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1篇文章
< 1 2 1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工艺参数对钛合金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的电弧电压的影响
1
作者 蔡得涛 罗子艺 +1 位作者 张屹 刘伟清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38-46,共9页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 探究新型激光–等离子电弧同轴复合焊接钛合金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复合电弧电压的影响,以此实现对焊接质量的有效控制。采用电弧电特性采集系统,采集复合焊接进程中的电弧电信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手段构建工艺参数与电弧电压间的回归模型,深入剖析复合焊接工艺参数,如喷嘴高度、激光功率、等离子电流等对电弧电压的作用规律。研究发现,在本次试验设定条件下,复合焊接中的等离子电压在18~36 V区间内动态波动,且伴随喷嘴高度、电流数值以及激光功率的逐步递增,电弧电压均呈现上升态势。经回归模型量化评估,喷嘴高度对电弧电压的影响最为突出,等离子电流次之,激光功率最小。通过观察电弧形态变化,验证了回归模型对影响因素权重判断的准确性。为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提供了试验依据与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复合焊接 钛合金 电弧电压 回归模型 工艺参数 同轴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316L不锈钢的组织及性能
2
作者 赵宇辉 贺晨 +1 位作者 赵吉宾 张宏伟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9-113,共5页
为了验证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后,在其基础上采用激光沉积工艺复合成形了316L块体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沉积层位置的宏观形貌、微观... 为了验证激光-等离子弧/复合沉积成形工艺的可行性,首先采用等离子弧增材制造后,在其基础上采用激光沉积工艺复合成形了316L块体试样。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显微硬度仪、拉伸试验机等设备,研究了不同沉积层位置的宏观形貌、微观组织特征、力学性能、断口形貌等。结果表明:等离子弧沉积成形试验的沉积层厚度是激光沉积层的3倍以上。等离子弧沉积层内组织显著粗化,二次枝晶发达,而激光沉积层的硬度高于等离子弧沉积层;两种工艺沉积层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界面热影响区厚度小于100μm。虽然,激光-等离子弧复合工艺可以实现316L复合沉积成形,与等离子弧沉积工艺相比,沉积效率有一定优势,但是,复合工艺成形试样的强度和伸长率等性能参数低于等离子弧沉积成形试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复合成形 316L不锈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送丝速度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马超 刘云浩 +3 位作者 李鹏 夏佩云 赵艳秋 占小红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71-76,共6页
针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稳定性提升需求,开展了复合激光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实时监测试验,对比分析了激光–MIG复合焊接与传统MIG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行为,并研究了送丝速度对熔滴形态与过渡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热源的... 针对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稳定性提升需求,开展了复合激光焊接过程熔滴过渡行为实时监测试验,对比分析了激光–MIG复合焊接与传统MIG焊接过程的熔滴过渡行为,并研究了送丝速度对熔滴形态与过渡频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激光热源的加入可以有效提升电弧焊接熔滴过渡稳定性,当电弧功率达到2400 W左右时,镁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中熔滴呈滴状过渡。送丝速度的改变对熔滴过渡形式无显著影响,但送丝速度的增大有助于压缩电弧,提升熔滴过渡的稳定性;此外,送丝速度过大极易导致熔滴尺寸过大、熔滴过渡频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MIG复合焊接 镁合金 熔滴过渡行为 图像处理 送丝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4
