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在码头防洪影响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秀瑛
马进荣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5-91,共7页
-
文摘
码头建设会对河道行洪、堤防及其他防洪工程的安全造成不利影响.防洪影响分析是码头工程设计中一项重要技术工作.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对长江镇扬河段水流运动以及拟建码头工程对防洪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在防洪设计洪水、平滩水位流量和多年平均流量3种水流条件下,工程兴建后水位壅高最大值约1.2 cm,水位降低最大值约1.5 cm,流速最大增幅约0.05 m/s,最大减幅约0.23 m/s.码头兴建后对工程河段的水位和流场影响较小,不会对河段的行洪带来不利影响.
-
关键词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码头
防洪影响
长江镇扬河段
-
Keywords
2D numerical model for tidal current
dock
flood control impact
Zhenjiang-Yangzhou Reach of Yangtze River
-
分类号
O247
[理学—计算数学]
-
-
题名一二维联解潮流数学模型在防洪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4
- 2
-
-
作者
朱秋菊
李杰
马志鹏
陈军
陈娟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珠江水利委员会规划计划处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4-6,58,共4页
-
文摘
针对单纯使用一维或二维数学模型难以准确高效模拟大型涉水工程对水域影响的问题,通过利用一、二维联解潮流数学模型,在珠江口某港区码头工程附近使用二维模型,对该区域流场和流速变化范围进行模拟,其余水域采用一维模型模拟。结果表明,工程对珠江东四口门及工程周边水域水位、流速、河道潮量及分流比、潮排、潮灌、排涝等影响不大。结论认为,一、二维数学模型联解计算可以用于大型工程,尤其是海域内大型工程的防洪评价计算,并能够得出较为可靠的计算结果。
-
关键词
一、二维联解
潮流数学模型
水位
流速
潮量
-
Keywords
combined solution of one - dimensional model and two - dimensional model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water level
flow velocity
tidal volume
-
分类号
P3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
-
题名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在河道桥梁阻水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9
- 3
-
-
作者
崔玉炎
杨芳
陈文龙
-
机构
广州市流溪河流域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7-98,101,共3页
-
文摘
为研究河道桥梁阻水问题,运用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及其求解方法,建立了河道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经对3座已建桥梁阻水的计算表明,模型计算精度经验证能满足应用要求。最后,应用该模型进行了某拟建桥梁工程对河道的壅水、流场变化模拟计算,为桥梁阻水影响提供了较为准确的评价。
-
关键词
水流
桥梁阻水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
分类号
TV147.5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水沙数学模型技术在长江河口整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徐学军
唐建华
王玉臻
赵升伟
-
机构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上海分公司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2-46,57,共6页
-
文摘
为给河口整治提供参考和借鉴,基于DELFT3D模型系统建立了长江河口水沙数学模型,并利用实测水文、泥沙数据进行了率定、验证。大量实测资料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的潮位、潮流和含沙量模拟平均精度分别可达91%,86%和72%,模型具有较好的模拟精度。该模型在长江河口治理规划研究、整治工程方案设计、施工设计、航道治理等方面应用效果良好,可为相关整治工程的决策和设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撑,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关键词
潮流数学模型
泥沙数学模型
整治工程
长江河口
-
Keywords
tidal flow numerical model
sediment numerical model
regulation project
Yangtze River estuary
-
分类号
TV148.1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TV882.2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基于潮流数值模拟的设计潮位推算方法
被引量:8
- 5
-
-
作者
王震
魏有兴
张长宽
-
机构
河海大学交通学院
-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66-569,共4页
