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钬激光在治疗小儿尿道狭窄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孙福涛 张文同 李爱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274-276,共3页
目的探讨钬激光在治疗小儿尿道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对21例尿道狭窄,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经膀胱镜用钬激光行狭窄切开及瘢痕或瓣膜切除,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22例患儿一次治愈,仅1例因狭窄段过长复发,经再次钬激光切除治愈。结论钬... 目的探讨钬激光在治疗小儿尿道狭窄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我们对21例尿道狭窄,2例后尿道瓣膜患儿经膀胱镜用钬激光行狭窄切开及瘢痕或瓣膜切除,并随访观察疗效。结果22例患儿一次治愈,仅1例因狭窄段过长复发,经再次钬激光切除治愈。结论钬激光是一种安全、高效、微创的治疗儿童尿道狭窄的新型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狭窄/治疗 激光/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Q开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桂琴 王桂芝 +2 位作者 姚春丽 关华丽 马群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5-146,共2页
目的 :观察调 Q开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用多波长 (1 0 6 4、75 5和 5 32 nm)调 Q开关激光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颜色皮肤色素选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进行治疗。结果 :4 1 5例患者经 1~ 7次治疗均可治... 目的 :观察调 Q开关激光治疗皮肤色素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用多波长 (1 0 6 4、75 5和 5 32 nm)调 Q开关激光 ,根据不同年龄、不同部位、不同颜色皮肤色素选用不同的技术参数进行治疗。结果 :4 1 5例患者经 1~ 7次治疗均可治愈 ,但有少数患者出现继发性色素沉着 ,3~ 6月后逐渐自然消退 ,治疗后无瘢痕形成。结论 :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应用 色素沉着异常/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量激光照射对颌骨新生作用的组织化学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元银 陈乔尔 +8 位作者 王银龙 何家才 刘文清 杨晨 程继光 徐文华 张娟 朱坤鹍 胡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对于颌骨新生过程中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狗5只,于两侧颏孔区形成骨折,右侧以低能量激光照射骨折区,每日一次10min(每日总剂量108J),持续12d,采用免疫组化抗体PCNA测量骨折边缘新生骨细胞增生量... 目的探讨低能量激光对于颌骨新生过程中成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选择健康成年杂种狗5只,于两侧颏孔区形成骨折,右侧以低能量激光照射骨折区,每日一次10min(每日总剂量108J),持续12d,采用免疫组化抗体PCNA测量骨折边缘新生骨细胞增生量。结果两侧均有PCNA阳性反应细胞,右侧骨折缺损区正反应细胞大量增生,与左侧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低能量激光能刺激和促进骨新生,有利于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应用 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脱毛术后家狗皮肤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黄新炎 郑敏 任秋实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30-334,341,共6页
目的 :探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术后的皮肤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 7只黑毛狗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 ,术后 0 .5 h,2、3、5、10及 30 d分别取材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皮肤标本。结果 :激光术后 ,皮肤中毛干凝固及碳化 ,治疗区损... 目的 :探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术后的皮肤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方法 :对 7只黑毛狗用翠绿宝石激光脱毛 ,术后 0 .5 h,2、3、5、10及 30 d分别取材 ,在光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皮肤标本。结果 :激光术后 ,皮肤中毛干凝固及碳化 ,治疗区损伤的毛囊与未损伤的毛囊散乱分布 ,黑素细胞分布多的基底层可见微观改变。术后 10 d内可见轻微的炎性反应。能量大的治疗区毛囊损伤程度大 ,单脉冲及双脉冲激光术后毛囊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翠绿宝石激光对毛囊有选择性损伤作用 ,同时有表皮基底层的微观改变 ,术后无疤痕形成 ;翠绿宝石激光脱毛的疗效有能量依赖性 ;双脉冲与单脉冲激光脱毛疗效无明显差异 ;激光枪头备有冷却装置可减少术后的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应用 毛发去除/方法 皮肤/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 被引量:17
5
作者 周龚莉 张红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2-226,共5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后泪膜及角膜知觉的变化。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于2015年3—7月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纳入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3例53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手术组和同轴微切口手术组。飞秒激光手术组26眼,接受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轴微切口手术组27眼,接受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患者均随访3个月。收集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术眼上方及中央角膜知觉阈值、Schirmer试验值、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及患者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比较各组术眼在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各项测定指标的差异。结果各组术眼手术过程顺利。