作者 刘长军 吴小翠 +2 位作者 张昊 杜禧悦 邹婷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3-192,共10页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 利用VOSviewer可视化工具,系统梳理了中国知网(CNKI)核心期刊数据库及谷歌学术数据库中2000—2023年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领域的相关文献,综合考虑关键文献的被引频次及研究热点演变趋势,得出该领域研究重点为:①激光与MIG热源的相互作用,重点探讨光丝间距、热源引导模式对等离子体行为及熔池稳定性的影响;②复合焊接接头,通过研究其形貌特征揭示气孔、裂纹等缺陷的成因及优化策略;③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主要分析显微硬度分布规律及热影响区软化机制。结果表明,采用焊丝合金化方法可成功实现Mg等合金元素的过渡,可热处理的铝合金通过热处理实现时效强化,能显著提升焊缝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后续研究可通过多尺度数值模拟,解析激光⁃电弧动态耦合机制、熔滴过渡与匙孔稳定性的交互作用,优化工艺参数以抑制焊接气孔缺陷,突破速度⁃质量协同提升的技术瓶颈。本文可为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的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献计量学 VOSviewer 中国知网数据库 铝合金 激光焊接 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 复合焊接 显微硬度 能量配比 焊接缺陷 文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Cr13马氏体不锈钢扫描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接头元素分布及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郝康达 刘友情 +2 位作者 徐连勇 韩永典 赵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6,共10页
2Cr13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优异、耐蚀性适中且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一直以来是钢铁企业尝试发展的焦点.先前研究表明激光-电弧复合工艺有望通过焊丝材料的合理选择,借助合金化的作用实现2Cr13不锈钢的高质高效焊接,但存在合金... 2Cr13马氏体不锈钢力学性能优异、耐蚀性适中且价格低廉,具有较好的利润空间,一直以来是钢铁企业尝试发展的焦点.先前研究表明激光-电弧复合工艺有望通过焊丝材料的合理选择,借助合金化的作用实现2Cr13不锈钢的高质高效焊接,但存在合金元素分布不均的问题.为此,本文在2Cr13马氏体不锈钢激光-电弧复合焊接中引入激光束扫描,依靠其对熔池的强烈搅拌效应调控合金元素分布,改善熔池冶金行为,细化晶粒,从而增强焊缝韧性.本文着重探讨了激光束扫描频率对焊缝中合金元素分布特征、焊缝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扫描激光束对熔池的高频搅拌效应加强了熔池对流,驱动Ni元素由电弧作用区域向激光作用区域转移,焊缝中Ni元素分布不均匀程度减弱.在扫描半径0.4 mm情况下优化的扫描频率为20 Hz,此时焊缝中激光作用区域Ni元素含量由不引入激光束扫描时的1.52%提高至2.03%,对应的奥氏体相含量由4.7%增加至10.1%.同时,激光束扫描行为降低了熔池温度梯度,有利于改善焊缝成形,热影响区粗晶区平均晶粒尺寸由4.92μm降为3.95μm,焊缝杯突测试中断裂位置由熔合线转向母材,且杯突值由4.82 mm提升至5.89 mm,提升幅度达22%.相关研究将对以后马氏体不锈钢焊接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对扩大马氏体不锈钢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扫描激光 元素分布 马氏体不锈钢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力电池用铝/铜异种金属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试验
6
作者 张宇轩 张明军 +4 位作者 李河清 张健 程波 毛聪 成双银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7-94,共8页
针对铝/铜搭接焊接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新工艺.对厚度为1 mm的5052铝合金和T2紫铜搭接接头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蓝激光功率对接头焊缝成形、显微组织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0~500 W的蓝激光功率... 针对铝/铜搭接焊接的技术难点,提出了一种红外—蓝激光复合焊接新工艺.对厚度为1 mm的5052铝合金和T2紫铜搭接接头进行焊接试验,研究了不同蓝激光功率对接头焊缝成形、显微组织以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0~500 W的蓝激光功率范围内,红外—蓝激光复合焊可以有效减缓下方铜板的铜元素向上方铝板的对流扩散,而进一步增大蓝激光功率则会导致激光总功率增加,发生过焊现象,进而生成更多脆性Al-Cu金属间化合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IMC).在接头界面层,沿着铜侧到铝侧方向依次生成γ2-Al4Cu9相、AlCu相、θ-Al_(2)Cu相、α-Al+Al_(2)Cu共晶组织和Al/Cu共晶组织,其中,Al_(2)Cu相是接头界面层中的主要IMC相.当红外激光功率为1050 W,蓝激光功率为300 W时,接头抗剪切力达到最大值795.51 N,断裂发生在铝侧热影响区(heat affected zone,HAZ)处,呈韧性断裂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铝/铜异种金属 红外—蓝激光复合 金属间化合物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05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裂纹扩展行为
7
作者 吕可 杨冰 +3 位作者 王栓程 肖守讷 阳光武 朱涛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2-93,共12页
