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3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照射器用LDA端面泵浦被动调Q激光器研究
1
作者 熊波 赵翀 +6 位作者 辛潮 郁彩亮 褚召华 周格鹏 崔自跃 崔莹 魏晓羽 《激光与红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65-671,共7页
采用LDA端面泵浦Nd∶YAG晶体、Cr^(4+)∶YAG晶体为调Q器件,组成被动调Q激光器。在平平腔(耦合输出率R=35%)和平凹腔(耦合输出率R=23%)两种不同的设计中,分别获得了25 mJ、~6 ns和24 mJ、~15 ns的1.06μm脉冲激光输出。该能量输出实验结... 采用LDA端面泵浦Nd∶YAG晶体、Cr^(4+)∶YAG晶体为调Q器件,组成被动调Q激光器。在平平腔(耦合输出率R=35%)和平凹腔(耦合输出率R=23%)两种不同的设计中,分别获得了25 mJ、~6 ns和24 mJ、~15 ns的1.06μm脉冲激光输出。该能量输出实验结果与被动调Q激光输出能量的理论分析数据较为吻合。在另一组实验中,测量了-40℃~+50℃的温度范围内,20 Hz运转条件下被动调Q激光的脉冲间隔精度。该温度范围内,激光脉冲间隔精度在±2.8μs以内。最后,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为了满足照射器对激光源的使用要求,对激光器设计提出了一些优化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照射器 ldA端面 被动调Q激光 Cr^(4+)∶YAG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Tm:SrF_(2)电光调Q激光器
2
作者 吴广 张振 +4 位作者 王韬 季来林 崔勇 高妍琦 隋展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 高掺杂浓度的Tm^(3+)增益介质能通过交叉弛豫过程提高激光器的量子效率,但同时也会增加能量上转换带来的损耗,从而限制激光器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对Tm:SrF_(2)晶体的荧光特性以及激光性能展开研究。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下,实现最大功率2.99 W的自由运转输出,激光器的泵浦阈值为0.89 W,中心波长1851 nm,斜效率高达82.1%。采用KTP电光调Q开关演示了Tm:SrF_(2)激光器的电光调Q输出特性。在500 Hz重复频率下,获得了1.02 mJ的最大单脉冲能量,泵浦阈值为2.01 W,最短脉冲宽度为45 ns,对应峰值功率为22.67 kW。实验结果表明,基于LD泵浦的Tm:SrF_(2)激光器具有非常高的效率,有望成为中红外光学参量振荡器(OPO)和光学参量放大器(OPA)的理想泵浦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Tm:SrF_(2)激光 电光调Q ld端面 斜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 被引量:29
3
作者 杨永明 文建国 +2 位作者 王石语 蔡德芳 过振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769-1772,共4页
采用热透镜焦距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到一种端泵固体激光器出激光时的在线测量方法.通过建立热透镜等效腔模型以及腔型分析求解得出腔内光束束腰半径,用刀口法测出DPL腔外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发散角与透镜变换前后的... 采用热透镜焦距的理论计算与实验测量相比较的研究方法,得到一种端泵固体激光器出激光时的在线测量方法.通过建立热透镜等效腔模型以及腔型分析求解得出腔内光束束腰半径,用刀口法测出DPL腔外的远场发散角,根据发散角与透镜变换前后的束腰关系,得出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中的热透镜焦距.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方法所得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热透镜焦距吻合,证实此方法准确、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固体激光器(DPL) 端面 热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薄片激光器的温度和热应力分布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刘全喜 钟鸣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636-640,共5页
为了分析薄片激光器的热效应,建立了LD端面泵浦薄片激光介质的数值模型。考虑到介质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和介质材料的热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根据经典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得出了介质内温度和热应力的时空分布,分析了... 为了分析薄片激光器的热效应,建立了LD端面泵浦薄片激光介质的数值模型。考虑到介质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和介质材料的热力学参数随温度的变化,根据经典热传导方程和热弹性方程,运用有限单元法,得出了介质内温度和热应力的时空分布,分析了温度和热应力与泵浦功率、换热系数和时间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热破坏主要为前表面光斑外侧的拉伸破裂;温度和应力的上升时间和热恢复时间随泵浦功率的变化不是很明显,随换热系数的增大而减小,但随着换热系数的增加,温度和应力的变化越来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片激光 激光二极管(ld)端面 有限单元法 温度分布 热应力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AG棒时变温度场 被引量:10
