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0世纪我国的澳大利亚文学研究述评 |
陈弘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7
|
|
2
|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女性少数话语”刍议 |
何昌邑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0 |
|
3
|
A.G.斯蒂芬斯:澳大利亚文学批评的奠基人 |
佘军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0 |
|
4
|
澳大利亚文学中的妇女形象 |
朱迪思.賴特
林之鹤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0 |
6
|
|
5
|
澳大利亚的左翼文学批评 |
王腊宝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澳大利亚女性文学中的“中国元素”研究 |
程洁
|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
2023 |
0 |
|
7
|
澳大利亚民族文化心理的自卑与优越 |
张安德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5
|
|
8
|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的杰出代表──试论约翰·莫里森及其作品 |
陈兵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7 |
0 |
|
9
|
在驳杂纷纭的意象后面——谈澳大利亚女诗人朱·赖特的诗歌 |
叶胜年
|
《高校教育管理》
|
1987 |
2
|
|
10
|
澳大利亚短篇小说述评 |
周开鑫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
11
|
当代澳大利亚短篇小说三十年发展概述 |
陈正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1993 |
1
|
|
12
|
澳大利亚殖民时期流犯小说初探 |
陈正发
|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7 |
0 |
|
13
|
澳大利亚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亨利·劳森 |
吴文煇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79 |
0 |
|
14
|
“中国非洲文学学与世界文学批评”笔谈 |
罗良功
黄晖
郭英剑
生安锋
尚必武
李保杰
张帆
陆怡玮
刘略昌
綦亮
高静
叶晓瑶
|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
2023 |
2
|
|
15
|
人类之树──就《人树》论怀特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原因 |
李平
|
《社会科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2
|
|
16
|
试论亨利·劳森的文学观 |
周俐玲
段怀清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7 |
1
|
|
17
|
论伊丽莎白·乔利研究的学术价值 |
梁中贤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8
|
论帕特里克·怀特小说中人物的性身份流动性 |
陈弘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彼得·凯里小说中的民族认同问题研究 |
张计连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4 |
0 |
|
20
|
亨利·劳森与丛林生活——读劳森短篇小说 |
钟华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7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