开展了6005A-T6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裂纹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获取试验过程中的裂纹尖端局部位移场,进而研究接头和母材裂纹闭合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 开展了6005A-T6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接头裂纹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研究,并结合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DIC)获取试验过程中的裂纹尖端局部位移场,进而研究接头和母材裂纹闭合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激光–MIG复合焊接焊缝试样与母材试样的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相近,但后期扩展更快,而热影响区试样的扩展速率明显偏低.基于4%柔度偏移值确定裂纹展开力,所有试样均符合裂纹闭合因子U随裂纹扩展而逐渐增大的整体规律,但焊缝裂纹闭合程度先降低后逐渐升高到母材水平,而热影响区裂纹闭合程度则前期略低于母材,后期超过母材,且未出现明显收敛趋势.根据Elber公式对裂纹扩展数据进行修正以消除裂纹闭合对扩展速率的影响,修正前后裂纹扩展数据分散性并未得到明显改善,表明仅考虑裂纹闭合效应仍不能对接头疲劳裂纹扩展行为进行准确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05A-T6铝合金 激光–MIG复合焊接 数字图像相关 裂纹扩展速率 闭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位置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熔滴过渡及成形特性
8
作者 徐海威 查佩君 +2 位作者 曹之南 朱宗涛 陈辉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5-43,共9页
目的研究焊接位置对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熔滴过渡和焊缝成形的影响,为铝合金不同位置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焊接A7N01铝合金,利用高速摄像设备观察不同位置(0°、90°、180°... 目的研究焊接位置对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熔滴过渡和焊缝成形的影响,为铝合金不同位置激光-MIG复合焊接工艺优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激光-MIG复合焊接方法焊接A7N01铝合金,利用高速摄像设备观察不同位置(0°、90°、180°、270°)的熔滴过渡和电弧形态,分析其对焊缝成形的影响。结果在相同的焊接参数下,0°和270°位置呈“一脉一滴”过渡,90°位置为“一脉多滴”,180°位置为短路过渡。不同电弧焊枪倾角对电弧形态产生显著影响,电弧整体向弧长较长一侧发生偏转,激光的引入对电弧偏转影响较小。不同焊接位置的宏观形貌和焊接缺陷也存在显著差异,90°位置焊缝成形最差且伴随较多气孔和裂纹缺陷,270°位置焊缝深宽比显著增大。结论在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中,焊接位置通过改变熔滴受力状态显著影响了过渡行为和焊缝成形质量。电弧焊枪倾斜对电弧偏转起主导作用,电磁力方向主要受电弧焊枪倾角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MIG复合焊接 熔滴过渡 电弧形态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A5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数值模拟
9
作者 刘庭 赵晓鑫 +4 位作者 朱加雷 张子钺 王程远 祁式孔 姜成云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0-159,共10页
目的探究7A5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变化、熔池演变行为及材料形变缺陷形成的耦合机制,为优化复合焊接工艺参数与抑制焊接缺陷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圆锥体热源与双椭球热源组合模型,对中厚板7... 目的探究7A5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过程中温度场变化、熔池演变行为及材料形变缺陷形成的耦合机制,为优化复合焊接工艺参数与抑制焊接缺陷提供有力依据。方法使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采用圆锥体热源与双椭球热源组合模型,对中厚板7A52铝合金激光-MIG复合焊接进行数值模拟,通过焊接实验验证数值模型的可靠性。结果实际焊接过程中的最大变形量约为2 mm,模拟最大变形量为1.72 mm,模拟温度峰值达2050℃、等效应力峰值达301 MPa,数值模拟的焊缝截面尺寸形貌与实际焊缝截面的基本一致。结论所选用的组合热源模型适用于铝合金的激光-MIG复合焊接,实验优化后得到了最佳的焊接工艺参数,采用优化后的焊接工艺参数能有效抑制焊接过程中温度非均匀分布与残余应力集中引发的材料形变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7A52铝合金 激光-MIG复合焊接 热源模型 温度场 应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焊接等离子体光谱信息自处理软件开发
10
作者 王本乐 高文忠 +3 位作者 刘钰兴 廖伟 龚梦成 高明 《激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26-531,共6页
为了提高激光焊接/增材制造过程中等离子体光谱的处理效率,采用拟合优度算法量化光谱实测数据和拟合数据匹配程度,开发了一套等离子体光谱特征参量自动计算的专业软件,并基于6061铝合金光纤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光谱数据对其计算精度和效... 为了提高激光焊接/增材制造过程中等离子体光谱的处理效率,采用拟合优度算法量化光谱实测数据和拟合数据匹配程度,开发了一套等离子体光谱特征参量自动计算的专业软件,并基于6061铝合金光纤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光谱数据对其计算精度和效率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软件不仅可以实现光谱特征谱线的自动择优选取和电子温度、电子密度等特征参量的批量计算,而且软件计算结果准确,与标准结果最大平均偏差仅为3.4%,尤其是光谱数据处理效率提升了2个数量级以上。该研究可为等离子体光谱信息处理提供一种高效精准的工具,有望为激光加工制造和过程监控提供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技术 激光焊接 玻尔兹曼图法 Stark展宽法 等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陈超 高义皓 +2 位作者 任柏桥 隋昕晨 傅彦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47-60,共14页
