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世纪我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
作者 陈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34-139,153,共6页
20世纪是中国对澳大利亚文学的译介和批评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时期,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单一到丰富、从表层到深入的发展过程,其发展尽管与中国本身的社会政治发展不无关系,但更与澳大利亚自身国际地位的变化和澳中关系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中国澳大利亚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女性少数话语”刍议
2
作者 何昌邑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7-120,共4页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少数话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声音,而其“女性少数话语”更深刻地揭示了少数民族作为“他者”的边缘生存、边缘身份和多元文化的特点以及产生等主要问题。澳大利亚的四位少数民族女性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是对主流话语...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少数话语”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声音,而其“女性少数话语”更深刻地揭示了少数民族作为“他者”的边缘生存、边缘身份和多元文化的特点以及产生等主要问题。澳大利亚的四位少数民族女性代表作家及其文本是对主流话语的批判,揭示了“异化”和“他者”边缘处境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女性少数话语” 边缘 异化 他者 多元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G.斯蒂芬斯: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3
作者 佘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6-89,共4页
评论家A.G.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向澳大利亚国内介绍欧美同时期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他提携了国内众多的作家。在其大量的编辑手记和专栏评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问... 评论家A.G.斯蒂芬斯在澳大利亚文学批评史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他向澳大利亚国内介绍欧美同时期的作家和文学作品;另一方面,他提携了国内众多的作家。在其大量的编辑手记和专栏评论中,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澳大利亚文学创作的问题,如澳大利亚文学的创作标准和文学民族化以及文学经典等。他对这些问题的创见性认识奠定了他在20世纪初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界的地位: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斯蒂芬斯 澳大利亚文学批评 文学创作标准 文学经典 文学民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被引量:6
4
作者 朱迪思.賴特 林之鹤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0年第1期85-92,共8页
我们外语系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于去年初成立后,得到澳大利亚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哈里·马克斯夫人寄来她丈夫的文学作品,思罗塞尔先生捐赠他已故的母亲凯瑟林·苏珊娜·普丽查德的著作,澳大利亚文化委员会文学部... 我们外语系大洋洲文学研究室于去年初成立后,得到澳大利亚国内一些单位和个人的热情支持。哈里·马克斯夫人寄来她丈夫的文学作品,思罗塞尔先生捐赠他已故的母亲凯瑟林·苏珊娜·普丽查德的著作,澳大利亚文化委员会文学部主席布里森登博士于去年访华期间特地来我们研究室座谈,研究协作问题,并赠送一批书籍。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也多方予以协助,《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原稿就是大使馆供给的。朱迪思·赖特(Judith Wright)是当代澳大利亚的著名诗人,一九一五年出生于新南威尔士的阿米代尔。她出版了八部诗集,还写过文艺批评方面的专著和短篇小说集。《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是作者在新英格兰大学讲授妇女研究课程的讲稿,我们特翻译发表,以饷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妇女形象 澳大利亚文学 长篇小说 伊丽莎白 当代澳大利亚 新英格兰大学 帕特里克·怀特 母亲 新南威尔士 女主人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的左翼文学批评 被引量:2
5
作者 王腊宝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1-128,200,共8页
澳大利亚的左翼文学思潮由来已久,但左翼文学批评活跃于澳大利亚文坛的时间为20世纪30—50年代。左翼文学批评的核心观念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来自苏联的批评观念主张艺术家应该乐观地描绘社会主义现实和共产主义革命,... 澳大利亚的左翼文学思潮由来已久,但左翼文学批评活跃于澳大利亚文坛的时间为20世纪30—50年代。左翼文学批评的核心观念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一来自苏联的批评观念主张艺术家应该乐观地描绘社会主义现实和共产主义革命,同时扎根现实生活,坚守现实主义创作手法,用革命的艺术教育大众,培养社会主义精神。早期的澳大利亚左翼批评与自由派民族主义批评因现实主义的共同信仰而结盟,但这一结盟的后果是左翼批评最终在后者的压力之下消磨了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激进诉求。60年代,传统的左翼思潮归于沉寂,但是,一种后马克思主义的"新左翼"思想席卷整个澳洲大陆,"新左翼"除了直接参与文学批评以外,还影响了包括女性文学批评、土著文学批评、移民文学批评和后殖民文学批评在内的许多流派,这些明显具有左翼倾向的批评流派于80年代前后风行一时,但至90年代,在澳大利亚社会日趋保守的大环境之下,它们迅速地走向了颓败。认真梳理澳大利亚文学的左翼传统对于认识澳大利亚文学和社会无疑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批评 左翼文学批评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新左翼”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6