5
作者 李隆 聂建萍 +2 位作者 董武威 冯小娟 许启明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657-1661,共5页
在脉冲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激光晶体中存在升降温的时变过程,为解决脉冲LD端面泵浦的激光晶体产生的热效应问题,基于热传导方程,采用特征函数法和常数变异法得到了脉冲超高斯光束端面泵浦Nd:YAG棒的时变温度场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同时... 在脉冲激光二极管(LD)泵浦的激光晶体中存在升降温的时变过程,为解决脉冲LD端面泵浦的激光晶体产生的热效应问题,基于热传导方程,采用特征函数法和常数变异法得到了脉冲超高斯光束端面泵浦Nd:YAG棒的时变温度场的一般解析表达式。同时定量分析了单脉冲和重复脉冲端面泵浦Nd:YAG棒的时变温度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重复脉冲端面泵浦Nd:YAG棒时,棒内温度随时间呈锯齿状变化,经过一段时间后最终呈稳定的周期性分布;棒内温度也随泵浦脉冲束腰半径的减小和占空比的增大而增大;脉宽越宽时,棒内温度的波动幅度也越大。研究方法和所得结果还可以应用到激光系统的其他时变热问题的研究中,对解决激光系统的热问题具有理论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变温度场 脉冲ld端面 解析分析 Nd:YAG棒 固体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郑加安 赵圣之 +1 位作者 王青圃 张行愚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2000年第12期1121-1126,共6页
考虑晶体特性参量如热导率、热折射率梯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等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通过求解热流方程给出了 L D纵向泵浦 Nd∶ YAG激光器激光介质的热透镜和热负荷比测量的表达式 ,分析了影响热负荷比测量的因素 ,对以前报道的热负荷比实验... 考虑晶体特性参量如热导率、热折射率梯度以及热膨胀系数等随温度变化的影响 ,通过求解热流方程给出了 L D纵向泵浦 Nd∶ YAG激光器激光介质的热透镜和热负荷比测量的表达式 ,分析了影响热负荷比测量的因素 ,对以前报道的热负荷比实验测量值与理论值存在的差别给予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端面 热透镜效应 YAG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LF激光放大器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秦兴武 陈良明 +5 位作者 李明中 罗亦鸣 隋展 丁磊 梁樾 赵润昌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81-184,共4页
描述了对高功率 LD端面泵浦 Nd:YLF激光放大器的研究。放大器的耦合结构采用微透镜对泵浦光进行准直 ,透镜导管 ( lensduct)对其汇聚 ,耦合效率达 72 .2 %。用该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的斜效率为 35 .9%。该激光放大器的口径为 1 0 mm,在... 描述了对高功率 LD端面泵浦 Nd:YLF激光放大器的研究。放大器的耦合结构采用微透镜对泵浦光进行准直 ,透镜导管 ( lensduct)对其汇聚 ,耦合效率达 72 .2 %。用该放大器构成的振荡器的斜效率为 35 .9%。该激光放大器的口径为 1 0 mm,在 1 0 5 3nm处具有 2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放大器 ld端面 耦合 微透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贾伟 李明中 +3 位作者 丁磊 罗亦鸣 唐军 张小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4期105-107,共3页
采用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大型全固化二极管泵浦激光系统能够产生高功率、大能量、高重复频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为了实现对介质的高效泵浦,将空心透镜导管应用于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耦合系统。基于3维光线追迹的数... 采用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的大型全固化二极管泵浦激光系统能够产生高功率、大能量、高重复频率和高光束质量的激光。为了实现对介质的高效泵浦,将空心透镜导管应用于大口径高功率激光二极管阵列耦合系统。基于3维光线追迹的数值计算方法,编制了LD纵向泵浦耦合系统模拟软件,对空心透镜导管进行模拟与设计,将发光面积超过100 cm2、功率达48 kW的二极管阵列发出的泵浦光,耦合到面积仅4cm2 的Nd:YLF中,在系统耦合效率超过70%的同时,增益介质表面泵浦场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二极管阵列 放大器 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面阵激光二极管阵列端面泵浦耦合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振国 段文涛 +3 位作者 郑建刚 蒋新颖 严雄伟 李明中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683-1686,共4页