铝合金因其优异的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铝合金的焊接一直是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焊接方法存在热输入大、变形严重等问题。近年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因结合了激光焊接... 铝合金因其优异的轻质、高强度和耐腐蚀等性能,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铝合金的焊接一直是制造领域中的一个难题,传统焊接方法存在热输入大、变形严重等问题。近年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因结合了激光焊接与电弧焊接的优势,成为解决铝合金焊接难题的重要手段。本文系统综述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在铝合金领域的研究进展,介绍了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的协同作用原理与技术优势,对焊接组织与力学性能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复合焊接接头目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总结了解决方法,并展望了该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及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焊接工艺 接头性能 工业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壁5A06铝合金双缝T型接头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数值模拟研究
12
作者 黄晓龙 罗灿 张臣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61-70,共10页
薄壁铝合金T型焊缝在传统激光焊接时存在焊接工位受限、过程稳定性难控制、易产生缺陷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双缝T型接头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来解决上述难题,开展了焊接工艺试验和熔池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荡激光–电弧... 薄壁铝合金T型焊缝在传统激光焊接时存在焊接工位受限、过程稳定性难控制、易产生缺陷等问题。本研究提出双缝T型接头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方法来解决上述难题,开展了焊接工艺试验和熔池流体动力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相较单道激光焊接,可以有效抑制单道焊接三面成形过程中的气孔、凹陷、咬边等缺陷。复合焊接中,熔滴过渡至熔池时,显著提升了熔池熔流速度,加快由熔池中心向两侧的传热传质,并且未影响锁孔稳定性,在提高熔流特性的同时保持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荡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薄壁结构 数值模拟 5A06铝合金 双缝T型接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熔池流动和传热的数值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李志宁 都东 +1 位作者 常保华 王力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7-40,共4页
建立了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液相区、糊状区和固相区的统一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表面张力、热浮力和电磁力的作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熔池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重点研究了电磁力对熔池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池形成的初... 建立了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过程中液相区、糊状区和固相区的统一模型,在模型中同时考虑了表面张力、热浮力和电磁力的作用,通过数值计算得到了熔池的速度场和温度场,重点研究了电磁力对熔池流动和传热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池形成的初始阶段,表面张力对熔池中的对流和传热起主要作用,而电磁力的作用受到抑制,随着熔深增加,电磁力作用增强并引起涡旋,导致熔深和下表面熔宽增加。针对1420铝锂合金的复合焊工艺试验表明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等离子复合焊接 对流传热 数值分析 铝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等离子体的耦合行为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明华 李陈宾 刘黎明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53-56,115,共5页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可以形成3种焊缝横截面的形貌,根据焊接参数对焊缝横截面形貌的影响建立了激光和电弧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通过考察复合焊接过程中电弧等离子体中原子分布状态、电弧辐射光谱信息以及激光"匙孔"的行...