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 d前130°E~140°E与150°E~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E~170°E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E~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E~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E~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高压
越赤道气流强度
影响
热带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05年初夏亚洲季风异常及对华南强降雨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鲍媛媛
金荣花
+1 位作者
琚建华
康志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5,共10页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57-2006年基本观测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所提供的2005年5-7月逐日OLR资料、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及其相应的多年平均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讨论了2005年初夏华南持续强降雨雨情、亚洲季风异常特征及其对华南持续...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57-2006年基本观测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所提供的2005年5-7月逐日OLR资料、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及其相应的多年平均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讨论了2005年初夏华南持续强降雨雨情、亚洲季风异常特征及其对华南持续强降雨的影向。结果表明:2005年南海季风和5月第6候爆发,较正常偏晚2候左右,导致华南前汛期比常年同期明显推迟;之后,南亚西南季风倾向于向东传播,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弱,越赤道气流偏弱,使西南季风偏北风分量偏小,而东亚槽偏深,诸多因素使得西南季风在华南一带长时间维持,造成华南持续强降雨。同时还分析了澳大利亚冷高压、青藏高原南部到孟加拉湾一带热源的异常特征及其对亚洲季风和华南降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持续强降雨
季风
澳大利亚冷高压
热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
10
1
作者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实验室海洋-大气相互作用与气候实验室(OAC)
国家海洋局大连中心站
上海台风研究所
出处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3-869,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76012)
上海台风研究所开放课题资助
文摘
利用1959~2004年纬向风的NCEP/NCAR候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制的9层大气环流模式(IAP9L-AGCM)数值试验,考察了南半球越赤道气流和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ITCZ和台风的影响。研究发现:100°E~165°E向北越赤道气流与ITCZ的强度增强具有明显的关系;10~15 d前130°E~140°E与150°E~160°E越赤道气流的加强对145°E~170°E位置上ITCZ强度的增加具有指示意义。越赤道气流强度对同期110°E~140°E经度ITCZ位置的变化也有影响。数值试验表明:南半球澳大利亚冷空气的活动是造成越赤道气流加强的重要原因,澳大利亚地区受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易造成100°E~160°E经度带越赤道气流的加强,特别是140°E~165°E的越赤道气流有利于ITCZ强度增加,导致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的发生和加强。
关键词
澳大利亚冷高压
越赤道气流强度
影响
热带西太平洋
热带气旋
Keywords
cold air over Australia
cross equator air stream
affection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tropical cyclones
分类号
P723.9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005年初夏亚洲季风异常及对华南强降雨影响
被引量:
6
2
作者
鲍媛媛
金荣花
琚建华
康志明
机构
国家气象中心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76-285,共10页
基金
国家气象中心"梅雨科研团队"课题(200700801016)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418302)共同资助。
文摘
利用国家气象中心1957-2006年基本观测站点逐日降水量资料,NCEP/NCAR所提供的2005年5-7月逐日OLR资料、日平均再分析资料及其相应的多年平均资料,采用诊断分析方法讨论了2005年初夏华南持续强降雨雨情、亚洲季风异常特征及其对华南持续强降雨的影向。结果表明:2005年南海季风和5月第6候爆发,较正常偏晚2候左右,导致华南前汛期比常年同期明显推迟;之后,南亚西南季风倾向于向东传播,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偏东偏弱,越赤道气流偏弱,使西南季风偏北风分量偏小,而东亚槽偏深,诸多因素使得西南季风在华南一带长时间维持,造成华南持续强降雨。同时还分析了澳大利亚冷高压、青藏高原南部到孟加拉湾一带热源的异常特征及其对亚洲季风和华南降雨的影响。
关键词
华南持续强降雨
季风
澳大利亚冷高压
热源
Keywords
continual torrential rain in South China
summer monsoon
Australia high pressure
heat sources
分类号
P458.121.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澳大利亚冷空气活动对西北太平洋热带辐合带强度的影响
孙即霖
韦冬妮
李永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2005年初夏亚洲季风异常及对华南强降雨影响
鲍媛媛
金荣花
琚建华
康志明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