-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资助项目(2002AA601012-06)~~
-
文摘
针对一些拟建工程位于潮位不易观测地区的情况,提出了一种设计潮位的推算方法。首先,通过潮流数值计算,获得拟建工程地点一个月以上的短期潮位过程;其次,与临近的、具有长期实测资料的港口或验潮站的潮位进行同步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方程;最后,采用《海港水文规范》中的方法推算港口或验潮站的设计潮位,并将其由回归方程换算至拟建工程地点。通过算例的计算分析,表明本文方法是合理的、可行的。
-
关键词
海洋工程
设计潮位
潮流数学模型
相关分析
-
Keywords
ocean engineering
design tide level
tidal current numerical model
correlation analysis
-
分类号
P731.23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高栏海域电厂港口潮流泥沙问题研究
- 6
-
-
作者
张一帆
刘家驹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港研究所
-
出处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8年第1期90-100,共11页
-
文摘
本文根据高栏海域近年的水文泥沙实测资料,进行了潮流数值及泥沙回淤计算,综合分析计算结果,对珠海电厂煤码头工程的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并将西挖入式方案作为推荐方案,本文还利用黄茅海域挖槽的实测资料,验证了刘家驹公式的合理性及适用性,并对黄茅海周围近年来修建的堤坝等工程对电厂港口回淤的影响作了综合评述。
-
关键词
潮流数学模型
泥沙回淤
码头方案布置
电厂
港口
-
Keywords
tidal flow mathematie model, tide sediment, port layout
-
分类号
TV148.6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湾口建闸海湾水体交换及景观水位数值模拟
被引量:4
- 7
-
-
作者
佘小建
崔峥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
出处
《应用海洋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29-238,共10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0407505)。
-
文摘
大幅度的潮位变动对近岸景观和亲水性有较大影响,为此往往在湾口建闸控制湾内潮位变动,通过设置景观水位改善以上问题,但这将带来湾内的水动力及水体交换条件下降。本研究以马銮湾为例通过潮流数学模型模拟,研究湾口开闸孔数、开闸位置及不同景观水位与湾内水动力和水体交换的关系。利用湾口闸门调度,在湾内形成大尺度环流提高水体交换效率,对马銮湾景观水位和闸门调度方式提出了建议,有效地解决了湾内潮差减小引起水体交换效率减低的问题。
-
关键词
物理海洋学
景观水位
潮流数学模型
水体交换
建闸海湾
-
Keywords
physical oceanography
landscape water level
tidal current mathematical model
water exchange
gate construction
-
分类号
P731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
-
题名长江口枸杞岛附近海域溢油风险数值模拟
被引量:4
- 8
-
-
作者
李社生
李瑞杰
丰青
肖千璐
-
机构
河海大学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学院
河海大学海岸灾害及防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65-69,共5页
-
文摘
为制订长江口枸杞岛附近海域突发溢油事故的应急处理方案,利用实测地形数据建立了枸杞岛附近海域二维潮流数学模型,并根据实测资料对该潮流模型模拟的潮位、流速、流向进行了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潮流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枸杞岛附近海域的潮流运动情况,可以作为MIKE21 SA溢油模块的水动力基础数据。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油粒子"理论,综合考虑油膜扩散、漂移、风化等过程,应用MIKE21 SA模块建立了枸杞岛附近海域二维溢油扩散模型,并模拟了8种不同工况组合下的溢油油膜漂移路径和扫海面积。结果分析表明,潮流场、风场、溢油时刻对油膜的漂移轨迹和扫海面积都有影响,其中溢油时刻对油膜的漂移路径影响最大。
-
关键词
潮流数学模型
溢油
欧拉-拉格朗日理论
扫海面积
溢油路径
-
Keywords
MIKE21 SA
tide flow nathenatical nodel
oil spill
Euler - Lagrange theory
MIKE21 SA
sweeping sea area
spill path
-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乐清湾泥沙运动数值研究
被引量:11
- 9
-
-
作者
李志永
倪勇强
耿兆铨
-
机构
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
-
出处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77-80,F003,共5页
-
文摘
根据乐清湾自然地理概况、泥沙运移和海床演变资料分析 ,建立潮流泥沙数学模型 ,验证了流场、泥沙场以及床面冲淤面貌 ,据此预测了设计条件下乐清湾中长历时的床面变化 。
-
关键词
乐清湾
潮流泥沙数学模型
挟沙率
冲淤演变
-
Keywords
Yueqing Bay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ide and sediment