为了满足常温Yb:YAG激光放大器对泵浦功率密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缩束比的耦合系统。根据激光二极管(LD)的发光特性,将输出功率为80kW的LD阵列进行拟球面排列,采用正交柱面透镜配合空心导光管进行泵浦耦合,耦合系统的面积缩束比高达86... 为了满足常温Yb:YAG激光放大器对泵浦功率密度的要求,设计了一种高缩束比的耦合系统。根据激光二极管(LD)的发光特性,将输出功率为80kW的LD阵列进行拟球面排列,采用正交柱面透镜配合空心导光管进行泵浦耦合,耦合系统的面积缩束比高达86∶1。模拟计算表明,该耦合系统的耦合效率对导光管反射板的反射率依赖性较低,且脱离耦合系统后的泵浦光传输8.5mm后,依然可以保持泵浦光场的轮廓,满足端面泵浦的常温Yb:YAG片状放大器对泵浦耦合系统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二极管阵列 耦合 正交柱透镜 空心导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VO_4激光器热管理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侯立群 樊仲维 +4 位作者 王培峰 邱基斯 张正祥 王鹏 张晶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24-428,共5页
基于一种LD端面泵浦Nd:YVO4激光器,设计了一种热沉结合外部风扇散热的风冷式热管理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Nd:YVO4晶体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环境温度及界面热阻变化对晶体热致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晶体泵浦区的温度... 基于一种LD端面泵浦Nd:YVO4激光器,设计了一种热沉结合外部风扇散热的风冷式热管理结构,并利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对Nd:YVO4晶体的温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环境温度及界面热阻变化对晶体热致效应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晶体泵浦区的温度梯度约为17℃,当环境温度升高时,所设计的冷却方案仍能满足系统的散热需求。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一种高效率、小型化风冷调Q激光器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在泵浦功率为30W时,获得了连续输出功率为14.2W的1064nm基模激光输出,同时,在10kHz重复频率声光调Q下,得到6.53W的准连续基模激光输出。总体光-光转换效率达47.3%,输出激光功率稳定性高,尤其适合工业加工集成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 端面 ND:YVO4 热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b∶YAG薄片激光器的热效应 被引量:18
11
作者 甘安生 李隆 史彭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31-635,共5页
通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b∶YAG薄片工作特点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热模型.热模型考虑了介质薄片具有端面绝热、周边恒温冷却、后端面镀膜达到充分利用泵浦光能量等特点.分析并建构了Poisson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得出了Yb∶YAG薄片内... 通过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Yb∶YAG薄片工作特点分析,建立了符合实际情况的热模型.热模型考虑了介质薄片具有端面绝热、周边恒温冷却、后端面镀膜达到充分利用泵浦光能量等特点.分析并建构了Poisson方程新的求解方法,得出了Yb∶YAG薄片内部温度场以及泵浦端面热形变场的一般解析表达式.理论研究结果表明:若激光二极管泵浦功率为20W、耦合到薄片泵浦面的泵浦光高斯半径为250μm时,长度3mm、半径1.5mm的5.0at.%Yd:YAG薄片泵浦端面的最高温升为44.5℃,最大热形变量为0.83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G激光 端面 热效应 解析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LD端面泵浦CW Cr:LiSAF激光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阮双琛 阮双琛 +2 位作者 龙井华 张帆 侯洵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21-526,共6页