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可以形成3种焊缝横截面的形貌,根据焊接参数对焊缝横截面形貌的影响建立了激光和电弧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通过考察复合焊接过程中电弧等离子体中原子分布状态、电弧辐射光谱信息以及激光"匙孔"的行为对机制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激光对电弧等离子体的作用是通过激光形成的"匙孔"及其内部等离子体实现的,在适当参数下,电弧等离子体弧柱会进入激光"匙孔"内部,并与"匙孔"等离子体发生耦合放电,最终形成复合等离子体.电弧等离子体和"匙孔"等离子体的耦合作用有利于提高热源的能量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热源 匙孔 等离子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微束等离子弧复合焊接过程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表征 被引量:3
15
作者 朱洋 罗怡 +1 位作者 谢小健 王灿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96-100,133,共5页
采用脉冲YAG激光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和激光-微束等离子弧复合焊对304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研究声发射信号对焊接过程的表征.结果表明,激光离焦量为-2 mm的激光-微束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复合效... 采用脉冲YAG激光焊、微束等离子弧焊和激光-微束等离子弧复合焊对304不锈钢进行焊接试验,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研究声发射信号对焊接过程的表征.结果表明,激光离焦量为-2 mm的激光-微束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复合效果更好,焊缝表现出更显著的复合热源焊接特征.焊缝获得了更好的表面成形和熔深、熔宽.热源复合效果更好的焊接过程,其声发射信号波形表现出更大振幅,且更为均匀,并与激光热源的周期性相符,呈现出明显的复合热源焊接周期性.因此可以利用焊接过程检测到的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表征激光和微束等离子弧两种热源复合效果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微束等离子复合 声发射信号 焊缝成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接热源光谱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俐 段爱琴 《电加工与模具》 2007年第6期18-21,共4页
利用所研制的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热源,进行了不锈钢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过程的电弧、光致金属蒸气成像观察和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的激光焊金属蒸气云与等离子弧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态特征,其线光谱峰出现在不同的波长带,激光焊A... 利用所研制的YAG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热源,进行了不锈钢激光等离子弧复合焊过程的电弧、光致金属蒸气成像观察和光谱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锈钢的激光焊金属蒸气云与等离子弧具有完全不同的动态特征,其线光谱峰出现在不同的波长带,激光焊Ar谱线波长出现在520 nm,等离子弧焊的Ar谱线波长均大于696 nm,当激光与等离子弧复合,线光谱是两者的组合,谱线强度增大,可观察到Fe、Cr和Ni等的特征光谱产生。复合焊线光谱特征与激光功率、焊接电流、热源间距和热源顺序密切相关,当热源间距很大时,复合焊的光谱特征实际上是两种热源特征光谱的简单组合,这主要取决于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等离子 光谱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双丝复合焊接电弧等离子体温度计算及耦合机理分析 被引量:5
17
作者 郑凯 李桓 +2 位作者 杨立军 顾小燕 高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890-894,共5页
采用光纤式光谱仪,对激光—双丝脉冲MIG复合焊接电弧等离子体辐射规律进行探讨,结合焊接过程中的高速摄像图片探讨激光与电弧的耦合机理,并运用Boltzmann图法计算出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结果表明,加入激光后,电弧的亮度提高,辐射增... 采用光纤式光谱仪,对激光—双丝脉冲MIG复合焊接电弧等离子体辐射规律进行探讨,结合焊接过程中的高速摄像图片探讨激光与电弧的耦合机理,并运用Boltzmann图法计算出电弧等离子体的电子温度。结果表明,加入激光后,电弧的亮度提高,辐射增强,电弧偏向激光作用位置,同时电弧收紧,电弧截面减小,电弧稳定性增强;激光功率、焊接电流和焊丝间距对电弧等离子体温度有比较大的影响,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加、焊接电流增大和焊丝间距的减小,电弧等离子体电子温度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双丝脉冲MIG电弧复合焊接 电弧形态 电弧等离子 电子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4钛合金激光深熔焊等离子体羽流喷发过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立军 谢燕 +2 位作者 贾晨鹏 赵圣斌 黄一鸣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67-973,共7页