sediment carrying capacity
fluvial processes
-
分类号
TV148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
-
题名不同水文条件下通州沙河段沿程分流分沙特征
被引量:3
- 10
-
-
作者
王金华
闻云呈
章卫胜
-
机构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7,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6YFC0401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9157)
交通运输部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1132874660)
-
文摘
通州沙河段受径流与潮流双重作用,江中沙洲、暗滩交替分布,江心洲滩冲淤演变剧烈,航道边界条件不稳定。通过三维水沙数学模型对天然河段洪、枯季水流条件的沿程分流、分沙比及滩槽过渡断面的水沙交换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州沙东水道是主要的涨落潮通道,落潮时上游分流比约90%,往下游分流比逐渐减小至75%左右;涨潮时东水道下游分流比约70%,上游段受西水道漫滩流影响东水道分流比增至85%~90%。洪、枯季落潮期间通州沙东水道的分沙比较对应的分流比有所增加,洪季涨潮期间通州沙东水道的分沙比较对应的分流比有所减小,枯季时变化相对不明显。通州沙下段左缘水流交换和悬沙交换的格局相同,均以槽向滩为主,狼山沙右缘水沙交换通量较小。
-
关键词
通州沙
潮流泥沙数学模型
分流比
分沙比
-
Keywords
Tongzhousha shoal
mathematical model for tidal current and sediment
diversion ratio of flow
diversion ratio of sediment
-
分类号
TV147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O352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潮波流作用区低滩促淤方案分析与实践
- 11
-
-
作者
张丽芬
-
机构
上海市水利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滩涂海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
出处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0-25,49,共7页
-
文摘
为顺利实施长江口南汇边滩大型低滩促淤工程,对上下游总计162km2的3个自然促淤分区,根据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水沙特性,采用二维潮流数学模型等对河势滩势演变进行了分析。从促淤堤与圈围堤的结合方式、促淤分隔及促淤分期的淤积效果和经济性等方面系统分析了促淤工程总体方案的优劣,提出将促淤堤作为圈围堤稳定的镇压结构,兼作保滩结构等经济实用的促淤方案,实现河势控制先导、低成本多获泥沙资源及加快滩涂湿地形成等多重效益。同时对先行实施的复杂流场区促淤工程,研究了在不同实施顺序下促淤区内各堤段的水动力条件的变化情况,提出了先顺堤后侧隔堤、先深槽段后浅滩,且下游侧堤始终优先于其他侧隔堤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上述促淤方案实施效果较好,实际淤积结果与计算结果相近。相关分析方法与经验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关键词
促淤堤布置
促淤分隔
促淤分期
二维潮流数学模型
南汇东滩
长江口
-
Keywords
layout of siltation promotion dyke
siltation promotion and separation
staged siltation promotion
2D tidal numerical simulation Nanhui east beach
Yangtze River Estuary
-
分类号
TV85
[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
-
题名磨刀门河口洪季波生流及其泄洪影响
被引量:2
- 12
-
-
作者
刘诚
梁燕
王其松
彭石
-
机构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交四航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70-779,共10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0909110
51579025)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3B020200008)~~
-
文摘
磨刀门已由"径流型"向"径流-波浪型"河口转变,波浪已是该河口主要动力之一,但波浪对河口洪季水流及泄洪的影响缺少研究。在2-D潮流数学模型中添加随潮位实时变化的波浪辐射应力,建立波浪潮流耦合数学模型;波浪求解采用缓坡方程,背景水深由潮流模型实时提供,可通过比较考虑和未考虑波浪影响的河口流场来分析波浪对泄洪的影响。在年均常浪作用下,磨刀门河口洪季涨落潮阶段均有明显的波生环流结构。由于波浪作用方向向陆,波生流减弱了浅滩区的向海余流,增大了浅滩向陆余流;受浅滩向海余流减弱影响,河口动力自调整后形成归槽水流,促使深槽内向海余流增大。波浪有顶托河口泄洪之势,可改变滩槽泄洪分配比例;年均常浪的波高较小,其对潮流及泄洪的影响区域限制在浅水区,故对泄洪的负面影响有限。
-
关键词
波生流
泄洪
波浪潮流耦合数学模型
辐射应力
缓坡方程
磨刀门
-
Keywords
wave induced current
flood discharge
coupled wave-current model
radiation stress
mild-slope e-quation
Modaomen Estuary
-
分类号
TV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