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岩相古地理与常规—非常规双领域勘探意义
1
作者 宋晓波 陈安清 +7 位作者 苏成鹏 刘勇 孙娜 王泽宇 李雯 王宪峰 黄光辉 孙诗 《石油实验地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1-741,共11页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最早的层系之一,但长期处于小气藏多点开花的勘探局面。近期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发育海相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双重前景,已有的古地理格局认识难以满足新的勘探需求。以四川盆地南部雷口坡组为研究对象... 中三叠统雷口坡组是四川盆地油气勘探最早的层系之一,但长期处于小气藏多点开花的勘探局面。近期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发育海相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的双重前景,已有的古地理格局认识难以满足新的勘探需求。以四川盆地南部雷口坡组为研究对象,在详细的野外露头和钻井岩心沉积相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岩相古地理重建和沉积—储层发育模式研究。四川盆地南部中三叠统雷口坡组的沉积环境类型包括台地潮坪、潮缘滩、陆棚海湾、咸化潟湖。海侵期(雷口坡组一段和三段)陆表海相对能量较高,有利于高能滩相和富有机质泥岩或泥灰岩发育;海退期(雷口坡组二段和四段)能量相对较低,有利于白云岩—蒸发岩系发育。川南雷口坡组常规碳酸盐岩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古地貌格局控制,波浪—潮汐复合作用形成了广泛分布的薄滩相白云岩储层。雷三段沉积期的海侵作用是富有机质泥岩或泥灰岩非常规储层形成的重要影响因素,既改变了原有的古地貌格局,又携带巴东组富有机质碎屑物源进入上扬子克拉通内部,并在后期强烈的蒸发作用下形成具有“盐岩—泥灰岩”旋回的盐间油气藏。四川盆地南部雷口坡组常规—非常规双领域的古地理重建,不仅揭示了雷口坡组海相非常规盐间油气藏的勘探新领域,同时也证实了雷口坡组本身具备发育优质烃源岩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常规泥灰储层 潮缘滩白云岩储层 相古地理 雷口坡组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