在优化准直聚焦系统的基础上,对LD端面泵浦Cr:LiSAF的连续运转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掺杂浓度为5.5%的Cr:LiSAF晶体获得最大输出功率41mW,斜效率21%,中心波长857nm;借助CCD测量系统,研究了LD... 在优化准直聚焦系统的基础上,对LD端面泵浦Cr:LiSAF的连续运转进行了实验研究,从掺杂浓度为5.5%的Cr:LiSAF晶体获得最大输出功率41mW,斜效率21%,中心波长857nm;借助CCD测量系统,研究了LD输出光在泵浦系统中的演化,测量了不同腔型输出激光的光斑,分析了模式匹配对激光输出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 CR:LISAF 半导体激光 端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风混合型冷却系统的LD端面泵浦全固态连续绿光激光器 被引量:6
13
作者 沈兆国 白杨 +1 位作者 王策 白晋涛 《应用光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07-711,共5页
为了简化激光器冷却系统,减小体积,降低成本,设计出一种基于水、风混合型的冷却系统,具有水冷和风冷的优点,可以实现稳定的绿光激光输出。采用结构简单、紧凑的平-凹腔设计,其端镜为平面镜,输出镜为凹面镜,曲率半径R=1 m,腔长L=165 mm,... 为了简化激光器冷却系统,减小体积,降低成本,设计出一种基于水、风混合型的冷却系统,具有水冷和风冷的优点,可以实现稳定的绿光激光输出。采用结构简单、紧凑的平-凹腔设计,其端镜为平面镜,输出镜为凹面镜,曲率半径R=1 m,腔长L=165 mm,获得较稳定的单端泵浦Nd∶YVO4腔内倍频KTP连续绿光激光输出。当晶体吸收的泵浦功率为24.3 W时,532nm激光功率达到4.2 W,光-光转换效率达到17.2%。在绿光输出功率为3 W的情况下,观测到的变化范围在2.5%左右,温度变化范围在0.1°左右。实验结果表明,该冷却系统能够较好地转移晶体热效应产生的热量,实现转化效率较高的绿光输出,有利于实现高功率激光器的微型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端面激光 Nd∶YVO4 KT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LiGd(MoO_4)_2晶体的主动调Q脉冲激光特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程秀凤 陈丽娟 +2 位作者 韩树娟 王继扬 王正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35-840,共6页
加工了不同切向的Nd∶LiGd(MoO4)2晶体,测量并分析了它们的连续和主动调制激光特性。实验采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的两镜直腔,其输出镜的耦合透过率为2%。在连续运转条件下,a切和c切晶体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733,550mW,对应的光光转... 加工了不同切向的Nd∶LiGd(MoO4)2晶体,测量并分析了它们的连续和主动调制激光特性。实验采用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的两镜直腔,其输出镜的耦合透过率为2%。在连续运转条件下,a切和c切晶体的最大输出功率分别为733,550mW,对应的光光转换效率分别为11.3%和6.7%。在声光调Q脉冲运转条件下,a切和c切晶体的最大平均输出功率分别为180,135mW,对应的光光转换效率分别为2.8%和1.7%。当重复频率为10kHz时,获得了最佳的脉冲实验结果,即:最大单脉冲能量和最高峰值功率来自a切晶体,分别为15.8J和85 W;最小的脉冲宽度来自c切晶体,为153ns。实验结果还显示,不同切向的Nd∶LiGd(MoO4)2晶体具有不同的输出波长,a切晶体为1 061nm,c切晶体为1 068nm,这种多波长发射特性有助于该类晶体在THz波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晶体 ND LiGd(MoO4)2晶体 主动调Q 脉冲激光 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Yb∶YAG/LBO 525nm绿光激光器 被引量:6
15
作者 曹洪忠 檀慧明 +2 位作者 王保山 田玉冰 张哲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17-119,共3页
报道了一种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10at%掺杂Yb∶YAG薄片激光晶体(4mm×1mm)、Ⅰ类临界相位匹配LBO、腔内倍频525nm全固态绿光激光器。采用平凹腔结构,在LD泵浦功率为1.43W时,获得了最高功率为22.3mW的525nm的基模连续激光输出,光-... 报道了一种激光二极管(LD)端面泵浦10at%掺杂Yb∶YAG薄片激光晶体(4mm×1mm)、Ⅰ类临界相位匹配LBO、腔内倍频525nm全固态绿光激光器。采用平凹腔结构,在LD泵浦功率为1.43W时,获得了最高功率为22.3mW的525nm的基模连续激光输出,光-光转换效率为1.5%,光斑椭圆度为0.99。腔内倍频激光器的倍频光输出功率受腔内基频光光子数密度等的影响,最后也对此作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端面 YB:YAG晶体 525nm绿光激光 腔内倍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热效应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张玲 杨少辰 +1 位作者 路绪鹏 左爱斌 《北方交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5-47,共3页
对激光二极管端面泵浦Nd:YAG激光器的热效应进行了分析.由热传导方程得出YAG晶体内的温度分布,模拟出激光晶体的折射率分布,并得到了激光束腰和YAG的热焦距随泵浦功率的变化曲线.