作者 程洁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I0008-I0008,共1页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借鉴和创新,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多元文化特征和跨文化写作策略。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比较、文本分析和批评接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社会、文...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中的“中国元素”,不仅反映了澳大利亚作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借鉴和创新,也体现了澳大利亚文学的多元文化特征和跨文化写作策略。本研究采用跨文化比较、文本分析和批评接受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考察和分析,以期丰富与拓展女性文学研究的视野和范畴、深入了解澳大利亚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色,为中外文学研究打开新的视野。通过跨文化比较,发现澳大利亚女性文学和中国女性文学之间的异同点,以及背后的历史、社会、文化、思想等因素。通过文本分析,深入理解澳大利亚女性作家如何运用“中国元素”来构建自己的创作主题、风格和语言,以及其中所反映的跨文化写作策略和创新意识。通过批评接受研究方法,侧面了解澳大利亚读者对女性作家运用“中国元素”的接受情况和反馈意见,以及对中澳两国文化交流的影响和贡献。通过以上分析研究,本课题在这些方面形成了全新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女性文学 中外文学 创作主题 跨文化写作 文本分析 跨文化比较 文化交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安德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5期84-86,共3页
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张安德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普遍性而言,它是历史的产物,又对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从特殊而言,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不同心理的民族。因而,我们在探究... 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张安德民族文化心理的形成和影响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从普遍性而言,它是历史的产物,又对历史和社会发展产生影响。从特殊而言,不同的条件产生不同的民族心理和不同心理的民族。因而,我们在探究澳大利亚民族自卑与优越的文化心理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 民族文化心理 澳大利亚文学 民族心理 优越感 自卑心理 自卑感 澳大利亚文化 伙伴情谊 流放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
8
作者 陈兵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4期22-26,共5页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陈兵(安徽大学外语系合肥230039)本世纪中叶是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昌盛时代,整个澳大利亚文学艺苑一片辉煌。其中短篇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短篇小说...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陈兵(安徽大学外语系合肥230039)本世纪中叶是澳大利亚文学发展的昌盛时代,整个澳大利亚文学艺苑一片辉煌。其中短篇小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涌现了一大批短篇小说家,如布赖恩·詹姆斯、彼得·科文、艾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里森 澳大利亚文学 短篇小说 码头工人 社会现象 工人们 大萧条 作品 现代工业 牧场工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驳杂纷纭的意象后面——谈澳大利亚女诗人朱·赖特的诗歌 被引量:2
9
作者 叶胜年 《高校教育管理》 1987年第2期32-35,46,共5页
朱迪丝·赖特被誉为当今澳大利亚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不仅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她本人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她被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的称号,两次赢得了格雷斯·列文诗... 朱迪丝·赖特被誉为当今澳大利亚最杰出的女诗人。她的作品不仅在澳大利亚家喻户晓,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许多国家。 在过去几十年里,她本人获得了一系列的荣誉。她被两所大学授予文学博士的称号,两次赢得了格雷斯·列文诗奖,以后又第一个获得了澳大利亚重要的文学奖——大英百科全书澳大利亚文学奖。一九七○年,澳大利亚人文学院推举她为该院的院士。她还是澳大利亚艺术委员会(含文学)的领导机构成员。对于一个还健在的澳大利亚作家说来,她得到的荣誉恐怕很少有人能超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特 诗歌 意象 澳大利亚文学 女诗人 摩西 诗集 姐妹 种生命 地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述评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开鑫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33-39,共7页
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学自然也是年轻的.这一年轻的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殖民时期.民族主义时期和现代文学时期.(一)殖民时期从1788年亚瑟·菲力普指挥第一艘满载着流放罪犯的英国海船驶达杰克逊湾、在澳洲东... 澳大利亚是个年轻的国家,它的文学自然也是年轻的.这一年轻的文学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殖民时期.民族主义时期和现代文学时期.(一)殖民时期从1788年亚瑟·菲力普指挥第一艘满载着流放罪犯的英国海船驶达杰克逊湾、在澳洲东海岸建立第一个殖民点开始,到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在这块土地上兴起为止.在这近百年的时间里,那些来自英国社会下层、少受教育、因各种过失而失去自由、被流放到这荒野之乡的早期移民,不得不全力以赴地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搏斗以求生存,没有闲逸从事文艺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短篇小说 民族主义 十九世纪 文学运动 殖民时期 现代文学 八十年代 澳洲 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三十年发展概述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正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3年第1期74-79,共6页