术前及术后7 d、1个月、3个月2个组上方角膜知觉阈值、NIBUT值、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及飞秒激光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均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2个组中央角膜知觉阈值、飞秒激光手术组的Schirmer试验值随术后时间的延长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随着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上述观察指标均接近术前水平,但同轴微切口手术组的主观干眼感觉评分值仍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2.2 mm同轴微切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术后早期对泪液分泌的影响更小,术眼干眼症状更轻微,术后眼表舒适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治疗应用 白内障/手术 泪膜 干眼 角膜知觉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YAG激光制洞对牙髓的生物学效应 被引量:2
6
作者 潘蕾 梅陵宣 陈乔尔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9-471,共3页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制洞对兔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用Er∶YAG激光和普通牙钻于兔前牙唇面制备V类洞,常规窝洞垫底充填。术后即刻和72h处死动物并分离实验牙,HE染色观察兔牙髓的形态学改变。术后72h,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 目的观察Er∶YAG激光制洞对兔牙髓组织的影响。方法分别用Er∶YAG激光和普通牙钻于兔前牙唇面制备V类洞,常规窝洞垫底充填。术后即刻和72h处死动物并分离实验牙,HE染色观察兔牙髓的形态学改变。术后72h,免疫组化S-P法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牙髓中的表达。结果术后即刻和72h Er∶YAG激光组与普通牙钻组均可见牙髓轻度炎性反应;术后72h激光组及普通牙钻组均可见成牙本质细胞内及其下方牙髓细胞内TGFβ1的表达,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激光组牙髓组织内TGF-β1的中强阳性表达率(90%)高于普通牙钻组(30%)。结论与普通牙钻组比较,Er∶YAG激光制洞对牙髓组织未见有明显损伤;Er∶YAG激光辐射可能具有促进牙髓组织修复的潜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治疗应用 牙髓疾病 转化生长因子β/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影响的比较 被引量:8
7
作者 许荣 赵少贞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907-913,共7页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 目的比较飞秒激光辅助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对眼表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非随机对照研究设计。连续收集2018年1—3月在武汉爱尔眼科汉口医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16例116眼,根据患者自愿选择的白内障手术方式分为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组(简称飞秒组)55眼和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简称微切口组)61眼。观察2个组术前,术后7 d、30 d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Ⅰt)、结膜杯状细胞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1 d,飞秒组和微切口组最佳矫正远视力(BCDVA)(LogMAR视力)分别为0.14(0.10,0.24)和0.20(0.17,0.27),飞秒组视力较微切口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3.140,P=0.002)。与微切口组比较,飞秒组手术时间略长,但超声时间更短,累计能量复合参数(CDE)值更低,平衡盐溶液(BSS)灌注量更少,2个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2个组术后7 d、30 d OSDI评分、BUT值、结膜杯状细胞密度均较术前降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个组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SⅠt值波动均较小,组间和不同时间点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分组=0.510,P=0.477;F时间=0.741,P=0.479)。结论与微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相比,飞秒激光辅助的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后早期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升高、泪膜稳定性下降、结膜杯状细胞密度下降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飞秒激光/治疗应用 干眼 泪膜 显微镜检查/共焦 杯状细胞 前瞻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控制角膜屈光手术后光学并发症以不断提高手术后视觉质量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雁 郝维婷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81-485,共5页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方式之一,大量的临床试验已证实角膜屈光手术可使患眼视力明显改善,屈光度明显下降,是安全和有效的。但部分患者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光学并发症...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矫治屈光不正的主流方式之一,大量的临床试验已证实角膜屈光手术可使患眼视力明显改善,屈光度明显下降,是安全和有效的。但部分患者在矫正屈光不正的同时也可能出现一些光学并发症,从而影响术后视觉质量,尤其是夜间视觉质量,主要包括眩光、光晕和对比敏感度下降,其影响因素有年龄、瞳孔大小、高阶像差、散射、预矫正屈光度、角膜愈合过程、个体敏感度等。眼科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只有充分了解上述因素并探索相应的发生机制和治疗措施才能做到手术中尽量避免并有的放矢地予以必要的治疗,从而在保证角膜屈光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视觉质量。临床医师还应意识到这些影响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且与个体敏感性有直接关系,完善术前评价、科学合理的手术设计、严格手术操作规范、术后合理用药和必要的矫正手段可提高角膜屈光手术后的视带质量.特别旱夜间视常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手术 准分子激光/治疗应用 屈光不正/手术 术后并发症 影响因素 眩光 视觉质量 夜间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