在激光深熔焊过程中,等离子体羽流的喷发过程作为等离子体振荡的关键阶段,与熔池小孔行为密切相关,而小孔的行为又决定着焊缝成形及焊接质量.由于等离子体喷发过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通过检测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参数,可以更好地监测焊接... 在激光深熔焊过程中,等离子体羽流的喷发过程作为等离子体振荡的关键阶段,与熔池小孔行为密切相关,而小孔的行为又决定着焊缝成形及焊接质量.由于等离子体喷发过程具有很强的随机性,通过检测该过程的热力学基础参数,可以更好地监测焊接过程.本文利用无源双探针检测装置与高速摄像组成的多源光电信号同步检测系统,对钛合金在激光焊接过程中的等离子体羽流喷发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等离子体喷发过程分为初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在喷发初期,激光功率在1200~1500W时,等离子体喷发速度最高超过100 m/s,最低小于10 m/s,随功率增加喷发速度分布范围呈减小趋势,概率最大的喷发速度也随之减小;在喷发中期,根据等离子体喷发经过双探针时间差之比的k值来衡量喷发过程中温度变化程度,发现两探针检测等离子体相同温度的时间差是初始阶段等离子体流经两探针时间差的3倍及以上;在喷发后期,两探针电信号波形到达极小值点时间差值的正负可用来判断等离子体喷发的剧烈程度,差值为负时等离子体喷发剧烈,反之等离子喷发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焊接 钛合金 激光等离子 等离子体喷发速度 小孔振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变磁场对激光-电弧复合焊316L接头组织及腐蚀性能的影响
19
作者 温志刚 田雷 +2 位作者 沈楠楠 宋付成 檀财旺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7-162,共6页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 以6 mm厚度316L不锈钢板为对象,开展了磁场辅助激光-电弧复合焊接研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对比分析了焊后成形、截面形貌、焊缝组织和焊缝的腐蚀性能。结果表明,交变磁场的引入增大了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熔透能力,熔透状态由局部未熔透转变为熔透良好。此外,焊缝组织明显均匀化,一方面焊缝电弧区和激光区内奥氏体的Cr元素差异降低,另一方面电弧区和激光区的晶粒尺寸差显著降低。交变磁场提高了接头焊缝的抗腐蚀性能,提高了自腐蚀电位,降低了自腐蚀电流密度,焊缝腐蚀速率减慢,点蚀坑密度显著减小。研究表明,对于激光-电弧复合焊,磁场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熔透能力和焊缝均匀化,改善焊缝的成形和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6L不锈钢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磁场辅助 腐蚀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铝合金的研究进展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罗震 苏杰 +5 位作者 王小华 肖斌斌 孙立国 杨越 毕元波 张熠轩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74,共18页
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轻量化制造是必经之路。铝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脱颖而出,并且具备高塑形、优良耐腐蚀能力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因为其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及复杂的合金化学成分,使其焊接过程中极... 为早日实现“双碳”目标,轻量化制造是必经之路。铝合金以其低密度、高比强度和可回收利用等优点脱颖而出,并且具备高塑形、优良耐腐蚀能力从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但因为其特殊的热物理性质及复杂的合金化学成分,使其焊接过程中极易出现气孔、热裂纹等焊接缺陷,其焊接难题限制了铝合金在轻量化之路的进一步发展。激光-电弧复合焊接技术结合激光焊接技术与电弧焊接技术的优势,以其大焊接熔深、高焊接效率、高焊接质量著称,并逐渐成为铝合金高效优质焊接的重要熔焊工艺。为掌握铝合金激光-电弧复合焊的研究现状,本文首次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定量分析了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中1995—2021年已发表的该领域的学术论文,并通过使用VOSviewer软件对WoS数据库数据进行了可视化处理。结果表明,焊接接头、微观组织、热影响区、力学性能及激光与电弧的相互作用为研究热点,因此本文从上述领域对铝合金的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进行了总结与分析,并结合激光-电弧复合焊接过程中的在线监测技术与新型激光在复合焊中的应用展开讨论分析,得出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铝合金中接头类型的选取,微观组织的分布,力学性能的提升措施及复合热源的相互作用机制。旨在为后续研究激光-电弧复合焊接铝合金提供参考。最后,基于当下的研究现状,本文提出了该领域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 文献计量学 铝合金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