从整个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来看,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辉煌的时期。一个是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产生了象亨利·劳森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家以及声名虽不如劳森,但同样具有很大影响的斯蒂尔·拉... 从整个澳大利亚文学历史来看,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两个辉煌的时期。一个是民族主义运动兴起时的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产生了象亨利·劳森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短篇小说家以及声名虽不如劳森,但同样具有很大影响的斯蒂尔·拉德,巴巴拉·贝恩顿、普雷斯·沃拉恩等,打开了澳大利亚短篇创作的新局面,建立了具有澳洲特色的民族文学。另一个则是本文要讨论的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至今这三十年。两个时期之间,即自本世纪初至五十年代末,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界基本上是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就,恪守前辈创立的文学传统——劳森传统——平稳地、沉闷地前进,除了个别作家如帕尔默、科恩等较有创新外,几乎没有什么突破。作品千部一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篇小说 当代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文学 六十年代 三十年 十九世纪 创作手法 超现实主义 新派小说 新派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犯小说初探
12
作者 陈正发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84-86,72,共4页
反映流刑制和流犯生活的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流犯题材不仅在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是一重要小说题材,在二十世纪也颇受欢迎,并没有因流刑制度成为过去而受到冷遇。本世纪该国许多著名作家如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 反映流刑制和流犯生活的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流犯题材不仅在十九世纪的澳大利亚是一重要小说题材,在二十世纪也颇受欢迎,并没有因流刑制度成为过去而受到冷遇。本世纪该国许多著名作家如帕特里克·怀特,托马斯·基尼利,哈尔·波特等都有关于流犯的作品,这些作品利用流犯这一题材反映当代资本主义社会人们被囚禁、被孤立和受压迫的形象。流犯小说在澳大利亚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是和流犯在其历史上的重要性分不开的。流犯为澳大利亚的开发曾起过重大的作用。殖民地初期,拓居者绝大部分是流犯,直至1820年,流犯也还占殖民地总人口的百分之九十。他们开荒种地,伐木采石,筑路盖屋,白手起家,硬是把一片荒野改造成一个崭新的世界。流犯无处不在,建筑师、艺术家是流犯,律师、警察是流犯,甚至地方治安官员的宝座也让流犯坐了上去。无怪乎澳大利亚著名历史学家拉塞尔·沃德把流犯称为“开国元勋”。长期以来,在澳大利亚文学界,有一个所谓“流犯神话”(The convict legend),神化美化流犯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犯 流刑 开国元勋 澳大利亚文学 殖民时期 犯人 小说作家 帕特里克·怀特 殖民地 当代资本主义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亨利·劳森
13
作者 吴文煇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79年第2期95-104,共10页
澳大利亚文学是世界上比较年轻的一种文学。在澳大利亚大陆和塔斯马尼亚岛,虽然自古以来就有黑色人种或黑色、棕色混血人种的土著居民,他们也有由各种传说、神话和故事组成的口头文学,但是现在那里的一千二百多万人口中。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亨利·劳森 现实主义文学 短篇小说 奠基人 丛林 剪羊毛 流浪汉 小说集 城市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 被引量:2
14
作者 罗良功 黄晖 +9 位作者 郭英剑 生安锋 尚必武 李保杰 张帆 陆怡玮 刘略昌 綦亮 高静 叶晓瑶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4-84,共11页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 “非洲与非裔文学研究”专题(主持人:王卓)随着我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发生了明显的范式转移。一方面,世界文明互鉴成为中国外国文学研究者的宏大文化视野。研究对象不再囿于英美文学,而是渐次拓展到爱尔兰文学、澳大利亚文学、印度文学、东南亚文学、非洲文学和加勒比文学等。世界文明互鉴的巨大张力将文学研究者的目光从舞台中央的英美文学挪开,转向其他国度和民族的文学传统和文学作品,以比较视野,从文学的角度为“文明的力量”提供一个又一个鲜活的例证。正是在这一背景下,非洲文学研究在我国异军突起,世界非裔文学被学界重新审视,并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另一方面,以非洲文学和非裔文学研究为代表的中国外国文学学者,致力于探索具有中国视角的批评路径,打造具有中国立场的批评话语,摆脱了西方20世纪末形成的基于多元文化主义和差异政治的族裔文学批评方法的窠臼,形成了中国学者的创新性理论和实践。例如,朱振武教授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期刊发表系列文章,提出“三大流散理论”“非洲性理论”,建构了以“文化共同体”为中心的“中国非洲文学学”理论。而对于英国、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的非裔文学,包括本人在内的众多学者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跨学科视角出发,重新审视了世界非裔文学的美学特色、历史意义和现实维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 文学研究者 非裔文学 外国文学研究 英美文学 文学批评 多元文化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之树──就《人树》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平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2-57,共6页
