为56.17±5.25,68.35±7.20,67.31±8.06,23.46±4.31,17.15±10.09。ECC模式:5项参数分别为54.15±5.12,67.28±8.33,67.91±8.70,25.80±3.72,18.88±10.51。两种模式参数检测结果均在正常范围,除下方平均延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4项参数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所有检测参数指标与年龄均无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结论GDx神经纤维厚度分析仪对正常中老年国人RNFL厚度分布的测定结果符合生理解剖特点。VCC和ECC两种模式对检测正常中老年国人的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偏振光激光扫描仪 可变角膜补偿 强化角膜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