关键词 ld端面 ND:YAG激光 热效应 热焦距 激光二极管 固体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Cr^(4+):YAG被动调Q的Nd:YLF激光器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春 胡文涛 +1 位作者 陈绍和 邓锡铭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9-362,共4页
二极管端面泵浦的Nd:YLF激光器中,采用Cr4+:YAG作为饱和吸收体,实现了被动调Q,激光输出波长为1.053nm。在泵浦功率为最大值525mW时,输出宽度为26ns、能量为22μJ的调Q脉冲,同时对具有同样腔结构的Nd:YVO4激光器在插入C44+:... 二极管端面泵浦的Nd:YLF激光器中,采用Cr4+:YAG作为饱和吸收体,实现了被动调Q,激光输出波长为1.053nm。在泵浦功率为最大值525mW时,输出宽度为26ns、能量为22μJ的调Q脉冲,同时对具有同样腔结构的Nd:YVO4激光器在插入C44+:YAG饱和吸收体后的特性也作了研究,对Cr4+:YAG被动调Q开关的工作条件作了理论上的分析,并在实验中得到极好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极管 被动调Q 饱和吸收体 钕:YLF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355nm紫外激光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涛 赵书云 +3 位作者 张弛 刘磊 王旭 姜东升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79-282,共4页
采用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模块光纤耦合端面泵浦Nd∶YVO4晶体,声光调Q,腔外三倍频方式实现355 nm紫外激光输出。通过计算设计了高效稳定基频谐振腔,在腔外采用LBOⅠ类相位匹配和LBOⅡ类相位匹配的方式倍频与和频,并采用4 f系统对1064 nm基... 采用大功率激光二极管模块光纤耦合端面泵浦Nd∶YVO4晶体,声光调Q,腔外三倍频方式实现355 nm紫外激光输出。通过计算设计了高效稳定基频谐振腔,在腔外采用LBOⅠ类相位匹配和LBOⅡ类相位匹配的方式倍频与和频,并采用4 f系统对1064 nm基频光和532 nm倍频光进行聚焦,减小了球差效应对光束的影响以提高和频效率。在泵浦功率32.3 W,得到15.9 W 1064 nm连续基频激光输出,光光效率49%。在20 kHz调制频率下,得到1.45 W355 nm紫外激光输出。通过Spiricon光束质量分析仪进行测试,在大功率输出时,紫外激光光束质量因子M2x=1.6,M2y=1.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d端面 声光调Q 三倍频 紫外激光 4f系统 球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A端面泵浦声光调Q Yb:YAG1.03μm激光器 被引量:7
19
作者 林洪沂 檀慧明 +1 位作者 田玉冰 郝二娟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27,共3页
在国内首次报道了LDA端面泵浦1.03μm Yb∶YAG声光调Q激光器。由于Yb∶YAG晶体为准三能级结构,再吸收损耗大,振荡阈值高,因此采用大功率LDA进行端面泵浦,并采用半导体制冷器(TEC)进行有效温控和制冷。利用声光调制器主动调QYb∶YAG室温... 在国内首次报道了LDA端面泵浦1.03μm Yb∶YAG声光调Q激光器。由于Yb∶YAG晶体为准三能级结构,再吸收损耗大,振荡阈值高,因此采用大功率LDA进行端面泵浦,并采用半导体制冷器(TEC)进行有效温控和制冷。利用声光调制器主动调QYb∶YAG室温下实现了1.03μm脉冲激光输出。实验结果表明:在泵浦电流30A,重复频率20kHz时,获得最大平均功率670mW;在泵浦电流25A,重复频率1.22kHz时,获得最窄脉宽53.9ns;在泵浦电流30A,重复频率1.22kHz时,获得最大峰值功率5.74kW和最大单脉冲能量371μ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B:YAG晶体 ldA端面 声光调Q 全固态激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端面泵浦铯蒸气激光器的模式匹配 被引量:3
20
作者 谢冀江 徐艳 +6 位作者 陈飞 杨贵龙 李殿军 王春锐 张阔 郑长彬 高飞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755-2760,共6页
以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5mm长的铯蒸气池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开展了端面泵浦铯蒸气激光器的模式匹配实验研究。分析了泵浦光聚焦光斑半径和聚焦位置对铯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以激光器的工作斜效率和光光效率为指标对各模式匹... 以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作为泵浦源,5mm长的铯蒸气池作为激光增益介质,开展了端面泵浦铯蒸气激光器的模式匹配实验研究。分析了泵浦光聚焦光斑半径和聚焦位置对铯激光输出性能的影响。以激光器的工作斜效率和光光效率为指标对各模式匹配参数进行了优化,同时对激光器的阈值泵浦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激光振荡模束腰下,存在最佳的泵浦光聚焦光斑半径使斜效率最大。此外,聚焦位置在蒸气池中央时有利于提高斜效率和光光效率。对阈值泵浦功率的研究显示,阈值泵浦功率随泵浦光聚焦光斑半径的减小而减小,而且当泵浦光聚焦于蒸气池前端时有利于降低阈值泵浦功率。基于以上研究,获得了一组最佳模式匹配参数,即泵浦光聚焦光斑半径为333μm,激光振荡模束腰为167μm,泵浦光聚焦位置位于蒸气池中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碱金属蒸气激光 铯蒸气 端面 模式匹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