人类之树──就《人树》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李平一按照亚理士多德的经典论述,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White)的许多作品根本就称不上是小说。然而这位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澳大利亚作家,却... 人类之树──就《人树》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李平一按照亚理士多德的经典论述,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White)的许多作品根本就称不上是小说。然而这位对广大中国读者来说还相当陌生的澳大利亚作家,却获得了197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举世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贝尔文学 澳大利亚文学 怀特 心理现实主义 小说 生命意象 理想境界 《风暴眼》 澳洲人 人与自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俐玲 段怀清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年第6期56-58,共3页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周俐玲段怀清⒇1982年《公报》(Buletin)上亨利·劳森(HenryLawson1867-1922)和A·B·帕特森之间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论争,很容易让人将这两位早期澳大利亚作家划归两个不同的文学流派,两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亨利·劳森 澳大利亚 丛林生活 文学批评 “现实主义” 澳大利亚文学 流浪意识 民族文学 伙伴情谊 真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伊丽莎白·乔利研究的学术价值 被引量:2
17
作者 梁中贤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1-79,98,共10页
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ey,1923-2007)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文学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之后的又一重要作家。她著述颇丰,具有横跨各种题材、各种主题的驾驭能... 伊丽莎白·乔利(Elizabeth Jolley,1923-2007)是澳大利亚现代主义文学向后现代文学转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是继帕特里克·怀特(Patrick White,1912-1990)之后的又一重要作家。她著述颇丰,具有横跨各种题材、各种主题的驾驭能力,其作品堪称文学思想的宝库。作为文学式的思想家,她的文学创作思想、创作艺术和价值理念具有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仅就其丰富的文学艺术思想、超越"主义"的学术视野和对生命尊重的情怀进行探讨。研究乔利,挖掘其不拘一格的文学表现、审美意图和价值导向必将带给世界文学宝贵的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伊丽莎白·乔利研究 学术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人物的性身份流动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110,152-153,共6页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是一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文化的压制下,他在作品中对于性与性身份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作品中人物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常常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的流... 帕特利克·怀特是澳大利亚最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家、197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怀特是一位同性恋作家,在当时主流文化的压制下,他在作品中对于性与性身份问题的表现较为隐晦,作品中人物的性身份和性角色常常处于不稳定、不确定的流动状态。通过对于怀特作品中人物性身份的发掘,我们将得以了解其对人性方方面面深刻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文学 小说 性身份 同性恋 帕特利克·怀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彼得·凯里小说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19
作者 张计连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5期106-111,共6页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 澳大利亚是一个后殖民的移民社会,又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因此其民族认同问题非常复杂。澳大利亚的民族认同包含了欧洲白人遭遇澳洲土著人之后形成的种族认同,澳大利亚人为与英国人、美国人等相区分而形成的民族认同,白澳内部的爱尔兰人的认同以及华裔、德裔等不同的族裔认同。彼得·凯里那些取材于澳大利亚历史和现实的小说,建构了一个丰富的民族认同世界。在凯里小说中有白人和土著人的冲突,有白人对华裔的压制和迫害,也有殖民统治下的爱尔兰裔顽强不屈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彼得·凯里 澳大利亚文学 种族认同 民族认同 族裔认同 种族主义 白澳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亨利·劳森与丛林生活——读劳森短篇小说 被引量:2
20
作者 钟华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4期62-66,61,共6页
一不了解亨利·劳森,就不会了解十九世纪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人。这样说决非夸张之词。丛林人由于劳森的辛勤笔墨,才在世界文坛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丛林生活需要丛林作家,而劳森恰是生逢其时。他生于斯,长于斯,十二岁时便开始写作... 一不了解亨利·劳森,就不会了解十九世纪澳大利亚文学中的丛林人。这样说决非夸张之词。丛林人由于劳森的辛勤笔墨,才在世界文坛上树立了自己的形象。丛林生活需要丛林作家,而劳森恰是生逢其时。他生于斯,长于斯,十二岁时便开始写作,直到逝世前一周,还在澳大利亚文学园地里耕耘。牧羊、剪毛、油漆、搬运,样样他都干过。骑马、喝酒、打架、捐钱,事事他都经历过。他熟悉自己的写作背景,把自己的叙述建立在牢固的现实生活基础之上。事实上,他就是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实主义希求作家去研究的,是穷人,是贱民,是芸芸众生中的微贱者。劳森的出生和经历使他格外关注这样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林 亨利·劳森 澳大利亚文学 短篇小说 澳大利亚 十九世纪 现实主义文学 写作背景 生活基础 世界文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